《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时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时练习(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课后巩固随堂演练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饥馑(jǐn) 铿尔(kēng)哂之(shěn) 舞雩(yú)B.胡龁(hé) 吾惛(hūn)狗彘(zhì) 褊小(piǎn)C.便嬖(pì) 庠序(xiáng)庖丁(páo) 肯綮(qǐ)D.砉然(xū) 怵然(chù)莫春(mó) 大郤(
试题预览
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课后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饥馑(jǐn)  铿尔(kēng)
哂之(shěn) 舞雩(yú)
B.胡龁(hé) 吾惛(hūn)
狗彘(zhì) 褊小(piǎn)
C.便嬖(pì) 庠序(xiáng)
庖丁(páo) 肯綮(qǐ)
D.砉然(xū) 怵然(chù)
莫春(mó) 大郤(xì)
答案A
解析B项,“褊”应读“biǎn”;C项,“嬖”应读“bì”,“綮”应读“qìng”;D项,“莫”同“暮”,应读“m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鼓瑟希,铿尔
B.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C.盖亦反其本矣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D.是罔民也
批大郤,导大窾
答案B
解析A项,“以”同“已”,“希”同“稀”;B项,“涂”同“途”;C项,“盖”同“盍”,“采”同“彩”;D项,“罔”同“网”,“郤”同“隙”。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吾知也 B.何由知吾可也
C.臣之所好者道也 D.臣未之闻也
答案C
解析C项为判断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C.所见无非牛者
D.虽然,每至于族
答案B
解析A项,古义:不称道,不谈论。今义:暴虐,没有德政。C项,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D项,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表转折。
5.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良庖岁更刀 ②而刀刃者无厚 ③无以,则王乎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⑤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⑦端章甫 ⑧风乎舞雩 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A.①④/②⑥⑨/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
C.①④/②⑥⑧⑨/③⑦/⑤
D.①/②⑥⑨/③⑦⑧/④/⑤
答案D
解析①名词作状语,每年;②形容词作名词,厚度;③名词作动词,称王;④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⑤形容词作动词,远离;⑥形容词作名词,视力;⑦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⑧名词作动词,吹风;⑨形容词作名词,小事。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          ,              ”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4)《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        ,        ”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5)庖丁解牛依靠的是技术的熟练,而庖丁拥有熟练技术的原因是“            ,        ”。 
答案(1)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2)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3)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5)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
解析理解性默写必须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理解语句的意思,结合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准确判断所需填写的语句,并且不能出现错别字。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B.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答案C
解析根据对原文文句的把握,“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意为“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注意把握“安”是疑问语气词,注意把握虚词“与”“而”。故答案选C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古代礼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
B.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较低的大夫这一级,文中这也是公西华的谦辞。
C.莫春也称季春,即阴历三月。一年分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分别为孟、仲、季。
D.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一般在宗庙内由氏族长辈主持加冠。
答案B
解析B项,“小相指较低的大夫这一级”错误,“相”指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路志在从政,理想远大。他说自己仅用三年就可治理好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千乘之国,受到夫子哂笑。
B.冉有为人谦虚,说话谨慎。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认为自己只能治理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
C.公西华志于礼教,娴于辞令。他委婉地表示在诸侯祭祀和会盟,或者共同朝见天子之时,自己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D.孔子有意引导、鼓励学生。曾皙在老师问志时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想法,孔子并没有对其加以责备,而是劝他勇敢说出自己的志向。
答案A
解析A项,“子路志在从政,理想远大……受到夫子哂笑”理解有误。根据对文本意思的理解,孔子哂笑的不是子路的志向,而是他轻率鲁莽的态度。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参考答案(1)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2)(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解析注意句中的重点词语。(1)第一个“以”,因为;“乎”相当于介词“于”;“毋”,不要。(2)“而”,承接连词;“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结构后置,意为“我和他们三个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进:前进
B.官知止而神欲行 神欲:精神活动
C.批大郤,导大窾 批:击
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硎:磨刀石
答案A
解析A项,进:超过。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答案D
解析结合句中的语气词“也”“矣”以及对句意的理解断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庖丁解牛技巧发展的第二阶段:三年后,不再把牛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这反映了他技术的精湛。
B.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之一是他对技术的追求超过了对“道”的追求。
C.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凡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认识并掌握其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它的客观规律,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D.庖丁解牛的故事启示我们,技艺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
答案B
解析B项,应为“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参考答案(1)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了,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2)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分宽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解析第(1)句中的关键词“以”“官知”“神欲”。第(2)句中的关键词:“恢恢乎”“游刃”。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39分 实际得分:   分 
一、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注]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
注曾西:曾参的孙子,一说曾参的儿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B.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C.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D.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答案B
解析先找出句中的名词、代词,如“是”“弟子”“惑”“文王”“德”“天下”“武王”“周公”“之”等,然后根据语法关系、句式以及句意进行排除。“若……则”意思是“如果……就”,这是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前后构成假设复句,故在“则”前断开;“弟子之惑”意思是“学生我的疑惑”,这是名词性短语,如断为“弟子之惑”,则句中没有谓语;“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说的都是“文王之德”,都以“文王之德”为主语;而“继之”的主语是“武王”和“周公”,故应在“天下”和“武王”之间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子,是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译为“您”。
B.先子,泛指祖先。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或年长的人。
C.崩,古代以山的崩塌比喻天子和诸侯的死,从周代开始把帝王和诸侯的死称“崩”。
D.置邮,是古代传递公文的方式,用马递送公文叫置,步行递送公文叫邮。
答案C
解析C项,“崩,……比喻天子和诸侯的死,……把帝王和诸侯的死称‘崩’”错误。“崩”,专指帝王的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管仲建立的功业是微不足道的。文章通过曾西对子路的尊敬、对管仲的不屑态度的对比,侧面表达出对管仲辅佐齐桓公行霸道而没有行仁政的反对。
B.孟子认为文王施行德政是可以效仿的。文王在商历经几代明君和良臣治理、占有天下臣民和土地的情形下,仅以百里见方之地起事创业,靠的就是施行仁政。
C.孟子认为齐国推行仁政恰如其时。齐国现时的政治、经济已超越了夏商周三代最鼎盛的时期,不必关注土地和人口了,要顺应时势,实行仁政,解百姓于倒悬。
D.孟子通过对话提出自己行仁政的政治主张。他不推崇管仲和晏婴的治国之道,而肯定了文王的德政措施,希望齐国立即推行仁政,可以获得比古人多一倍的成功。
答案C
解析C项,“齐国现时的政治、经济已超越了夏商周三代最鼎盛的时期”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意思是“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疆土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并没有直接说明齐国的政治、经济已超越了夏商周最鼎盛的时期。
4.(对应训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2)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参考答案(1)(公孙丑)说:“管仲辅佐他的君主称霸,晏子辅佐他的君主扬名,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
(2)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增加了,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
解析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句中,“霸”,使动用法,让……称霸;“显”,使动用法,使……扬名;“为”,动词,效仿;“犹……与”,固定句式,还……吗。(2)句中,“辟”,开辟、扩大;“聚”,招聚、增加;“行”,施行;“王”,名词作动词,称王;“莫之能御”,宾语前置句,应为“莫能御之”,“御”,抵抗、阻挡。
参考译文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掌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有希望再次实现吗?”
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有人问曾西说:‘您和子路相比,谁贤能?’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谁贤能?’曾西顿时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竟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执掌国政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是那样卑微。你怎么竟拿我同这个人相比?’”(孟子接着)说:“管仲那样的人是曾西不愿做的,而你以为我会愿意吗?”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他的君主称霸,晏子辅佐他的君主扬名,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
(孟子)说:“凭齐国的条件称王天下,真是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如果是这样,学生我就更糊涂了。凭文王的德行,寿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没能(使仁政)遍及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这才(使仁政)遍及到天下。现在您说起称王天下,似乎很容易的样子,那么文王也不值得效法了吗?”
孟子说:“我怎么可以同文王相比呢?从商汤到武丁,贤圣的君主出了六七个,天下归顺殷朝很久了,久了就难改变了。武丁使诸侯来朝拜,统治天下,就像将它放在手掌中转动一样容易。商纣距武丁的时代不算长,(武丁时代)勋旧世家遗留的习俗,及当时流行的良好风气和仁惠的政教措施,还有留存下来的,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都是贤臣——一起辅佐他,所以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他所有的,没有一个人不是他的臣民;然而文王还是凭借方圆百里的国土兴起,所以是很困难的。
“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疆土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增加了,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比古人多出一倍,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如此。”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中国古贤的人生意趣,也    了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美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语境中从来不是一技一艺的传习,也不是理论概念的记诵,而是全身心的文化沉浸和场景感受,因而具有总体性特征。与之相应,中国美育资源也        ,皎皎明月、悠悠晴空、山峦溪流、市井勾栏,万事万物都拨动着人们的心绪。这是我国美育的特色和传统,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这就要求美育资源的重组。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就提出过,美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社会美育又包括从美术馆、剧院到博物馆,从道路、建筑到公墓,真可谓方方面面,无所不包。(      ) 
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也具有全方位和总体性特征,美育资源的重组也有多个层面。最基础的是传统美育资源的数字化,把文字、线条、歌曲、影像乃至诗歌、小说、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再现、传输和存储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进一步则是将那些因网而生的新的文化能力、文化样态和文化活动转化为美育资源。比如,动漫、网游等作为一种    的网络文艺形态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其美育价值还远未得到发掘。事实上,动漫、手游、网游以及各种新媒体艺术展等文化产品或活动,都给人以美的熏陶,并激发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思考,无不具有美育意义。应该说,类似资源并非隐藏在网络世界深处        ,相反,它们完全体现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网络活动之中,只是由于这种活动与我们固有的美育经验重叠较少,因而需要全新的眼光、思维和话语,方能加以认识、激活和运用。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描绘  汗牛充栋  新鲜  不可捉摸
B.描绘  包罗万象  新兴  不可捉摸
C.描写  包罗万象  新鲜  高深莫测
D.描写  汗牛充栋  新兴  高深莫测
答案B
解析描绘:描画。描写: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或客观的事实表现出来。具体语境说上文的句子很生动地描画出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所以选用“描绘”。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语境是表达中国美育资源丰富,所以选用“包罗万象”。新鲜,多形容物品,意思是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新兴,多形容产业,意为最近兴起的。语境表达动漫、网游等是最近兴起的网络文艺形态,所以选用“新兴”。不可捉摸: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语境说类似资源并非隐藏在网络世界深处无法猜测和估量,并没有使人难以理解的意思,所以选用“不可捉摸”。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时代在进步,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
B.时代在进步,今天我们显然首要的是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到互联网。
C.时代在进步,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
D.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时代在进步,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
答案C
解析审题可知,括号内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就提出过,美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社会美育又包括从美术馆、剧院到博物馆,从道路、建筑到公墓,真可谓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括号内填写的内容应该在时间上说“时代在进步”,故排除D项;据下文“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也具有全方位和总体性特征”可知,括号里的内容应落脚到互联网,故排除A项;应该是把“名单”“延长”,而不是把名单延长到互联网,且“首要的显然”修饰并强调“互联网”的作用,故排除B项。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把诗歌、文字、歌曲、影像乃至小说、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存储、再现和传输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B.把诗歌、文字、歌曲、影像乃至小说、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传输、再现和存储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C.把诗歌、小说、歌曲、影像乃至文字、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存储、再现和传输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D.把诗歌、小说、歌曲、影像乃至文字、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传输、再现和存储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
答案C
解析画线句“把文字、线条、歌曲、影像乃至诗歌、小说、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再现、传输和存储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存在不合逻辑和语序不当的问题。“把文字、线条、歌曲、影像乃至诗歌、小说、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不合逻辑,应该为“把诗歌、小说、歌曲、影像乃至文字、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再现、传输和存储”语序不当,“存储、再现和传输”最符合逻辑顺序。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过去10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①                    ,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动遗忘。那么,如果遗忘机制是主动发生的,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呢?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科学家发现,②                    。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③                    。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REM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另一种是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 
参考答案①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 ②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 ③一种是与黑色素聚集激素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①处,根据下文“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而更”,该处可补写“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第②处,根据上文“如果遗忘机制是主动发生的,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呢”“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语意前后照应,该处可补写“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第③处,根据下文“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该处可补写“一种是与黑色素聚集激素有关”。
9.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5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南开大学等单位,于2018年12月开始对非洲猪瘟病毒颗粒和相关抗原分子开展从基础科研到临床检测以及高效疫苗多方面的联合攻关研究。
2019年10月,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步志高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据介绍,该研究阐明了非洲猪瘟病毒独有的5层结构特征。同时,该研究新鉴定出非洲猪瘟病毒多种结构蛋白,阐述了结构蛋白复杂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模式,提出了非洲猪瘟病毒可能的组装机制,为开发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答案我国非洲猪瘟病毒科研攻关取得进展,为开发非洲猪瘟疫苗奠定了基础。(或“我国非洲猪瘟病毒攻关取得重要进展,为新型疫苗开发创造了条件”。)
解析这则新闻陈述的对象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南开大学等单位,时间是2018年12月,事件是对非洲猪瘟病毒颗粒和相关抗原分子开展从基础科研到临床检测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B卷)』  下一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基础巩固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