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材料一:唐诗能达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值得当代文艺
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
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
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
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
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
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
容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
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
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风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
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
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
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风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
生理想正是建安风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
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
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
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
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
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
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
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
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材料二: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
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一一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
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
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
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
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
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
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
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
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
“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
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
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
悲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
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
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
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
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
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
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
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
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
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第七单元与《乡土中国》)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