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1)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香雪海的梅花开得是那么烂màn(),是那么自然,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而树下那一层薄薄的绿抬,就成了天然的舞台。还有,那些枝条就成了少女的头发了。我轻轻检起一片掉在花盆中的花àn(),小心翼冀的,仿佛拿
试题预览
苏州市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1)

第一部分(26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香雪海的梅花开得是那么烂 màn(    ),是那么自然,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而树下那一层薄薄的绿抬,就成了天然的舞台。还有,那些枝条就成了少女的头发了。我轻轻   检起一片掉在花盆中的花 bàn(     ),小心翼冀的,仿佛拿的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放在鼻子下方,顿时,一阵芳香扑鼻而来,正好与花的白色相互衬托,呈现了那梅花树淡 yǎ(    ) 的美。那花一摸,滑滑的,像一个小孩儿那白白嫩嫩的脸蛋,舒服极了。在那精美的花盆与那铺着一层薄薄的绿草的土地映衬下,显得那么高 jié(       )玉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烂 màn( ) 花 bàn( ) 淡 yǎ( ) 高 jié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 分)
  改为    改为 
2.名句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1)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 (朱敦儒《相见欢》)
(3)居天下之广居,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4)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
(6)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 (郦道元《三峡》)
(7)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8)   ,星河欲转千帆舞。 (  《渔家傲》)
3.名著阅读(6 分)
(1)试验证明:  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  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 找到回家的路。(2 分)(出自《昆虫记》)
(2)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   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请回答: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发动“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4 分)


4.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4 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不得超过 70 字)
(2)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第二部分(44 分)
 

诗歌阅读(6 分)
【甲】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吴钩:刀名,刃弯。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   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二十四位开国   功臣建的一座楼阁。阁内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意在   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为唐王朝建立的不朽功勋。④若个:哪个。
5.请简析【甲】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字的妙处。(2 分)

6.【甲】诗以“色”绘诗,【乙】诗以“问”成诗,各具特色,请任选一诗简要分析。(4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7——10 题。(14 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   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始一反.焉( )
(3)观者如堵.( ) (4)老人鼓腹纵.之( )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0.【甲】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和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何作用?乙文“卖蒜老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 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9 分)
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①唯有书香能致远。健康阅读可以熏陶我们的心灵,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和自信,进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我国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而今,全民阅读工程也被列入“十   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
②然而,数字化时代,阅读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境地。
③随着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们阅读的数量的确远高于过去,但阅读的质量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6 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人均
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 62.21 分钟。一位网友这样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我一度沉迷于手机阅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包含许多冷门,无厘头……我整天抱着手机,乐此不疲,浪费时间而不自觉,有时一直熬到大半夜。”这种阅读就是一种碎片化浅阅读。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其实更多的是信息占有了你,你失去了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可能。”当下流行的碎片化浅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加剧了社会浮躁。
④而健康的阅读应该是形与神、心与思的对话。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所说:“阅读能够使人充实、明理、智慧,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阅读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⑤那么,在碎片化浅阅读风行的当下,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阅读呢?
⑥首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会造成我们知识结构凌乱、松散,坚持整本书阅读能使我们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完整、更优质,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质量和思维水平。其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部位,读书也同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最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学校和社区要积极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营造阅读的氛围。
⑦我们相信,当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得到落实,全民阅读得以实现。我们的阅读会出现更加健康的局面,到那时,阅读也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自觉。
(根据李志雄《重构我们的阅读生态》改编)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2.文中第③段网友的话和余秋雨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4 分)


13.对于健康阅读,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请分条概括。(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5 分)
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兄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的关爱下成长,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后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我的头抚摸到我的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般   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地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地,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慈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成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时揣张煎饼,有时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病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的时间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 80 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愈多,一日三顿, 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 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   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 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 150 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蒙胧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
--------”,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动地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十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发来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他的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   子之责,也没有在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4.作者在文中说“父亲也是母亲”,第②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 (3 分)
 


 
15.“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 分)


16.“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 (2 分)

17.“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4 分)

18.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 (4 分)


第三部分(60 分)
19.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   暖。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2)花朵从未因风雨而停止开放,土地也未因丰收而变得懒惰。人生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但决不能在失败的悲痛中把时光消磨,只要生命还有脉搏,我们就要拥抱生活。请以
“与  拥抱”为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 (1)漫 瓣 雅 洁 (2)抬——苔 检——捡
2.略
3. (1)(2 分)蜜蜂 蚂蚁
(2)(4 分)○1 张学良,杨虎城。○2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回答联共抗日、逼蒋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等均可)
4. (1)画面中有两盆花:左边“城市”花盆中的花硕大健壮;而右边“农村”花盆中的花瘦弱矮小,一只写有“教育资源”的水壶正在给它浇水;
(2)农村教育比城市教育落后很多,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2 分)“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6.(4 分)【甲】诗以“色”绘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如:“燕脂”“夜紫”,写出了边塞的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成紫色,将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乙】诗以“问”成诗:①问句的使用使全诗情感激越,气势峻急,增强了表现力和感   染力。②第一个问句中含自励,表达了诗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第二个问句则   含愤激,抒发了诗人怀旷世之才却不能为世所用的愤慨。
7.(4 分)(1)用箕畚装土石 (2)同“返”,往返 (3)墙 (4)放开
8.(2 分) C
9.(4 分)(1)我和你们尽一切力量挖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2)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到最后也不肯告诉人们他的名字。
10.(4 分)甲文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2 分)。乙文告诉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2 分)。
11.(2 分)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12.(3 分)①网友的话说明了碎片化浅阅读的特征和表现。②余秋雨的话说明了碎片化浅阅读的危害。
13.(3 分)①提倡整本书阅读;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4.(3 分)抱“我”串门;背“我”看病;搂“我”入睡。
15.(3 分)“我”没有买西瓜,空手去看病中的父亲。
16.(2 分)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
17.(6 分)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写信求药方;为父亲按摩;“我”在奔丧中的表现。
18.(4 分)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在精神上赡养父亲,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挚爱和愧疚之情。
19. 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模拟试卷』  下一个『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