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汉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林芝市二高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三藏文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í)称心(chèn)呕心沥血(ōu)B.供奉(gōng)档案(dàng)
试题预览
林芝市二高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高三藏文班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í)      称心(chèn)    呕心沥血(ōu)
B.供奉(gōng)    档案(dàng)    兢兢业业(jīng)
C.怪癖(pì)     亵渎(xiè)    浑身解数(xiè)
D.旖旎(nǐ)      踉跄(liàng)   忧心忡忡(chōng)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遗撼   馈赠   兴高彩烈     B.翱翔   伫立   百尺竿头
C.辩析   藐视   貌和神离     D.编纂   拮据   义愤填鹰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敏捷——迟钝    犹豫——果断    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B.垂直——邪恶    细心——马虎    克己奉公——假公济私
C.柔弱——强壮    简单——复杂    飞黄腾达——穷途潦倒
D.干燥——潮湿    洁净——痛苦    泰然自若——惊慌失措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持续战斗     连续生产     延续生活     继续工作
B.勤恳地劳动   勤劳的民族   勤俭的生活   勤奋的学生
C.生活清贫     家世清寒     日子清苦     性格清高
D.柔弱的幼芽   脆弱的心灵   软弱的性格   羸弱的身体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岳飞的刚正不阿与秦桧的阿谀奉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当地人民发扬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建起了一座海上新城。
C.两个天南地北的朋友聚在一起,侃得天昏地暗。
D.他这番啼笑皆非的言论令人大跌眼镜。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也一再表示自己一定好好交代问题,认罪伏法,重新做人。
B.勤奋学习,勇于质疑,不断创新,是21世纪对青年人的要求。
C.远处奇峰叠翠,水中倒影如墨,让人领略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
D.1956年12月文化部副部长田汉来南阳考察,提出了“抢救汉画”的倡议。
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待 ②实现 ③崇高 ④审视  ⑤贡献
  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    和    涵盖全人类的世界梦。未来,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中国必将为世界梦的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    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    。
A.④①③②⑤   B.①④③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①④②③⑤
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虽然搬进了高楼大厦,但还是留恋着胡同文化。
B.即使对一些素不相识的人,母亲也一样热情接待。
C.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D.尽管于勒叔叔的信收到了,我们还是很开心。
9.将“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中。①从地球上望出去,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②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织女隔开了。③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④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    
缩句:白求恩同志鼓励着我们。
B.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缩句:毛主席在城楼上宣告。
C.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缩句: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道路,而且加强了勇气。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缩句:这是教训。
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理自强。
B.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嘉陵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山峡,天晴的时候,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B.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
C.用两只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D.“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一个小伙计,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 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B.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C.舞台上那个翩跹起舞的小姑娘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
D.电视推出了众多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14.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眼前的大漠是一望无际、黄沙连天,这里谁能想到曾经是土地肥沃、牧草鲜美的草原?
B.眼前是一望无际、黄沙连天的大漠,这里曾经谁能想到是土地肥沃、牧草鲜美的草原?
C.眼前的大漠是一望无际、黄沙连天,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土地肥沃、牧草鲜美的草原?
D.眼前是一望无际、黄沙连天的大漠,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土地肥沃、牧草鲜美的草原?
15.下列诗词不是在描写节日的一项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16.对上面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B.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C.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D.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17.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亡:逃亡。 B.负:用背驮东西。   C.况然:形容钟声。   D.悖∶迷惑,糊涂。
(二)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联系两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③溜索,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沿江种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钩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⑤解放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时,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沿索攀援。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进既省力,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18.文章概括说明的内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溜索和溜索的价值。
B.溜索的建造和用途。
C.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
D.如今溜索的使用情况。
19.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其作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明溜索的历史久远。
B.说明了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增添了文章神秘感。
C.反映了怒江沿岸种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D.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0.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比较    B.摹状貌    C.引用    D.作诠释
21.下列加点词语不能体现语言准确性的是(  )
A.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
B.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
C.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
D.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三)现代文阅读Ⅰ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30题。
亲近自己的双腿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者。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了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5元?不是说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②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③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向后晃荡着。人的左腿用力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蹬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我刚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⑤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了,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⑥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无影踪了。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么远?”我问。“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
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我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这条独腿已经支撑起了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⑨别墅到了。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⑩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腿这般有力过。
2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倔强(   )       喘息(    )
23. 第②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第③段画线句“我正觉得奇怪”中,“奇怪”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挣生活”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对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愿地向前扭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道路的不平导致车子前行的艰难。
B.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车子前行的艰难,突出了车夫拉车的辛苦。
C.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车子前行的艰难,突出了车夫拉车的辛苦。
D.此句话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因为道路的不平导致车身摇摇晃晃,写出了车夫拉车的辛苦。
27.第⑥段的画线句“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无影踪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车夫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勇气鼓舞了“我”,于是“我”的惆怅悲凉消失了。
B.“我”意识到车夫虽然身残,但他必须自食其力,这就是现实,所以“我”心里的惆怅悲凉无影踪了。
C.车夫爬上了坡,“我”为他感到高兴,暂时忘记了起先纠缠着、笼罩着的惆怅和悲凉。
D.“我”起先惆怅和悲凉是因为看到车夫只有一条腿同情他,但现在“我”不同情他了,惆怅和悲凉自然而然就无影踪了。
28.第⑧段中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虽然“我”下车的地方不对,但仍收我3元车费。
B.不用“我”帮他把车推上坡,而是坚决地一个人将车蹬上去。
C.到达目的地后拒收“我”额外的2元钱。
D.车夫拉两个外国人看成都的风景,一口气蹬了80多里。
29.你怎样理解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文的文体是(    )
A.游记   B.说明文    C.议论性散文      D.记叙性散文







三、写作(60分)
31.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乘客上了出租车,并说出自己的目的地。司机问:“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最短的路,难道不是最快的路?回答:“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交通拥挤,弄不好还要堵车,所以用的时间肯定长;你要是有急事,不妨绕一点道,多走些路,反而会早到。”
的确,我们常说“欲速则不达”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③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二、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DBCAB  6-10 ADDCD  11-15 BCADB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16.C  17.D
7.现代文阅读Ⅰ
E.A   19.B   20.B  21.D
8.现代文阅读Ⅱ
B.jué    chuǎn
C.外貌描写。介绍了车夫的年龄,突出车夫生活的艰辛。
D.车在上好的马路上前行,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很平稳。
E.挣钱,养家糊口。
F.B 
27.A
28.D
29.用自己的双腿走路,用自己的力量“挣”来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30.D
三、写作:60分(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过关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