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试题预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在诗词中既体现为“边塞况味”,也体现为“忧国忧民”。
B.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旨在阐述边塞况味中所体现着的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怀。
C.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都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D.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B.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列举例子,对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进行了层层深入地论述。
C.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D.作者以杜甫“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描写的经受战争苦难的老人等形象为例,阐述杜甫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边塞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 
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选项 非常了解(%) 了解(%) 不是很了解(%) 一点不了解(%) 没有考虑过(%)
个性 30.2 60.3 7 1.9 0.6
兴趣 28.5 49.7 18.1 3.2 0.5
能力 27.9 53.2 15.6 2.5 0.8

选项 很强(%) 较强(%) 一般(%) 不具备(%) 没有考虑(%)
合作意识 19.7 32.4 45.8 1.2 0.9
竞争意识 21.3 24.5 45.6 5.4 3.2
创新意识 15.5 33.3 41.9 5.9 3.4
社会适应能力 23.5 21.2 51 0.3 4
人际交往能力 22.6 37.9 36.7 0.3 2.5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不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与他们在高考中报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不无关系。
B.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更加的了解,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清晰。
C.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
D.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B.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C.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
D.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总体认识是比较到位的。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没文化
[俄]安德烈•马卡罗夫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科利亚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他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字似乎还记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这不难理解,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没有,只有带着一个圆圆的小喇叭的收音机。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的“姑妈”是次要人物,她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人,和科利亚夫妇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突出主旨。
B.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C.科利亚的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的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
D.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
8.小说写科里亚姑妈留给他“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的书,有什么作用?(6分)
9.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旋复本官   旋:不久    B.前驺者潜知之  潜:秘密 
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      D.命吏辇归邸       辇:乘车。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B.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C.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D.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
  B.“丁内艰”即丁母忧,旧指母丧。丁忧就是遭遇父母亲去世。古代朝廷官员,无论任什么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
  C.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重午”。
  D.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刘温叟很有文才,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不久恢复了旧官。
  B.刘温叟公正无私。他曾主持贡举,录用的进士中12人被斥除,但后来他们还是考中了进士。
  C.刘温叟清廉有加,抵制腐败。宋太宗当晋王时派人给他送去钱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得已将其载回。
  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刘炤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1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5分) 
(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③。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④ 心情。
【注】 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隐居不仕。②银花:元宵节的花灯。③愁城:南宋京师临安,与下文“辇下”义同。④ 海上:用苏武牧羊典。《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铁马蒙毡”一句,不仅点明整个临安已经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而且氛围凄凉阴森,与元宵灯节的喜庆气氛极不相合。
B、“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写古都临安元宵鼓吹弹唱的情景,身为忠于南宋故国的南宋遗民,根本听不懂这些外族歌声。
C、“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这两句在词中既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明上片所写都是自己在故都临安的亲见亲闻。
D、词人隐居家乡,心系故国,通过对都城元宵节的花灯、横笛、戏鼓的今昔对比,流露出对元统治者的强烈愤激,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6、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所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__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_________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乘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香港回归之初,许多西方国家并不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甚至唱衰“一国两制”政策,妄言“香港将死”。香港市民也曾________,疑虑重重。但实践无疑是最有力的利器,让谎言________,也让宣言更加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回归20年,香港的活力未变,优势未失,地位未改。20多年来,香港一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香港是亚太地区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调度员”、全球其他国家与中国内地发展经济往来的中间人、国际投资中心,数以千计的外国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报道称,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此外,香港仍是全球腐败率最低的地区之一。现在,香港的老百姓戏谑地称自己的生活“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自信淡定之情________。“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制度安排,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路径可以遵循,我们必须始终贯彻落实、不断发展完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长远利益,是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基石。只有始终坚持、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心向背  不攻自破  铿锵有力  不言而喻   B.人心向背  自毁长城  力透纸背  溢于言表
C.人心浮动  不攻自破  铿锵有力  溢于言表   D.人心浮动  自毁长城  力透纸背  不言而喻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才能确保  B.才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C.就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D.“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就能确保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使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B.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给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C.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使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D.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给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3分)
①请指示王  ②廉颇宣言曰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④朝夕遣人候问武  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⑥武等实在  ⑦腹犹果然    ⑧公车特征拜郎中   ⑨衡下车    ⑩而无骄尚之情                                                                                                                                                                                                    
A.①②③⑤⑦     B.②⑥⑧⑨⑩   C.①⑥⑦⑨⑩       D.②③④⑤⑦
22.下列句子全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3分) 
①子卿尚复谁为乎? ②君何以知燕王也?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⑥以勇气闻于诸侯 
⑦皆为陛下所成就    ⑧奚以知其然也   ⑨大王见臣列观 ⑩彼且奚适也?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   C.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④⑧⑩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精神”是青年第一代领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是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是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伟大责任;是无数青年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忍品格,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于批判……
请以“青年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2020-2021高二语文月考(2))答案(教师版)
题号 1 2 3 4 5 7 10 11 12 13 15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A A D C D A A C A C B  D  A D

一、现代文
1.C(“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2.B(二、三两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
3.A (“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错误,选项以偏概全,扩大范围,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选项把“边塞诗词”改为“中国诗歌”。)
4.A(“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不无关系”错误,应为“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5.D(A项“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错误,原文“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