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中国文化“主题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中国文化“主题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中国文化“主题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
试题预览
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中国文化“主题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已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而变为追求衣锦还乡、富贵宏达。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有所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周游列国,谋政于诸侯,完全是因为天下有垂死欲生之民,而孔孟又怀抱起死回生之力,希望借此行道。
B.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士人出仕是为了兼善天下的理想,士人和史书中记载的隐士、逸民都希望或者说曾希望通过做官来实践这一公共理想。
C.因为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所以做官由为了“养民”“爱民”,异化为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的“功名”观念转变,是指士人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变为将天下国家之事委命于自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第一、二段从文化源头说起,指出“仕”与“隐”分歧的根本是“人”“我”之别,引出文章讨论重点“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
B.第三、四段从原始儒家的观点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并强调士人阶级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不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
C.第五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士人做官目的、士人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官员为官意识与习气的转变。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都进行了深刻探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原始儒家的看法中,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想,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B.原始儒家所推崇的士人,常常怀抱“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和“仁者不忧”的精神境界。
C.如果想从根本上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就应该转变官员为官的意识、习气。
D.按照原始儒家的论断,范仲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仁者不忧”,他正是一位抱有淑世理想的士人。
答案:
1、B;
2、D;
3、C。
【解答】
1、A.以偏概全,原因在第二段,还有“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
B.正确;C.强加因果;“士大夫社会的确立”与“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之间并无因果联系;原文第五段只说“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D.“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变为将天下国家之事委命于自己”错误;原文第五段,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张冠李戴。故选:B;
2、D.“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探寻”说法有误,原文没有探寻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
3、C.“想要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就应该转变官员为官的意识、习气”错误;第五段的三种变化是表现,纠正表现不意味着解决了根源;
【点评】论述类文本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以偏概全--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6.从信息的准确度上,有推测变肯定、肯定变推测两种。推测变肯定--选项把原文中可能、或许发生的事说成是一定、绝对会发生。肯定变推测--选项把原文中一定、绝对会发生的事说成是可能、或许会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就在于,它不仅以宗教的方式达到了对绝对的觉悟,而且从周代开始也以思想的方式追问与思考绝对者问题。这是一次更大范围的觉醒,也是一次更系统的觉醒。这次思想觉醒之所以也可以被视为一次“人文觉醒”,是因为它是通过更深入地追问、揭示人性本身来理解与朝向绝对整体者。也就是说,这次觉醒是通过探究人自身的内在存在来通达超越于人的绝对者,通过发现与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来肯定与见证整体者的绝对性。在这个意义上,这种“人文觉醒”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因此,先秦诸子既是一种人文思想,也都是一种“神学”。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
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因此,人类的生活并不只是活着,不只是享受各种感性欲望的满足,而首先是要贯彻、遵循某种神圣原则,成就某种神圣事业。
因此,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实质上是深化了对绝对者的觉悟与论说。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神学一样,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也是一种神学。如果说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人文思想,那么后者则深化并增强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就此而言,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不仅不是如近代学者推断的那样削弱甚至取代了对天或神的绝对性信仰,相反,倒是加强深化了这种信仰。 
(摘编自黄裕生《中国文化具有“本原性”在文明相遇中成就自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的思想觉醒发现与肯定了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是 “人文觉醒”,也是“人文的宗教觉醒”。
B.近代学者研究中对人文觉醒去神化的论说,在于它们把“天”分解分层而忽视其绝对性与统一性。
C.先秦诸子关于“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的论述,强调了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D.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深化并增强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论述了先秦诸子思想既是一种人文思想,也都是一种“神学”。
B.本文指出近代学者研究中人文觉醒去神化论说的不足之处,论述了先秦思想中“天”的统一性和绝对性。
C.文章主体部分引用大量论据,层层深入,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先秦诸子在人文思想上的宗教觉醒,说理透彻明白。
D.文章最后把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进行类比,强调了先秦诸子思想中的神学性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德经》中的“天之威,无不正”与《论语》中的“天丧予”,两处的“天”在作者看来都是绝对者。
B.理解了先秦诸子关于“绝对者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我们才会明白封建统治者为什么总喜欢自称为“天子”。
C.人虽然不是绝对法则之来源,却可以通过认识绝对法则而行之来获得自己存在的绝对性,因此人的生活也是神圣的。
D.被视为“人文思想”的先秦诸子,其兴起同时也是宗教信仰精神的深化与加强,因此这种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
答案:1.C 2.C 3.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
    ⑤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次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⑥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觉,活在当下,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7号11版,作者谢青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治世,道家重修身,佛家
      重修心。
   B. 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
   C. 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来,安住当下。
   D. 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
      下”的精神品格。
   B. 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
      下”这一重要维度。
   C. 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
      与安住当下。
   D. 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
      不能堕入新的蒙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家的“曾点之志”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随缘而安,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
      没有纠葛,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B. 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藩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
      从而达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C. 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不能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不能食
      不甘味、辗转难眠,以免饱受焦虑忧郁的困扰。
   D. 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都有着率真、素朴、清洁的
      灵魂,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答案:
1、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主观臆断。结合“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分析,“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错误。
C项,曲解文意,“放心”并非放下心来,王阳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只能放任己心,不能安守当下。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
D项,“更精微更有意义”无中生有。结合“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分析,原文并没有把它们进行比较。故选A。
2、A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结合“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等分析,应该是并列结构。故选A。
3、D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D项,“幽居汴京的李煜……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错误。幽居汴京的李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故选D。

四、阅读下而的文学,完成1一3题。
勇德是人类的共同道德。早在西方古老的《荷马史诗》中,美德就开始与勇敢须臾不可分离;在拉丁文里,勇敢和美德是同一个词;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里,在“具体的德性”名下勇德排在第一位。
论及人类勇德建设,中华民族的贡献尤值一提。中华民族不仅将勇德视为“三达德”之一,而且很早就开始了对其理论止的阐释。如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命题。该命题开始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勇正式跻入中国道德伦理的领域。盂子对勇的思考可视为孔子勇的思想的深化和继续,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而他的“浩然之气”学说则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说中国儒家更多是从“人道”方面为我们揭示了勇的性质,那么,中国道家则更多是从“天道”方而切入勇的应有之义。庄子“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的论述,可视为这种“天道论”之勇说的显例。宋以后,有王阳明对勇的力行力为的力倡,有戴震对勇的“道德执行力”的力肯。可以说,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对于中国古人來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就是其明证。尤要指出的是,这种与勇相连的心,是中国式心性论的从心从生之心。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可能性为内涵。也正是基于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国哲学“形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一旦我们肯定了心的“形上超地性”,我们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勇一如心,同样具有“形上超越性”。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非是“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具身化为一种气力之勇。中国古人强调气与身休不可分的同时,亦使勇敢与身体化的“勇气”相提并论。故《说文》曰“勇,气也”,孟子认为勇能否成立取决于能否“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则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如若我们肯定了勇之气,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肯定了勇之力。这一点,不仅可见之于《说文》的“勇”字从“力”说,还可在中国拳经中的“气与力合”说中找到注解。“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一头钻入中国早期历史中,为中华民族寻找其武勇的文化基因。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则力倡古儒中固有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在我们身处更为和平、更为文明的今天,这些勇德先觉者的努力也依然没有过时。今天的人们同样要而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诸如战争这样的社会灾难,面对艰难、挫折和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
(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勇德是人类共同的道德中华民族对“勇”的阐释是人类勇德建设的重要部分。
B.中华民族对“勇”的探索持续不断呈现出不同时期维度与侧重点不同的特点。
C儒道两家对“勇”包含的内容的看法存在相通之处,对“勇”的认识角度却不同。
D.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和“心”一样,具有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古代中西方关于“勇”的认识,主要是从认识的共通相似这一方面展开的。
B.文章在对“勇”的论述过程中多处引用经典著作、名人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C.文章先纵向论述古今对“勇的认识,再从横向揭示中国古人对真正的“勇”的理解。
D.文章把主要的论述内容放在中国古代对“勇”的认识上,这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能从心论认识“勇”,“勇”就成为“气力之勇”,心也会失去“生生不已”的潜在可能性。
B.不把“心性”和“气力”两方面割裂开来,才能完整地认识把握“勇”的“形上超越性”的特点。
C.勇德一直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道德,因此在当代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勇德是必不可少
的内容。
D.和平文明时代一旦缺失勇德,人类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灭难、社会灾难,以及人生困
境。

答案:1、D          2. C         3.  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中国文艺“主题练语文试题』  下一个『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医疗降“主题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