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历史名人”主题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历史名人”主题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历史名人”主题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自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
试题预览
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历史名人”主题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自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日“清”。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摩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请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谆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游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開-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虽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壁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申得到启迪:“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蒙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脉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选自《大众日报》)
1.下列对于文中“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清” 集中地表现了李白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的追求。
B.“清”的含义极其丰赡,它主要指自然之清,也可指人物、事物之清,而且既含内容,又含形式。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表现了自然之清,即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
D.“清”表现出李白对于“美”的开掘,对“清”的执着追求也能表现李白具有“品格之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指出了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坚决否定“绮丽”风习。
B.建安以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所以李白才倡导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
C.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不同于六朝所染的“风习”,所以,李白的批判并不是针对“诗风的美丽”。
D.李白所强调的“清真”,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积极地影响了韩愈的古文运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白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某种程度上既表现了“潇酒、自由的人物风神,又表现了艺术作品“淳真、精妙”的特点。
B.李白对“清真”的理解跨越了古今悠远汉漠的时空,他用自己一生的大量创作来践行对于“清真”的追求。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诗人应将自然美不加雕饰地呈现出来,如此才会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的审美感受。
D.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答案】
1、B.文中无据,选项中“主要指”没有根据。
2、A.断章取义,文中第三段说“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而不是“梁、陈推崇靡艳”。
3、C.曲解文意。文中最后一段强调自然美是“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而诗人的诗应以“清真”为贵,强调自然美。而且“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也仅是李白诗句给人的审美感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黄宗羲所理想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黄宗羲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必经理性辨析而后定。其间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数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要学贵独创,学贵自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黄宗羲反对“以水济水”,正是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力。
    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的太学生那样,“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学校之法废,民蚩蚩而失教。”黄宗羲认为改变风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黄宗羲说:“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佛,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黄宗羲主张,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其本质是肯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黄宗羲关注教育的主要表现是重视学校建设,他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超越功名利禄,传承弘扬文化。
B.黄宗羲痛斥科举取士“祸国殃民”是因为科举强化迷信盲从、禁锢士人,扼杀思想解放与创新活力。
C.“养士”是学校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和准备“使天下达于大治”精英与栋梁。
D.黄宗羲认为,如果“学校之教不明”,地方学官失职,教育很难发挥淳化风俗、推进文明进步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大量引用黄宗羲著作的原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效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阐释了“学贵创新”的重要性和“以水济水”的危害性。
C.文章观点鲜明,并采用“总-分”的论证模式,依次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就逻辑关系而言,文章的分论点之间不是简单并列,分论点二、三之间是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黄宗羲的“学校”观自成体系,观念超前,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依然具有思想价值。
B.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宗羲所批判的功利主义、缺少创新等教育弊端,在当今依然存在。
C.黄宗羲关于“厉禁”和“教育”的观点,与孔子“道之以德”的“德政” 思想本质上是不同的。
D.黄宗羲“教育富民”的主张蕴含着开启民智能富民、文化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
答案:
1.C。【解析】强调“‘养士’是学校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不当,原文第一段说“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第二段强调学校“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
2.B。【解析】“以水济水”是比喻论证方法,不是论证的目的。
3.C。【解析】黄宗羲的观点,与孔子“德政”的观点是相通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
王扬宗
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为《西洋新法历书》,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康熙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西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
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定中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不顺”,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熙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
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成功范例。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
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
从康熙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制”实为御用科学的性质。
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为“数理本原”,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道。
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
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放在17—18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四,与御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毫无感知。
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4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为官。
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最终颁行天下。
D.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引入。
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
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
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
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
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
C.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
D.康熙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历史问题。
答案:
1、C(C项目的与结果颠倒了。对应到第一段“迎合了新朝的需要”是编写《西洋新法历书》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2.C(C从文章中看,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选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化。)
3.D(从文章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对如今有所裨益,而不单是为了暴露问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下一个『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科技“主题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