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广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百校12月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卷(12月3日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美育,即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感教育,也因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为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态。美育范畴认识的科学性和定位
试题预览
广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百校12月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卷(12月3日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感教育,也因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为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态。美育范畴认识的科学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不仅是美育研究和美育工作开展的逻辑起点,更关涉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美育目标、体系建设等美育实施环节的依据和宗旨。
    蔡元培提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是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关的能力,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审美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丰富与升华,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心理活动,当你感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触动,或是生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它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你的心灵,浸润着你的人格。意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审美世界,更是人的心灵活泼泼的一种状态,是从世俗杂务中超脱出来的“思与境偕”“神与境会”的精神境界。也即是说,审美能力其实是一种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内在德性。
    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就其本质而言,美育更加强调感通性与情感性。人处于世界之中,与他人、与万物交相往来,除了需要正确认识客观条件,理性把握对象的属性与特征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感通能力与同感情怀。它能超越和突破某些语言、文化和历史的隔阂,或者群体、种族、国别的差异,达到更为普遍的交流理解。中国人常说“将心比心”,有一些东西并不是眼可见、耳可听,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有时人与物的相感亦如此,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的就是这种关感状态。人们日常通过美育陶养心性,保持内心的活泼,避免麻木不仁,这是人与外界沟通达成理解的关键。
    就其方式而言,美育更加强调具象性与实践性。具象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美的教育通过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形象打动人、浸润人,所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中国自古强调美育,也正因为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这些教化手段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诗三百中多虫鱼鸟兽草木之名,其意象与情趣对于人感受世界的生机、生意多有兴发之  功;礼则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人们依礼行事,通过仪式化的实践培育人内心的神圣性与敬  畏感;乐则和顺人情,乐教足以调协情志,涵养人心。中国古代因此十分重视通过诗礼乐的感性陶育,培  育出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而在新时代,我们具备更加多元化的美育形式和载体,这些也都是我们开展美  育的重要手段。
    就其目标而言,美育更加强调和谐性与整体性。在柏拉图看来,美本身需要有整体的协调性。朱光潜  也认为中国古代礼乐教化中,乐的精神在和谐,礼的精神在秩序,内心和谐而生活有秩序,这才是应该追  求的境界。美育具体实践中的艺术教育也同样如此,不论是绘画、舞蹈、音乐还是书法,任何一种形式都  强调要素之间的整体和谐,这些形式的美育活动强化了人们的协调性和综合性素质的锻炼,有助于培养一  个综合而整全的人。可见,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它的目的也远不只是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而是以美育  人,陶养心性,健全人格。
    (摘编自陶楚歌《美何以育人》)
材料二:
    首先,我们应继续开展对“美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的追问。“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自柏拉图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美的本体的探索始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虽然也是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使受众获得感官审美享受,从而触发情感,达到美育效果。
  但由于技术或传播模式的限制,互联网技术尚且缺乏有血有肉的触感与全身心的浸润的真实之感,它所提供的,仍然是一种虚拟模式,而缺少心灵自由的愉悦,即深层审美经验。尽管这一浅层审美经验也可以使人的感官产生快感,但无益于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但这一技术形式的变化也实实在在带来了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这一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将成为互联网美育的新内容。
    其次,我们应建立对“美的标准”的重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亦杨认为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  目前的审美或美育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美本身不够简洁,太繁复,装饰性太强,有点土豪:二  是太注重表象,而不注重骨子里的美感。从这两个现实问题来看,美育尤其是互联网美育最大的症结仍是  要重构“美的标准”。李子柒的美仍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将美好宁谧的自然风光与勤劳朴实的农耕生活融为一体,将四季幻化的自然风光、人民数千年来利用自然积淀而来的生存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优势,打造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样本版图,唤起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集体记忆, 传递出特立独行的青年对“美”的当下探索。
    (摘编自李骏《美育应先“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育固然是独特的教育形态,但它在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同。
   B.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能陶养人的感情,能促进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而知识的灌输对于人格的养成并不重要。
   C.对中国传统诗词创造的意境的把握和理解属于审美教育的内容,它能丰富与升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
   D.美育的开展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新的挑战,主要问题在于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无法提供直接的审美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想高质量地开展、推进美育研究与美育工作,就应该首先对美学教育的范畴进行科学的认识与准确的定位。
   B.美育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形式和载体,诗、礼、乐等教化手段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当下依然有存在价值。    
   C.因为中国与西方的学者在美育目标的认识上有相同之处,这就使得中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风格上趋于一致。
    D.对于“美的标准”,我们还存在认识偏差,如过于追求繁复和注重表象,这需要在今后的美育中进行修正改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美育的感通性与情感性特征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李白面对着敬亭山,独坐许久,他凝望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着自己,为此,他写下了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B.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原本应是“十里莺啼绿映红”,理由是:千里莺啼谁能听见?千里红绿谁能看见呢?
   C.清风吹动了旗幡,引发了两位僧人的争论,一位说是风动,一位说是幡动,六祖慧能看到,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D.天宝十五年间,因“安史之乱”,长安陷落,诗人杜甫被禁于长安,晚上望月思家,遂作《月夜》,诗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育”下一个简要定义。  (5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摘编自两篇不同的文章,但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简要分析说明两则材料组合的内在关联。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镶牙左
袁炳发
   镶牙左原来叫左狗剩。
   左狗剩小时侯得麻疹,病好后,爹乐呵呵地说:“狗嘴里捡了条命,就叫狗剩吧。”
   左狗剩八岁这年的春分时节,苇子沟流行一场怪病,爹娘全死了。
   苇子沟还死了很多人,而左狗剩再次活了下来。
   左狗剩成了孤儿。
   没了爹娘的孩子苦,从此左狗剩开始东一家西一家地讨饭吃。
   用左狗剩自己的话说:苇子沟家家户户都吃了个遍。
   苇子沟的人说:狗剩这孩子机灵懂事,眼里有活儿从来闲不着,吃饭不但看人脸色,而且净挑剩菜剩饭吃。
   左狗剩吃百家饭长成了大小伙子,只是后天的缺欠没办法,他还是瘦瘦弱弱的。
   长大了的左狗剩,去隔壁大王镇王大牙医的诊所当了伙计。
   寄人篱下的日子终究不好过,左狗剩不爱言语、胆小怕事。
   一只老鼠在他面前跑过,他都要吓得大叫一声。
   大王镇的爷们就都嘲笑他,说他是连半个女人都不如的男人。
   左狗剩当了诊所的伙计不久,日本兵来了,人们开始心惊肉跳地过日子。
   临近年关,诊所里要进一些紧缺的药材。别人拖家带口事事忙,只有左狗剩光棍一条没什么牵挂。左狗剩做事又不张扬、稳当,以前跟王大牙医也去过几趟哈尔滨,王大牙医就把这事儿交给了他。
   那时去哈尔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沿途经常有胡子出没打劫,弄不好会把命都搭上的。
   小年儿那天早上,左狗剩喂饱了马,套上了爬犁。
   王大牙医特意嘱咐他说:“把钱藏好,早去早回。”
   左狗剩点点头,坐上爬犁,挥鞭“驾”的一声,马爬犁便沿着雪道一溜烟儿地上路了。
   一路上,他牢记着掌柜的嘱咐,紧赶慢赶,没出什么事。
   挨近韩家洼子眼瞅着快要到哈尔滨时,马突然停下,站在那儿“喷儿喷儿”地打起了响鼻。
   左狗剩看过去,原来雪路上横倒着一个人。
   左狗剩坐在马爬犁上没动,他朝那人喊话,那人丝毫动静没有。
   左狗剩立时吓出一身冷汗,以为自己中了胡子设下的埋伏。
   他想掉头往回跑,可又一想,掌柜托付的事还没办。犹豫了半晌,左狗剩咬咬牙,慢慢走下爬犁,拿起一根木棒,一步一步向那人走了过去………
   家里的王大牙医急了,这左狗剩走了这么多天怎么还不回来?
   十几天后,左狗剩回来了,还带回了要买的药材,只是跟王大牙医交代完这次买卖后,左狗剩就离开了大王镇。
   几个月后,左狗剩回到了苇子沟。此时,左狗剩的一身行头光鲜体面,看上去很是精神干练,言谈举止间了无旧日瘦弱的影子。
   没多久,苇子沟就有了一家专以镶牙为主的牙所,主人就是左狗剩。
   这在苇子沟还是独一份,相继治好了十几个别人治不好的牙病之后,左狗剩便出名了。
   镶牙左的名字在苇子沟被人叫开了。
   镶牙左人好,不忘本,逢年过节还不忘带着礼品去王大牙医家拜年,就是当年他吃过饭的那些人家,遇到困难他都要出手相帮。
   日本人也经常光顾镶牙左。
   日子久了,就有闲言,说镶牙左不该给日本人治牙,没骨气。
   镶牙左听后,说:“我是牙医,对牙不对人。”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日本兵营里有人陆续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日本人就加强了苇子沟的治安管理。夜里,兵营还增加了岗哨。
   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苇子沟的人隔三差五地就能看到日本人的人头被悬挂在东门的城墙上。
   有一天,人们竟看到了四个日本兵的人头,被一截铁线串连在一起,挂在城墙上。
   日本人在苇子沟挨家挨户大搜捕,结果一无所获。    
   一切来得似乎是那么突然,镶牙左失踪了。随着镶牙左的失踪,人们在城墙上看到了日本人悬赏镶牙左的告示。
   苇子沟的人这才知道,一切均是镶牙左所为。
   苇子沟的人开始不无敬佩地议论镶牙左:那么胆小瘦弱的镶牙左,哪来得那么大劲儿,一个人拿下四个日本人的头呢?
   苇子沟的人怎么也想不通,所以这一直是个谜。
   解放后多年,苇子沟人在县志上看到这样一条记载:镶牙左原名左狗剩,1916年生于苇子沟城西门外。左狗剩在一次去哈尔滨的途中,路救珠河游击队指导员,后被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受组织派遣,到苇子沟以牙所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交通工作。在做地下交通工作时,暗杀日本人无数,后身份暴露撤离,转战汤旺河、小兴安岭各地,1945年在萝北县歼敌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先通过左狗剩看到老鼠跑过都被吓得大叫的细节,突出了他的胆小,后文却写到镶牙左“一个人拿下四个日本人的头呢”,先抑后扬,让人印象深刻。
   B.左狗剩逢年过节都去王大牙医家拜年,当年他吃过饭的那些人家遇到困难,他都出手相帮,这些突出了他的不忘本,感恩重情,是他参加抗日的思想基础。
   C.有闲言说镶牙左不该给日本人治牙,说他没骨气,镶牙左听后解释说:“我是牙医,对牙不对人”,这真实反映了他的内心思想以及他的为人,是医者仁心。
   D.解放后,苇子沟人看到县志上对镶牙左真实身份和革命经历的记载,小说以此作为结尾,是想表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国家、民族英勇牺牲的革命英雄。
7、小说提到苇子沟的人有个“怎么也想不通”的谜,其实文中不只这个谜,还有很多的谜,而且也有谜底。请依据文本分别找出三处谜以及对应的谜底。  (6分)
                                                                                                        
                                                                                                      
                                                                                                       
                                                                                              8、镶牙左是《镶牙左》的主人公,但小说却多次写到苇子沟和大王镇的人们,结合文本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李远,怀远人。袭父职为蔚州卫指挥佥事。南军驻德州,运道出徐、沛间。远以轻兵六千诈为南军袍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南将袁宇三万骑来追伏兵击败之。建文四年正月,燕军驻蠡县。远分哨至藁城,遇德州将葛进步骑万余,乘冰渡滹沱河。远迎击之。进系马林间,以步兵接战。远佯却,潜分兵出其后,解所系马,再战,进引退失马,遂大败。斩首四千,获马千匹。成祖以岁首大捷,赐书嘉劳曰:“将军以轻骑八百,破敌数万,出奇应变,虽古名将不过也。”复遣哨淮上,败守淮将士,斩千余级。累功为都督佥事,封安平侯,禄千石,予世伯券。先是,本雅失里杀使臣郭骥,帝大怒,发兵讨之。既从丘福出塞,至胪朐河。遇游骑,击败之,遂渡河,获其尚书一人,饮之酒,问本雅失里所在。尚书言:  “闻大兵来,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福大喜,以尚书为向导,直薄敌营,战二日,每战,敌辄佯败引去,福锐意乘之。远谏曰:“将军轻信敌间,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我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昼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燃炬鸣炮,张军势,使彼莫测。俟我军毕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王聪亦力言不可。福皆不听,厉声曰:“违命者斩!”即先驰,麾士卒随行。控马者皆泣下。诸将不得已与俱。俄而敌大至,围之数重。聪战死,福及诸将皆被执遇害。师败,远帅五百骑突阵,杀数百人,马蹶被执,骂不绝口死。年四十六。追封莒国公,谥忠壮。
    (节选自《明史•丘福、李远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远以轻兵六千/诈为南军袍铠/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南将袁宇三万骑来追伏兵/击败之/
    B.远以轻兵六千/诈为南军袍铠/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南将袁宇三万骑来追/伏兵击败之/
    C.远以轻兵六千/诈为南军袍铠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南将袁宇三万骑来追伏兵/击败之/
    D.远以轻兵六千/诈为南军袍铠人/插柳一枝于背/径济宁/沙河至沛/无觉者/焚粮舟数万/河水尽热/鱼鳖皆浮死/南将袁宇三万骑来追/伏兵击败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文,明朝第二位皇帝的年号,古代常用帝王的年号来纪年,称年号纪年法。
    B.赐书,指皇帝给臣下写信,也可以指君王赐给的书籍或用于称人来信的敬辞。
    C.券,即铁券,颁赐给功臣之物,金属制成,形如瓦,作为其记功免罪的凭证。
D.麾,本指指挥军队的旌旗,文中“麾”与“八百里分麾下炙”的“麾”意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远足智多谋,屡立赫赫战功。他利用智谋,烧毁了南军数万粮舟,后来在滹沱河迎击葛进步骑,出奇制胜,受到皇帝亲笔嘉奖和赐封侯爵。
   B.李远耿介坦率,敢于直言进谏。面对丘福的轻敌冒进之举,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丘福是轻信敌军间谍,并指出丘福继续前进的想法必然导致失败。
   C.李远冷静沉稳,很有先见之明。他曾以少敌多,大败对手,但面对本雅失里的示弱并没有失去理智判断,而是建议扎营固守,等待合适战机。
   D.李远英勇忠义,为国浴血奋战。他被本雅失里的大军围困,王聪战死,丘福被杀,李远以寡敌众,想杀出重围,因马倒被俘,最终慷慨赴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远佯却,潜分兵出其后,解所系马,再战,进引退失马,遂大败。
                                                                                                        
                                                                                                      
(2)福大喜,以尚书为向导,直薄敌营,战二日,每战,敌辄佯败引去,福锐意乘之。
                                                                                                       
                                                                                              13、李远为什么劝丘福要扎营固守?劝谏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韩干马图①(节选)
张耒
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②方。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
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③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④为谁芳。
[注]①韩干:唐代著名画家,被玄宗召入宫廷专画内厩名马。②凫臆:野鸭的胸部。③燕贼:指安禄山。安禄山曾改国号为燕。范阳:在今天河北涿州一带。安禄山在这里发动了叛乱。④苜蓿:多年生开花植物,
可作饲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开篇就渲染马的不凡:头如飞翔的凤凰,双颊生光,体态丰硕健壮。
    B.再用牵着缰绳的侍从好像靠在马旁,场面如同皇帝驾临衬托马的不凡。
    C. “北风”两句极写安史之乱时,叛贼猖狂,国家遭受劫掠打击的沉重。
    D.本诗用正面描绘和侧面烘托写出马的非凡神采,是为诗的抒情作铺垫。
15、诗以“满川苜蓿为谁芳”为结尾,写到苜蓿遍野,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                   ,                  ”。 
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
(2)《师说》中的士大夫以年龄地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又瞧不起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韩愈对此
批评道:“                             ,                      ”。
(3)白居易《琵琶行》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琵琶声,不仅以声写声,而且以形写声,如写大小弦
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 —— 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 ——,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是萍,——凭,一一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他家还有别的亲人一一我想是他的妹妹吧一一在那儿扮演哑剧中的小鬼。
    C.“唉,天可真凉了一一”(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您让您父母不必要地为您深深忧虑,并且一一只是顺便提一下一一还以这样一种闻所未闻的方式玩忽职守。
18、好的表达,在运用表达技巧时是非常注重准确性和感染力的。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4分)
                                                                                                        
                                                                                                       
                                                                                                       
                                                                                              19、有人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  “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忽然成了吊死鬼。”这样改写好吗?为什么?(4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湖北省黄冈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江西两省重点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