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上海市徐汇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年级语文学科2020.12【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试卷共8页,答题纸共2页。2.所有作答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水笔作答非选择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体说鲈
试题预览
2020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2020.12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试卷共8页,答题纸共2页。
2.所有作答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水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体说鲈鱼堪脍,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 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l)疫情的压力之下,校长引用诗句以鼓励毕业生,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千淘万滩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进博会网站的主页上有“展馆介绍”栏目,请对以下信息进行梳理,选择最合适的语序,形成清晰的展馆简介。(     )(3分)
①国家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
②国家会展中心可展览面积50万平方米,包括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
③国家会展中心室内展厅由13个3万平方米的大展厅和3个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小展厅组成。
④国家会展中心各展厅周边有60多个大小不等的会议厅,配套的会议设施充足。
⑤国家会展中心由展览场馆、商业中心、办公楼、酒店四部分构成,通过8米标高的会展大道联成一体。
⑥国家会展中心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通过地铁与高铁站、机场紧密相连,周边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⑤①⑥②④③
D.⑥①②③④④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3—6题。(12分)
[甲]
反对党八股(节选)
毛泽东
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装样子故意吓人,这里面包含着很坏的毒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⑺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却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而是妨害真理的。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从前许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常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残酷斗争”,一个叫做“无情打击”。这种手段,用了对付敌人或敌对思想是完全必要的,用了对付自己的同志则是错误的。党内也常常有敌人和敌对思想混进来,如《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结束语第四条所说的那样。对于这种人,毫无疑义地是应该采用残酷斗争或无情打击的手段的,因为那些坏人正在利用这种手段对付党,我们如果还对他们宽容,那就会正中坏人的奸计。但是不能用同一手段对付偶然犯错误的同志;对于这类同志,就须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这就是《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结束语第五条所说的方法。从前我们那些同志之所以向这些同志也大讲其“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方面是没有分析对象,一方面就是为着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这种吓人战术,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无产阶级不需要这类手段。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至于以装腔作势来达到名誉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卑劣的念头,不待说的了。总之,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做演说,一概要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只有靠了这个才能争取革命胜利,其他都是无益的。
[乙]
修辞立其诚(节选)
张岱年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客观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
⑥“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3.甲文中,与乙文“修辞立其诚”的“诚”这个概念含义最接近的是(    )。(2分)
A.科学           B.有用        C.自我批评        D.实事求是
4.选择最合适的语句,填入乙文第⑤段画线部分省略处。(   )(2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是最明显的不诚。
A.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说假话
B.所谓说假话,就是表里不一致
C.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
D.所谓说假话,就是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5.乙文第⑥段用《汉书》为论据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4分)
6.乙文倡导“立其诚”要“言行一致”,甲文即“言行一致”的典范。请加以阐释。(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9分)
说书人
师陀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他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说李逵从酒楼上跳下去,说十字坡更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这无疑是一种贱业。我不知道别人对于这种职业抱的态度;但是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我会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我很难说出所以要如此决定的理由;也许这是唯一的理由,我觉得这种职业可爱,另外,或者我应该说我被他迷住了。
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其实只剩下大盗刘唐或莽夫武松——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一切曾使我们欢喜和曾使我们苦痛的全过去了,全随了岁月暗淡了,终至于消灭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跟这些人物一起,我们还想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时光于是悄悄的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醒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瘖哑了。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而最重要也是最不幸的,乃是他时常发病,他不能按时开书,有时候他要在中间停好几天。
最后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就在不久以前,我已经好几年不曾听说书人的书。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雄伟,现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
“说书的还没有来吗?”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他正害病——
“他好几天没有来了。”
第二天说书人死了。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他们是两个杠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他病的很长远吗?”
“不,不长远,七八天前他还说书。”
“他家里人呢?他家里有人吗?”
“他压根儿没有家。”
“那么他也没有儿子吗?”
“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上去。天气是很好的,大路上照满了阳光;游丝在空中飞动,有的挂在草上;郊野上,一望几乎看不见行人。我跟在他们后面。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我们全不说话。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就在这里,他们在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的说。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的站着。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吗?你也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侠义勇敢的天地吗?埋葬的人走了,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这些事先前在我们感觉上全离我们多么近,现在又多么远,多么渺茫,多么空虚!……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7.文中三处写到说书人的长衫,分析其在表达上的作用。(3分)
8.画线部分的描写巧妙地表现了说书人说书的魅力,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9.最后一段中,除了“说书人”和“我”之外,还出现了“你”和“我们”,分析这种人称转换的表达效果,(4分)
10.有人认为《说书人》作为小说缺少情节张力,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请对此加以评析。(4分)
11.《修辞立其诚》提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
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以《说书人》为例,对这个观点进行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第12—14题。(8分)
满庭芳·归去来兮
[北宋]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①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李仲览:苏轼好友,名翔。②再闰:阴历三年一闰,苏轼自元丰二年贬黄州,元丰三年闰九月,六年闰六月,战云“再闰”。
12.“莫剪柔柯”“时与晒渔蓑”与上阕中的“_____________”相照应。(1分)
13.下列关于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叙述与抒情相融          B.实写与虚写结合
C.现在与过去对比          D.比拟与比喻兼用
14.这首词借留别抒怀,却哀而不伤。结合具体语句,对此加以赏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杨万里传
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②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④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增屯聚粮,治舰扼险。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
④十四年夏旱,万里复应诏,言:“旱及两月,然后求言,不曰迟乎?上自侍从,下止馆职①,不曰隘乎?今之所以旱者,以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故天地之气隔绝而不通。”因疏四事以献,言皆恳切。
⑤韩侂胃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②。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胃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胃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胃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胃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节)
注:①馆职:指在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处担任修撰、编校等工作的官职。②掖垣: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后指重要部门。这里代指高官。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万里服其教终身           (2)昭然远寤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戢追胥不入乡(    )
A.追缴      B.阻止      C.收藏          D.隐藏
(2)吾头颅如许(    )
A.称赞      B.应允      C.地方          D.这样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韩侂胃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19.杨万里对于旱灾原因的分析是否有说服力?请根据第④段内容加以评析。(4分)
20.杨万里终身以“正心诚意”自勉,请以第⑤段为例,对此加以分析。(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知己说
[清]刘开
①韩子云:非知之难,处知者实难。悲夫!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亏名辱者,可不惧哉!
②余观穆生在楚,以未设醴①而去,未尝不怪其恝然②径行,负畴昔知遇之意;及见后世正人,处乡里之间,其才气学识卓然异乎众人,一旦受当事之知,遂心驰势利,变刚正之操,以事媚悦,所求未获,已为天下所非笑;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    善处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正人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贵爵有不屈之士,将军得揖客而身益重。如使受知者皆谗馅而谀,希迎意旨,图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卒使世之论者谓下无可取之实,而上无知人之明,此岂遇合中之美事哉?
③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光武知严光之不能屈,而不绳以君臣之法;献子有友五人,皆无献子之家③。故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④夫轻合者必易离,故其始必有所甚难,而其终也至于久远而不废。信陵之客三千,其最难屈者,莫若侯生及毛、薛二公。然卒赖其力以建功人国,显名天下。嗟乎!无比特达之士,亦未必不终为人用也,夫固可以礼屈而不可以势束也。持尺寸之丝以系北溟之鹏,虽欲为之回翼,岂可得哉?
⑤然而有子夏之贤,犹未免出见纷华而悦,吾诚为士之有志于立身者忧其继也。
注:①醴:甜酒。穆生不嗜酒,楚元王为之设醴,及楚王孙戊即位,忘设醴。穆生认为醴酒不设,是王不再重视自己。②恝然:淡漠,无动于衷的模样。③皆无献子之家:指春秋时鲁国贵卿孟献子与乐正裘等五人交朋友,这五人心里都没有把献子当作显贵的大夫看待。
21.对第①段中“悲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悲夫”是感慨贤士被人了解欣赏之难。
B.“悲夫”是感慨士人与知己者相处之难。
C.“悲夫”是感慨贤士被知遇后自处之难。
D.“悲夫”是感慨士人被知遇后扬名之难。
22.第②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虚词是(     )。(1分)
A.则        B.乃       C.且      D.因
23.分析第④段中举信陵君例子的作用。(5分)
2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三 写作70分
25.有人说,当我们认为某些事“当然应该是这样”的时候,反而是危险的。
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5分,每空1分)
(1)尽西风    季鹰归未
(2)锦江春色来天地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5分)
(1)(2分)C(选A得1分)
(2)(3分)B
3.(2分)D
4.(2分)C
5.(4分)
答案示例一:乙文第⑥段提出端正学风要尊崇真理的学术宗旨,引言强调尊崇“正学”的重要性,并以汉代尊儒引到现代应强调的基本原则,论据有针对性和时代性,论证充分有说服力。
答案示例二:乙文第⑥段提出端正学风要尊崇真理的学术宗旨,借引言重点阐释了“曲学”违反追求真理的宗旨,从论据支撑观点的角度缺漏了对“务正学”的阐释,论据有针对性但论述欠严谨。
(观点1分,引述分析2分,论述效果1分)
6.(4分)甲文针对党八股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不良文风,倡导言之有物、以理服人的文风,作者的论述即针对问题,剖析其“无赖”的根源,摆事实批评其“妨害真理”的危害性,有理有据、语言平易,成为“言行一致”的典范。(“言”即内容概括1分,“行”即论述分析2分,分析“言行一致”1分)
7.(3分)第一处描写,刻画出说书人的基本形象特征;第二处描写,突显出说书人生活的困顿:第三处描写,写出说书人生命的破败、卑贱。(从蓝布长衫,到灰绿色长衫,到破长衫,)长衫的变化折射出说书人境遇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表现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说书人孤苦无依,被社会遗弃的景况。(对三处描写的分说1分,总说2分)
8.(4分)先写钟声,将抽象的时间付诸听觉,变得具体可感。逐一写与说书人的声音相伴的“定更炮”“大钟”和“云牌”的声音,钟声的变化表现说书时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听众久久不肯离去,间接写出说书人说书之精彩绝妙、引人入胜。再进一步渲染听书之后的主观感受。以书中人物给人留下的印象之鲜活与其它切记忆之暗淡相对比,用听书者生动的联想和想象,从侧面表现并强化说书人说书之精彩。(对钟声的赏析2分,对想象联想的赏析2分)
9.(4分)这一段是“我”的直接抒情,采用第二人称“你”形成与说书人直接对话的效果,感情色彩更为浓郁,强烈表达出对说书人的赞美,从“我”到“我们”,更是跳出了个人视域,从一起听说书的听众(甚至包括读者在内的所有人)角度,生发感概、反思,隐含着与读者的对话,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与作者产生共情、共识。(对“你”的分析2分,对“我们“的分析2分)
10.(4分)
答案示例一:将是否“以生动曲折的情节塑造人物性格”作为评判小说的唯一标准有失偏颇。《说书人》以散文笔法叙事,淡化情节,虽然只写了关于说书人的若干断片,但以细节的变化暗示人物每况愈下的情形,直观而耐人寻味。同时,作者在回忆性的叙述中加入了议论和抒情,由“我”的情绪连贯起作品,充分表达出同情、感叹和反省,增强了故事的悲剧力量。
答案示例二:在有限的篇幅内巧设矛盾冲突,形成情节张力,构成读者的心理期待与落差,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如果小说对说书人曲折的命运有更直接、鲜明的表现,更能增加作品内涵的深度。
(观点1分,分析3分,结合小说,讲到一点即可。反面评价最高得3分。)
11.(4分)小说中的说书人以说书为唯一的生存方式,带给人感动与安慰:但其自身却处在社会最底层,他对大多数人的意义,只是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作者借写说书人被轻视、被遗弃的人生境遇,显示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对立,造出一个在旧时代被凉薄、被遗弃的“多余人”形象,(说书人的形象特征2分,社会意义2分)
12.归去来兮(1分)
13.(2分)C
14.(5分)答案示例:在“去黄移汝”之际,诗人以归隐自问,将宦途失意之情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表达思归故里但有家难归的无奈:随即叙写黄州父老的盛情饯行又深情挽留:下阕答复父老的关切,只盼闲看洛水,细致交待父老为他照顾柳树、晾晒蓑衣,将留恋之情、重返之意、自适之态等复杂之感慨相融合,(仕室、思归分析2分,留恋、自适分析3分)
15.(2分)(1)遵从(2)通“悟“,认识
16.(2分) (1)B    (2)D
17.(3分)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18.(6分)韩侂胃当权后,想要搜求各方知名人士辅佐他,曾经建造了南园,(韩)瞩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用高官许诺杨万里。(用事,网罗,相,羽翼,筑,属,省略句或倒装句,一个分句各1分,扣完为止)
19.(4分)“天地之气隔绝”指天早时朝廷没有及时把对百姓的关爱落到实处,也没有广泛地听从各方意见来减少早情,杨万里的分析从时间和范围两方面,强调人为因素导致因旱而灾,有说服力。(“迟”“隘”分析各1分,评析2分)
20.(3分)韩侂胃位高权重之时,以高官诱惑杨万里为南园写记,但杨以不合作态度回应,展现他不惧权威、不受诱惑的耿介与刚正。(评分:事例分析2分,品性概括1分)
21.(2分)D
22.(1分)B
23.(5分)证明知己之间轻率相交的容易分离,开始难以相处的,反而能够保持长久关系。另一方面,从用人者角度,说明任用贤士不能以威势约束而要以道义相交;从士的角度,更强调“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才能“全人己之美”,达成遇合的美事。(写出一点得2分,给满5分为止。)
24.(3分)告诫有志于修身立命的贤士,遇到知己(出仕)要保持节操,不媚不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上海市普陀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下一个『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