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振安学校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振安学校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振安学校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试题预览
2020-2021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振安学校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1分)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躬耕南阳时,抱着“________,________” 的处世态度。(2分)
(5)把《黄鹤楼》(崔颢)默写完整。(4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词语(4分)
(1)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 jìn gù(    )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
(2)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    )了一会。
(3)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   )了。
(4)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           )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着家
风传承的魅力。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
    A. 彰显    滋养    引领                     B. 彰显    养育    引发
C. 显露    滋养    引发                     D. 显露    养育    引领
4. 下列语段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B 伟大的
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
洲和世界和平。  C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
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D 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向
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1)小明同学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以上材料,同学们纷纷点赞、评论,表达对材料的看法,请你也分享自己的评论,不超过30字。(2分)
(2)小明和家人外出就餐时看到餐厅张贴了以下图片,请你为这张图片拟写一句宣传标语。(2分)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                 B. 色愈恭,礼愈至/虽有至道
C. 烨然若神人/皆若空游无所依                         D. 略无慕艳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 结合选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二)(9分)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
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①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②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代王侑(yòu):隋元德太子之子,炀帝十三年南巡,以侑留守长安,李渊攻克长安,立侑为帝。②唐公:唐高祖起初的封号。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亦何以加也(益处)                          B. 及义旗克京城时(攻克)
C. 思廉厉声谓曰(对……说)                    D. 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答应)
10.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见 者 咸 叹 曰 忠 烈 之 士 仁 者 有 勇 此 之 谓 乎
11. 结合选文,说说姚思廉的“忠烈”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三)(10分)
文化传承创新关键靠人
李广春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
③靠有担当的文化人。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文化人,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他们应该对文化热爱而执着,最懂人民对文化的所需所盼,最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融入时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从过去延伸到未来。
④靠有绝技的手艺人。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无论是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民间的文艺形式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
⑤靠有情怀的开拓者。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善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还是文化服务的拓展,抑或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韵味,我们都需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⑥靠有坚守的本地人。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他们有的甘守清贫,为手艺、绝技代代相传殚精竭虑;有的顶住压力,为文物遗存的当下命运奔走呼号;有的倾其所有,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默默奉献。能够坚守的本地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⑦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将激发“以文化人”的精神力量,助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1日 05 版)
12.本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有坚守的本地人”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3分)
1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①段即提出中心论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B. 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吴歌”、南京云锦、西安古乐、民歌民谣等例子,证明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让中华的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
C. 第⑥段中画线句运用排比句,表达了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强烈的赞美之情。
D. 文章最后呼吁读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14. 小明对文化传承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在整理相关作文素材时,遇到了困难,他不知道下面这则材料应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请你帮他判定一下,并简析理由。
  高平绣活是一种古老的刺绣工艺,它分为丝线绣和布贴绣,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地方
色。赵翠林,山西高平人,受母亲影响,高中毕业后就痴迷于刺绣,整整20年,她穿越古今针线,复兴了高平绣活的传统技艺,传承路上,赵翠林把它当做理想去追求,2004年她拿出所有积蓄创办凤林刺绣厂,对60多位姐妹进行培训,使她们都拥有了一双匠人的巧手。但传承之路并不平坦,赵翠林的工厂曾经欠外债80多万元,逆境中赵翠林没有放弃,最终俘获了客户的心,“现在高平绣活的非遗传承路上有我,10年20年后还会有我。”赵翠林心满满地说。

(四)(17分)
父爱如蔬
魏海冬
①那天,我下班回来得很晚,邻居王婶来了,还拎着一个袋子,说:“你父亲来过了。”我打开一看,里面有几把小白菜,还有土豆和黄瓜。我把它们放到了一边,没有吃。
②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除了干活,就是喝酒,喝得醉醺醺时,就要我的试卷。那时我有些贪玩,在班里就是个中等生,所以经常挨他的打。一次,父亲一杯酒下肚,脸色微红,对我说:“把你的试卷拿来给我看看!我心里一震,这次数学才考了80分。我小心翼翼地把试卷递给他。他一看,气愤地说:“就考了这么点分!”随之而来的是“啪”的一个嘴巴。我觉得羞辱极了,眼泪瞬间流了下来。母亲急忙过来劝阻。我那时一见他喝酒就害怕,母亲则经常偷偷地流泪,后来就生病了。几年后,我虽然上了大学,但对父亲却没有丝毫感激。前几年母亲去世了,我把责任归咎在他身上。
③母亲的离世对父亲打击很大。他天天在炕上躺着,也不吃饭。后来他把酒戒了,性情也改了不少,有时他还故意讨好我。但心灵留下的创伤和对母亲的思念,使我一直都无法原谅他。我和姐姐相继结婚了,母亲不在了,我几乎和父亲断绝了往来。
④不知为什么,今年父亲经常送些菜来,我却故意躲着他。那天我在楼里看见他背着一袋子菜趔趔趄趄地来到小区院里,就急忙从后门出去了。他敲了一阵门,发现没人应,又去敲邻居家的门。看他一步步走远了,我才回来,把菜分给邻居。后来邻居们说,你爸拿的菜,很新鲜,很好吃,和超市买的不一样,是自己种的吧?我还纳闷,原本暴躁的父亲怎么会有耐心侍弄蔬菜呢?
⑤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这天接近正午时,我在家里看电视,忽然听见敲门声,一看,是父亲。他背着一袋子菜,弓着腰,站在门口,红脸大汗的,穿一双布鞋,一只脚上还缠着纱布。我心一惊,瞟了他一眼,刚要开口,又哽住了。他嘴唇嚅动了两下,也没发出声来。他进屋把袋子放到地上,喘了几口粗气,便转身走了。看着那个一跛一跛地走远的背影,我的心有些软了。
⑥第二天,姐来了。聊到父亲,她说:“你别怪爸,其实,他是最疼你的。小时候,如果他不管你,你不也和我一样在农村种地啊!”“没有他那么管的!”“你不知道吧,爸当年考上了大学,但因为家里穷,没钱供,才在家务农的!”“哦!”她接着说:“爸知道你怀孕了,就去城里买菜籽,想种没有施化肥的菜给你吃。上周在城里过马路时,一不留神,被车撞了,脚上缝了好几针!”我哽咽了,坐上车,向父亲家奔去。
⑦来到父亲的园子里,里面有顶花带刺的秋黄瓜、长长的红辣椒、绿莹莹的大南瓜,还有豆角、韭菜。父亲弯着腰,正在地里拔草。我喊了一声“爸!”他抬头看见是我,分外惊喜,连声说:“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他看了看我,说:“你平时要多吃土豆和南瓜,对我外孙有好处。”我点点头。过一会儿,他低着头说:“早些年太不应该了,我对不起你和你妈……”“爸,您别说了!”他满手是泥,白发苍苍,皮肤黝黑,脸上被岁月犁得千沟万壑……
⑧我和父亲都在这一刻释然了。这些年,他有自己的心痛,我却一直不懂他,用怨恨的麦芒将自己裹紧,拒他于千里之外。而他却无怨无悔,用一袋袋蔬菜继续书写着爱的箴言,那一袋袋蔬菜,就是一封封爱的书信,终于解开了我的心结。
⑨亲情就像蔬菜,需要精心打理,勤快捉虫,它自会常绿常新,给人滋养。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15. (4分)根据选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主要情节 小时候,一见到父亲喝酒 几年后,上了 大学 后来,和姐姐相继结婚 ③ ④
“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 ① ② 几乎断绝了和父亲的往来,躲着他 对父亲有些心软 理解父亲
16. 选文第②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批注是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你自选角度,给下列句子作个批注。(2分)
我心一惊,瞟了他一眼,刚要开口,又哽住了。
(2)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分外”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2分)
他抬头看见是我,分外惊喜。
18. 结合选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谈谈你对链接材料的理解。(5分)
链接材料:抒情的文章人们有个误解,以为把感情抒发出来就是了,而忽视了对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龙应台)

三、作文(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需要历练,人生态度决定成长方向。孟子“舍生取义”引领我们直面选择,勇于担当;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启示我们从小事做起,不断超越;遇到挫折,沮丧落寞时,宗璞激励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喜获成功,志得意满时,诸葛亮告诫我们“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请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3题。
蒋刑房等他说完了,慢慢提起来,说:“潘三哥在监里,前日再三和我说,听见尊驾回来了,意思要会一会,叙叙苦情。不知先生你意下何如?"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堂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蒋刑房道:“这本城的官,并不是你先生做着。你只算去看看朋友,有甚么堂罚不明?”匡超人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两人见他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蒋刑房自到监里回复潘三去了。
1. 小明对选文中的匡超人所说的“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只知道“私自动用朱笔,私自用印文”、“假雕印信”两件事,请根据原著帮其补全两件事。(2分)
2. 小明在学校晚会上打算以舞台剧的形式演绎选文,但是他对文中的“匡超人”了解不多,请你结合小
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向小明介绍“匡超人”,帮小明演活原著。(4分)
3. 小明在书序中看到了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的评价,其中有一句是“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小明对此不太理解,请你联系原著,举出一例,帮小明理解这句评价。(4分)
答案:
1、5小题,共10分。(每一句一分,其中错、漏、多一个字扣0.5分,扣完该句分值为止。)
(1)白露为霜  
(2)归雁洛阳边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4小题,共4分。(每小题1分,错、漏、多写一个字,该小题不得分。)
(1)禁锢    (2)踌躇   (3)骇人听闻   (4)歇斯底里
3. A【解析】“彰显”指鲜明地显示。“显露”指原来看不眼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根据语境可知,第一个横线处应选“彰显”,排除C、D两项。“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养育”指抚养和教育。根据第二个横线处后“心灵”可知,第二个横线处应选“滋养”,排除B项。故选A项。
4.D语序不当(应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和“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互换位置) 
5.(1)示例一:我们应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弘扬节约美德。
示例二: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培养节约习惯。
(2)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6.C好像(A担心,忧虑/祸患,灾难;B周到/最好的;D神情,态度/情趣)
7.(1)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期限。(得分点:录、走、逾、约)
(2)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得分点:以、足、若)
8.幼年得书的艰难;成年求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9.A超过 10. 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11. ①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幕僚大多受到惊吓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开他的身边;②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姚思廉严厉斥责士兵;③唐高祖听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扶代王杨侑到顺阳阁,姚思廉哭泣着拜谢离开。(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贞观元年,唐太宗曾经镇定地谈论到隋朝灭亡的事情,感慨叹息道:“姚思廉不顾及生命危亡,来表明臣子应有的节操,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人能超过他!”当时姚思廉在洛阳,于是(太宗)寄给他三百段丝帛,并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怀念你忠孝大节的风骨,因此有这些馈赠。”当初,隋朝末年时,姚思廉担任隋代王杨侑的侍读,到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幕僚大多受到惊吓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开他的身边。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姚思廉严厉地对士兵说:“唐公发动合乎正义的兵变,本意在于匡复王室,你们不应该对代王无礼!”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不久,唐高祖来了,听了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扶代王杨侑到顺阳阁,姚思廉哭泣着拜谢离开。看到这件事的人都感叹地说:“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说的正是他啊!”
12.靠有担当的文化人、靠有绝技的手艺人、靠有情怀的开拓者
13. A(文章第1段围绕话题“中华传统文化”展开论述,第2段才引出中心论点:文化传承创新关键靠人)
14.小明,这则材料写的是山西高平人赵翠林20年如一日,坚守信念,倾其所有,传承并复兴高平绣活传统技艺的事迹(2分),与第⑥段的观点“文化传承创新就要靠能坚守的本地人”相吻合(1分),所以应该作为第⑥段的论据(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分析。首先要明确文章每一段的论证内容,然后分析材料,将论据和论点结合起来分析,判断论据的合适位置。
15.(1)害怕父亲 (2)怨恨父亲 (3)一天正午,看着腿受伤的父亲艰难地给“我”送菜 (4)听了姐姐的话,特意来到父亲的园子和父亲聊天
16.第②③段运用插叙(1分),交代了父亲以前性情暴躁,爱喝酒,对“我”学习要求严格和母亲去世后变化大等事情(1分),使情节更加完整,使文章结构更严密(1分),为下文“我”一直不肯原谅父亲,拒他于千里之外等情节作铺垫(1分),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17.(1)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我”发现父亲受伤时的惊讶以及想要询问又不愿开口的矛盾心理,侧面说明“我”虽对父亲心存怨恨,但内心仍很关心父亲。
(2)“分外”是指特别、格外,重音朗读“分外”一词能起强调作用(1分),突出了父亲看见“我”的格外兴奋惊喜之情(1分)。
18.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父亲以前性情暴躁,严格要求女儿,导致父女关系产生裂痕,到最后父女终于互相释然的故事(2分);本文看似浅显,却蕴含深意(1分),不仅赞美了父亲对孩子的爱,更揭示了亲情需要精心维护,当亲人之间出现矛盾时,要及时解决,矛盾消除了,亲情就更浓郁的道理(2分)。
附加题
1.私和人命;拐带人口;买枪手代考等。
2.示例一:小明,起初的匡超人手脚勤快,事亲孝顺,服侍父亲;勤奋好学,深夜仍在苦读(1分)。后来变得寡情薄义,逼娘子回乡下;毫无廉耻,冷漠无情,潘三入狱恕不探望(1分)。匡超人由一个善良的孝子堕落成一个狡猾虚伪的人,一方面是儒林众生的熏染、腐蚀导致了他的变质;另一方面,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是匡超人变质的首要内因,自身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形成了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2分)
示例二:匡超人本来是个心地善良纯朴的贫家少年,由于对功名的迷恋,使他失去了纯朴的本性(1分),变成了一个虚伪透顶,忘恩负义,不知羞耻的无赖,做出伪造文书、代人考试、停妻再娶等卑劣行为(1分)。匡超人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必然产物,从他身上可以看出功名富贵腐蚀人心的恶劣影响,反映了在科举制度下文人士子个体良知的泯灭。(2分)
3. 小明,“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是指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没有过多的修饰,让讽刺对象鲜明地表现出来(1分)。如 “范进中举”一回,写胡屠户一巴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众人一同回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一细节(1分),作者写来不动声色,却活画出科举制度下一人飞黄腾达之后乡人亲友诚惶诚恐、毕恭毕敬、逢迎唯恐不及的画面,字里行间蕴含了鲜明的讽刺意味(2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涡阳县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广州市荔湾区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