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民办初中联盟校际联考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民办初中联盟校际联考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9年温州市民办初中联盟联考七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40分)1.书写温州之美。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最美在温州。千年古城,lǎng(▲)润瓯江,孤屿双塔,旧时王谢。最美在温州。百里楠溪,陶公tì(▲)傥,永嘉之学,源远流长。最美在温州。鹿城儿女,勤劳智慧,dǔ(▲)志四
试题预览
2019年温州市民办初中联盟联考
七年级语文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40分)
1.书写温州之美。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最美在温州。千年古城,lǎng(  ▲  )润瓯江,孤屿双塔,旧时王谢。
最美在温州。百里楠溪,陶公tì(  ▲  )傥,永嘉之学,源远流长。
最美在温州。鹿城儿女,勤劳智慧,dǔ(  ▲  )志四海,创造未来。
2.体会意象之美。下面是某同学对七年级上册古诗名句意象的整理,请在横线处填写诗句或意象、意境。(8分)
出   处 古诗文名句 主要意象 意境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回乐烽前沙似雪,     ▲     。 月 苍凉、旷远
刘禹锡《秋词》 (2)     ▲     ,便引诗情到碧霄。 鹤 明丽、开阔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家,  ▲  。 西风 萧瑟、凄清
谭嗣同《潼关》 (4)终古高云簇此城,     ▲     。 (6)

辽远、寂寥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潮平两岸阔,     ▲     。 壮美、辽阔
李商隐《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
(8)

3.感受文化之美。班级开展“‘和’文化”专题学习,请你参与。(9分)
(1)下图是“和”字的甲骨文,据此推测“和”字的最初意思。(3分)



(2)下列句子中与“我和老师打球”中的“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二加二的和是四 B.和衣而卧 C.猫和老鼠 D.我和他说清楚
(3)今天,是爷爷八十大寿,有很多亲戚朋友到我家贺寿。下列四句对话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和有礼”的一项是(    )(3分)
A.有亲戚一进门就向爷爷拱手道:“祝老爷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爷爷连忙还礼说:“感谢贤侄大驾光临!”
C.邻居曾爷爷也来道贺:“祝您老当益壮!花甲重生!福寿满堂!”
D.爷爷开怀大笑说:谢谢贤弟垂爱。


4.创造修辞之美。仿照下面诗歌,续写一节诗。(6分)
秋风路过
(一)                              (二)
秋风路过家门, 秋风路过____________,
门前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沉下脸色,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未站稳脚跟的树叶, ____________________,
“呀”的一声,一头栽入地下。 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示设计之美。红军中学将举行“最美班级文学角”评比活动,请结合文学角设计要求,拟定评比标准(不少于两条)。(4分)
文学角设计要求:选择教室中一角作为文学角,设计一个文学小书架和一块文学展示墙。
6.品读经典之美。(10分)
(1)有人说“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这句话给你怎样的阅读启示?以《<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为例,作简要说明。(5分)
(2)《西游记》第一回就交代了孙悟空是由仙石孕育而生的,“石性”精神贯穿他整个取经过程。选取下面情节,结合你的阅读体会,阐述孙悟空“石性”精神的具体表现。(5分)
A.大闹天宫 B.三打白骨精 C.三借芭蕉扇

二、阅读(50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8分)
在大海彼岸
①1902年3月24日下午,鲁迅和南京陆师学堂的同学张邦华、顾琅、伍崇学等人一起,在学堂总办俞明震带领下,踏上停泊在南京长江码头的日本客轮“大贞丸”号,开始他东去的航程。
②远行的鲁迅,心情是很兴奋的。摆在他面前的是另一种陌生的路,另一个未知的、神秘的大千世界,他将在那里展开新的追求,撰写生活史上新的一页。此时许多朦胧的憧憬,像蓝色的海波,像白色的浪花,在他心中跳跃……
③江风轻拂,“大贞丸”沿着浩荡的长江徐徐行进,鲁迅站在甲板上,眺望大江两岸秀丽的山峦,这时,他看到在葱翠的树丛里,是农舍残破的乡村,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就这样,带着对故土的恋情,告别了贫穷而充满期待的祖国,他开始了异国学校生活。
④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很多,但像鲁迅这种从西式学堂里出来的还是少数,多数留学生是从旧式学塾、书院出来的,他们拖着长长的辫子,来到被大海包围的国家,有的是在改革的风潮中来赶时髦,说不上什么抱负;有的确实是想学点新的本领,好回去挽救垂危的王朝;也有的甚至是借此来玩一玩,镀镀金,观赏观赏岛屿之国的风光。这些留学生们生活得很惬意,在上野樱花烂熳的时节,他们时常成群结队在那里悠闲地赏玩。他们本来拖着长辫子,现在因为留学生须戴制帽,便把大辫子盘在头上,直顶得帽子高高耸起。也有散开辫子,盘得平平的,摘下帽子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样。鲁迅看到这种模样,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反感。
⑤但同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其他的中国人中,却又集中了一批民族的精华。孙中山、章太炎、邹容、梁启超等反清运动领导人,都在日本传播他们的思想,组织他们的抗争力量。鲁迅到日本后,感受到一种在祖国大地上未曾感到的热烈的革命气息。他感到鼓舞,感到春意般的希望在心中流动。他经常走出校门,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本来就沸腾着的血流,被革命先行者讲演中的慷慨之词,掀起了一阵阵的波澜。
⑥那时的革命者极力鼓动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这引起鲁迅的共鸣。1903年3月,在弘文学院江南班中,他决然地第一个剪掉了辫子,表示自己反抗种族压迫的决心。剪发之后,为了给自己的决心作证,他特地拍了一张“断发照”。对着照片,他看到新的自己,瞬间,大海彼岸风雨如磐的祖国和苦难呻吟的同胞又呈现在他的眼前,向他召唤,他一腔炎黄之血喷张开来,提起笔,在这张照片的背面,抄下明志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⑦在海波长扬的日本,鲁迅一方面与热血沸腾的同伴一起开拓前进道路,另一方面则利用这个东西方文化频繁交流的天地,拼命地学习。不仅学日文,学德文,而且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夜以继日地吮吸各种知识的乳汁。富有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化艺术和被引入日本的西方古典美学著作以及其他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都给鲁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为他以后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他的精神生命被新的知识润泽得一天比一天充实了。(节选自刘再复《鲁迅传》)
7.结合语境,完成下面对话。(4分)

小明:“此时许多朦胧的憧憬,像蓝色的海波,像白色的浪花,在他心中跳跃……”这句
话我觉得很有意味,却说不出好 在哪里。
小张:我认为这个句子                     (1)                       。





8.文章④ ⑤两段都写到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有什么目的?(4分)
9.读君诗,知君人。阅读“明志诗”和下列补充材料,说说你对青年鲁迅的印象。(4分)
 

10.文章结尾说,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精神生命被新的知识润泽得一天比一天充实了”,联系《朝花夕拾》相关文章,探究鲁迅作品“精神生命”的内涵。(6分)
 
(二)非文学性作品阅读(12分)
中国古代报纸都登啥?
最近,在热播的古装剧《鹤唳华亭》《庆余年》中,观众发现“邸报”很好玩,仿佛成了皇帝和大臣们一早起来就浏览并热议的“热搜”和“头条”,朝堂动向、社会八卦都在其中。新媒体时代,回望中国古代报纸,也能钩沉出不少有趣的掌故。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西汉时期就有邸报制度,堪称报纸起源。唐朝中期,藩镇纷纷在京设邸,后简称进奏院。进奏官类似今天的“编辑记者”,重要任务就是传递朝廷政治信息,按日期连续地整理朝廷新闻,抄写后传送到各地,这种报纸叫进奏院状报、进奏院状、邸吏状或报状。
唐人孙樵写有《读开元杂报》一文,记叙了他在湖北一带所读到的开元年间流传下来的手抄报纸,有数十页纸,记载的大都是开元年间的朝廷政治新闻,包括“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安北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等等。
1900年,人们在敦煌石窟发现了一份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的进奏院状,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中国古代报纸。这份报纸是驻地在敦煌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从朝廷所在地发回敦煌的。内容以报告归义军节度使派出官员到朝廷驻地请求旌节的情况为主。发报人自称夷则,是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负责官报抄传工作的进奏官。这份报纸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图书馆,编号S1156。宋代以来,读报纸成为官员们和士大夫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南宋以后,在民间也开始有了阅读报纸的风潮。
邸报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监司等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也包括一些社会新闻、自然灾害信息之类。但内容相对简略,不会抄录这些奏章文字的全文。
宋人的诗作里有不少是写读完邸报之后的感想,比如苏东坡《小饮公瑾舟中》中就有“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此去澄江三万顷,只应明月照还空”的句子。再比如王安石的《读镇南邸报》一首,杨万里读邸报后的感事诗七律一首,都写于看邸报之后,抒发了诗人对宦海沉浮和世事的感慨。
中国民办报纸最早出现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由部分进奏官和书坊主人私自发行,其实是一种非法出版物。南宋时,这种民间报纸被统称为“小报”,有时也称之为“新闻”。明代中叶以后,政府默许民间自设报房,公开出售报纸。这种报房类似今天的报社,如公慎堂、荣禄堂、聚升、聚恒、同顺、同文等。大多设在北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开始印有报头。这种报纸的核心追求就是牟利,所以报房出版的报纸,可以公开叫卖和接受订户,而且以订阅为主,读者所付报纸费是它的主要收入来源。读者主要是官吏、士绅和商人。《京报》刊登的主要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有三类: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折和宫门钞。其中,官门钞就是朝廷内部传来的,张贴于宫门外的新闻。(节选自《扬子晚报》2019年12月3日)
1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西汉时期就有邸报制度,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报纸现藏于敦煌石窟。
B.邸报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唐朝称“进奏院状报”,宋朝则称“小报”。
C.文章列举苏东坡诗句,是为了说明邸报是北宋文人士大夫接触国家大事的重要途径。
D.明代《京报》的核心追求就是牟利,报房出版的报纸,可以公开叫卖和接受订户。
12.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报纸历史发展、          、         、         等内容。(3分)
13.阅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2分)
西汉 唐代 宋代 明代
朝廷新闻 (1) (2) 谕旨、奏折和宫门钞
14.下面是手机人民网的两个界面。与古代邸报相比,谈谈新媒体时代“报纸”的变化。(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橘树
陕西刘公,为兴化令①,有道士来献盆树,视之,则小橘,细才如指,弗受。刘有幼女,时六七岁,适值初度。道士云: 此不足供大人清玩,聊祝女公子福寿耳。乃受之。女一见,不胜爱悦,置诸闺房,朝夕护之惟恐伤。刘任满,橘盈把矣,是年初结实。简装将行,以橘重赘,谋弃之。女抱树娇啼。家人绐②之曰: 暂去且将复来女信之涕始止。又恐为大力者负之而去,立视家人移栽墀③下,乃行。
 女归,受庄氏聘。庄丙戌登进士,为兴化令,夫人大喜。窃意十余年,橘不复存;及至。则橘已十围,实累累以千计。问之故役,皆云: 刘公去后,橘甚茂而不实,此其初结也。更奇之。庄任三年,繁实不懈;第四年,憔悴无少华。夫人曰: 君任此不久矣。 至秋,果解任。
 异史氏曰: 橘其有夙缘于女与?何遇之巧也。其实也似感恩,其不华也似伤离。物犹如此,而况于人乎?(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兴化令:福建兴化县县令。②绐(dài)之:哄骗。③墀(chí)下:台阶下的空地。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问之故役(      ) (2)更奇之(      )
(3)憔悴无少华 (      ) (4)窃意十余年(      )
1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
暂 去 且 将 复 来 女 信 之 涕 始 止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刘任满,橘盈把矣,是年初结实。
(2) 橘其有夙缘于女与?何遇之巧也。
18.有人认为,蒲松龄志异小说以超现实的情节反映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结合《橘树》加以具体说明。(4分)
(四)古诗阅读(5分)
(甲)西洲曲
南北朝乐府民歌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9.【甲】【乙】两首诗所写的季节分别是        、        。(2分)
20.请结合知识卡片,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3分)
 

三、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题目:假如我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                                     
内容:以自己阅读过作品中的人或事为遇到对象,如《皇帝的新装》童话中那两个骗子,郑振铎作品里失踪的猫,泰戈尔笔下那朵金色花……
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可以叙述事情,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观点。字数在 600至 800 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9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民办初中联盟校际联考

七年级语文答案


1.(3分) 朗  倜  笃    
2.(8分)(1)受降城外月如霜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古道西风瘦马  (4)秋风吹散马蹄声(5)风正一帆悬  (6)风  (7)夜雨或烛  (8)孤独或凄冷
3.(1)(3分)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                                                                                                                                                                                                                                                                            
  (2)(3分)(  C )   (3)(3分)( A )
4.(6分)符合生活常识,能使用拟人修辞,语言优美,富有趣味。
如:秋风路过草原,                              秋风路过大海,
原野上的草,                                海面上的浪花,
齐刷刷地挺直了腰,                          掀起了白纱裙,                          
一群正在唱歌的蟋蟀,                        一只正在天空漫步的海鸥,                         
“哇”地一声,捂住了嘴。                    “哎呀”一声,张开了双臂。           
5.(4分)设计简介、美观、大方;墙与书架色彩协调;展示墙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书架上的书分类清楚、品种丰富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6.(5分)(1)读经典作品,能丰富人生阅历,汲取智慧,增加文化积累,涵养个性情操,获得思想启迪,引导我们更好前行。《<论语>十二章》,展现了中国古人求知、学习、立德、修身、为人等多方面的思想和智慧,有很强的的现实意义。比如“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借鉴作用;“安贫乐道”“不慕富贵”“志存高远”等优秀品质流传至今,引导我们坚守高尚情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5分)孙悟空的“石性”精神具体体现:(1)孙悟空欲与天帝分庭抗礼、平起平坐;最后因王母娘娘竟无视他,蟠桃会也不邀请他,一怒之下,大闹天宫,发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豪言壮语。表现了出桀骜不驯、敢作敢为的反抗精神。(2)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被师父唐僧三次驱赶,回花果山后闻知唐僧有难,不计前嫌前往相救;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被扇、被骗、被打,不屈不挠,最终扇灭火山,护唐僧西行,表现出了顽强不屈、英勇无畏战斗精神。
7.(4分)(1)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心中的憧憬比作海波、浪花,化抽象为形象,富有动态美,表现了作者初往日本留学的兴奋,对新生活、新道路、新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2)持一种观点,言之成理。
可惜。“扭几扭”“标致”等词语,本来是用于表现女孩模样俊俏,气质婉约的,用在男人身上,写出中国留学生们缺少阳刚之气,做作,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更有力地表现鲁迅反感情绪产生的原因。
不可惜。“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反语讽刺了中国留学生们缺少阳刚之气,扭捏作态的模样,其目的是要表现鲁迅内心的反感,这与后面一句对鲁迅心理的直接描写重复了,所以可以删去。
8.(4分)第④段写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生活很惬意,丑态毕出,鲁迅感到反感;第⑤段写中国留学生传播革命思想,组织抗争力量,鲁迅受到鼓舞;交代了鲁迅革命思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9.(6分)青年时代的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英雄气概。鲁迅还在南京求学时,就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潮影响,无时无刻不为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担心和忧虑,他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写下“明志诗”,立志要为祖国、为人民而献身。后来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唤醒民众的觉悟。
10.(6分)(1)对封建制度的尖锐批判。《二十四孝图》分析“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批判了封建孝道对儿童摧残;《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对生命的同情和关怀。《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表达了对这位底层人物的关心。
(3)对真理的追寻探求。《琐记》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1.(3分)D
12.(3分)名称变化、阅读对象、传播途径
13.(2分)(1)朝廷政治新闻;
(2)诏书、法令公报、章奏疏表、工作报告、战报、社会信息
14.(4分)(1)内容更丰富,除了政治新闻,还有体育、社会、科技等大量信息、内容;(2)呈现方式更多元,有图片、视频、音频等;(3)传播更快捷,在俄罗斯发生的新闻,中国读者能及时看到;(4)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答出2点得4分)
15.(4分)(1)以前的  (2)觉得奇怪   (3)小   (4)想
16.(3分)暂去/且将复来/女信之/涕始止
17.(4分)(1)刘公任期满,橘树已经粗得一把能满满握住,这年刚刚结出果实。
(2) 难道桔树和这个女子早有缘分吗?怎么相遇这样的巧合呢。
18.(4分)橘树和刘公女缘分神奇,刘公女小时候对橘树照顾有加,橘树长势很好;刘公女离开后,橘树“茂而不实”;后来刘公女随夫君回到兴化县,橘树开始结出累累果实;将要离开时,橘树就“憔悴无少华”。这些情节是虚构的、超现实的,但是通过人与树离奇故事反映学会感恩、重情义的主题,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思考。
19. (2分)夏季、暮春。
20.(3分)两首诗都是用了“移情于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甲】诗将自己的离愁移到南风身上,希望南风将自己的梦吹到西洲;【乙】将诗人的离愁寄给明月,希望明月伴随朋友王昌龄到夜郎西部。
21.(60分)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60~54分)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想象合理,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 感;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53~48分)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想象较合理,材料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47~36分) 立意明确,想象基本合理,材料能表现中心;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35~18分)  立意不明确,想象不合理,材料难以表现中心;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7~0分) 没有中心,缺乏想象,空洞无物,严重离题;结构残缺,不成篇章;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七(上)期末检测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浙江省温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