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2020.11(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完成1-10题,共20分1.下列加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遐迩(xiáěr)功亏一篑(kuì)恻隐(cè)文质彬彬(īn)B.孺子(rú)克己复理(lǐ)庶人(zhé)见贤思齐(xián)C.怵惕(ch
试题预览
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
2020.11
(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完成1-10题,共20分
1. 下列加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遐迩(xiá  ěr)     功亏一篑(kuì)     恻隐(cè)       文质彬彬(bīn)
B. 孺子(rú)          克己复理(lǐ)      庶人(zhé)      见贤思齐(xián)
C. 怵惕(chù)         羞恶(wù)          辞让(cí)       格物致知(zhì)
D. 壹是(yī)         至善(zhì)        要誉(yào)     任重道远(zhòn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
B项,克己复理——克己复礼;庶(zhé),应为“shù”。
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归仁(统一)             请问其目(条目,细则)
B. 请事斯语矣(实践,从事)     小子何莫学夫《诗》(夫子,指孔子)
C. 可以怨(讽刺)               明明德(彰显)
D. 齐其家(使……整齐有序)     足以保四海(保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
A项,“天下归仁”中的“归”,动词,译为“称作,称许”。
B项,“小子何莫学夫《诗》”中的“夫”:语气助词,可不译。
D项,“足以保四海”中的“保”,动词,译为“安抚”。
故选C。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敏于事而慎于言                死而后已
B. 君子喻于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迩之事父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D.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剖之以为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第一个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是连词,表承接;
B项,第一个是介词,对于;第二个是介词,在;
C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第二个是代词,代“一言”;
D项,两个都是动词,做。
故选D。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B. 虽父之不慈子                虽至大夫之相乱其家
C.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足以保四海
D. 不亦重乎                    其“恕”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第一个“者”是语气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第二个“者”是代词,……的人。
B项,两个“虽”都是连词,表假设,即使。
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把;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用来。
D项,第一个“乎”是句末语气助词,表反问;第二个“乎”也是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性疑问。
故选B。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南宋朱熹将《论语》与《礼记》《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B. 老子,李耳,字聃,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C. “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在政治上主张行仁政,保民而王。我们熟悉的“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均出自《孟子》。
D.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
A项,“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错,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的是孟子。“《论语》与《礼记》《大学》《中庸》合为‘四书’”错,“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故选A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老人与海》叙写了老渔夫桑地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彰显了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他的《老人与海》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 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狄更斯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讲述了主人公坎坷而富于传奇性的经历。
C.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D.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B项,“法国小说家狄更斯”错误,应该是英国。
故选B。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应该说,捍卫儒家“道统”的甲(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倾(qīng)向。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惩(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义气用事的草率之言。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非理性仪式。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框范天下。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乙(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载(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中国文化人最丙(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7.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倾(qīng)向         捍卫
B. 惩(chěng)罚        义气用事
C. 载(zài)道言志      泱泱大国
D. 拈(niān)花一笑     逻辑
8.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雨打芭蕉叶带愁 B. 影入平羌江水流
C. 遥望洞庭山水翠 D. 雪拥蓝关马不前
9.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热情    更    熟习 B. 激情    更    熟悉
C. 热情    但    熟悉 D. 激情    但    熟习
10. 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   道家   佛家 B. 儒家    佛家    道家
C. 道家   佛家   儒家 D. 佛家    道家    儒家
【答案】7. B    8. D    9. B    10. A
【解析】
【7题详解】
B项应为“惩(chéng)罚”“意气用事”
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 气氛”中的“氛”。(4)生僻字。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
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①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复习建议1、博闻强识。①博闻,即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②强识,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翻印了一部分资料——《常见的别字汇编》和《易混字的分辨》,供同学们平时强化识记。2、加强练习。3、学会区别同音字。4、学会以音辨形。 5.学会以义辨形。6.学会根据语境辨形。
【8题详解】
根据被贬谪的特定情境及联句的相关要求作判断。学生大多数都能背诵,回答起来应该很容易。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背诵和记忆,解题时要注意:一、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名句默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
【9题详解】
热情:热烈的感情。激情:强烈激动的情感。更:更加。但:但是。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点睛:近义词可以从多方面区分,词义侧重点不同,要抓住不同语素理解;词义轻重程度不同;感情色彩不同,例:团结----结合----勾结;适用对象不同,例:爱戴(上级)----爱护(下辈);词性不同;词语使用要求不同,有的动词不能带宾语,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
【10题详解】
根据儒、道、佛不同的主张判断
点睛:文学常识面广量大,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积累。积累可以采用分门别类记忆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哀公命席,问于孔子,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居处齐难【1】,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2】;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3】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4】;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取材于《礼记》)
注释:【1】齐难(zhāi  nǎn):庄重恭敬的意思。【2】和:舒适。【3】沮:恐吓。【4】干橹:盾牌。
(二)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1】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1】埃墨:灰尘、尘土。
1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其死以有待也            爱:吝惜
B. 儒有委之以货财            委:推托
C. 子贡以所赍货              赍:携带
D. 穷改节乎                  节:操守
1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怀忠信以待举              夫夷以近
B. 其自立有如此者            其孰能讥之乎
C. 子贡以所饭告孔子          向之所欣
D. 吾之信回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夙夜强学以待问
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
B. 淹之以乐好
用声色嗜好使他沉溺
C. 告籴于野人
告诉村民哪里可以买到米
D. 岂或启佑我哉
难道是祖先(在)启发保佑我们吗
14. 材料(一)中谈到儒者“言必先信”,下列语句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
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B.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C.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论语•公冶长》
D.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论语•阳货》
15.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16. 材料(二)中有“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请你结合材料(一)中的语句,从儒者人格的角度简要评析孔子的上述行为。
17.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释:①师: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答案】11. B    12. C    13. C    14. C    
15. 他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16. 答案示例:孔子困于陈、蔡,绝粮七日。面临如此困厄的局面,他仍然讲诵不辍,弦歌不衰。孔子的行为正体现了儒者所特有的立身准则:“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在众人威逼、武力恐吓、死亡威胁、残暴统治等困厄情况下,他也不会改变操守。这就是儒者应有的人格。    
17. 不过分,也没有不足,文质兼美的中庸和平衡。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 含义的能力。
B项,儒有委之以货财,意思是“把货物钱财拿出交付给儒者”。“委”应当解释为“交出、拿出”。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以”分别解释为“目的连词,来;连词,表并列”;
B项,“其”分别解释为“代词,指儒者;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C项,“所”都是“所字结构”;
D项,“之”分别解释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A项,重点词语有“夙夜”,早晚;“强学”,努力学习。正确。
B项,“淹之以乐好”,介词结构后置句;重点词语有“淹”,使动用法,使……沉溺。正确。D项,重点句式“岂……哉”,“难道……吗”。正确。
C项,“告籴于野人”介词结构后置句,应解释 “向村民询问哪里可以买到米”。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题干中“言必先信”的意思是“讲话一定以诚信为先”,强调“诚信”;
A项,“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强调“诚信”;
B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是“人要是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强调“讲信用”,即“诚信”;
D项,“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的意思是“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强调“诚信”。
C项,“老者安之,朋友信之”的意思是“对于年老的,使他得到安乐;对于朋友,就信任他”,强调“信任”,二者不是同一个意思。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重点词有:刺讥,讥讽、批评;中,切中;病,弊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首先翻译概括孔子的行为:在“断粮七日”“从者皆病”的情况下,孔子依然“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其次从材料一中寻找能体现孔子行为的语句,他的行为正体现了材料一中“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第三,进行评述,注意扣住“儒者的品格”,比如为什么孔子能够在“断粮七天,没有和外面联系的方法,连野菜汤都不够,跟随的人都生病了”的情况下,仍能够如此从容地“慷慨讲诵,弦歌不衰”?正是因为真正的儒者不会因为众人胁迫、武器恐吓、死亡威胁等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观点的能力。
依据第一段材料,子贡问的“师与商也孰贤?”和孔子所答“师也过商也不及”和“过犹不及”可知,孔子的观点是:“过犹不及”, 即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而是应该中庸和平和。
依据第二段材料,孔子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质胜文、文胜质都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君子应该是文质兼美的:“质”的质朴品质和“文”的文化修养结合。
据此,考生可以推知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思想:既不过分也不会不足的中庸平衡才是最佳的。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一)
鲁哀公命令(人)铺设席位,向孔子询问,说:“冒昧地问(您),儒者的德行有(哪些)。”孔子回答道:“儒者有(如)筵席上的珍宝来等待(诸侯)聘用,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怀藏忠诚和诚信来等待被举荐,努力去做来等待被采用。儒者立身处世(就)像这样。儒者有庄重敬畏的行为,他们坐下站起(都很)恭敬;讲话一定以诚信为先,行为一定公正不偏;在道路上不争走平路的好处,冬天夏天不与人争暖和凉快的舒适;吝惜自己的死亡来等待(时机),保养自己的身体来有所作为。儒者(在修养方面的)准备(就)像这样。把货物钱财交付给儒者,用声色嗜好使他沉溺,(他)见到利益不会放弃自己的道义;用众人胁迫他,用武器恐吓他,面对死亡(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儒者独特的志向和操守(就)像这样。儒者有把忠信作为盔甲,把礼义作为盾牌(的情况);尊奉仁义做事,怀有道义交往;即使(国家)有残暴的统治,儒者(也)不会改变自己(坚守)的。”
(二)
楚昭王聘请孔子(到楚国去),孔子去向楚昭王行拜谢之礼,途中路过陈国、蔡国。陈国、蔡国的大夫一起谋划说:“孔子是位圣贤,他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果被楚国聘用,那(我们)陈国、蔡国就危险了。”于是就派兵阻拦孔子。孔子不能前行,断粮七天,没有和外面联系的方法,(连)野菜汤都不够,跟随的人都生病(了)。孔子更加情绪激昂地讲解诗篇,依琴瑟而歌咏不停。
子贡偷偷地冲出包围逃出去,用携带的财物向农夫请求买些粮食,得到一石米。颜回在破败的屋子里生火煮饭,有灰尘落(在)饭中,颜回拿起弄脏的饭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地看见了,(心里)不高兴,认为颜回偷吃。
(子贡)进屋询问孔子:“仁人廉士,处在困境(的时候)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如果改变节操怎么称得上仁人廉士呢?”子贡问:“像颜回(这样的人),恐怕不会改变节操吧?”孔子说:“是的。”子贡把(颜回)偷吃的事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德的人(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样)说,我(也)不因(此)怀疑(他),他那样做或许一定有原因吧?你留下,我要问问他。”
(孔子把)颜回叫过来说:“前几天我梦见祖先,难道是祖先(在)启发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拿进来,我要进献给祖先。”(颜回)说:“刚才有灰尘落(在)饭中,(我)想要放在那儿(不管),就不干净;想要扔掉,就可惜了。我就吃了它,(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孔子说:“对呀,我也(会)吃掉它。”
颜回出去(后),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我相信颜回,不是等到今天啊。”弟子们因此就叹服他。
第7题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 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论语.先进》)
如果质朴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饰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才能算是一个君子。(《论语.雍也》)
三、共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19. 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案】18. B    19.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和内容的理解。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B项,“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理解错误,“后世仰末照”承“明月出海底”一句,“明月”一句将鲁仲连比喻为海底升起的明月,光辉闪耀。这句形容鲁仲连的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其景仰。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本题,根据诗歌末句“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表明作者以鲁仲连为楷模,借鲁仲连的形象,寄寓自己的理想。首先找到描绘鲁仲连的诗句,根据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分条概括出鲁仲连的性格特点。然后结合对史实的了解,对这些诗句加以解释,并联系李白自身的境况作答。描绘鲁仲连形象的是5~8句,“却秦振英声”指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后世仰末照”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其景仰。“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指当平原君欲以千金酬谢时,他却推辞离去,可见他高尚的人品。李白以鲁仲连为楷模,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能功成身退。
【点睛】诗歌鉴赏的客观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上一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