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析词炼字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安徽省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析词炼字(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考语文总复习模块五:诗歌鉴赏——语言特色、析词炼字(编辑者:胡白杨)◎考点五、语言特色◎★典型考题:○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知识解读:诗词中的语言风格:①以常见的诗人有:朴素自然(陶渊明)、沉郁顿挫(杜甫)、通俗易懂(白居易)、
试题预览
高考语文总复习模块五:诗歌鉴赏
——语言特色、析词炼字
(编辑者:胡白杨)

◎考点五、语言特色◎
★典型考题: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知识解读:
诗词中的语言风格:①以常见的诗人有:朴素自然(陶渊明)、沉郁顿挫(杜甫)、通俗易懂(白居易)、豪迈飘逸(李白)、雄健高昂(王昌龄)、清健俊爽(杜牧)、朦胧隐晦(李商隐)、诗画一体(王维)、绮丽香艳(温庭筠)、悲壮苍凉(高适)、缠绵悱恻(李清照)、悲壮爱国(陆游)、奇崛险怪(韩愈)等;②以常见诗歌流派有:恬淡宁谧(田园诗)、清新优美(山水诗)、悲凉慷慨(边塞诗)、沉郁激愤(讽喻诗)、雄浑壮阔(咏史诗)、缠绵婉转(闺怨诗)等;③其他语言风格:庄严肃穆、诙谐幽默、委婉细腻、生动形象、直率明了、平淡质朴、委婉含蓄、平和冲淡、简洁洗练、华美绚丽、晓畅明快等。
☆答题步骤:
⑴用一两个词语点明语言特色。⑵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⑶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推荐模板:
①这首诗用语……(朴实无华、雄浑豪放等);②示例……(诗中的语句或物象),写出(表明)了XX(主人公或某物象)……的行为(特点);③通过这种语言风格……(生动、自然、强烈等)地表现了XX(诗人或主人公)……的感情。
☆诗词导引: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问题呈现:这首词在遣词用语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示例:①这首词语言上通俗简练,形象生动(步骤一)。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质朴自然,毫无雕饰;“何日缚住苍龙”句鲜明形象,意蕴深远(步骤二)。③通过这种语言风格,十分生动地表现了毛主席打垮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决心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步骤三)。

☆母题迁移: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题呈现:
(1)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2)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参考答案:
(1)①该诗语言清新自然,很口语化。②“黄莺儿”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③通过这种语言风格,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①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②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③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5.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7.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5.运用了拟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6.①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质朴,②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都弥足可爱。③这种语言风格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
7.①幽字。②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③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悠然,首联幽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可谓一字经纬,统摄全篇。(意对即可)

◎考点六、炼字◎
★典型考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⑴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⑵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⑶点出该字词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推荐模板:
①“XX”词(句)在诗中……(解释或修辞手法);
②……(该词句在诗中的场景描述);
③“XX”词(句)营造出一种……的意境\……表现了……的情感。
☆诗词导引: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呈现:“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题示例:①“看”字在诗中指回头望(步骤一)。②离人孤独地走了,泪眼朦胧,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步骤二)。③全诗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母题迁移:
【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 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夫。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问题呈现:请简要分析“看一片闲云起处”中“闲”字的妙处。(5分)
参考答案:①“闲”字,在这里是悠闲的意思。②这里写出了不能化作及时雨的云的悠闲之态,与农民盼雨的急切心情形成鲜明对比。③表达了农民对无情天公的恼怒之情。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②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③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 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摩:接近,碰到。③顾藉:顾虑和依凭。
(1)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

(2)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
(1)①“倦”字在诗中指鹊鸟疲惫,“堕”字指鸟鸣由高往下落。②月光下,一只困顿疲惫的乌鹊四处翻飞着寻觅可以栖息的树枝,却无枝可依,发出凄凉的鸣叫,声音由高空落下来。③营造出一种孤独凄清的意境。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心惊肉跳、情迷凄怆。
(2)①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②拟人:颈联写“愁”故意来寻找自己,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颈联将“愁”与“老”拟人化,表现诗人愁绪无法排遣。③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游凤林寺西岭 孟浩然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
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
莫愁归路瞑,招月伴人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扣题写诗人与友人趁着良辰美景同游山水之事,笔触清新,语言轻快。
B.颔联描写了烟雾散开、远树初露、春色满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
C.颈联对仗工稳,借景抒情,写诗人与友人饮酒酣歌,情谊款洽,逸兴遄飞。
D.本诗叙述与友人同游之事,意境清幽,洋溢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E.本诗写游山、玩水、赏石、品酒、弹琴、歌咏之乐事,反衬对仕宦的厌倦。
15.简要赏析尾联中“招”字的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
14.C、E(C“借景抒情”这一表述不当,应是“直抒胸臆”。E“反衬对仕宦的厌倦”这一分析脱离文本实际蕴涵。)
15.①“招”字将月亮拟人化,仿佛月亮是善解人意的伙伴。②诗人浪漫地想象,要把月亮召唤过来一道陪伴他们回家。③“招”字不仅表达了诗人愉人悦己的心情,而且也反映出年轻人无所不能的朝气。

(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
(1)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3分)

(2)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褪”是褪落、褪色之意,这里是花的掉落和花的颜色消退。②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点明了暮春的节令。③曾经的灿烂炫目已经逝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
(2)①惜春之情。作者在上阕描摹了杏花凋零、柳絮飘飞的暮春之景,寄寓了面对春归的伤逝之情。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情。春天将逝,但美景未必难觅,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寄托了作者追寻美好事物的旷达之情。③多情不被理解的惆怅。下阕的“佳人”不知“墙外行人”谛听自己笑声的深情,行人的“多情”却遇到佳人的“无情”,这正反映了作者不被理解的惆怅。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问题: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①“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②“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③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4~15题。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①星桥,星津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总写节日欢快气氛。“火树银花”形容灯彩华丽,“铁锁开”指正月十五铁锁打开,任人通行。
B.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游人如织,皓月当空,游伎们身着艳装,边走边唱。
C.尾联与李白笔下“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所呈现的心理及其产生原因是相同的。
D.统观全诗对仗工稳,词采华艳,音调和谐,展现了一幅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15.纪晓岚评此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得神处尤在‘暗’字。”请简要赏析“暗”字“得神”所在。(6分)
参考答案:
14.C.(本诗尾联重在强调快乐的时光非常短暂。李白句重在人生如梦,及时行乐。)
15.①“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②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突出灯光、月光明亮;③进而突出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


◎考点七、诗眼(关键词)◎
★典型考题:某字(词)是全诗(词)的关键,为什么?或,找出这首诗词的“诗眼”,试作简要赏析。
☆考题解读:古诗词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词)就是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思想)。在做这种题时,表达过程要完整,表达用语要准确。
☆答题步骤:⑴点明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⑵分析该字(词)在诗的结构或情感上的作用。
★推荐模板:①本诗以“XX”为诗眼(“XX”领起全诗),起到……作用(主旨);
②首联\首句……;颔联\次句……;颈联\尾句……(结构或情感上的作用)。
☆诗词导引: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题呈现: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答题示例:①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步骤一)。②首联借残月沙漏、灯光昏暗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接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原因;颈联用衬托手法,借助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步骤二)。

☆母题迁移: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问题呈现:这首诗的关键词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①这首诗以“别”字为诗眼,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深意长及送别友人的惆怅之情。②首句交待了送行地点和友人离去的方式。次句借秋景时令表达离情别绪;诗的后两句用“日晚”“寒鸦”等意象不露痕迹地把抽象的别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碧空,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①。
    【注】①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本诗的关键词是什么?是如何统领全诗的?

(2)“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一联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3)这首诗以“山行”为题,但全篇未见“行”字。诗人是怎样写“行”的?请结合诗中词句赏析。
参考答案:
(1)首联“阴晴”是关键词,引领了全诗。①颔联承“阴”而来,有荷的季节衣服被雨洒湿,从水面浮萍间飘来的风吹动衣袖感觉清凉;②颈联承“晴”而来,雨过天晴,喜鹊高兴地喧叫,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在水中玩乐;③尾联写乍雨还晴,“山色”经过雨洗、又加阳光照耀明净秀丽,不言语就能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2)①诗句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②雨过天晴,喜鹊高兴地喧叫日出;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地在水中玩乐;蕴含了诗人山行途中的喜悦之情。
(3)①通过写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行”,如“浮云”“来往”是人行走时所见的物态,“洒衣湿”“吹袖清”显示了风雨兼程的行人形象。②通过写出景物的层次来显现人的“行”,如“浮云”“荷雨”“日出”“山色”,都是诗人行走时依次看到的先后景色,诗人且行且赏,随着行程展现出一幅幅山间画面。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春雪晚晴出西村 范浚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句工于炼字,一个“犯”字从侧面写出道路难行,突出了诗人寻春之不易。 
B.颔联与“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样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新旧交替的感悟。 
C.颈联上句写天快放晴之时白云如絮,下句写天放晴后落日如规,极富画面感。 
D.尾联着眼于近景,用“最怜”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15.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4.C(“天快放晴之时”错,“快晴”意为爽朗的晴天)
15.全诗以“寻春”一词统领全篇。分析:①首联写寻春之路和寻春所闻。作者冒着泥泞,踏雪寻春,并从听觉角度写春天的鸟鸣,表现了春天的生机;②颔联、颈联写寻春所见。从视觉角度写春色,残梅(或“残雪”)耀眼、杨柳染黄、白云如絮、落日如规,展现了初春景象的多姿多彩;③尾联写寻春所感。“怜”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杖藜傍于横桥,描绘了诗人伫立桥边、沉醉于春景的形象,寄托了爱春惜春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追赋暮游  许月卿
锡山舟泊似荒村,微服南禅古迹存。
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
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
携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语黄昏。
注:许月卿在青年时曾怀着报国之心到扬州,投效于名将赵葵幕中,以军功补进武校尉,嘉熙四年之冬,罢武职,离扬州取水路南下。一天黄昏,舟泊无锡,上岸游南禅寺。这首诗一年以后追写此游之作。南禅:无锡锡山佛寺名。离立:相并而立。
14. 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写景记游之作,用平铺直叙的手法依游览顺序写了三个阶段:舍舟访寺,寺中览古,出寺所见。
 B. 领联专写古迹。作者选取入诗的是两处较有名气、印象也较深的北宋遗迹。墙壁上的题诗,碑上的阴文,依然清晰。
 C. 颈联以“侵”与“满”两个动态词为中心组成,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表现出古寺的环境氛围。
 D.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平淡。通篇无一奇语警句,却浑成流畅,富于平淡质朴之美。
15. 有人评价首句的“荒”字笼罩全篇,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荒”的?
参考答案:
14. C(错在“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薄游草草寒侵袖”是说眼前的荒凉景象让诗人感觉到寒意,“远思悠悠风满轩”是说寒风阵阵,让诗人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应该是侧重于诗人游览古寺的主观感受。)  
15. (1)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表现“荒”,描写隆冬时节,黄昏时刻,寒风阵阵,远树云烟迷蒙的寺景,营造荒凉萧瑟的氛围。(2)通过描写历史古迹表现“荒”。描写寺院中的古迹,名人题诗、碑文依然清晰,但是人已不在,暗含迹存人亡的今昔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3)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通过“草草薄游”“寒风侵袖”“远思悠悠”来表达了诗人失落怅惘的复杂情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上一个『安徽省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用典手法』  下一个『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诗歌鉴赏之错误理解诗歌句意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