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九)文言文阅读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九)文言文阅读(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九)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救天下。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三年正月乙已,救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
试题预览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九)
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救天下。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三年正月乙已,救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濞、楚王戌、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畜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 徙济北王志为畜川王,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薨。
七年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已,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中元年四月乙已,救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铟。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酺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十月,租长陵田。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袴。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 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 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盘/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B.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C.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D.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有三皇五帝,如羲皇、娲皇、黄帝等。
B.和亲,即“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政治联姻。
C.囊,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用于皇帝高级妃嫔和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等。
D.甲子,我国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古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而成,居六十纪年循环首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帝排行中间,福运加身。生母窦太后得宠后,前一个王后去世,生母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景帝方得以继承帝位。
B.景帝宽厚薄省,善待臣民。即位元年五月,就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时,也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
C.景帝施政惠民,废除禁锢。大赦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旧令。
D.景帝节俭用度,重视农业。粮食歉收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减少驻京的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把长陵附近官田租给农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
(2)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5).结合全文内容、写法和司马迁经历,你认为司马迁对景帝持何态度,请简要说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坐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累迁至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选举,恐未尽得人之术,乃上疏曰:“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匠之不良,无以成其工;官之非贤,无以致于理。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也。君不养人,失君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官之不得其才者,取人之道,有所未尽也。”疏奏不纳。弘道初,转文昌左丞,兼地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则天临朝,迁太中大夫、鸾台侍郎,依前知政事。垂拱三年,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纳言,封钜鹿男。玄同素与裴炎结交,能保始终,时人呼为“耐久朋”。而与酷吏周兴不协。 永昌初,为周兴所构,云玄同言:“太后老矣,须复皇嗣。”太后闻之,怒,乃赐死于家。监刑御史房济谓玄同曰:“何不告事,冀得召见,当自陈诉。”玄同叹曰:“人杀鬼杀,有何殊也,岂能为告人事乎?”乃就刑,年七十三。玄同富于词学,当为典选之时,备疏择才之理。但以高宗弃代之后,则天居位之间,革命是怀,附己为爱,苟一言之不顺,则亲族以难逃。是以唐之名臣,难忘中兴之计;周之酷吏,常谋并进之谗。玄同欲复皇储,固宜难免,死而无过,人杀何妨。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B.方今人不加富/监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C.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D.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配流,是古代惩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流指流放,封建社会的五刑(笞、杖、徙、流、死)之一。
B.牧人,古代指掌管畜牧的人,也指管理民事的地方官,或指治理百姓。文中魏玄同认为:国君,是来治理天下百姓的。
C.魏晋时期,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代银青光禄大夫是知政事的实职。
D.皇储,又称储君,为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中国古代皇储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嫡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玄同科举得意。他原是定州鼓城人氏,考中进士科,后官至司列大夫,因为与上官仪文章唱和而受牵连获罪。
B.魏玄同为官尽职。他主管选拔人才,担心不能很好选人定职,就在这方面写了很有价值的书面意见上呈皇上。
C.魏玄同珍视友谊。他和裴炎交情深厚,而且能善始善终,被世人称为能长久保持友谊的朋友。
D.魏玄同为人忠厚。他讲太后老了应当让皇位给皇帝,被周兴告发而赐死。他宁死也不愿诬告别人来偷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
(2)玄同富于词学,当为典选之时,备疏择才之理。
5).魏玄同被任命为选拔官吏的官职,在官吏选拔任用方面,他有哪些主要观点?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子所谓明王者何如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于财。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齐可亡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B.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C.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D.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衡,合纵连横。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国让六国各自与之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B.鄙人,指鄙陋无知的人;也可作谦辞,对别人称自己,如文中的“鄙人不敏”。
C.质子,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多为出身卑贱的人。
D.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辖区内,掌握军政大权,但要听从王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代承袭苏秦旧业,巧获燕王信任。苏代也学习纵横之术,希望自己能够成就像苏秦那样的功业,最后通过为燕王献策,取得燕王信任。
B.苏代分析齐国形势,计赂齐王亲信。苏代认为齐国虽有清济、长城等,但是他们君臣都贪图利益,若能不以派从子母弟做人质为耻,收买齐王亲信,就能灭掉齐国。
C.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苏代与子之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夺取燕国的政权,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让给子之,导致燕国混乱。
D.苏代回燕终败齐国,联各国再合纵。燕昭王召回苏代,苏代尽力策划攻打齐国,完成了燕国的夙愿。苏代在燕昭王的支持下联络各国建立合纵联盟,名声显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5).苏代在消除燕王的恐齐之心时,都列举了哪些理由?请简要说明。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①两造:诉论的双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B.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C.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D.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车,在古代,就车和下车都是指官吏新到一个地方赴任的意思,如《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
B.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设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等各种事宜。
C.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D.礼部,管典礼、学校、科考等。礼部长官叫礼部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淳善于断案。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一样迅速,他们只带了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
B.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人贫穷,生下女儿大都不抚养,张淳耐心规劝,又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C.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强盗卢十八逃跑很久没法抓的风声,令他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
D.张淳料事如神,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现在可以去抓捕他,手下人按照他的话,果然抓到了盗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5.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B.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C.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D.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古代多指黄河,“河南“河北”分别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
B.参乘,古时乘车时陪乘的人。古人乘车,尊者在左,一人在右陪坐。
C.崩,古时专指皇帝的死亡,等同于“驾崩”,文中指秦始皇病死在沙丘。
D.太子,常作为中国封建时代君主或诸侯的继任者的称谓,按礼俗多由嫡长子来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恬出身名门。祖父蒙骜侍奉秦昭王,位至上卿,蒙恬因家世荫庇担任秦将。
B.蒙恬功劳卓著。他统军北逐戎狄,修筑长城,威震匈奴,并参与修建秦直道。
C.蒙恬深受重用。始皇帝宠信蒙恬;他的弟弟蒙毅也被始皇帝亲近,位列上卿。
D.蒙恬结局悲惨。蒙恬有大功于秦而被秦二世逼得自杀,他的弟弟也受他牵连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2)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
5).蒙恬一生,功勋卓著,而司马迁却评价他“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请结合文本说明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凡万余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教,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太守卒遣人请和。超入,拘岳于冀,杀刺史、太守。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獻欷悲甚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阜与超战, 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张鲁。陇右平定,太祖封讨超之功,赐阜爵关内侯。
阜常见明帝著绣帽、被缥绫半褒。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 ”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帝既新作许宫,又营洛阳宫殿观阁。阜上疏曰:“古之圣帝明王, 未有极宫室之高丽以凋弊百姓之财力者也。慎守天位,以承祖考,巍巍大业,犹恐失之。不夙夜敬止,允恭恤民,而乃自暇自逸,惟富台是侈是饰,必有颠覆危亡之祸。君作元首,臣为股肱,存亡一体,得失同之。陛下不察臣言,恐皇祖烈考之祚,将坠于地。使臣身死有补万一,则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谨叩棺沐浴,伏俟重诛。”奏御,天子感其忠言,手笔诏答。每朝廷会议,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
——(节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从阜计/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
B.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从阜计/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
C.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叙从阜计/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
D.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叙/从阜计/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科目之一,后用来代指以此选拔出来的人才,如《陈情表》的作者李密。
B.渠帅,是古时统治阶级对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的称呼,文中用来称呼诸戎(众多少数民族)的首领。
C.爵,即爵位,是古代王者对有功之臣或皇亲贵戚的封赐。 晋侯、秦伯围郑就说到侯爵和伯爵两种爵位。
D.皇祖,指君主的祖父或远祖。皇,有伟大之意,用来形容上天或祖先。后文烈考与皇祖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阜秉志守节,率众坚守城池。马超攻打陇上,只有冀城坚守,杨阜率兵坚守数月。刺史、太守投降被杀,杨阜想报答马超,没能实现。
B.杨阜不畏强敌,拼死击败马超。杨阜与马超交战时,身上多处受伤,族中兄弟战死七人,最终击退马超。杨阜也因此被封为关内候。
C.杨阜不惧皇威,敢于直言不讳。杨阜见到明帝穿着不合礼法,便斥问明帝,明帝无言以对,以后每次都按礼法穿戴整齐才接见杨阜。
D.杨阜忠诚正直,以天下为己任。明帝大兴土木,杨阜上疏极力劝谏,言辞恳切,忠心可见。皇帝看了奏章,十分感动,亲自写诏书回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
(2)不夙夜敬止,允恭恤民,而乃自暇自逸,惟富台是侈是饰,必有颠覆危亡之祸。
5.皇帝兴建宫殿,杨阜竭力进谏的原因是什么?
7.令狐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祖崇亮,绵州昌明县令。父承简,太原府功曹。家世儒素。楚儿童时已学属文,弱冠应进士,贞元七年登第。观察使王拱爱其才,欲以礼辟召,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楚以父掾太原,有庭闱之恋,又感拱厚意,登第后径往桂林谢拱。不预宴游,乞归奉养,即还太原,人皆义之。李说、严绶、郑儋相继镇太原,高其行义,皆辟为从事。自掌书记至节度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丽,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丁父忧,以孝闻。免丧,征拜右拾遗,改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母忧去官。服阕,以刑部员外郎征,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大和二年九月,征为户部尚书。六年二月,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楚久在并州,练其风俗,因人所利而利之,虽属岁旱,人无转徙。楚始自书生,随计成名,皆在太原,实如故里。开成元年上巳,赐百僚曲江亭宴。楚以新诛大臣,不宜赏宴,独称疾不赴。以权在内官,累上疏乞解使务。其年四月,检校左仆射、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十一月,卒于镇,年七十二,册赠司空,谥曰文。楚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门无杂宾。尝与从事宴语方酣,有非类偶至,立命彻席,毅然色变。累居重任,贞操如初。未终前三日,犹吟咏自若。
(选自《旧唐书•令狐楚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B.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C.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D.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因称男子年龄二十岁左右为“弱冠”。
B.丁父忧,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如若父母去世,需要辞官守孝。
C.征,指的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D.上巳,指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狐楚懂得感恩,行为注重节义。为了感谢王拱的厚爱,他考中进士后径直去向王拱致谢,他也没有参加朝廷的宴饮活动,而是返回太原奉养双亲。
B.令狐楚才气过人,文思敏捷。德宗能从太原来的奏章中辨别出他拟制的,并颇为赞赏。胁迫之下,利刃圈中,他为郑儋起草遗表,挥毫即成。
C.令狐楚品行正直,做事讲究原则。他认为新近诛杀大臣,不应该赏赐欢宴,直接拒绝参加。由于朝廷权柄落在了内官之手,他接连上疏请求辞去职务。
D.令狐楚仪态庄重,凛然不可侵犯。他长期官居要职,家无闲杂外客。曾有志趣不同的人偶至,打搅他与属官的聚宴交谈,他让人撤去宴席,脸色大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
(2)楚久在并州,练其风俗,因人所利而利之,虽属岁旱,人无转徙。
5.)“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的令狐楚为什么在军官的胁迫下替郑儋写遗表?请简要说明。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成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冲刺练习(十五)文言文阅读』  下一个『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二十七)文言文阅读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