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国梁拊其背曰:“子勇,余愧弗如!”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莅镇六载,待士有纪纲,士亦乐为所用。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祈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材以其新进出己右,恒悒悒。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定剿荡北圻策。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乡导。于是率全军攻郎甲,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未几,卒,年八十六,谥勇毅,予建祠。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B.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C.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 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D.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 称疾,古代官员因为身体生病而不得不辞去官职,类似的说法还有致仕、乞骸骨等。 B. 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文中便是保留了这个用意。 C. 少保,职官名,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少师最尊,少傅次之,少保为末。至明、清两代列为一品,但仅为荣衔,无职位。 D. 祠,古代朝廷、社会公众或某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有时也可以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堂。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冯子材作战勇敢,带兵有方。他作为部下因战绩突出,受到主将的由衷夸赞;自己担任一方主将时由于带兵有方而受到属下的拥戴。 B. 冯子材敬重贤能,而轻视新官。他因敬重张树声的贤能而到广州任职,又因为苏元春是刚刚作官而看不起他。 C. 冯子材作战身先士卒,执法森严。在坚守“长墙”时,他虽年事已高,却能率子杀人敌阵。对那些临阵退缩者毫不留情。 D. 冯子材深得民心,也为朝廷看重。他无论在南越还是在龙州都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最终也得到朝廷极高的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隶张国梁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