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黄石市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黄石市六校10月联考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0年10月15日下午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
试题预览
黄石市六校10月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2020年10月15日下午试卷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趋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器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脾气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网络平台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
材料二:“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一句话,“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 1916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五四” 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8岁,沈伊默35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不得不说,“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 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从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 《猛进》 《创造》 《狂飙》 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 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材料三: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总体来看,审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等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染。
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善于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广大家长应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善于以生动活泼的审美形式和艺术形式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通过审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让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孩子心中扎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美启智、以美扬善,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社会审美教育应充分运用文艺形式,.以美的形象感染人,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接受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摘编自张弓、乐中保《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B.“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是因为这种心理特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浓重的时代气息。
C.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育学生,通过“诗”和“乐”进行审美教育,可见人们很早认识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D.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寓道德教育于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从而将其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
2. 根据上述各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个开放的社会,审美本应是多元的,但纵容“娘炮之风”泛滥,势必影响到关系祖国未来的青少年的培育。
B.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成为了“五四”作家的宗教信仰,体现了朱光潜“审美代宗教”的主张。
C.“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标志着两种不同文化的嬗变,而“五四”文学运动与之是息息相关的。
D.审美教育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终极目标还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3. 下列言论或现象,不能作为论据支撑上述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老艺术家阎肃认为:“ 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
B.毛泽东曾热情褒扬:“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
C.当下社会渐渐刮起“娘炮之风”,“五四”时期的文化却青春气息勃发,正像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抱怨的: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D.孔子盛赞《韶》乐“尽善尽美”,“尽善”指内容上达到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尽美” 指艺术上达到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当下应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如果你是教育部长,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 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④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闲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⑤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⑥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⑦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⑧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⑨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 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⑩没想到秋来时,-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大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它不再来。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作者对木槿花的初始印象是“平庸”,尽管之后“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可我并未在意。
B.前年木槿在小园中花发,紫色的花朵甚合作者心意,让作者在悲痛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抚慰。
C.小园经过整治,木槿却并未于期待中花开,作者的失望溢于言外,只能寄希望于用纪念碑来安放自己对昔日的怀念。
D.文章以小园中的木槿花为主体,既写出了作者对木槿花前后态度的转变,又包蕴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悟。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首段从玉簪花、美人蕉、紫薇等写起,在与后文木槿花的对比中,突出了前者的美艳与孤傲,后者的平凡与普通。
B.“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衔接流畅自然。
C.作者从对木槿花的不屑一顾到对木槿花的盛开满怀期待,欲扬先抑,情感的变化真挚自然,打动人心。
D.木槿花两度盛开,作者不惜笔墨,写尽了木槿前年和去年带来的不同震撼;今年花未开,作者简笔略写遗憾,详略安排得当,层次井然。
8.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4 分)
9.本文标题是“好一朵木槿花”,联系全文,说说木槿花“好”在哪里。(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题。(共20 分)
隐太子①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徵至磁州,遇前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锢送诣京师。徵谓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即释遺思行等,仍以启闻,太宗甚悦。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 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或有言徵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彦博奏曰:“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帝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徵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日:“忠、 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忠臣,龙逢、比干③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贞观三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徵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③龙逄(关龙逄,被夏桀杀害)、比干(被商纣挖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B.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D.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生前的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隐太子李建成,谥号“隐”;齐桓公谥号“桓”;欧阳修,世称欧阳文忠公,谥号“文忠”。
B.“祚”有皇位之意。“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等等。祚” 还有福分之意,如“门衰祚薄”中“祚”即为此义。

C. 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陟”“加”等也指官职的提升;“拜”“除”“领”等表示任命、授予官职;“换”“徙”“转”等表示官职的调动、改任。
D.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直言敢言。在唐初权力斗争中,李世民最终获胜。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B.魏征忠诚奉国。魏征受命安抚河北,刚到磁州,就遇到押解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入京的队伍。魏征说有关国家利益,明白了没有不去做的,宁可自己承担责任,也不能损害国家大计。因此,立刻上书呈报皇上,并释放了被抓的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
C.魏征善于辞令。魏征向唐太宗提出愿做良臣、不做忠臣的请求,太宗惊问良臣、忠臣的区别。魏征巧用典故,正反举例进行说理。结果,唐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并因此赐给他五百匹绢。
D.魏征重视文化。由于隋末战乱,书籍散佚和损毁较多。魏征任秘书监之职后,他奏请组织儒生校辑图书,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书府藏书精美又完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2)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14.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点。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杜庠:明朝诗人。任知县不久被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15.、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开篇以惊人的笔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江而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本”字则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结局。
B.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心中空有汉” 是说,诸葛亮无人可用,蜀汉早已空虚,不堪一击;“眼里已无吴”句写曹操的狂妄轻敌。
C.“兵销炬影东风猛”所写内容与苏轼所写“樯橹灰飞烟灭”词句同说一事;杜诗用此句写曹军的失败,为作者抒发历史沧桑之情作铺垫。
D.“梦断”“箫声”“夜月”的意象由苏轼《前赤壁赋》化出,写作者联想到苏轼泛舟赤壁的遗事,蕴含着怅惘之情,诗境也由粗犷转为凄清。
16.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尾联。(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古代诗人笔下有不少独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塑造周瑜“            ,
               ”儒雅风流、从容不迫的形象;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颂刘裕北伐“_____,__      ”立下赫赫战功的形象。
2、不吸取教训就可能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隔不断_甲          水,剪不断。在城市住久了,思念故乡的心越发殷殷的了,这一叠重重的乡情该怎样寄托呢?哦,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吧——那湿漉漉_乙         晶莹莹的月光,会翻过山岭,跨过河流,穿过翳密的林薮,把我一缕缕厚甸甸的情思,一个个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给我的小河,给白杨林,给梨园,给场院,给每一朵野花,给每一根小草_丙_            啊,给我那像按在平原上一枚图钉大小的乡村。
而今,又是月到中秋了。月,对城市来说,实在太吝啬了。即便这中秋之夜,那月光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遥远的天国微微睨着。我的思绪也像鸟儿一样,乘着这缥缥缈缈的月光飞去了,飞过迷蒙的烟水,飞进 故乡那如诗如画的月色里……
瓜棚月夜,那是孩子心目中最动人的一幅画了!我们常常结群打伙地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隔壁家的一位大爷_丁             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9.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喻 双关 比拟  B.比喻 双关 排比
C.比喻 比拟 借代  D.比喻 比拟 排比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把我的情思、吻、问候,给我的小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21.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 分)
①82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的炮火敲响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②面对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下,③中国人民以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④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战斗凯歌。⑤中华儿女在百折不挠的斗争下,中华民族克服了千难万险并坚持到底,⑥最终挽救民族于危亡。⑦当前我们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⑧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中国力量,⑨前进路上就不会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 分)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周萍英通讯员蔡蕾)省高院立案庭庭长吴义文介绍,2020年9月7日起,全省法院统一的 12368诉讼服务热线平台正式启用,老百姓想查询案件进度、联系法官、咨询诉讼事宜等业务都可以拨打这个号码。¥在此之前,各中院、基层法院都设立了诉讼服务热线,但需要拨打区号或者层层转接。现在集中到省一级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接听,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数据同源、标准一致的热线服务,实现“百姓有所呼,法院实时应”。湖北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人工工作时间为8:30-17: 30, 除人工服务外,热线还提供24小时不间断自助案件查询服务。据介绍,12368统一的服务热线开通9天来,向群众提供自助语音服务8683个,人工接听来电3414个;平均每小时接听42 个电话。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0年1月美国阻止荷兰向我国出售光刻机。
8月美国出台新政:但凡利用美国技术开发的外国芯片,向华为出售都必须经过美国同意,否则不允许与华为合作。
9月美国英伟达公司正式提出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ARM公司创造了一种指令集架构, 支撑计算芯片的最基本的IP,是芯片设计的基础。本次收购,意味着我国将被美封锁,无法继续使用该项技术。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企业时说:“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创新报国,我之责任”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校10月联考答案
1.A (B原文中说“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可见“五四”文学的审.美心理特征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属颠倒是非; C原文说的是“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这里偷换成“诗”和“乐”,属偷换概念; D“其”指代不明,且“从而”前后的因果关系不当。)
2. B项(材料二第一段中说的是“‘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可见“青春教”只是表达一种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并非“宗教信仰”,更不能体现“审美代宗教”的主张,属曲解文意。)
3.C (用“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来形容从“五四”文化青春气息勃发到当下社会刮起阴柔之风的现状,以偏概全,夸大其词。)
4.①开头总起,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五四”文学的审美是-种青春心态的审美。②主体部分从“五四”倡导者们以青年为突破口进行青春文化建设、青年是文学创作主体、作家作品洋溢着青春气息和青春风格等角度并列展开论述了“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第①点1分; 第②点3分,每个角度1分)
5.①戒绝奢靡浮夸之风,防止“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拒绝迎合低俗口味,抵制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
②寓教于乐,通过英雄模范人物激发人们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感染力量,触及青少年的心灵。
③家庭审美教育以生动活泼的审美形式和艺术形式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让美德在青少年心中落得生根。
④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启智,以美扬善,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⑤社会审美教育应充分运用文艺形式,以美的形象感染人,让青少年在审美愉悦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 点2分,答三点就得6分)
6、答案: C。(C项中“作者的失望溢于言外”于文中无据,作者是坦然面对。“用纪念碑来安放自己对昔日的怀念”不当,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
7、答案: A。(A 项中玉簪花、美人蕉与木槿花的对比是要表现前者的美艳与孤傲,后者的平凡与普通。紫薇与木槿花的对比是要表现前者的娇气。)
8、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草在风中起伏摇摆的动人姿态,(1 分)着重表现了紫色木槿花在绿草间如同孩童般的可爱调皮,让人忘记悲伤,满怀希望。(2分)
9、答案:①生命力顽强。即使是偶然插入土中,也能生长起来。②平凡而又坚韧。“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木槿花却得全性命。③给人以希望。紫色给人以美好的憧憬,让人暂时忘却悲痛,心怀梦想。④具有超越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前热身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