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成绩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项羽何以输给刘邦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
试题预览
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成绩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节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有删改)
1. 下列对“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B. 项羽 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而刘邦只喜欢酒色。
C. 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D.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
2.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这一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 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 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 作者认为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3. 项羽进入咸阳后说了句“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显示出在待人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
B. 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项羽不听旁人劝告只求衣锦还乡的心理。
C. 通过项羽说的这句话,与刘邦相比,更显示出他的目光短浅。
D. 这句话表现了项羽在胜利面前的那种得意狂妄,这也是他输给刘邦的原因之一。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D项,理解有误。“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不属于对“让人不可思议的原因”的理解。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项,“鲁莽骄横”并非作者所认为的主要原因,而“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这种说法也不妥,据最末一段的表述,可以看出作者仅仅指出“项羽是本色英雄,在‘成者王败者寇’的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够因为他是‘本色英雄’而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A项,理解错误。这句话没有显示出项羽在“待人方面”的缺点。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B. 金科是一个耿直刚烈、坚持原则的演员。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但也显现了他的故步自封。
C. 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案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特点一一对应。
5. 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6. 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案】4. A    5. ① 为后文金科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的情节埋下伏笔;②突出了金科耿直刚烈、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③揭示了艺术媚俗的弊端,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6. ①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 之情.③从小说的主题上看,,引人深思.④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意对即可.)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小说的主题和技巧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B.文中的“但也显现了他的故步自封”错误,显示了主人公的刚正.C.“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有误,小说的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D.金科与荆轲有形象性格上的对照,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照.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先审清题干要求“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由此明确考查的是情节的作用。
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为后文金科“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的情节埋下伏笔;
2,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了金科耿直刚烈、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3.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意思对即可得分。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这道题考查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把握能力,以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作者这样安排的作用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现及小说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荆轲已死”是双关句,既指舞台上荆轲这一形象死了,又指金科从此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这样安排更能突出金科这一形象,有助于主题的深化,使小说在结构上更完整.
【点睛】情节的作用: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照应前文
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刻画人物性格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某某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 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十九大代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说:”我国大学办得好不好,就是要看能否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能否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历史文化出发,这是事关教育自信、文化自信的大问题。”
在张异宾看来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最大标准,首先就是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看能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谈及“双一流”建设,张异宾说过去一提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从教学模型、课程、办学指标对照着西方大学来办,“而习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的问题,恰恰可能被忽略”。南京大学这些年狠抓的问题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原创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
“我是一名教师代表。”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张异宾有着浓厚的教书育人情怀。张异宾说,按照教育部对“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南大的办学实际,学校已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
(2017-10-25作中国教育新闻网一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本报北京1月25日讯(记者张晨)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建设的“施工图”。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实施办法》共分七章二十九条,定位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搡作实施性文件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
《实施办法》强调,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据介绍,“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确保遴选程序公平公正,《实施办法》明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
“双一流”建设将实施动态管理,对此,《实施办法》明确,要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和期末评价,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
“《实施办法》操作性很强。”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不单独组织申报和评审,简化了审核程序避免重复评价,极大地减轻了高校负担;在管理举措上,提出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动态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杠杆的开放竞争机制,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及时跟踪指导,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增强建设实效。
(《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26日第1版)
7. 下列关于高校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京大学立足校情按照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要求,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定位。
B. 作为一名教师代表,张异宾从学校的角度,强调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性。
C. 双一流建设 最终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D.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北大在遴选方式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减轻了学校负担。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
A. 材料一侧重从学校角度谈人才培养和高校建设;材料二侧重从国家层面,解读政策的“施工图”。
B. 文章认为,一些大学领导想当然地认为要跟着西方走,盲目照搬,这可能会忽略习主席强调的文化自信。
C.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三部委联动,各司其职,使双一流建设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
D. 《实施办法》分步设计目标,一步一个脚印,5年一个建设周期,有利于动态数据监测,突出了实效性。
E. 《实施办法》这张“施工图”,有总体目标也有短期规划,对高校双一流建设 很多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9. 怎样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大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D    8. AE    
9. ①注重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②扎根中国,依据校情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增强教育自信、文化自信。③按照《实施办法》,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在遴选方式上兼顾效率和公平,采取认定方式,简化审核程序;在管理举措上,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动态开放竞争机制,切实增强建设实效。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根据材料二中“‘《实施办法》操作性很强。’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告诉记者,在遴选方式上……极大地减轻了高校负担”可知,校长是在解读《实施办法》,而不是在讲北大的相关措施。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一些大学领导想当然地认为”错误,根据材料一中“谈及‘双一流’建设……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要着西方走,从教学模型、课程到办学指标都对照着西方大学来办”可知,应是“以前很多人想当然总认为”。C项,“各司其职,使‘双一流’建设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错误,根据材料二中“教有部、财政部……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双一’建设,有了明确的‘施工图’”可知,文章只是表示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实施办法》使得“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的“施工图”。D项,是“动态管理”而不是“动态数据监测”。故选AE。
【9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如何才能办出高质量的大学,注意结合文章的句子“衡量高校办学质量,首先就是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看能否培养一批一批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南京大学这些年狠抓的问题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原创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对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确保遴选程序公平公正,《实施办法》明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将采取认定方式确定”“在管理举措上,提出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动态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杠杆的开放竞争机制,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及时跟踪指导,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增强了建设实效”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 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 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 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13. 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
(2)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举坐”意思是“满座的”,作定语,修饰“客”,中间不可断,排除AD;“上客”为一个词,意思是“上宾”,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
本句的意思是: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A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太子,就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称皇太子,仅帝制时代的太子,才可称皇太子。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
C项,“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有误。原文“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意思是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①使使:派遣使者;献之秦:省略句,应为“献之(于)秦”,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复:又。
②客:做客;于:表被动,被;“人有识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识者人”,意思是“有认识他的人”;“高渐离也”:判断句式,意思是“这是高渐离”。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要想翻译得通顺正确,平时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李信率军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