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2020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
试题预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2020级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0年11月10日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鳇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约46亿年,产生生命已有约40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约26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单,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
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予夺权,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4.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4分)
                                                                                    
5.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霍乱之乱    池莉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
    我和秦静值夜班。下午五点,防疫站的人基本走光了,只剩下科室主任闻达。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资料堆中微微摇晃,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他追踪流行病二十多年了,他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有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写作工作量极大的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个小时下班。闪电穿过云层,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黑压压地扫了过来。
    电话骤然响起。
    是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在消失了几十年之后,霍乱又来了,而我们对它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于是,在学习流行病理论的时候,这几种传染病的章节是哗哗翻过去的。
     我和秦静傻了眼,洪大夫在电话里大叫:“喂,我们该怎么办?”
秦静咬了咬牙,接过了电话:“洪大夫,你要以最速度将粪样送到站里来。其次,隔离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烈性传染病都要首先隔离传染源。”
    洪大夫大叫:“糟了!粪样培养是才出的结果,病人前天看完病就回家了。我得赶快查看疫情卡,一找到确切的地址就告诉你们。”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科室的人马全都冒雨赶回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人们非常不满,于是到处是寻找闻主任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呢?”
闻达的出现使站里顿时有了秩序,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紧紧地握住闻达的手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
    闻达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第一,组成紧急行动小组;第二,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第三,连夜出发,追踪病人并确定疫点……”
    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
    闻达的八条处理方案,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配备却一直没有的正规化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
    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摩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
    紧急行动小组成立,救护车一头冲进雨里,以最快速度朝一个叫“臭塘村”的地方飞去。霍乱病人肖志平居住在臭塘村,而村址不详。
    几经辗转,当我们终于将肖志平带回防疫站时,已是旭日东升。
    理想中的紫外线室已经有了,大厅里整齐地挂着崭新的隔离服,地上是一排排油亮的齐膝长筒橡胶靴。仅半天时间,錾个防疫站旧貌换新颜。
    闻达一夜没睡,但他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精光发亮。
    他主动跟我们聊起往事:“我年轻时遇上一次鼠疫,那是一九五二年,黑龙江的甘南县突然出现大量肺炎病人。传播之迅猛、死亡率之高震惊了政务院。消息传来,我立刻报名去了疫区,提出了紧急处理的流行病防治方案,划出了半径为十公里的警戒圈,大隔离圈内再划小隔离圈,层层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我们获得了极大成功。”
    秦静说:“后来呢,闻主任?”
    闻达说:“后来就是今天了,我又抓住霍乱了。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要记住,微生物与我们同在这个生活空间,它们的繁殖变异没完没了,一旦为它们提供了外因,就会造成发病。现在情况危急,我们今天必须封锁疫点。”
    下午六点,我们全副武装地从防疫站出来,体态臃肿,像太空里的宇航员,笨拙缓慢地爬上汽车。
    臭塘村原是一个地图上并不存在的村落,它位于工厂与农村的接壤地带,是工厂的废料废渣堆。村子里没有什么树木,四周是荒滩和臭水塘,正值晚饭时间,屋顶冒着炊烟,臭水塘边有妇女在洗菜,光屁股的小孩和鸡鸭猪狗在外面玩耍。
    我们兵分两路向臭塘村包抄过去。闻达率先接近村予,用电喇叭不停地喊话:“乡亲们,我是防疫站的流行病医生。你们这里流行一种肠道传染病,要求大家从现在起一律不要外出,等候我们的检查和治疗。”
    消杀科的人背着喷雾器,沿着包围圈散开,准备由外向内进行卷帘式消毒。
    村里的女人尖叫起来,拉着孩子到处躲藏。男人们拿起木棒、铁锤,在村口堵住了闻达,一把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实话,你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
    闻达说:“不是不是,是来给你们消毒的。”
    村民们怒火万丈:“我们没有毒,你们来消毒做什么?”
    关键时刻,闻达急中生智叫人把消毒液喷在自己身上。闻达在消毒液的淋浴下作出开心的样子给村民看,说:“是不是化学武器?我死了没有?没有啊!”村民们观察了一会儿,便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们成功封锁了疫点。有五个病人被我们检查了出来,当即就被塞进救护车送去了医院。
    封锁区隔离了十四天,没有一个人有闪失,倒是我们防疫站的医生几乎都累病了。这十四天,我们的睡眠平均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
    从封锁区撤回来的那天,村民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他们说:“我们最感激的是,你们让领导注意到了臭塘村,我们从此有人管了。其实我们哪里有什么病?谁夏天不拉几次肚子?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
    我们无奈地笑笑,上车走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
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写一个小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嗞嗞地摩擦地面,两只不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接到洪大夫的电话,“我和秦静傻了眼”,说明“我”对霍乱的突然出现既感到震惊,又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B.霍乱发生后,闻达开列的所需设备“写满了三张纸”,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防疫条件的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
C.“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这句话体现了闻达对病毒有着清醒的认识,发人深思。
D.送行时村民们对医护工作者心存感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自此有望改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我”的视角来叙事,能够增强故事真实性,拉近与读者距离,不过也容易受到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限制。
B.小说开头“跳动”“穿过”“爆响”“扫”等词语,清晰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渲染了霍乱发生时的恐怖气氛。
C.“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
D.小说插叙了闻达年轻时消灭鼠疫的情况,它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后面消灭霍乱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
8.小说三次写到闻达的鞋子,每次表达效果都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
                                                                                    
9.谈到创作时,作者说“将自己的担忧写进了小说”。作者的“担忧”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勤王:指的是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
    C.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每月月亮圆的那一天叫“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
    D.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与之意思相同的还有“致仕”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出身名门,年少有为。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就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
B.王守仁仕途坎坷,受人拥戴。因上奏章营救戴铣等人而触怒刘瑾,王守仁遭贬谪;任龙场驿丞时,王守仁移风易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当地民众爱戴。
C.王守仁有勇有谋,出奇制胜。正德年间,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王守仁率兵驻扎上杭,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营,俘获斩杀敌军有七千多人。
D.王守仁天姿聪颖,有所建树。在被贬到龙场时,因没有书读,王守仁就推究已学的知识,悟出了格物致知的内涵,创立了“阳明学”,很多人跟随学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
                                                                                    
(2)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14.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为何会取得成功?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  ①绝大漠: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②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久凋零”写出诗人被弃置已久的失落,“未勒名”点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
B.颔联借助典故,表现出诗人报国杀敌的决心,同时劝慰同僚不要为自己担心流泪。
C.颈联中“一”与“万”的强烈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
D.此诗有别于从个人遭际出发的感怀诗,立足于报国之志未酬,更具崇高壮烈的色彩。
16.诗歌的尾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中国古典诗词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琵琶行》中“           ,           ”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不同的书,会散发不同的馨香。温婉雅致的散文集,是淡雅的康乃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以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气吞山河的历史书,是一树的泡桐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会让我们的心灵充满生命的热情;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是奔放的芍药,要与牡丹争高下,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神秘的幻想……这些或淡雅或浓郁的书香,陪伴着我们每一段闲暇的时光,那些入心的文字辗转在五脏六腑之中,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书,错字连篇,粗制滥造,就像石楠花一样让人闻到一股讨厌的臭味。那样的书,不仅侵害了创作者的权益,   ①   。千万不要让这种书进入我们的视野,杜绝那一丝丝臭味腐蚀我们的心灵,从而影响我们美好的心情。
书香默默入心来,   ②   。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我想说,你的气质里藏着那一缕缕书香。每一缕书香,都会遍历你全身的经脉,让你的气质散发着或淡雅或浓郁的书香。爱读书的人,举手投足之中透出一种优雅感,身上散发着清淡的书卷味,灵魂里沐浴着浓郁的书墨香。有一种气质,会从书韵中获得升华,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也有一些错字连篇、粗制滥造的书让人闻到一股讨厌的臭味,就像石楠花一样。”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在互联网时代,私人生活的边界不断深入,②除了线上的虚拟社区,更涵盖线下的现实生活。③反过来说,私人疆域越来越宽,也意味着安宁被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④民有所呼,法有所应。⑤“生活安宁权”被纳入民法典是对不良现象的有力回应。⑥不仅“生活安宁权”入法关系到判定相关事件是非曲直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⑦更能促进公共空间中个人行为边界。⑧这一方面是明确哪些行为会触碰法律红线,⑨另一方面则是呼吁建立更合理的行为规范。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
2019年12月2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大廨台阶前迎接韩国总统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随后,三国领导人参观了诗史堂、柴门并认真地听取讲解。在工部祠前,身着传统服装的中日韩三国小学生分别用本国语言朗诵杜甫的诗作。三国领导人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并同他们亲切交流、合影。在大雅堂外庭院,三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中日韩合作20周年纪念封”发行仪式,共同按下启动球为纪念封揭幕,在纪念封上签名。在参观纪念中日韩合作20周年图片展后,三国领导人共同种下一棵桂花树,一起为它培土、浇水。李克强说,这棵象征中日韩友谊的桂花树一定会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古人的取舍;疫情期间,有人选择了最美逆行,有人选择了勇往直前,有人选择了舍生忘死……这是今人的选择;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要面临许多选择,比如“扶不扶”,“让不让”,“管不管”……;求学路上,同学们要面临择校,择师,择科……;高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上一个『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下一个『吉林省长春市榆树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