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建平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 (1)美人卷珠帘,。(李白《怨情》 (2),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3)更深月色半人家,。(刘方平《月夜》) (4),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其一》 (6)曹操《短
试题预览
建平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
(1)美人卷珠帘,                                    。(李白《怨情》
(2)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3)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4)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                                   •其一》
(6)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把贤才比作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7)《登高》中借用落叶和江水意象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慨叹的句子是                                   ,
                            。
二    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2-7题。(16分)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节选)
①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机构是一种我所谓“                  ”,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这种结构很可能是从初民民族的“部落”形态中传下来的。部落形态在游牧经济中很显著的是“团体格局”的。生活相倚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地、零散地在山林里求生。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每个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地生活时,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下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在他们,和别人发生关系是后起和次要的,而且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下需要着不同程度的结合,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②                   。                   。                      。                      。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③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上帝是在冥冥之中,正象征团体无形的实在;但是在执行团体的意志时,还得有人来代理。执行上帝意志的牧师是“代理者”,执行团体权力的官吏也是“代理者”,而不是神或团体的本身。这上帝和牧师、国家和政府的分别是不容混淆的。
④神对每个个人是公道的,是一视同仁的,是爱的;如果代理者违反了这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失去了代理的资格。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概念。人对人得互相尊重(1)                ,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2)           ,于是发生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3)                   ,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4)                   。
⑤我说了不少关于“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的话,目的是在陪衬出中国乡土社会格局中道德体系的特点来。从它们的差别上看去,很多地方是刚刚相反的。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⑥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⑦在这里我得一提这比较复杂的观念“仁”。依我以上所说的,在乡土基本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一方面他一再地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屡次对于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
⑧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⑨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只有一个广被的“天下归仁”的天下,这个和“天下”相配的“仁”也不能比“天下”观念更为清晰。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那些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正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的伦常关系。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⑩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孟子《尽心上篇》有:桃应问,“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诉然,乐而忘天下。”——这是说舜做了皇帝,不能用对其他国民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父亲。孟子所回答的是这种冲突的理想解决法,他还是想两全,所以想出逃到海滨不受法律所及的地方去的办法。
⑪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2.第①段加横线处填写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家族制度   B.乡土本色      C差序格局         D.礼治秩序
3.依次填入第②段文字中加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②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③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
④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4.第④段四处加横线处填写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权利     权利       权力        权力              B.权利     权力      权利       权力
C.权力      权力       权利        权利             D权利      权力      权力       权利
5.分析第段“司马牛问仁”的故事与其所阐述的观点的关系。(3分)


6.本文通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任选一处分析其在论证中的作用。(3分)


7.2015年5月9日,《长江日报》“社会新闻版”有这样一篇报道: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女儿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女儿选择报警。此事引起社会争议。报道一出即上了微博热搜,以下是网友留言:
网友甲:看似残酷,实则温馨,这是对父亲真正的爱,为“中国好闺女”点赞!
网友乙:这也太不孝顺了,这毕竟是她父亲啊,她怎么可以这样做!
假如你也是网友,请结合本文观点从道德角度评析女儿的做法(评论限制140字)(4分)



(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8-10题。(7分)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这首诗可能在以下哪本书中找到?(         )(1分)
A.《古诗纪》       B.《草堂诗余》          C.《玉溪生诗》           D.《宋诗选注》
9.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两个“期”字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将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第三句是作者想象之景,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把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致。
C.“巴山夜雨”的意象重复出现,创设了双重时空,营造了缠绵曲折的意境。
D.本诗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含蓄隽永,意味无穷。
10.“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3分)
①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③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2分)
(1)卒定变法之令(          )(2)刑其傅公子虔(              )
1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令行期年()
A.一年的时间B.期待的时间C.约定的时间D.限定的时间
(2)秦人皆趋令()
A.小步快走     B.通“促”,催促          C服从,归附              D.追逐,追赶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说以富国强兵之术        B.而好衣人以甲                 C.苟虑危人                  D.民怪之
1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十金。
15结合全文,分条梳理商鞅为了推行变法做了哪些举措。(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4分)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初为《霓裳》后《六ㄠ》。大弦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噜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②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③我闻琵琶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6.本诗从体裁上来看是一首                        。(1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暮去朝来颜色故              B.老大嫁作商人妇
C.终岁不闻丝竹声               D.凄凄不似向前声
18.以下全部是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一项是()。(3分)
①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②银瓶乍破水浆进,铁剂突出刀枪鸣。
③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④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秋月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19.“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四句写音乐,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3分)


20.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两人成名前后的人生际遇,白居易在叙述的详略上各有侧重。请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评析作者人物“互补”的写作手法。(5分)


三    作文(40分)
21.孟子有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请就“规矩”与方圆”的关系谈谈你的思考,文题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建平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0分)
1.(10分)(1)深坐蹙蛾眉     (2)近乡情更怯      (3)北斗阑干南斗斜   
(4)自古逢秋悲寂寥       (5)暧暧远人村,归园田居    (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50分)
(一)(16分)
2.(2分)C
3.(2分)B    
4.(2分)B 
5.(3分)
示例一:在司马牛与孔子的问答中,孔子描述了“仁”的一个表象,即“有仁德的人,说话慎重”,“仁”很难做到(对故事内容的把握,1分),这段引用反映出“仁”的内涵难以清晰界定,只能落于具体的伦常关系中,成为私人间的道德要素。(1分)这则材料论证了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所阐述的观点,1分)
示例二(同练习册答案):在司马牛与孔子的问答中,孔子描述了“仁”的一个表象,即“有仁德的人,说话慎重”,“仁”很难做到,(对故事内容的把握,1分)作者认为“仁”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1分),“仁”的内涵难以清晰界定,只能落于具体的伦常关系中,成为私人间的道德要素。(所阐述的观点,1分)
6.(3分)
示例一:第①段中将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与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作对比(点明对比双方,1分),前者是“部落”形态传下来的,一群人在山林里求生必须相互依赖,后者的形成是因为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中每个人可以自食其力而很少需要伙伴(结合文本,分开分析,2分),从而引出下文对在不同格局下道德体系的不同的阐述(结构作用,1分)。(4点答到3点,给满分)
示例二:第③到⑪段将“团体格局”中的道德体系与“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进行对比(点明对比双方,1分),前者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于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这种道德观念受到宗教观念的影响,强调“平等和公道”(1分),后者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没有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没有个人对团体的要素,根据对象与自己的关系确定标准而没有普遍道德标准。(1分)(结合文本,分开分析,2分)
(示例一与二混合作答,酌情给分)
7.(4分)
新闻中的女儿报警劝阻父亲高架上开车的违法行为,明显是拥有现代社会结构格局下的道德观点,而非乡土社会那套道德体系(分析:女儿的做法,1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是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分析:文本观点,1分),而女儿的做法不再为满足道德元素“孝”而罔顾法律(分析:女儿的做法,1分),在今天法治社会中这个孩子的举动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评价,1分)
(答案必须扣材料、扣文本以及有明确的评价;如果不联系现实语境,一味评价女儿不仁不孝,最高得2分)

(二)(7分)
8.(1分)C
9.(3分)A
10.(3分)“涨”意为水面上涨,形象写出了秋雨绵绵把池塘都注满了的景象(“涨”的本义与语境义,1分),富有动态感(动词的妙处/情景交融/一语双关等鉴赏手法,1分)。同时,“涨”也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愁与思念之情的泛滥。(情感/主旨,1分)

(三)(13分)
11.(2分)(1)卒:终于      (2)刑:惩罚
12.(2分)(1)A       (2)C
13.(2分)D
14.(3分)商鞅/他招募有能够搬动木头并放置到北门的百姓,给他十镒黄金。
(评分标准:省略主语,1分;募:招募,广泛征求;定语后置,1分;徙:迁移,搬动,1分。总共4分,扣完为止。)
15. 商鞅以“只要能够强国,不必符合世俗观念”的观点说服秦孝公(1分);以“贤德的人会因地制宜,无能的人才墨守成规”来说服大夫甘龙(1分);立木取信于民(1分);主张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1分),流放了扰乱教化的人。(1分)(5点答到4点,给满分)

(四)(14分)
16.(1分)古体诗/乐府诗/歌行体
17.(2分)C
18.(2分)D
19. (3分)将大弦声比作急雨,将小弦声比作窃窃私语,将大弦和小弦交错弹奏,比作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到了玉盘中的声音(点明本体喻体,1分),写出了音乐的激越、柔和以及珠圆玉润的质感(特点,1分),将无形的音乐描绘得真切可感。(效果1分)
20.(5分)
琵琶女在长安时色艺双绝、名噪一时,如今年老色衰、处境凄凉(1分),作者写琵琶女身世,详细叙述过去而略写当下(1分);诗人也曾在长安才高位显,如今被贬江州失意苦闷(1分),诗人自述身世,不提过去而详写当下(1分)。琵琶女昔日在京城的状况和诗人在朝廷任官有相通之处,同样,诗人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年长色衰”的处境类似(1分)。两人的人生经历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更贴切地展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同病相怜(1分)。
评分标准:评论(1分),分析(5分,5点答到4点,给4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必修(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