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天水市一中2018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路途中,先进的青年知识者大都经历过从乡村到都市或从中国向西方的迁移。这种迁移既是空间意义上的背井离乡,也是生
试题预览
天水市一中2018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路途中,先进的青年知识者大都经历过从乡村到都市或从中国向西方的迁移。这种迁移既是空间意义上的背井离乡,也是生存方式的重大变异。当个体的生命经验常常与生存环境相分离时,当自己的言说方式常常与意欲言说的内容相背离时,这些青年知识者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文化之根,并产生强烈的寻根冲动。可以说,正是这种寻根冲动,催生了鲁迅对乡土书写的兴趣。
鲁迅乡土书写的独特之处,首先体现在对乡村信仰的关注和重视。他从立人的目标出发,高度评价了宗教信仰对于民众精神生活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乡村宗教与农人赛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后者是前者的形式。鲁迅小说中对乡村赛会的肯定、赞美和亲切感,无疑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命经验,是对自我文化之根的自觉体认。在他看来,那些依傍土地生活的农民,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由于有信仰,哪怕其信仰是迷信,也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做祭祀,演社戏,办赛会,都是农人生活中的乐事,是精神向上的体现。所以,鲁迅写祥林嫂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工钱拿去捐门槛,之后就像脱去久久缠身的枷锁一样,满心的轻松,“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正是有了这份真正的敬畏,那些辗转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农人才能在黑暗的日子里看到一丝光明,得到一些慰安。
其次,鲁迅把乡土风景的发现与自己心中的人文理念融合在一起。鲁迅关于风景的思考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风景,而是特别关注地方色彩——不仅能够生动逼真地传达出故乡风物的特征,而且能够让读者在这种风物特征中感知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意味。譬如小说《风波》中对故乡傍晚土场上风景的精细描写,不仅在于再现乡村生活的细节,更是为了生动地展示中国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下农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及其与国民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应该指出的是,鲁迅对当下我记忆中的故乡风景的描写,有一个聚焦点,即从通常被人认为柔美的江南风景中发现力的关。这正是鲁迅以“惯于北方的眼睛”对于儿时故乡风物的充满激情且具有创造力的凝视,也是鲁迅精神中的寻根冲动在创作中的显现。
第三,鲁迅通过对乡土颓败的生命感知,写20世纪初期中国乡村农民破产颓败、农民生活“朝着无产的路上恶化”的历史趋势。乡村的凋敝破败,不仅刺激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强烈关注,而且对作家的乡心也构成沉重的压迫。因为故乡的风物不再,人事日非,导致作家对故乡印象的日渐模糊,而由此产生的焦虑在本质上乃是作家对自我生命之根日渐萎缩的恐惧。
鲁迅的乡土书写,既有自我之根的触摸,也有民族之根的探寻。自我之根的探寻是个体性的,浸透着个人的生命秘密;民族之根的探寻是公共性的,体现着一个时代精神反思的使命。鲁迅的贡献在于,他天才般地将一个文学家的自我之根与民族之根融合在一起,使其乡土书写充满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既为认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现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同时也为“乡土”这一文学母题的发展做出了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民族的独特贡献。
(摘编自谭桂林《乡土与寻根——论鲁迅对乡村的发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走出乡村的中国的青年知识者,在迁移中可能遇到背井离乡和生存方式变异的问题。
B.做祭祀、演社戏、办赛会这些看似迷信的活动,在鲁迅看来是农人信仰寄托所在处。
C.鲁迅认为对风景的描写,不但要突出风景的地方色彩还要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意味。
D.鲁迅的乡土书写中,既有对个人生命秘密的探寻,也有对一个时代精神的探寻与反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论证寻根冲动下鲁迅在乡土书写中的一些独特的发现。
B.文章从乡村信仰、乡士风景、乡村现状等方面,讨论了鲁迅在乡士书写中的独特之处。
C.文章以《风波》中故乡傍晚土场风景的描写为例,论证鲁迅对于乡土风景书写的思考。
D.文章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知识者迁移为前提论述了寻根冲动与乡土书写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体的生命经验与生存环境的分离所带来的精神困境,使得先进的青年知识者产生了寻根的冲动和行动。
B.鲁迅描写江南故乡风景的柔美时,总能从中发现力之美,可见他迁移北方后不再喜欢江南的柔弱之美。
C.鲁迅小说《故乡》中乡村颓败、风物不再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因儿时故乡记忆不再而产生的焦虑悲观情绪。
D.鲁迅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部分来自于他将自我之根与民族之根融合在一起,创作的乡土题材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特点是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和4G相比,5G峰值速率提高30倍,用户体验速率提高10倍,频谱效率提升3倍,移动性能达到支持500公里时速的高铁,无线接口延时减少90%,连接密度提高10倍,能效和流量密度各提高100倍,能支持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各方而应用。
相比前4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最重要的变化是从面向个人扩展到面向产业。如果说5G的商用前期还是以消费互联网为主,扩大移动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优势;那么,商用后期将发力产业互联网,在工业等各行各业大展身手,由此才有一种说法—“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将与实体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据估计,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4.3亿个5G连接,中国移动用户使用5G比例将达到28%,将占全球5G总用户量的1/3,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5G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协同融合,大幅丰富数字产业的业态和数字终端的类型。5G、Al、工业互联网三足鼎立,将支撑整个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就GDP(国内生产总值)而言,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预测,到2035年,5G会带动全球GDP增加7%,带动中国增加GDP超过1万亿美元,还会使中国新增将近1000万个就业岗位。
(摘编自《5G,当代移动通信技术制高点》)
材料二
2020年1月8日,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2019年5G行业研究报告》。
下面是摘自该报告的两幅图表:

(摘编自《2019年5G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三
老百姓聊5G,说的是手机和功能升级变化,谈的是对新兴通信生活方式的追求;业内人士看5G,关注的则是通信技术升级和产业革命。无论如何,5G正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质变”也将是显著的。
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在未来“十四五”期间,5G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5.2万亿。其中,三大运营商加中国广电投资是3.3万亿,同时带动各个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增加值将达1.9万亿。可以说,提升5G网络覆盖率将为规模商用筑牢基础,也有利于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用户市场的培育,以此带动数字经济发展,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截至去年,中国已开通5G基站12.6万个,其中北京、深训等城市5G基站已超1.5万个。5G将会使移动互联网社交、娱乐等变得更快,处理能力甚至可以超过电脑,将其与4K/8K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结合。而5G对于B端的重要性也很明显,如选程驾驶、远程医疗、远程教学、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新产业都离不开5G。
咨询机构ABI的数据显示,5G走进传统行业,能显著很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能提升生产力200%。降低能耗30%,延长设备寿命30%。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人工智能、大款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某等的协同融合点燃了信息化新时代的引擎。为消费互联网的纵深发展注入后劲儿,为工业互联网的兴起提供新动能。到2035年,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分别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10-15万亿美元,凸提种为高非技产业化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性。
(摘编自《5G建设成2020开年关键词,渐变化正在发生》)
4.下列关于“5G”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具有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特点。
B.作为最新一代蜂离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金方位支持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应用。
C.5G的商用前期以消费互联网为主,后期以产业互联网为主,从面向个人转为面向产业。
D.5G与AI、工业互联网将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到2035年5G将带动金球GDP增加7%。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4G相比,5G在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移动性能、连接密度以及能效和流量密度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
B.据估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用户占全球总量的1/3;到2035年5G将会带动中国增加GDP超万亿美元。
C.网速快、网络信号稳定、观看超高清视频是2019年12月用户期待尽快使用5G网络的三大原因,这一也是运营商的努力方向。
D.5G网络质量取决于运营商的资源与能力;覆盖、干扰、容量是影响用户感知的三个因素,也是评价5G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
6.根据材料三,概括5G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乳酪汤
(法)都德
这房间很小,而且是在六楼,但可以照到充足的太阳,当夜幕降临,就像此时这样,这间房使和整座屋顶一起,与无尽的黑夜和烈雨狂风融在了一起,不过房间舒适、温暖,让人觉得那的确是一个家,愈是风狂雨暴,这种感觉便愈强烈,这也稍微弥补了它面积小的缺陷。不过此时鸟巢是空的,房间主人不在家。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屋里的一切,好像都在盼他回来似的。有一只很小的锅子放在那座封好的炉子上,里面似乎还煮着东西,微微地发着一阵心满意足的声响。对于锅子来说,这夜太漫长了,尽管这锅子外边都烧黑了,似乎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熬夜了,可它仍不免显出焦急的模样,锅盖不时地掀起来,蒸汽便趁机争先恐后地往外钻,它们在房间里四面散开,变成了喷香的奶的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炉子那边时不时地也闪一下,柴火上的灰烬掉落了,便燃起了小火,从炉门下边耀亮房间,虽然只是闪亮那么一下,但是以将屋里的一切检查一遍。啊!是的,一切都井然有序,主人是个很爱干冷的人,窗上那简单素雅的窗帘将屋子遮得密不透风。床边舒适地挂着幔帐。一张大安乐椅摆在壁炉旁边。餐桌放在房间一角,餐具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而且主人一定是个关心国事的人,因为在案子边上有一大堆报纸。狐单的主人一定是一边看书一边用餐的……正如锅子被熏黑了一样,餐具的花饰也被水泡褪色了,报纸也只有上面几页是新的。房间里的摆设无法使人觉得舒服,因为东西又破又旧,而且少得可怜。这让人觉得主人一定天天如此,深夜方归,进屋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那美妙的热汤。因为这大概是屋子里面惟一富有生命的东西。·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从房子的摆设与装饰看,我们猜想这位主人一定是位职员,而且时间观念非常强,每天进行着忙碌而井然有序的工作。这样晚还没回来,那他一定是在邮局或电报局当差。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他和同事们在安静的大楼里面迅速而安静地工作,载着绒帽,在分拣信件,盖邮戳,数着蓝色电报纸条上的字,为整个巴黎明天的邮电业务而忙碌。哎,不对,也许猜错了。炉子里泄露出来一钱火光,照亮了房间,也映出了墙上挂着的大相片。于是,从黑沉沉的暗影中,露出了奥古斯都皇帝、默罕默德、罗马骑士、亚美尼亚统治者费利克斯等人威严的镶着金框的肖像,还有一顶顶王冠,战盔,教皇的三重冕,苏丹的头帕,在这些头冠下面始终是同一张脸,他神情严肃,并没因如此多的冠冕而乐得不能自抑,这就是这间房子主人的脸。炉子上嘟嘟翻滚的汤将成为这位先生的晚餐。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看来他不是做邮差的活儿,而是皇帝,就是拥有对本国人民生杀大权的统治者,他每天晚上演出,只消说一句:“禁卫军,抓住他!”那个被抓的人只有几秒钟的自由时间了。此时,他正在河时岸他的宫殿里,为台下的观众卖力地演出,念诵着悲剧里的大段独白,似乎是在打发时间。的确,面对一排排的椅子来表演帝王将相,要提起兴趣的确挺不容易的。奥德翁剧场上演悲剧时,显得如此冷清……突然,似乎有什么东西让皇帝兴奋起来,他的鼻孔翁动开了,舌头忍不住添了一下上嘴唇……他想起回家后,屋里暖融融的,餐具都已经摆好,灯盖已经上好油,家里的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戏台上,他必须做一个举止过分张扬的角色,在私生活里,他便用整洁规矩来补偿……他仍旧在远处感觉乳酪汤的香味……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此时,他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新的活力似乎一下子被注入到了他的身上,大理石的台阶、柱廊的陡峭,都不能妨碍他大步行走。他用情地表演着他的角色,从普通的走步到高难动作,他都表演得非常到位。你想想,假若阁楼的炉火熄了,情形会怎样?……随着时间消逝,他与香喷喷的乳酪汤,暖融融的小房间相距也越来越近,他的演出就更加生动、传神,这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前厅的那些戏述,剧院的常客,一个个都来了精神,觉得这个马兰古演得出神入化,越看越带劲,不时会送出一声叫好。在那关键性的几场戏里,如手刃叛逆、公主出嫁等,皇帝的表情更是出奇的完美。虽说情绪如此激动,念了那么多的独白,但毕竟没有吃东西呀,可是他觉得已回到了自己的小阁楼里,得到了乳酪汤,他带着动人的微笑,注视着西娜和马克西姆两人,渐渐地,他们变成了香香的乳酪汤。第一勺汤汁进了肚子,那真是太美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中含有“似乎”词的句子,以及关于“声响”“味道”的描写,都指向房间里炉子上的锅子,带给阅读者丰富的想象,激起阅读的兴趣。
B.小说善于运用真实的细节装现人物,“他的鼻孔翕动开了,否头忍不住添了一下上嘴唇”,体现出房间主人想到乳醉汤时的兴奋和愉快之态。
C.“我”先想象房间的主人是邮局或电报局的职员,后来从房间的照片推知主人的身份是专门演皇帝的演员,二者前后关联,足见房间主人晚间的忙碌。
D.小说写房间的主人在舞台上表演得出神人化之时,仍然惦记者自己的阁楼和乳酪汤,这种反常的心理其实是肚子饥饿的体现,表明他当时生活的艰难。
8.小说一、三两段中对阁楼环境的描写有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乳酪汤”为标题,显示出作者匠心的构思。请从构思的角度简析本文的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计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年十三欲应制科,从人假《汉》《唐书》,阅月皆归之。谒丞相晏殊,问以事,反覆诘难,殊不能对。恕在钜鹿时,召至府,重礼之,使讲《春秋》,殊亲帅官属往听。未冠,举进士,时有诏,能讲经义者别奏名,应诏者才数十人,恕以《春秋》《礼记》对,先列注疏,次引先儒异说,末乃断以己意,凡二十问,所对皆然,主司异之,擢为第一。他文亦入高等,而廷试不中格,更下国子试讲经,复第一,遂赐第。调钜鹿主簿、和川令,发强擿伏,一时能吏自以为不及。恕为人重意义,急然诺。郡守得罪被劾,属吏皆连坐下狱,恕独恤其妻子,如己骨肉,又面数转运史深文峻诋。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缪,最为精详。王安石与之有旧,欲引置三司条例。恕以不习金谷为辞,因言天子方属公大政,宜恢张尧、舜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利为先。面刺其过,安石怒,变色如铁,恕不少屈。或稠人广坐抗言其失无所避遂与之绝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之面誉而背毁之口顺而心非之者皆是也  恕奋厉不顾,直指其事,得失无所隐。光出知永兴军,恕亦以亲老,求监南康军酒以就养,许即官修书。光判西京御史台,恕请诣光,留数月而归。道得风挛疾,右手足废,然苦学如故,少间,辄修书,病亟乃止。官至秘书丞,卒,年四十七。死后七年,《通鉴》成,追录其劳,官其子羲仲为郊社斋郎。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或稠人广坐抗言/其失无所避遂与之绝/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之/面誉而背毁之/口顺而心非之者/皆是也/
B. 或稠人广坐/抗言其失无所避/遂与之绝/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之/面誉而背毁之/口顺而心非之者/皆是也
C. 或稠人广坐抗言/其失无所避/遂与之绝/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之/面誉而背毁之/口顺而心非之者/皆是也
D. 或稠人广坐/抗言其失无所避遂与之绝/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之/面誉而背毁之/口顺而心非之者/皆是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制科,又称大科、特科,科举中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在于选拔各种特殊人才。
B. 未冠,尚未加冠,冠礼是古代男性成年礼,一般二十岁举行,但在民间也可以提前。
C. 注疏,注和疏的并称。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疏,则是对史书字句的注解。
D. 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恕天资聪颖,才学出类拔萃。他书读一遍就能背诵;《唐书》这样的典籍,一月读毕;应考时他的对答令主考惊异,廷试时他再次拔得第一,被赐进士。
B. 刘恕深明史法,修书最受倚重。司马光对他推崇备至,召他参与编写《资洽通鉴》;遇到纷错难治的史实,就委托他进行考证;他尤其熟悉魏、晋及以后的历史。
C. 刘恕正直刚毅,不为权势所屈。他在钜鹿、和川任职时,就大胆揭发奸佞之人;王安石变法中想要任用他,他辞而不就,还曾当面指责王安石的过失。
D. 刘恕博览史书,病重苦学不辍。他不但研读《史记》,还对其他的私记杂说都了如指掌;出行途中即使患上重病,依然苦学如常,直到病情危急才肯作罢。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谒丞相晏殊,问以事,反覆诘难,殊不能对。

(2)恕独恤其妻子,如己骨肉,又面数转运使深文峻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计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感事
欧阳修
故园三径久成荒,贤路胡为此坐妨。
病骨瘦便花蕊暖,烦心渴喜风团香。
号弓但洒狐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何日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心志。
B.颌联表明诗人虽然病骨鳞峋,但花间品茶心中依然欢喜。
C.尾联直抒胸脆,表达了诗人欲归隐田园,辞官耕桑之情。
D.这首诗文宇洗练,感情真挚,典雅中蕴含平实质朴之风。
15.试分析颈联中“忧国空余两鬓霜”的“空”字和杜甫《蜀相》中“隔叶黄鹏空好音”的“空”字艺术效果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计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的“          ,          ”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2)《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要“开张圣听”,目的是“          ,          ”。
(3)《茅屋为秋风所碳歌》不仅浓恩道染出阴沉盟暗的雨前景象,也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    )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烧图明国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等字眼层出不穷。
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距。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毁是巧野蛮战争的历史伤痕,而巴黎圣母院失火却是和平时期的安全          。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而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的落幕,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种巨大损失。
雨果常经          地痛斥英法联军的恶行,今天,我们又怎能借着消防安全问题口不择言地发泄仇恨?现代社会文明应不断进步,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确实不如百年前的雨果。余秋雨曾说过:“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圆明园被焚毁和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的联系,仅仅在于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承载文化艺术的          ,都是人类历史中          的一部分。
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前行。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重蹈覆辙,因而不能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来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作为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巴黎圣母院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
B.作为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作为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巴黎圣母院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
C.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
D.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和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事故    义正辞严    圣地    不可或缺
B.事故    理直气壮    胜地    不可或缺
C.世故    义正辞严    圣地    缺一不可
D.世故    理直气壮    胜地    缺一不可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铭记历史正是为了让我们避免不重蹈覆辙,而不能拿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B.铭记历史正是为了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而不能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C.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避免不重蹈覆辙,因而不能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D.正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因而不能拿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戏剧不同于小说,小说仅用文字来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戏剧往往是通过演唱来刻画和凸显人物性格的某一特质,抒发情感,彰显主题。演唱推动叙事进展,①          ,情节和故事就成了枯木死水,波澜不惊。如果说情节和故事是河床,②          ,两者共同构成了江河,奔腾涌动。因而,与其说戏剧是叙事小说,不如说戏剧是叙事诗歌;与其说戏剧是综合艺术,③          。

21.下面是某中学器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湿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B
6. ①拉动中国经济净长,带动各个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②将会使动互联网社交、娱乐等变得更快,处理能力更强,并且5G对B端的重要性很明显。③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
7.C
 8. ①从描写阁楼给人的感觉入手,通过写房间的面积小而有充足的光线,从侧面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②营造出主人公阁楼生活舒适、温暖的氛围,与后文演出剧场中冷清、紧张的气氛形成对比,③作为象征,比喻主人公现实生活状态与梦想生活状态之间的矛盾,推动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南省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测评语文试题』  下一个『湖南省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