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语文试卷(提升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语文试卷(提升卷)(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语文试卷(提升卷)试卷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十月,一场秋雨过后,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
试题预览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检测
语文试卷(提升卷)
试卷分数: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十月,一场秋雨过后,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尘世的浮华、喧嚣静静扬弃。山舒缓,(    );水清冽,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水,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心灵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一带碧水,怎么看都像一部        的素书。她婉约,曼妙,        ,不愠不喜,用        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        的境界。静立水畔,听任心灵被潺潺流水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B.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C.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D.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手不释卷  不卑不亢  波澜起伏  百折千回
B.百读不厌  不骄不躁  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
C.手不释卷  不骄不躁  波澜起伏  百折千回
D.百读不厌  不卑不亢  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仿佛水墨画卷中清淡的留白 B.仿佛水墨画卷的清淡
C.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 D.似清淡的水墨画卷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文学创作中,          ,创作者的情怀也同样重要。比如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在于情怀而不只在于才华,这一点前人早有注意。宋人戴复古诗云:“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在这里,戴复古把自己所处的南宋时代与唐代对比,          。杜甫、陈子昂之所以成为“秋鹤”,不仅在于他们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忧国伤时的情怀。而戴复古所处的南宋时期,虽然有才华的人很多,          ,于是便只能成为斜阳中的“乱蝉”了。
5.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不超过40个字。(6分)
釆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釆莲女,少年,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顾右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怦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漂荡。
镜头三:                                                           
镜头四: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我们一度形影不离,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他。是什么,已经记不清。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他要回了那件东西。
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树顶上曾有鸟窝,现在没了。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走进那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过去了,在那里面,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没有多少事可以放心到光天化日下去做。规规整整的高楼叫人想起图书馆的目录柜,只有上帝可以去拉开每一个小抽屉,查阅亿万件心灵秘史,看见破墙而出的梦想都在墙的封护中徘徊。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只像是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唰啦一下墙都不见。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上哪儿的不知道要上哪儿了,干嘛的忘记要干嘛了,漫山遍野地捕食去和睡觉去么?毕竟又趣味不足。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谁,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唯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典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地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天喻或是神来引领。
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对,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虔诚或者郑重,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本文中,“墙”沿着作者流动的心绪,象征着史铁生对于精神困境的一系列生命体认。同时,它又不仅归属于个体生命,亦是人类生存窘境的精神写照。
B.文章开篇,以议论入手,从总写有关往事与记忆的人生感悟出发,引出墙。与墙有关的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些无奈和悲伤的,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C.“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作者在遭遇人生的劫难后充满痛苦、不甘、怨愤,始终无法正视。
D.史铁生散文以意象苍渺著称。本文“墙”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意象的意义多重化的特点,遥指作者充满哲思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深邃内心世界。
7.文章为什么描写《苏武牧羊》的曲调和吹奏的老人?(5分)
8.请结合全文,分析“墙”的内涵。(6分)
9.如何理解“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这句话?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流凌的黄河
单振国
①站在数九寒天的黄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纷飞的穹宇下,我看黄河。 黄河,像一条蜿蜒浩荡的银色巨龙,正静静地、静静地流动着,在雪花无声无息里流动,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动。
②没有浮躁的喧哗,没有烦嚣的不安,没有轻薄的浪花,甚至连一点儿脚步声都没有。有的,只是雄浑磅礴的气势,泰然自若的风骨,沉着稳健的向前,战胜一切的自信!
③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铺天盖地,浩浩荡荡。没有鸟鸣虫吟、红尘碎语,没有争锋斗狠、狂放泼野,唯有静静地流动。漂浮着满河满河浩阔壮观的北方冬天。好像是一条蛰伏入眠的巨龙。
④啊,雪落黄河静无声。
⑤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恍然,唰地彻底醒来,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力,以四两拨千斤的手臂,轻轻一揽,迅疾带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图阻遏她前进的冰坝。这不,远远地,咔嚓一声,犹如霹雳横空、巨崖崩塌,令人惊心动魄、寒毛悚立。严寒精心高垒起的一座冰山訇然碎裂,没入宽阔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顷刻惊飞四散,朔风黯然销声匿迹,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凛冽的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喧哗自己是冬天。
⑥雪是越下越大,白花花的,一朵一朵飘着,漫天漫地,稠稠密密。雪吞咽着山川村落、烟火人间,吞咽着高原大地、日月星辰,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到她茫茫的白幕之中。但她吞咽不了黄河,黄河依然静悄悄地、稳如泰山地流动着。站在高原的更高处看流凌的黄河,又像是一条从天而落的银河,舒缓而下,连接天地。河,睡在天堂之上,唯有梦是那样亘古遥远、瑰丽雄浑,那样多彩缤纷、近在眼前,只轻轻地飘浮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向着无尽的远方。
⑦晋陕峡谷,犹如大地哗啦扯开的胸膛,在白花花的雪野里,大幅油画般铺开,铺成雪原莽莽、雪峰巍巍的浩大背景,黄河被衬托得更加气势磅礴。看吧!大河上下,好一派雄浑壮观的景象。此刻,任何华美的辞藻,都没有力量嵌进这天地无声却令人心海咆哮的壮丽诗章中;任何高亢的赞美,都显得那么苍白微弱。只有流凌的黄河,在无声无息中永恒汇聚着、充盈着、释放着排山倒海的力量,凛然高耸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气,昂然高扬出战胜一切阻遏、一切对手的霸气,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⑧看流凌的黄河,我瞬间强大、瞬间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绺飞散的冷雾,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由不得要往远看、往大看。我想,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裏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她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黄河,虔诚地跪在黄河冰冻铁硬的滩头,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
⑨就在我抬头的刹那,太阳拨破云海,红彤彤、圆润润、热腾腾的,带着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流动的冰凌上折射出万道金光。远远望去,寥廓的黄河滩上,飞起一圈又一圈绚丽耀眼的彩虹!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蛰伏的黄河看似入眠,实际上在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她的内心始终抱有瑰丽雄浑、向着无尽远方的梦想。
B.第⑤段使用了拟人的手法,黄河轻轻一“揽”,大堆的冰坝被带走, 严寒精心高垒起的冰山“訇然碎裂”,苏醒了的黄河势不可挡。
C.第⑥段描写了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下去的白雪,第⑦段写了犹如浩大背景的晋陕峡谷,用以衬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
D.作者精心选取了黄河静静地流动、蓄积力量冲破阻碍等几个场景, 将黄河从入冬、封冻到解冻的全部过程展现了出来。
11.流凌的黄河释放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冲破阻碍给了作者哪些启示?(6分)
12.最后一段所写的景象有何特点?请加以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然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愈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溺不吊⑤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磬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溺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B.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溺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C.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溺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D.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溺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等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
B.“释家”,释门、佛门的意思,“释家者”犹如《游褒禅山记》中“浮图”,可指和尚。
C.“韩文公”之“文”是韩愈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私谥为“靖节”,苏轼谥号为“文忠”。
D.延佑是元仁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永和九年”中“永和”,即晋穆帝年号。从秦始皇开始,皇帝即位要设立年号。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
16.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二)古代诗歌欣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题崔公池亭旧游
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
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
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
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A.起句回忆昔日游览崔公池所见之景:水清如镜的池塘里,绽放着芳香红艳的荷花,时节已是初秋了。
B.颔联诗人避开对昔游之乐的具体描写,而以抒情之笔写今日之感慨,且饱含人生哲理,读来别有韵味。
C.“红艳影多风袅袅”中的“红艳”指荷花,此句是说荷花繁盛,水中倒影与水上花枝一起在风中摇曳。
D.诗题曰“题崔公池亭旧游”,末句云“尽日无人独上楼”,可见此次重来,既无主人崔公,亦无他人陪伴。
18.清代诗人屈复《唐诗成法》评此诗曰:“情景兼到,照应有法。”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波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         ”。

四、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检测
语文试卷(提升卷)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语序不当,应改为“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删去“使”。A项,“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语序不当,此句缺少主语。B项,“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缺少主语。C项,“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语序不当,“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缺少主语。
2.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百读不厌:形容文章写得好,百看不烦,耐人寻味。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修饰“素书”,应选用“百读不厌”。不骄不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态度稳实。不卑不亢:形容处事待人态度得体,不傲慢、不卑屈,恰到好处。根据“婉约”“不愠不喜”等分析,应选用“不骄不躁”。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原指波浪四起,常用比喻义,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根据语境,应选用“柳暗花明”。
百转千回:形容反复曲折,回旋不断。百折千回: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修饰“境界”,应选用“百转千回”。
3.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结合后文“像秋日醉人的醇酒”“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分析,“似”与“像”“如”的对应性更好。“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都是“多重定语+中心语”的结构。A项,“仿佛”与后文的“像”“如”结构不一致。B项,“仿佛”与后文的“像”“如”结构不一致,“水墨画卷的清淡”与后文“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结构不一致。D项,“清淡的水墨画卷” 与后文“秋日醉人的醇酒”“儿时记忆中的手绢”结构不一致。
4.示例:①创作者的才华很重要  ②认为情怀决定着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  ③但大多缺乏忧国伤时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后文“创作者的情怀也同样重要”和“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在于情怀而不只在于才华”可知应该填写“创作者的才华很重要”。第②空,根据前面的“风格的巨大差异在于情怀而不只在于才华”可知应该填写“认为情怀决定着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第③空,根据前文“更在于他们忧国伤时的情怀”和后文“便只能成为斜阳中的‘乱蝉’了”可知应该填写“但大多缺乏忧国伤时的情怀”。
5.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不好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扩展的能力。电影镜头的脚本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主要是通过突出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如第四个镜头中的“知”“羞”二字,写成“知道”“害羞”就没有动作感,而若写成“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动作性就强了。
6.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始终无法正视”错,原文“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作者最后明白在遭遇艰难挫折时,选择接受它,只有拥有坦然面对、积极思索的心态,才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7.①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②《苏武牧羊》讲述苏武流放绝地,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借哀而不死的咏叹营造顽强的氛围,使作者鼓起战胜不幸的勇气。③吹奏乐曲的老人给作者带来启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战胜挫折。(答对一点给2分,二点给3分,三点给5分)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苏武牧羊》的曲调的作用:“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可见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可见是借苏武牧羊的故事鼓起我战胜不幸的勇气;“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这就是老人带给我的启示。
8.①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制造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孤独体验。文章记述了我童年时与同窗好友的一件小事,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②是人内心恐惧的构筑者。“那青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测评』  下一个『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第七单元基础练习A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