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登泰山记》精品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登泰山记》精品练习(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山麓(lù)雕砌(qiè)山巅(diān)B悬崖(yá)石磴(dènɡ)须臾(yú)C戊申(wù)岱祠(cí)姚鼐(lài)D膝盖(qī)石罅(xià)佝偻(lóu)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组是()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②余以
试题预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山麓(lù) 雕砌(qiè) 山巅(diān)
    B悬崖(yá) 石磴(dènɡ) 须臾(yú)
C戊申(wù) 岱祠(cí) 姚鼐(lài)
D膝盖(qī) 石罅(xià) 佝偻(lóu)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③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稍微) ④世皆谓之天门云(句末语气助词)
   ⑤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 ⑥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A①④⑥ B  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
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B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C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D是日,观道中石刻
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既上,苍山负雪    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④其远古刻尽漫失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此东海也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D(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
8、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始循以入(开始) B遂至其巅(因此) 
C崖限当道者(阻挡) D及既上(等到)
9、下列句中“是”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是月丁未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D吾祖死于是
10、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行无过矣 
B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二、填空题
1.《登泰山记》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代_________派代表人物,他和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桐城三祖”。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_______风雪,______齐河、长清,________泰山西北谷,__________长城之限,___________泰安。
3.“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记时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____、____、____、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____、____、____、____、申、酉、戌、亥。
4.“戊申晦”其中“晦”是指农历记年的______,农历称初一为“____”,称十五为“______”。

三、课内阅读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词。
晦(                )    须臾(                )
绛皓(              )    偻(                  )
2、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文中多处侧面烘托了日观峰的高峻,请用    标出。
4、用“∥”标出本文写日出之景的层次。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句间关系看,“无”与“有”相反,它们之间的“而”表示转折关系,所以“而”之前应该断开。
B.从句意看,“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楚王之所以与百姓同乐的原因,所以“庶人”后应该断开。
C.从行文结构作用看,“此则人之变也”是对上句的回答总结,所以“此”前面应该断开,“也”后面应该断开。
D.从语法角度看,“而”表转折,“而风何与焉”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而风与何焉”,“而”前面应该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谪”是降职贬官之意。古代表示贬谪的词还有“黜”“免”“迁”“迁谪”“罢”等。
B.“子瞻”是苏轼的字。古人幼时命名,取名的同时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C.“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且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D.“朔”指农历每月初一。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晦”,十五称“望日”,十六称“既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
B.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从大处着眼,行文不同凡响,这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
C.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哲理 。
D.作者凭吊赤壁“流风遗迹”,联想楚王宋玉论风、曹操孙权争雄的故事,既点明题目“快哉”出处,又增添了怀古的气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译文:                                                                           

                                     
(2)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译文:                                                                           

                                                                          
5.概括作者畅言“快哉”的原因。
答: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A“雕砌”的“砌”读“qì”;C“姚鼐”的“鼐”读“nài”;D“膝盖”的“膝”读“xī”。
2、答案:A     解析:③稍:渐渐;⑤及:等到。
3、答案:C
解析:A“采”通“彩”;B“圜”通“圆”;D“受”能“授”。
4、答案:D     解析:D“桐城”为籍贯。
5、答案:B
解析:B“道”是动词,A、C、D三项均为是名词。
6、答案:B
解析:①等到,②和,③弥漫,④磨灭。
7、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为判断句。
8、答案:B     解析:B遂:于是,就。
9、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为代词。C“所是”的“是”为“赞美”;“是之”的“是”为“认为……正确”。
10、答案:C      解析:A日:每天;B烛:照亮;D绳:约束。
二、填空题
1.《惜抱轩诗文集》 姚鼐 清 桐城 方苞 刘大櫆
2.乘 历 穿 越 至于
3、戊 己 庚 辛 辰 巳 午 未 
4、三十 朔 望
三、课内阅读
1、月末的一天  须臾:一会儿  绛皓:红色、白色  偻:弯曲;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  
2、略    3、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数十立者,山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而皆若偻  4、略
四、课外阅读:
1、答案 B
解析 从句子结构形式看,“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句式,是两个独立的句子,所以“与”前面应该断开。
2、答案 D
解析 A项,“迁”表示调动官职,“左迁”才是降职。B项,古人到了成年即男子20岁、女子15岁才取字。C项,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如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为开元(713—741),后期的年号为天宝(742—756)。
3、答案 D
解析 “楚王宋玉论风”的事,发生在楚国宫苑兰台,不在赤壁。
4、答案 (1)在靠近他住宅的西南面建了一个亭子,用来观赏江流上的景象,我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即:就着,依着。胜:胜景,美景。名:命名。)
(2)(这里)曾是曹操、孙权窥伺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风尚和真迹,也足以使后世的人称为快事。(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骋骛:犹言“驰马”,形容他们驰骋疆场。流风遗迹:遗留下的风尚和真迹。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
5、答案 ①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②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
参考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沔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在靠近他住宅的西南面建了一个亭子,用来观赏江流上的景象,我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水中生物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小桌旁边的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这里)曾是曹操、孙权窥伺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风尚和真迹,也足以使后世的人称为快事。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赏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与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诗人游子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上册《赤壁赋》精品练习』  下一个『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测评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