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四月月考第四次考试语文试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四月月考第四次考试语文试卷(一)(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18分)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最高领导人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试题预览
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18分) 
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高领导人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大量的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认识敦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佛教文化的昌盛,不仅体现在中国大乘佛教的各个主要思想 宗派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传译、抄写佛经以及开窟造像、举行法会等正统的宗教活动的频繁和规模,也体现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岁时节庆和娱乐活动中所反映的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迹。同 时,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另 外,其他外来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畅行其道。敦煌文化这一现象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和睦相处。 
  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如回鹘文、于阗文和粟特文等。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显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学,它鲜活、明快,具有浓郁的宗教、生活气息。鸿篇巨制《维摩诘经讲经文》,已经孕育了后代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雏形。 
  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兼收并蓄、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绘制积极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深涵经义意蕴,致使画作美不胜收。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的今天,敦煌壁画就成为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 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在南北朝时期,传自西域的画法逐渐被中国的画家所吸收,画史记载北齐画家曹仲达画人物衣纹稠叠如出水之状,被称为“曹衣出水”。南朝张僧繇曾采用“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绘制壁画。曹、张的画法正是传自印度和西域的画法,在敦煌早期壁画中十分流行。其中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撑。 (摘编自樊锦诗《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在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影响。 
B.敦煌文献中的大量非汉语文献,因为属于“死语言”,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大。 
C.“敦煌文学”中的俗文学包括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等多种体裁,极具研究价 值。 
D.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和张僧繇的“凹凸法”,都属于那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具体分析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 
B.文章以……讲话开篇,同时作为全文的中心观点,既高屋建瓴又提纲挈领。 
C.文章第四段举出《维摩诘经讲经文》,旨在论证敦煌文学的兼收并蓄自信创新。 
D.文章基于“古为今用”的逻辑前提,重点论述了敦煌文物遗存、文献等三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敦煌,各种宗教都大体和睦相处,表现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包容并蓄。 
  B.敦煌曲子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没有关系。 
  C.因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敦煌壁画更显珍贵。 
  D.我们进行今天的文化建设,应该认真总结发扬古代敦煌的经验,扩大国际文化交流。 
 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救助政策要精准落地,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
过去几周,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中小微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现金流断裂,因为它们在业务大幅减少甚至停顿的同时,还得继续承担包括人工、租金和利息等开支。缓解现金流压力,主要包括三种途径:增加收入、降低开支、获得外部融资。收入的增加取决于生产与生活秩序的恢复,降低开支则需要切实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外部融资是化解中小微企业现金流断裂风险的重要手段。正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把资金输送到中小微企业,并不容易。一是获客难,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数据少、地理位置分散,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了解不多。二是风控难。传统银行的风控模型要看历史数据、抵押资产等,一些中小微企业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两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大科技平台发挥长尾效应的优势,链接数以亿计的企业与个人,有助于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摸清中小微企业的状况并实时了解它们的变化。最近,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就依据支付宝线下二维码支付的数据,测算全国个体经营户2018年的营业额为13.1万亿元,相当于这一年全国社会零售总额的34.4%。运用大数据掌握充分信息,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通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以实时交易和行为特征等数据替代抵押资产,做信用风险评估。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与国际清算银行联合研究分析中国网络借贷数据,发现大数据风控模型在预测违约率方面优于传统银行的模型,还可以迅速、大规模地开展业务。三家新型互联网银行每年分别可以发放约1000万笔的小微或者个人贷款,其平均不良率保持在1.5%上下。
数字技术支持融资决策,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大规模地服务过去很难被传统金融覆盖的中小微企业,是一个世界水平的普惠金融创新。比如一家互联网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310”模式,三分钟线上申请贷款,一秒钟资金到账,零人工干预。这一点在疫情防控期间尤其重要,因为不需要面对面签约。一项调查显示,50%的小微企业计划向新型互联网银行申请贷款。传统商业银行也都在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支持信贷决策。这都说明,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改变过去对中小微企业情况不了解、缺乏抓手的现象,精准施策,支持它们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支持中小微企业,就是在保就业,就是在保稳定。数字金融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可以掌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和未来前景,解决了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控难问题,从而有助于把党中央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在疫情冲击中为企业雪中送炭。
(摘编自《数字金融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政策只有跑在受困企业前面,才能精准帮扶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
B.中小微企业为了缓解现金流断裂的风险,最重要是恢复生产与生活秩序。
C.数字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了大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D.数字金融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了解中小微企业情况,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到实处。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说明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现金流断裂,且分析了风险原因,及解决的三种途径。
B.文章阐明资金输送不容易,既分析了两大难题,又分析了两个解决办法。
C.文章引用支付宝线下二维码支付数据的例子,实时了解全国社会零售总额,摸清中小微企业的状况。
D.文章末进行总结,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
B.大数据风控模型在预测违约率方面优于传统银行的模型,可以迅速、大规模地开展业务。
C.在疫情防控期间,数字技术尤其重要,50%以上的小微企业计划向新型互联网银行申请贷款。
D.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了解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和未来前景相关情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 5G 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700 多位数学家,800 多位物理学家以及 120 位化学家”。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 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 2020 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 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大学怎么招生,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在高招中。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应当承认,两个探索方向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发展,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 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大学”建 设高校开展试点。 
 C.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
D.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
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 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 的改革方向。”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 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9.“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祖玉屏,始慕乡学。父麟书,为县学生,以孝闻。国藩,道光十八年进士。咸丰初,诏群臣言得失。奏陈今日急务,首在用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复上言:“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于岁入常额外,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至岁出之数,兵饷为钜,绿营兵额六十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余万。其时大学士阿桂即忧其难继,嘉、道间两次议裁,不及十之四,仍宜汰五万,复旧额。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又深痛内外臣工谄谀欺饰,无陈善责难之风。因上《敬陈圣德预防流弊》一疏,切指帝躬,有人所难言者,上优诏答之。二年,典试江西,中途丁母忧归。江宁平,天子褒功,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赏双眼翎。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①如畏。国藩为政务持大体,规全势。自西人入中国,交涉事日繁。及廷议购机轮,置船械,则力赞其成,复建议选学童习艺欧洲。每定约章,辄诏问可许不可许,国藩以为争彼我之虚仪者可许,其夺吾民生计者勿许也。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居江南久,功德最盛。同治十三年,薨于位,年六十二。百姓巷哭,绘像祀之。事闻,震悼,辍朝三日。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节)
[注]①粥粥:敬慎谦恭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B.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C.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D.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殿试的及第者称为进士。
B.遭逢父母的丧事叫丁忧,其中遭逢母亲的丧事叫丁母忧,遭逢父亲的丧事叫丁父忧。
C.同治是年号,年号是一种用来纪年的名号,从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一直延用到清朝。
D.古人对“死”的称呼有严格的规定,如崩、薨、卒、不禄等。“薨”一般指诸侯或大官的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曾国藩直言敢谏。他上奏章指出皇帝身上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些话是别人所不敢说的,皇帝用嘉奖的诏书答复他。
B.曾国藩针贬时弊。他上奏陈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天下的两大患,并用一系列数字进行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C.曾国藩荣宠加身。他被皇帝加封为太子太傅、一等毅勇侯,赏赐双眼花翎顶戴,这是清朝开国以来大臣未曾有过的荣誉。
D.曾国藩思想先进。他极力促成朝廷向西方购买先进机器、置办先进船舶枪械等事情,建议选拔年幼的学生到欧洲学习技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岁人常额外,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
(2)国藩以为争彼我之虚仪者可许,其夺吾民生计者勿许也。
(二)诗歌鉴赏.完成14-19题.(18分)
异俗二首①
李商隐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未惊雷破柱②,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剌骨铦③。
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④。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
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贾生兼事鬼⑤,不信有洪炉⑥。
注:①徐逢源云:“此诗载《平乐县志》,原注下又有‘偶客昭州’四字。”②《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烂,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③铦(xiān):锋利。④彤幨(chān):红色的车帷,借指刺史。汉代刺史“传车掺驾,垂赤帷裳”(见《后汉书•贾琼传》)幨:一作“襜”。⑤贾生事鬼: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向贾谊问鬼神之本事。⑥洪炉:指天地造化的自然之道。《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避”字发端,对疟疾的流行,居民多数迷信巫师、崇拜鬼神,采取逃避的办法。当地儒生信求天地大业,不事鬼神。
B.诗人认为当地的自然气象与中原不同。春寒,故云“夜夜添”。当地雷雨多,习以为常,故云“未惊”。洪水发作无时,故云“不报”。
C.诗中记录了百姓为了解除老虎的威胁,用毒箭射杀老虎,同时还向巫师寻求缚虎的符咒。
D.此诗围绕“异俗”而构思,诗人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晚唐昭州的气候环境、风土民俗、人文风化、社会状况。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题。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①(节选)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②堕洲渚。
题郑防画夹五首③(其一)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纯甫:王安石的小弟弟。惠崇:宋初僧人,能诗善画。②倚然:自在超脱的样子。③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有述有评,既有对画中的景色的描绘,又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B.两首诗所写题材都是僧人惠崇的画作,都直接地表达了对惠崇画作的赞许。
C.王诗运用了对比衬托,指出画史上的众多画家不值一论,自己只推崇惠崇。
D.惠崇所画山水风景,被后代文人墨客收藏题咏,可见其画艺的高超与精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题。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①
白居易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着绯②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
【注】①行军司马:职官名。唐代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相当于今参谋长的职务。本诗写于作者江州司马任内。②着绯:穿红色的官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开门见山,交代写作缘起。“谁能”二字看似发问,实为肯定其卓越的才能。
B.颔联正面描写,赞美了李景俭具备“文可治世、武可定邦”的才华,充满敬佩之情。
C.尾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D.整首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题。
赠彭州权别驾
苏颋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注]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中台:中书省。掖桓: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
17.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中“脉脉”一叠词,既写出了两条河默默无声地流过锦城,又写出诗人绵远深挚的送别之情。
  B.颔联“只道”与“徒闻”对举,一迎一揖,本以为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
  C.诗中“分飞”“岐路”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莫怆”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出京任职而离别的悲伤之情。
  D.诗人最后希望他那位往别处任职的朋友能够考绩列为优等,寄盼友人能带着政绩重返京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题。
送汾城王主簿
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注】带印:掌管印玺,指王主簿少年出任,回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情人:这里指友情深厚的人。禁钟:宫中的钟声。
18.下列对这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泗洪县洪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