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同步课时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同步课时作业(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6.1赤壁赋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到……去2.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舳舻千里,旌旗蔽空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举匏樽以相属D.相与枕藉乎舟中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
试题预览
16.1 赤壁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2.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举匏樽以相属
D.相与枕藉乎舟中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侣鱼虾而又友麋鹿
C.况吾与子渔樵于于江渚之上
D.泣孤舟之嫠妇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B.望美人兮天一方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客有吹洞箫者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凌万顷之茫然
6.下列对《赤壁赋》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赋是《前赤壁賦》的姊妹篇。两赋抒情写意,大体相同,而此篇表现作者幻想超尘出世以求解脱的情思比前篇更为具体而深沉,末尾鹤化道士的幻觉幻境,更具一层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B.全文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的变化.逐步推出新境,显现出作者文思奔涌,奇想联翩, 幽情妙趣.随文毕现的艺术特色。
C.苏轼秋天刚写完《赤壁赋》,由于情犹未尽, 又在严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
D.《后赤壁赋》写的是月夜之游,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7.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B.赋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C.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D.阴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8.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与天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嫠妇听到箫声的反应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潘多拉效应”。(不超过30个字) 
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为了让他们喜欢上读书,他们的父亲苏洵想到了一个“怪招”。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们一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父亲“偷偷摸摸”“神神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猜想父亲一定是在读什么好书。他们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  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苏轼、苏辙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这个典故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不顾宙斯禁止偏偏打开装满罪恶的盒子如出一辙。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本。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曰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嶢岩①,披蒙茸②,踞虎豹, 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③。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揖予⑤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    )?”问其姓名,使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⑥,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根据句式特点,选文括号内可填入的虚词是(   )
A.矣        B.乎        C.哉        D.也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顾而乐之(看)。
C.履巉岩(踏,攀)。
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
(3)本章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 “冯”同“凭”,乘。
3.答案:D
解析: A、B、C三项都是名词活用。A项名词作状语,西,向: 西;东,向东。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侣,以……为伙伴;友,以……为朋友。C项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D项是动词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4.答案:C
解析:A项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B项古义: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D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
5.答案:C
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
6.答案:C
解析:《后赤壁賦》是农历十月十五日所作,“严冬”一词不正确。
7.答案:D
8.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9.答案:基于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结果与预期恰好相反的心理效应。
10.答案:(1)B; (2)D; (3)表明作者面对前途、理想、抱负时内心的迷茫。
(4)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瞧石显露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课后训练』  下一个『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情景默写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