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新疆喀什巴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巴楚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属试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稿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2.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笔答题均无效。姓名:班级:考场号:考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
试题预览
巴楚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属试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稿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2.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其它笔答题均无效。
姓名:                       班级:          考场号:          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平衡,十分重视生理平衡、心理平衡、饮食平衡、作息平衡、家庭平衡等。平衡国内各种关系是古代政治家的重要策略,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保障。当前的经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平衡的结构关系和供求关系密切相关。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注重各种关系的平衡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更应该注重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首先,保护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其次,文化具有经济价值,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近20多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积极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创新与保护是一对相反相成的关系,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任何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也就不可能与时代相适应。英国著名学者布尔克在他的名著《法国革命的反思录》中说:“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冒着一种危险:即失去其体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才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善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科技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世界性较强,引进更为重要。历史上,中华文化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引进用以发展生产的国外科学技术很少,而引进用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文化则较多,如印度的佛教和中亚诸国的艺术等。因此,在中华文化原有的体系中,缺乏引进先进科技文化的机制。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无所适从,争论不休,从而失去引进大量先进科技文化的时机。而日本则不同,由于它历史上一直以吸收外来科技文化为已任,在日文化体系中有一套成熟的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机制。因而,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能很好地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并能很好地与本国的文化融为一体。
在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既要引进,也要输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要立足国内,也要走向世界。我们既要输出民族性较强的精神文化,也要输出我们当代的科技文化,不断满足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设开放包容、和平友好、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环境美丽的世界,既是我国各族人民的需求,也是全球各大洲各国人民的需求。我们不仅要满足国内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满足世界上各国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达此目的,就必须输出我们的优秀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我们不仅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还要帮助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富起来。因此,为了在新时代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我们应该负起大国的责任,毫不吝惜地输出自己的优秀文化,为世界各国的文明进步,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新时代,在复兴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中国人应正确处理保护与创新、引进与输出的两对关系的平衡发展。   
(摘编自何星亮《建设文化强国需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出现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与其结构关系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有关。
B.事实证明,保护好中华文化,积极发掘文化资源,就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成为文化强国。
A.少引进科学技术,较多引进宗教信仰和艺术文化,这样的做法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D.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就必须输出自己的优秀文化,不断满足各国人民的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古代中国重视平衡说起,自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注重各种关系的平衡观点鲜明。
B.文章从中华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引进与输出两个维度,阐述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措施。
C.文章运用事例论证、正反论证,旨在阐述建设文化强国要做到引进与输出相结合,说理充分。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既做到了首尾呼应,也使得论证思路纲目清晰,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因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中华文化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B.不管是哪个国家还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要创新。失去创新,也就失去了其存在基础。
C.近代历史进程表明,日本坚持吸收外来科技文化,而我们则对外来科技文化一直无所适从。
D.建设文化强国,引进国外先进文化与输出我们的优秀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必须齐头并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日媒称,日本老龄化严重,人口已现减少趋势。如果劳动力减少,日本经济规模也将缩小。为应对老龄化,日本正从接纳外国人等多个方面摸索对策。
日本经济新闻网10月10日刊登题为“日本商讨接纳外国农民”的报道称,日本政府开始讨论利用国家战略特区,放开农业领域接纳外籍劳动者。接纳对象限定为拥有一定实际务农经验的专业人才,将支付不低于日本人的薪资。此前日本主要在城市地区引进高端外籍人才,今后将扩大到地方的基础产业,平街经济发展。
在10月4日召开的日本国家战略特区咨询会议上进行了相关讨论。具体制度将参考目前特区内允许外国人从事家政服务的条款。外籍劳动者将作为出入境管理法的特例允许入境,同时需要满足在原籍国等拥有一定务农经验,以及具有基本日语能力等条件。
日本当地的农业协同组合等机构将作为接纳窗口,向农业生产法人和农户派遣相关外国农民。初步设想由外籍人才的原籍国提供其具有实际务农经验的证明材料,日本的农协等向其支付不低于日本人的薪酬,并提供培训机会。方案还包括限定雇用合同和录用期限等内容,比如仅限直接雇用全职人员等。
日本接纳具有实际经验的外国农民,意在防止廉价劳动力的流入,导致日本生产者的收入减少。截至2016年2月,日本的务农人数为317万人。较10年前减少了208万人。65岁以上务农人员在整体中的占比由38%上升到了47%,人手严重短缺。
日本从1993年起实行“技能实习”制度,外国人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学习专业技术,需要人手的农户接纳了大量没有务农经验的外国人。目前有2.4 万外国人在农业领域工作。但该制度经常发生欠薪和工作环境恶劣等事件,被联合国等各方批评为强制劳动的温床。日本政府通过强制规定适当待遇的特区,将重心转向有农业经验的人才利用。
日本在考虑接纳外国农民时,设想由特区接纳的外国农民从事收获期不同的多种作物生产等,帮助日本生产者扩大经营规模或开拓海外销路等,实现日本强大农业。包括放开外国人在特区从事家政服务等措施在内,日本政府此前将主要着眼点放在了大城市地区的外国人才引进,今后在提升地方骨干产业生产效率方面也要探寻使用外国人才的问题。
作为“劳动方式改革”的一环,安倍政府还在探讨在护理和建筑等领域接纳外国劳动者。有观点认为,由于仅限于人手短缺的领域,并且需要与对象国签订双边协定这一程序,因此由特区引进外国人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加值得期待。(摘编自参考消息网《日媒: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商讨接纳外国农民》)
材料二: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树立和培育积极老龄观,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信心和决心。应当看到,社会中还有不少青年人没有树立起积极老龄观。比如,有的人错误地把老年人看作负担或问题,有的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及时备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有个别人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和关爱。这些错误观念不仅与我国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相悖,而且不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积极看待老年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凝聚着老年人过去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劳动创造,就没有今天的社会财富和文明进步。还要看到,很多老年人在经验、知识、技能方面依然具有独特优势,是传承优秀文化、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                    (摘编自王晓庆《树立和培育积极老龄观》)
材料三: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8日在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委主任孙春兰主持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全面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占总人口的17.3%。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国老龄办等14个部门决定联合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并于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养老习慣。要支持家庭和社区养老设施改造,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机构,完善医疗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养老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增加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                                           (摘编自中华网《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本原来只在主要城市引进高端外籍人才,而在国家战略特区咨询会议上,则讨论准备放开农业领域接纳外籍劳动者,以平衡经济发展。
B.对引进的拥有实际务农经验的专业人才,日本想让其从事收获期不同的多种作物的生产或海外销售工作等,并支付不低于日本人的薪资。
C.目前,我国社会上仍存在不能科学认识老龄化的问题,如把老人看成是负担,不尊重和关爱老人等,这些错误观念不利于解决老龄化问题。
D.当前,我国已经进人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国家正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希望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接纳外国农民对于解决日本某些领域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仍需要履行合法的双边协定,且只能在某些特区实施。
B.老年人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今天的他们依然是在传承优秀文化、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多个方面不可忽视的力量。
C.由于我国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续加深、一些青年人对老年人并不能积极看待等多个因素.14个部门决定开展针对青年人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D.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及时科学综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显得尤其重要,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养老习惯的养老体系与制度。
6.材料一介绍了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模式,你认为这种模式适合中国吗?请结合材料和我国国情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诗文阅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7.下列对文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作者把过去做官视为误入迷途,而把今天的归隐才看作是正确的选择。这两句显示了作者遗世 
   独立、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和与世俗读书人迥不相同的人生观。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作者在外做官,迷失了回家的路。这两句话实写心中的悔恨,与前文“迷途”相呼应。
C.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说明作者回到农村后,就谢绝与上层社会交往,每天独自在院中散步而兴味无穷。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作者借景抒情,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心境:过去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而知还。
8.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每空2分,共8分)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既自以心为形役                                                       
④稚子候门                                                        
9.翻译下列句子(每空5分,共10分)
①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②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10.对文意概括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
B.第二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
C.第三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促使诗人欢欣鼓舞,诗性大发。
D.第四段抒发了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朴归真,但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中却隐含着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
(二)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诗人在开篇指出弟侄虽然生活贫穷,但意志并未消沉,依然执着于学业。
B.诗人赞美自己的弟侄处于世道纷乱之时,却不受外界的影响,勤奋修业。
C.虽处“干戈地”,却修“礼乐风”,颔联凸显了诗人弟侄卓然高洁的品格。
D.诗人勉励弟侄不要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年少时付出的辛苦于终身有益。
12.诗歌的颈联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三)课文填空
13.补齐下面《廉颇蔺相如列传》段落  (每空1.5分,共15分)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君宣恶言,           ,恐惧殊甚,            ,             !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              ,辱其群臣,相如虽驽,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材料,完成14-16题
进入新年,一段时长3分钟的“乡村版迪迦奥特曼”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近年来,此类“土味文化”             ,已经成为网络上一股重要的文化风潮。我们知道,趣味低下、搞怪猎奇、内容浮浅的感官刺激之作必然                。但“乡村版迪迦奥特曼”的跨国大热,以及去年华农兄弟“竹鼠系列”视频的全民火爆,与过往的“土味文化”有着巨大区别。这些创作者更加“接地气”,擅长用优质的创作传达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我们乐见这种乡村文化的繁盛。文化产品要做到特定时代的“社群生活的表达”。二十世纪西方出现的众多艺术流派,与曾经的艺术表现形式                   。事实上艺术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方法。
扎根时代、扎根生活,这是文化产品创作的                       。而今,全民文化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大幕,优秀的“土味文化”无疑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请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了这条短视频,网友纷纷转发,以示支持
B. 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了这条短视频,获得了网友大量转发支持
C. 这条短视频是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出来的,网友纷纷转发支持
D. 这条短视频由五名“90后”费时半个月拍摄,获得了网友大量转发支持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独树一帜   昙花一现   分庭抗礼   终南捷径
B. 独树一帜   稍纵即逝   大相径庭   终南捷径
C. 异军突起   昙花一现   大相径庭   不二法门
D. 异军突起   稍纵即逝   分庭抗礼   不二法门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明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B.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达真实的生活,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C.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表现真实的生活,这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D. 擅长用优质的创作揭示真实的生活,这也代表着“土味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17.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庄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D.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诗,比较适合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1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6分)
分子诊断技术由于其检测精准,灵敏度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的调查、食品卫生检查、肿瘤和遗传病的早期诊断及法医鉴定等各个领域。核酸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发明是分子诊断最重要的突破。它可以非常专一地、较快较简便地将非常少量的DNA迅速放大到百万倍至十亿倍,用于检测,从而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和专一性。
                                                                                      

                                                                                       
四、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鹞子抓住了栖息在大树上的一只夜莺,正要吃掉它。夜莺请求说:“我这么小,填不饱你的肚子,如果你真的缺少食物,就应该去找更大的鸟。”鹞子回答说:“如果我放弃到手的食物去追求那渺茫的东西岂不成了傻瓜?”“那你永远成为不了一只翱翔天宇的雄鹰。”夜莺临死前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1. B  
解析: B.根据第二段“近20多年来,我因许多地区,积极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可知,“成为文化强国”的表述于文无据:且“就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表述过于绝对。
2. C  
解析:C.“旨在阐述建设文化强国要做到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的结论错误,文章运用事例论证、正反证,论证的是“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善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
3. D  
解析:A. 强加因果关系。B. 根据第三段“任何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也就不可能与时代相适应”可知,“失去创新,也就失去了其存在基础”推断错误。C.根据第四段“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无所适从,争论不休,从而失去引进大量先进科技文化的时机”可知,“ 外来科技文化”偷换概念,应为“强势的西方文化”;且“一直无所适从”表述过于绝对。
4. A  
解析:A.“平衡经济发展”是次要原因,更主要和直接的原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 日本原来只在主要城市引进高端外籍人才”错,与材料一中“此前日本主要在城市地区引进高端外籍人才”的说法不同。
5. C  
解析:C.“开展针对青年人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理解错误,原文有“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的说法,可见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
6.观点一:不完全适合中国,但个别地方可以借鉴。日本模式的重点在于将突破的重点放在了农业领域,尤其是设置特区的设想比较先进。我国现在正处于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有选择地引进一些创新性的农业人才, 壮大我国的农业产业,有效破解农村老龄化问题,这一思路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
7.观点二: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口众多,与日本岛因有较大的区别。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来说还是处低位,农业领域的劳动力的价格更是处于低位,靠高薪引进有实际务农经验的专业人才去和国内的农民竞争,显然不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6分,选择以上任一角度回答均可,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酌情给分)
8.B
8.①状语后置       以前路问征夫     
②宾语前置        胡为乎遑遑欲之何 
③被动句          为:被              
④省略句       稚子候(于)门   
9.①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何不随心所欲地生活而不用管他生死呢?
②爱惜(趁着)美好的时光,独自出去,有时在田里除草培苗。
10.C
解析:(看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诗性大发,而是悲愁叹老,自伤自悼,这种敏感与哀伤是诗人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的自然流露。)
11.A
解析:A项,“虽然生活贫穷”错误。首句的诗意是“为什么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所以首句的第一个“穷”字指“处境窘困”。
故选A。
12.颈联描写了书堂清幽静谧的环境,可使读者感受到弟侄伏案苦读的形象;上承对弟侄的赞美,由此转入尾联对弟侄的劝勉二领绿面诗歌的节奏。
解析:首先要分析颈联写了什么景色,然后分析这些景色所体现的环境特点,最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分析情感时,要由表及里进行分析。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竹影”“泉声”既体现了环境的清幽高雅,也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宁静,表达的是作者的喜爱之情。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借以表现诗人对弟侄勤奋刻苦的赞美之情。
13.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②今君与廉颇同列
③而君畏匿之
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况于将相乎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⑦而相如廷叱之
⑧独畏廉将军哉
⑨徒以吾两人在也
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4. D       
解析:根据文段前后内容可以知道,此处以“这条短视频”作为主语,与上下文陈述对象一致,语言更连贯,因此排除AB,与C项相比,D项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衔接更为紧密。C项前后主语中途易辙。故选D。
15.C 
解析:第一处: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力量突然出现。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这里是指“土味文化”兴起,用“异军突起”比较合适;第二处: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过去了(多指时间、机会)。这里是指那些“趣味低下、搞怪猎奇、内容浮浅的感官刺激之作”会很快消失,用“昙花一现”比较合适;第三处: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根据语境这里是说二十世纪西方出现的众多艺术流派,与曾经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差别大,用“大相径庭”更符合语境;第四处: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终南捷径:比喻求名利最近便的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语段是说文化产品创作的路径,用“不二法门”符合语境。故选C。
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