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15课《我与地坛(节选)》分层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15课《我与地坛(节选)》分层作业(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我与地坛(节选)[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地坛离我家很近,①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②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
试题预览
我与地坛(节选)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坛离我家很近,①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②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③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____________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__________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____________了一段段高墙,又______________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④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文中标序号的四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①处应用句号。]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B.侵蚀 淡褪 倾圮 散架
C.侵蚀 暗淡 坍圮 散架
D.剥蚀 暗淡 倾圮 散落
A [剥蚀:剥脱而逐渐损坏。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淡褪:指颜色褪去变淡。暗淡:(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坍圮:崩塌。倾圮:坍毁,倒塌。散落:分散地往下落。散架:完整的东西散开,比喻散伙或垮台。常用于极端疲劳。]
3.下列在文中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这时候想必是该来了
B.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C.我想必这时候该来了
D.想必这时候我是该来了
B [“这时候”承接上文,应置于句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②①③⑥
C [⑤是对史铁生总的评价,后面的几句是对这一评价的解释;②是对史铁生品格的赞扬;④是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史铁生的特点。⑥①③三句联系较为明显,⑥是说史铁生的创作,①是说创作的艰辛,有“文字”“一个个字”相照应,③是对史铁生以生命创作出的“文字”的赞扬。]
5.下面是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此段文字意蕴丰厚,阅读后请根据要求答题。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文段中史铁生说自己“头一次意识到”,表明突然读懂了母亲。他读懂了什么呢?文中语言深沉含蓄,如果现在母亲就站在他面前,请你替史铁生拟写几句对母亲直抒胸臆的话,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读懂了母亲的关爱和无私的付出。对母亲说的话:您为我受尽煎熬,我现在才明白您无私的付出,您倾注的爱震撼着我的心!为了您,我一定要活出尊严来!
6.请以史铁生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史铁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
7.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第三节(课文未选),作者以种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复杂多变的人生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之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  ①  ,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②  ,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③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注意“春、夏、秋、冬”的顺序,所填语句要与上下文的句式和内容保持一致。
[答案] (示例)①秋天是黄昏 ②秋天是大提琴 ③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想念地坛(节选)
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音,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过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坛里没有人世间的喧嚣,却不乏大自然四季的歌咏,作者喜爱的正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静。
B.地坛是作者在痛苦的思索后走向“安静”的地方,是作者写作道路上的一次零度,因此作者想念地坛。
C.“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此句句式整齐,简洁有力,批评了世人追逐强权和豪华的心态。
D.地坛在作者心中已成为一种象征,作者想念地坛,实际上是对一种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的想念。
A [A项,从全文看,作者喜爱的不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静”,而是一种超越了现实功利的安静,所以结尾才说“地坛在我”。]
9.统观全文,地坛的“安静”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层次,找出地坛“安静”的特点,分点作答。
[答案] 远离喧嚣(“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亦可);不与世隔离;恒久而辽阔;放弃荣华,漠视恭维与强权。
10.结尾处“地坛在我”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文意,结尾处“地坛在我”一句的含意是表明以往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
[答案] 以往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荷塘月色》拓展阅读练习』  下一个『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15课《我与地坛(节选)》课后训练习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