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同步课时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同步课时作业(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4.1故都的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混()沌 ⑵潭柘()寺 ⑶驯()鸽 (4)廿()四桥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②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
试题预览
14.1 故都的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混(   )沌 ⑵潭柘(   )寺 ⑶驯(   )鸽  (4)廿(   )四桥
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
③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④聪明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⑤昨天偶遇老同学,尽管长期未见,但我们却没有感到陌生,反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⑥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有名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4.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秋天的一项是(   )
A.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展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榜,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紅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⑥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鸟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紅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幕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天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展,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⑨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选自《郁达夫文集》,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B.作者做了一系列的对比,其中用德国的冬天与江南的冬景比较,说明德国的冬季与江南相同。
C.第⑦段,借助想象的力量,不经意的点染,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D.作者抓住江南冬天的特点,选择典型事物从不同侧面渲染、刻画,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2)请写出本文依次写了哪些江南的冬景?各有何特点?
(3)作者写:“江南雪景图”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结合文本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诗文的,引用这些诗文有什么好处。
(4)《故都的秋》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秋天的特点,本文描写江南的冬景,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请点出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7.写作积累: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奉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等奉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冬子、柿子、葡萄,成热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
请参照上面的文段,描绘一两种你熟悉的植物,以凸显某个季节。(2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hùn (2)zhè (3)xùn (4)niàn
2.答案:A
解析:①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长途跋涉。使用正确。
②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使用正确。
③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句中说的是季节不断循环,应当用“周而复始”。
④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使用正确。
⑤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句中两人是老同学,不合语境。
⑥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表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3.答案:B
4.答案:C
桂花,在诗句中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根据“春山”, 可知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5.答案:B
6.答案:(1)B;(2)晨霜街景(可爱明朗),曝背谈天(晴暖温和),郊野草树(含蓄生气),寒郊散步(逍遥宜人),冬霖寒村(如诗如画),喜人雪景(美不可言)。
(3)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作者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含的意象十分丰富。
(4)本文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以闽粤之冬的极和暖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以德国散步正村江南散步,进而侧面描写江南冬景宜人;引用诗句衬托江南雪景;以搁笔去散步,侧面描写冬景诱人。通过衬托,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解析:
7.答案: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荷塘月色》课后训练』  下一个『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