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荷塘月色》课后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荷塘月色》课后训练(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荷塘月色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①今天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
试题预览
荷塘月色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又见荷塘月色
吴兆民
①今天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时,尽情倾洒于眼前的荷塘。
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植根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④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我折上了这一小路。三两个戴着耳机、口里正在默默记诵的清华学子与我擦肩而过。左边一列高高土坡,密植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时不时瞟我一眼。
⑤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莲桥那边路灯下一学子在踱步捧读。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石碑,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上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影,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
⑥七十多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了。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
⑦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周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⑧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⑨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七十多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恢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药。
⑩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作者描写了想象中的月下荷塘的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
B.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呼告的手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出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
C.文末画波浪线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
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2.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述“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中“不能释怀”的内容。




3.作者在第⑨段中所说的“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出生于东海县的朱自清,是我国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背影》《绿》《荷塘月色》《春》《匆匆》等      的名篇,(      ),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成为      的佳作,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为挖掘和弘扬朱自清文化,润泽东海城市文明,涵养东海市民品格,作为朱自清先生的出生地,近年来,东海县委、县政府和东海各界高度重视挖掘和弘扬朱自清文化,平明镇和各中小学校在朱自清文化挖掘弘扬上做了大量    的工作。今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1周年和逝世71周年,东海县将以此为契机,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实举措上,更好地传承弘扬朱自清先生的    和宏大艺术造诣。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耳熟能详  喜闻乐见  行之有效  高风亮节
B.耳熟能详 脍炙人口 卓有成效 高风亮节
C.熟能生巧 脍炙人口 行之有效 怀瑾握瑜
D.熟能生巧 喜闻乐见 卓有成效 怀瑾握瑜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语言却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
B.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清丽凝练,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C.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D.语言清丽凝练,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没有华丽的辞藻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B.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C.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D.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7.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李明参加招聘会时写给某知名企业的自荐信,文中画线的地方至少有五处语言使用不得体,请你指出并进行修改。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①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李明,来自××大学,学习成绩②优秀。我曾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爱好写作,我的③大作曾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我认为④我是文艺天才,将来一定会在文艺方面有所成就。看到⑤贵公司的招聘条件时,我感觉⑥非常符合我的标准,⑦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我会为公司的发展⑧鼎力相助。
此致
敬礼!
××大学李明 
××年×月×日





8.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荷塘月色
1.C 解析 C项,“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脱离文意。
2.(1)朱自清以自己的生命实践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2)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应该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3)融入现代文明的现代社会还需要坚持操守和气节。
解析 题干中的句子出自第⑧段,这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正是因想到朱自清而生感慨,这些感慨正是作者不能释怀的原因。以此为据作答即可。
3.(1)自觉固守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2)旧时代的人要面对这一问题,新时代的人同样要面对并回答这一问题。
解析 解答本题第一问要抓住第⑨段文字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中“这”的指代内容;解答第二问,则要理解“陈旧”和“永恒”的意思。
4.B 解析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句中形容朱自清的作品大家都熟悉,用“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根据“佳作”“打动了无数人的心”,选“脍炙人口”。“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句中形容效果显著,用“卓有成效”。“高风亮节”,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怀瑾握瑜”,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句中应选名词性的“高风亮节”。根据语境,B项最恰当。
5.C 解析 “语言”做“没有华丽的辞藻”的主语;“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与括号后“情景交融”衔接紧密。
6.D 解析 本句有三处语病,“弘扬和传承”语序不当,“感受文学”搭配不当,“报刊和杂志”并列不当。
7.①“拜读”改为“阅读”“垂阅”;
③“大作”改为“作品”“拙作”;
④“我是文艺天才”改为“我具有一定的文艺天赋”或“我有文艺特长”;
⑥“非常符合我的标准”改为“我非常符合贵公司的选拔标准”;
⑦“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改为“请您认真地考虑我”;
⑧“鼎力相助”改为“竭尽全力”。(五处即可)
解析 ①“拜读”是敬辞,不能用于别人;③“大作”是敬辞;④“我是文艺天才”说法不够谦虚;⑥“非常符合我的标准”主客颠倒;⑦“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说法不礼貌;⑧“鼎力相助”是敬辞。
8.材料收集好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切合题目,而且还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运用整合同类和删冗去繁的方法整理材料。
解析 题目要求将这些内容组成一段话,而且不能超过75字。组织答案时应先明确该题为“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然后写清楚处理的活动流程及要求。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课后训练』  下一个『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同步课时作业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