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
试题预览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算不上优良。其实,会食制产生的历史仅一千多年,而优良的分餐制比它古老,我们可以寻到不少证据证明:分餐制在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三千年。
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外的地上。现代考古已经发掘到了公元前2500年时的木案实物,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以及与木案形状相近的木俎,俎上放有石刀、猪排或猪肘,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陶寺遗址的发现,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食案是礼制化的分餐制的产物,随着饮食礼仪的逐渐形成,正式的进餐场合不仅有了非常考究的餐具,还有了摆放餐具的食案,于是一人一案的分餐形式出现了。
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实行分餐制,用小食案进食是重要原因;而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及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珪墓,发现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他端坐椅子上,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传世的《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的情形:在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遍、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都是如此。家具的革新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而家具的稳定发展,也保证了饮食方式的恒定性。不过,在晚唐五代之际,虽然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但还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在传世绘画《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也有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宋代的会食,由白席人的创设可以看得非常明白。《东京梦华录》就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职业,下请书、安排座次、劝酒劝菜,谓之“白席人”。白席人正是会食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东道主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分餐制和会食制都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当前正值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人们开始思考混用碗筷以及会食制隐藏的风险。目前,可以仿照唐代的“大桌分食”。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的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摘自《分餐制在古代中国至少流行了三千年》,《光明日报》2020年4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食制不如分餐制优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会食制的历史不如分餐制的历史悠久。
B.在陶寺遗址发现的迄今所见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指示了分餐制在我国出现的源头。
C.家具革新促使古代中国人的坐姿发生了革命性改变,这也直接导致了饮食方式的改变。
D.现代宴饮时,桌面上有代替古代白席人作用的东道主,由他负责统一食客行动等事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饮食方式的变化为纬线组织全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历史。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多种手法。
C.文章以《备宴图》里的画面为例,有力地证明高椅大桌的会食方式已在唐代流行。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点明分餐制在当下的意义,并引导人们采用健康的饮食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礼记o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虽是为强调地位尊卑,但客观上也反映了分餐制的存在。
B.《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也证明了分餐制在中国历史悠久。
C.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分餐制将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这既能弘扬中华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是我们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
D.中国古代的分餐制跟西方的分餐制有区别,中国的分餐制是礼仪等级制度的产物,西方的分餐制则有饮食卫生等方面的考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与利用X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
(选自2018年8月24日“央视网”)
材料二:
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
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
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
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
2017年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
(选自2018年8月16日“央视网”)
材料三:
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
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
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摘自2018年8月29日《中国科学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散裂中子源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B.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带领大家冲出了低谷,后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终于奠基。
C.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达到了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D.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被称为散裂中子源的眼睛,这项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散裂中子源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B.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会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C.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和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都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终于攻破难关,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D.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幸福的事
张爱国
课堂上,钟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受到老师的表扬最幸福。”刚刚受到钟老师表扬的李大雷第一个站起来,得意洋洋地说
“最幸福的是考了第一名!”张明明说着还挑衅似的看了看李扬一一这两个孩子一直在学习上较劲,而上周的考试,张明明获得了第一名。“最幸福的是过周末!”陈志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因为周末,外婆会为我做很多好吃的。孩子们哄堂大笑,陈志磊真是个“贪吃鬼”。
“今年春天,我爷爷的腿好了,又重新能挑水的时候,我感到最幸福。”龙小刚进入了回忆状态,“去年下大雪之后,有一天我爷爷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能动。我奶奶又挑不了水,每天都逼着我和她一起抬。地上滑,好几次,我和奶奶都摔破了手,还摔坏了几只桶呢。那时候,我、爷爷、奶奶和弟弟真苦啊,舍不得喝水…所以,爷爷腿好了,能够一跛一跛地拎水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幸福!”“你爷爷奶奶真笨!看我爷爷奶奶,建了个大水窖,趁天睛把水窖挑满水,就够一家人过冬了…”说话的孩子还想取笑龙小刚,被钟老师制止了。“去年,邻居達奶奶病了,睡在家里好几天没人知道,我最先发现的,是我给她儿子打了电话,她儿子オ从外地赶回家里带她治病的,不然她就死掉了。”班上有名的“调皮鬼”刘洋大声说,“现在莲奶奶总夸我是好孩子,还常常给我糖吃。要我说,我才是最幸福的孩子们显然不屑。
“这也算幸福啊?哼!”
“我还帮一个老爷爷打过电话呢……”
我也是……”
“我也有一次…”
“我那次帮了一个小妹妹打电话,她想她爸爸妈妈了…”
教室里哄闹起来,钟老师拍了拍讲泉,启发孩子们再換換角度。“我最幸福的事是在今年署假。”柳静尽力说得有文采一些,“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到了我爸爸妈妈打工的深圳一一啊!深圳真大啊,比我们镇上大多了。那天晚上,我爸爸没上班,带我到大街上一啊!深圳的大街真亮啊,各式各样的灯都有。连完街,爸爸还带我吃了肯德基一啊,肯德基真……”
“喊!深圳算什么?”同桌郭童很不服气,“深圳有东方明珠塔吗?有海洋世界吗?有世博园吗?没有吧?但上海都有。我署假去的时候,我爸爸妈妈一整天都没上班,带我看东方明珠……”
“老师,郭童撒谎!他根本就没看到东方明珠塔。”刘洋站起来,冲着郭童叫道,“我爸爸打电话和我说了,你爸爸刚走出工地不远就迷了路,然后随便找个地方说是东方明珠塔,你其实连东方明珠塔的影子都没看到。,,,,
“我看到了,我看到东方明珠塔的塔尖了,我还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好几天呢。”郭童气呼呼地反驳道,“你嫉妒我,因为你爸爸妈妈从来都没带你去过那儿
“你们别吵了,要我看,去深圳,去上海都比不上我去我姑姑家幸福。”杨鑫博眉飞色舜地说,“姑姑和姑父都忙,很少在家,我一去,就能和我表哥整天打游戏、上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这时,钟老师叫起很少发言的郭素素,问:“郭素素,你来说说最幸福的是什么。”
“我…其实我觉得每天都很幸福。”郭素素淡淡地说,“每天下午放学后,爷爷坐在院子里抽烟,奶奶在厨房里烧饭,妺妺和我一起写作业。等爸爸妈妈从地里回来了,全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郭素素还在说着,突然,不知谁哭出了声,一个,两个,一大片。
(选自《意林》少年版,有改编)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钟老师这一形象文章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他制止孩子取笑小龙、启发孩子们转换角度思考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教育有方。
B.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短句,这既符合孩子们口语表达的特点,结构简单,句意明晰,也使文章具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特点。
D.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都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作者并没对孩子的幸福观作出直接的褒贬评价。
8.郭素素的发言为什么会引发一片哭声?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9.文章主要采用孩子们的对话来进行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武帝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旂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旂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未发,帝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遣其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
(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B.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C.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D.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土,即爵位和封地,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追复,一是指恢复,二是指为已故遭贬的大臣复官或爵位。文中指的是后者。
C.大司马,官名,西汉常授给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
D.寝疾,指卧病。渐,指征兆,迹象;大渐,指病情出现好的迹象,将要痊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亮虽有才干,但仕途不顺。在曹魏时期以及武帝登基之后,他都担任多种官职;后来因刘旂的事情,被免掉官职。
B.司马亮构怨招祸,终遭非命。他想要夺取司马玮兵权,反而被诬陷,最终被悬赏处死,尸体也被损坏。
C.司马亮处事畏缩,不听建议。武帝死后,他惧怕杨骏怀疑自己,称病不人朝;后拒绝何勖废骏的主张,逃往许昌。
D.司马亮为君主推重,死后仍享哀荣。司马玮被诛杀之后,司马亮的丧葬之礼颇为隆重,庙内还陈设了轩悬之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造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
(2)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苦战行①
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②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③。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宝应元年为阵亡的马将军而作。上元二年段子璋反,陷遂州、绵州。杜甫在成都,与马将军在成都锦江握别,随后马将军领兵讨伐段子璋,苦战身亡。②伏波:后汉光武帝时,马援拜伏波将军。③臆: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苦战是对马将军在沙场苦战的概话,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B.诗歌首句直接点明马将军的经历,第二句他以伏波将军后代自称,颇有自豪感。
C.第三句中用干戈比喻战争,说战争还未结束,马将军便在沙场阵亡,令人痛心。
D.作者与马将军分别时,天上一片孤云,如今能看到孤云,却再也看不到马将军了。
15.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马将军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滕王阁序》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          。这两句把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间接体现作者辞官归家途中轻松愉悦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物的聚散回归与国家治乱兴衰_____________,紧紧牵动中华儿女的心弦。晩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蒙受劫掠、走私、倒卖,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沦为国人心中梦牵魂绕的等候,难以抚平的伤痛。中央人民政府,在新中囯成立伊始,_____________、严控国门,迅速扭转珍贵文物流失局面;(  )进入新时代,布局谋篇,大国外交,拓展塑造文物追索返还新局面。国之所倡,民之所随,四海之内,_____________,每一件流失文物回归的背后,汇聚的是人类文明_____________的不竭动力,这份动力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17.在上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息息相关    建章立制    一心同归     薪火相传
B.休戚相关    建功立事    殊途同归     一脉相承
C.休戚相关    建章立制    一心同归    薪火相传
D.息息相关    建功立事    殊途同归    一脉相传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蒙受劫掠、走私、倒卖,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沦为国人心中难以抚干的伤痛,梦牵魂绕的等候。
B.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慘遭劫掠、倒卖、走私,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梦牵魂绕的等候。
C.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惨遭劫掠、走私、倒卖,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梦牵魂绕的等候,难以抚平的伤痛。
D.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蒙受劫掠、倒卖、走私,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梦牵魂绕的等候,难以抚平的伤痛。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实践创新,合作共赢;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合作共赢,实践创新;
C.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合作共贏,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
D.改革开放以来,合作共赢,实践创新,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
20下面是某同学在母校举办个人画展中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两处必须删去,请找出;其中有三处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六年前,我成为美术学院众多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今天,作为画坛上的后起之秀,我能再次光临母校,举办个人画展,感到非常荣幸。正是母校严谨治学的精神才有了我今天的建树,有了母校的大力支持,我对此次画展成功举办充满了信心。画展结束后,所有作品将免费赠送给母校,以感谢母校给予的培养教育。
必须删去的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得体的三处:(1)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1.C; 2.A; 3.C
解析:1.A项,“会食制不如分餐制优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会食制的历史不如分餐制的历史悠久”说法错误。结合第一段“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算不上优良。其实,会食制产生的历史仅一千多年,而优良的分餐制比它古老”分析可知,历史悠久并不是饮食方式的决定因素,选项强加因果。B项,“在陶寺遗址发现的迄今所见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指示了分餐制在我国出现的源头”说法错误。结合原文“陶寺遗址的发现,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出现的源头”分析可知,分餐制在我国出现的源头不是“厨房用具实物”,选项缩小范围。D项,“现代宴饮时,桌面上有代替古代‘白席人’作用的东道主,由他负责统一食客行动等事务”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东道主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分析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2.A项,“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饮食方式的变化为纬线组织全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历史”说法错误。“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历史”错误,应是“分餐制和会食制的演变历史”。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分餐制将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这既能弘扬中华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是我们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说法错误。分餐制“也是我们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错误,于文无据,并且夸大分餐制的作用。
4.C;解析:偷换概念,“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错,原文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D;原文为“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
6.(1)报道重点:①材料一侧重对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说明。②材料二侧重报道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