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昌十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试题预览
南昌十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 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 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中“他者”“自我”共生,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 
C.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这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从“天下”理念出发,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言论,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相对狭隘的自信,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根据基于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
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0%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等方面,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
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一次共享单车》)
材料三:
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及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行,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
(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
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是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
B.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
C.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
D.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而且也对出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
B.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题。
C.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
D.为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实现奖惩联动。
6.怎样才能有效推行我国的共享单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家(节选)
巴金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见鬼!”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开演了。
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撞着门。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他打来。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你也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好,我给你们开罢。”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些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话语要从这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这些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的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活活地闹死!”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反复说“一个花样又来了”,凸显出荒诞的迷信闹剧逐层加深,最终将情节推至“捉鬼”的高潮,同时又表现出觉慧强烈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B.克明教训觉慧“你要明白事理”,将“迷信”和“事理”画上等号,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富于讽刺意味。
C.面对理直气壮的觉慧,陈姨太无力反驳,“敷衍般地”“满面羞容”写出她极力维护长辈尊严的困窘,“扭着身子”传神地刻画出“姨太太”的特点。
D.觉慧怒斥觉新是本文最深刻的矛盾冲突,同样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却怯于反抗,在守旧的长辈与激进的弟弟之间的夹缝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8.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9.巴金在《<家>初版代序》中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出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户籍等事务。
C.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5分)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朱庆馀①所居 
贾岛②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
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
[注]①朱庆馀,曾有“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句,得张籍引荐,考取进士。②贾岛,唐河北道幽州范阳人。文宗时被排挤,贬长江主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描写朱庆馀居所,“古屋瓦生松”一句形象地描画出一幅冬晨老屋图景。
B.颔联以一只寄信之船入笔,写诗人羁旅在外的愁苦,表达对遥远家乡的思念。
C.贾岛在朱庆馀居所题诗,是希望自己能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得到引荐与重用。
D.尾联刻画了一个遥看城外山峰,怅然回忆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难以言状的感叹。
15.本诗颈联“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一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每空1分,共14分)
(1)《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鹏在迁徙过程中的活动范围和气势之大。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              。 
(4)《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回家之后的饮酒之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            ,             ”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庙宇下祭祀的热闹景象,表达作者对民众忘却国耻的担忧之情。
(7)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8)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这是美国著名谈判专家杰勒德•尼伦伯格的一句名言。然而,在中美经贸谈判中,美方却与这一理念________,一再________、一味漫天要价,导致谈判严重受挫。美方的行为,低估了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也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________,中美经贸谈判,一开始就是围绕贸易不平衡问题谈的。可是,在谈判过程中,美方不断扩大范围、频频提出不合理要价。即便如此,中方始终以最大诚意和善意回应美方关切,以_______的态度对待彼此分歧,尽最大努力推动谈判进程,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既是对“合作共赢”理念的践行,也是对两国和世界人民负责。(   )。既然是经贸谈判,就要围绕“经贸”来谈。倘若在谈判中,不断抬高要价,甚至试图把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内容塞入协议,只能是为谈判设置障碍,何谈诚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背道而驰  得寸进尺  众所周知  求同存异
B.背道而驰  欺上瞒下  众擎易举  如出一辙
C.分道扬镳  得寸进尺  众擎易举  求同存异
D.分道扬镳  欺上瞒下  众所周知  如出一辙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好的谈判协议的圆满达成,离不开谈判双方你来我往的多个回合
B.一个好的谈判协议要达成,必须照顾到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C.彼此核心立意和重大关切,需要在谈判协议中加以体现我们的关切
D.要达成一个好的谈判协议,彼此核心立意和重大关切就需要我们关注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不容低估,美方的这种行为,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
B.美方的行为,不仅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也完全低估了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
C.不仅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美方的这种行为,也完全低估了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
D.对形势的严重误判,导致美国低估了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美方须为此付出代价。
20.《红楼梦》中,贾宝玉身边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    )(3分)
A.袭人        B.秋纹        C.晴雯        D.麝月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清华大学推出新规:从2017级开始,清华大学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规定一出,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清华大学这不仅延续了90多年前的老校规,而且游泳锻炼效果好,同时也是一种危急生存技能,是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好办法;也有人认为运动项目应该多样化,此规定强制“学生会游泳”过于苛刻,可能会扼杀人才。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 A (B项“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有误,由原文“‘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可知,此处的“家庭”指“天下”;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有误,由原文“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可知;D项“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误,从原文“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可知,是有利于“解决”,而不是“消除”。)
2. C (“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有误,梁漱溟的言论是为了表明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并不直接证明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
3. C (“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有误,原文只是说“与西方文化相较, “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不意味着西方世界观不开放和包容。)
4. B “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5. C   A项,“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原因分析有误。B项,“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题”错误。运用和维护应是单车平台的责任,且加大投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D项,未然变已然。原文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20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学生冲刺联考语文试题 』  下一个『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