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周周测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周周测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语文第四次周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试题预览
高二语文第四次周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2)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温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弃而违之                                  弃:放弃
B.陈文子有马十乘                            乘:匹
C.犹吾大夫崔子也                            犹:如同
D.子曰:“清矣。”                            清:廉洁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求也退,故进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皆以美于徐公
C.未知。焉得仁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之一邦
之二虫又何知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B.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许多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说的,因此我们对于孔子的话,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教条地照搬照用。
C.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白了,但他们两人还算不上仁。
D.在孔子看来,“忠”和“清”只是“仁”的一个方面,仅有忠和清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不能称为君子。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译文: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3)未知。焉得仁?
译文:
二、理解性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于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于是:               ,               。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               ,               。
3.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于用“文”和“顾”对“君于”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
7.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素: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
的原因是:                              。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于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               ”和“               ”。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赛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赛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①              ?这也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是和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②              ,因为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票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③              ,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2.“君子”是《论语》中十分重要的词语,同时,作为中华民族道德评价的标准,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君子”在春秋早期是一个地位词,主要指各级贵族。到了孔子心中,就变
成了道德修养高尚的代名词。请结合《《论语)十二章》中的重点内容,谈谈如何成为君子或者成为君子的条件是什么?
3.下面的句子都带有“仁”字,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阐释“仁”的?
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③仁者不忧。
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高二语文第四次周测答案
一、
1.C[A项弃:抛下,舍弃。B项乘:一车四马。D项清:清白。]
2.A[A项均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B项介词,把/动词,认为。C项疑问代词,哪里/语气词,啊,也可不译。D项动词,到/代词,这。]
3.D[“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不能称为君子”错,根据文意可知,孔子仅仅认为他们两人不能称为“仁者”。]
4.(1)有父兄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2)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
压一压他。
(3)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参考译文】
(1)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有父兄在世’;冉求问‘听到就去做吗’,先生说‘听到就去做’。我闹不明白,大胆地问一问。”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
(2)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几次担任宰相,没表现出高兴的脸色;几次被罢免,也没表现出怨恨的脸色。(每次免职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告诉新任的宰相。(这个
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够得上忠啊。”(子张)说:“够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子张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国,就说:(这里的执政者)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再到另一国,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那么,这个
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够得上清白了。”(子张)问:“够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二、理解性默写
1.人而不仁,如礼何?
2.人而不仁,如乐何?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8.任重而道远
9.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0.吾止也。吾往也
补写
8.①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或: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②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③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周周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