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高二语文第二次周测时间:50分钟分值:63分(折合到10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僸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君子尚勇乎?”
试题预览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高二语文第二次周测
时间:50分钟      分值:63分(折合到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僸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日:“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散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B.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C.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D.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四匹马拉的兵车的国家。
B.蒲:蒲邑,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隰县西北。孔子与子路曾在此讲学。
C.子羔:孔子弟子之一,本名高柴,字子羔。是孔子门徒当中从政当官时间最长、最公正廉明、最贤能、最孝顺、最长寿的弟子。
D.缨:本意是指系在头上的帽带。《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中的“缨”就是此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性格粗野,刚直好胜。他曾经欺凌孔子,后来却被孔子的伟大人格感化,并拜孔子为师。
B.子路自尊自信,不慕虚荣。孔子认为子路即使穿着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羞愧。
C.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
D.子路遵守礼仪,至死不渝。卫国政乱中,子路临死之前仍不忘整理帽缨,从容死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译文:                                                         
(2)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译文:                                                         
5.孔子之前曾预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后闻听卫国政变,断言“嗟乎,由死矣!”子路果真死掉了。你认为孔予的判断有哪些依据?请简要说明。(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甲)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1)                  ,孟子以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毅然起而“辟墨”。
    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2)                  。(乙)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贼”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举止。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丙)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
6.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舍我其谁                              B .举止
C .经过                                  D .风起云涌
7.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                         B .乙                             C .丙
8.在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补写恰当的语句。(4分)
(1)                                                                   
(2)                                                                   
9.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7分)
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了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1)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4分)
(2)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3分)
答案:                                                                                 
10.《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
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6分)
答:                                                                   

三、理解性默写(20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                           。                       。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于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的:                         ,                        。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于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    
                          ,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于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                     。  
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于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与别人的句子是:                     ,                     。 
8.儒学经典《大学之道》开篇就明确了大学的宗旨:                         ,                         ,                     。 
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在《大学之道》中的具体表达是                        ,                         ,                     。
10.在《人皆有不忍之心》中,孟子提出              、              分别是仁之端,义之端。



















第二次周测答题卡
班级                姓名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6 7
选项
       



4.(1)(4分)                                                                          
                                                                           
(2)(4分)                                                                
                                                                           
5.(3分)                                                                         
                                                                               
                                                                           
8.(4分)(1)                                                                           
         (2)                                                                         
9.(7分)(1)                                                                           
                                                                           
                                                                               
         (2)                                                                   
                                                                                 
                                                                                    
10.(6分)                                                                           
                                                                           
                                                                            
                                                                              
三、理解性默写(每空一分,共20分)
1.                    ,                   。                             。 
2.                         ,                             。
3.                                        
4.                                        
5.                                        
6.                          ,                            。
7.                          ,                            。
8.                    ,                      ,                          。 
9.                    ,                      ,                          。 
10.                          、                            



高二语文第二次周测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C[“得过”是“得罪过”的意思,后面要跟宾语,句子结构才完整,所以应该是“灵公太子赘瞒得过南子”,排除A、B两项。“卒”是“死”的意思,根据句意对应的主语是“灵公”,所以应该是“灵公卒”,如果不这样断句,主语就是承接前面的“灵公太子簧胺”,所以排除D项。故选C。]
2.D[“婴”的本意是指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3.C[“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错,原文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4.(1)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
(2)恭谨并且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并且清正,就可以亲近民众;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解析(1)得分点:片言,只听单方面言辞;折狱,决断案子,狱,案件;其,语气词,大概、恐怕。(2)得分点:“恭以敬”“宽以正”“恭正以静”中的“以”用法相同,相当于连词“而”,表并列;执勇,驾驭勇武的人;比众,亲近民众;报上,报效上司。
5.①子路性格直率,逞勇好胜。②子路尽忠职守,临危不避。
解析“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优直,冠雄鸡,佩傣豚,陵暴孔子”,孔子对他的学生了如指掌,他深知子路的性格刚强易折,所以才会有之前的预言。孔子知人论事,具有先见之明,
因为儒家主张温柔敦厚,利于养身修行,这里可能是孔子由性格推断子路的命运。“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本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子路之死本可避
免,毕竟此时他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责任,但是子路还是义无反顾地进城、讨叛,最后以卵击石,玉碎当场。从这件事可见子路尽忠职守,临危不避。这也印证了孔子对他的预言:若
由也,不得其死然。
【参考译文】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载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做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最大的优点是比我勇敢,其他的就没什么可取之处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装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伸由吧!”“伸由的学问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回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大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并且谦故,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并且清正,就可以亲近民众;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住宠姬叫作南子。卫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卫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耶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卫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卫出公逃往鲁国,妾瑞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与子路相遇,他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熙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
二、语言文字运用
6.B“举止”指姿态和风度;举动。结合上文“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应该用“举措”,“举措”指举动,措施。
7. A项,甲处引文为间接引用,引语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所以引号里的句号应放在外面,故A错误。
8.(1)面对咄咄逼人的墨家
(2)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
9.①“其道”见指正当的方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变逸,都厌恶贫穷困顿,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体现孔子坚守信念,不违于任的思想。
②第一种解读: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子)就不会去摆脱。第二种解读: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用去摆脱它(而甘于贫贱)。

10.(示例一)“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示例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爱人”的行动指南—当你希望成功时,也帮助他人成功;当你希望发展时,也促进他人发展。在与人相处中,既要想着自己,也更应想着他人,合作共赢,天下大同。
三、理解性默写
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敏于事而慎于言
4.就有道而正焉
5.克己复礼为仁
6.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7.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8.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0.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周周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周周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