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泗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语文开学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那么,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
试题预览
泗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语文开学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那么,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日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更不敢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民效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法家的这些主张在后来的实践中可能效果不一。后代学者常常把秦二世灭亡的原因归咎于法家。其实,法家的思想主张和国家政策的制定实施不能简单画等号。一个决泱大国的兴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地说,秦之兴也,非独法家之功。秦之亡也,亦非独法家之过。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指导庞大国家官僚机器运转的不仅有儒家的“德政”,也有法家的“法治”。在法家“法治”思想指导下,古代中国自始至终坚持了成文法法律体系。这种法律体系历经秦律、汉律、唐律及至明清律例,成为中华法系的基石,帮助国家维护长治久安。在古代那样一种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中国能够有效治理非常广表的地域,成为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威力能够触及社会基层,法家思想和成文法系统功不可没。比较法家产生同时期的其他人类文明,他们的国家形态许多还是城邦、城邦联盟、贵族联合等,不能不说法家的“法治思想在那个年代展现出独有的智慧。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今天我们借鉴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加以改造,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摘编自武树臣《听法家如是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法家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了国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
B.对我国古代是否有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一边倒的否定声音。
C.法家提倡奖惩分明,不论身份高低贵贱或者情感亲疏远近都要按照法律行事。
D.在法家看来,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既取决于君主的品德,又取决于法律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以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法治思想,也有先进的法治文明。
B.文章引用法家的相关言论否定了学术界对法家及法治思想的简单而偏颇的认识。
C.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作用。
D.文章借用法家治国的法治思想,采用归谬法阐释了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要让法律更好地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就要君臣官民遵纪守法,让统治者树立威信。
B.法家的法治理论丰富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法家的法律对官吏和百姓均有约束力,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祖母的季节
苏童
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变成了灰褐色。风飒飒地吹着那捆粽叶。祖母坐在门槛上,注视着檐下的雨水像小瀑布一样跌落下来,汇在石子路上,匆匆忙忙。
春天,祖母挎着竹篮走过横七竖八的村弄,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我跟着她。我们站在湖边望着四处可见的苇丛,然后赤脚涉过一片浅水,走进最南面那丛芦苇里。祖母喜欢这里的粽叶。
“这水里有小青蛇,我看见过。”祖母说。
“你不怕吗?”我看见祖母踩在一片暗水中。“小青蛇不咬人。小青蛇游过的水里,长苇子都是甜的。”祖母对着湖水自言自语。“老家伙来拉我走了。”她一笑来脸上便苍老了许多,那种笑是又凄凉又欣慰的。
家里人猜祖母是看见了游过水下的小青蛇。我祖父属蛇,他跟我这么大的时候,村上人都喊他小蛇儿。他十七岁娶了我祖母,我祖母就成了“小蛇儿家里的”。
去年端午节前后,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
“小蛇儿从前最能吃粽子,一顿能吃八个。”有一天村西的老寿爷踱过我家门前,看见了门楣上一捆捆的粽叶,这样对我父母亲说。
祖父死于秋天。死于异乡异地一个叫石码头的地方。村里五十岁以下的人都没有见过他,包括我的父母亲。据说他是在新婚的五天后出走的,走了就没再回来。没人能知道其中的缘故,祖母守着他留下的老屋过日子,闭口不谈祖父的事。
许多年了村里人还是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有一年老寿爷跟着贩米船顺水而上,来到湖北一个码头上,遇见了我祖父。他正在码头的石阶上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在异乡见到村里的熟人,祖父并不激动。他抛下瞎女人和围观的人群,跟着老寿爷上了贩米船。他帮着村里人把船上的米袋卸完,拉着老寿爷进了一家小酒店。就是那次我祖父酒后还吃了八只粽子。“你回去吧,你儿子会满村跑了。”老寿爷说。“不回去。”祖父喝白干喝得满脸通红,摇着头说,“出来了就不回去了。”后来祖父把他的二胡交给贩米船上的人带回家,挂在我家房梁上。
从我记事起,那把二胡一直高高挂在一家人的头顶上。我不知道祖母为什么要把它挂得那么高,谁也摸不着。
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那没完没了的雨就下得不寻常。我祖母坐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祖母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她向每一个走过家门的村里人微笑,目光里也飘满了连绵的雨丝。“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就是那个下雨的午后,祖母第一次让我去把房梁上的二胡取下来。我神色恍惚,听见祖母沉重的鼻息围绕在四周。她的脸上浮起了少女才有的红晕,神情仍然是悠然而神秘的。“老鬼天天跑到我梦里拉琴,拉得好听呢。”
秋天下最后一场大雨的时候,母亲打开了祖母常年锁着的一只黑漆木盒,木盒里空空的,我母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
“娘,你的金锁呢?”父亲说,“她嫁过来的时候你给她看过的。”
“没了,早没了。祖母定定地看着父亲的脸。“我不带走,死了还带金锁于什么?”祖母说完真切地微笑了一下,那是她一辈子最后一次微笑。
我祖母清贫了一辈子,没有留给家里任何值钱的物件,连唯一的金锁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只有一捆一捆的旧粽叶还挂在我家的门楣上,沙沙沙地响。
清明,祖父的紫檀木二胡被点燃了。当蛇皮琴简发出清脆的开裂声时,我先看见了从琴简里滚出来的金光闪闪的东西。那东西渡过火堆,渡过父母亲的身边,落在我的脚下。那是我祖母的金锁。
(选自《父亲加女儿等于回忆》,有删改)
4..赏析小说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
(1) 她一笑起来脸上便苍老了许多,那种笑是又凄凉又欣慰的。
(2) 摇着头说,“出来了就不回去了。”
5.“老寿爷”这个人物对小说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的结尾写祖母失踪的金锁竟然在被点燃的二胡的琴筒之中,这样写有何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日:“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日:“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晨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日:“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遺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代立祠是为了祭神祭祖,也有为深得民心的活着的官员立生祠的,凡是被立祠的官员都是清正廉洁的官员。
B.“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
C.“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D.“亲”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刻苦学习,别人受不了,范仲淹却从不叫苦。后深得晏殊看重。
B.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C.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自己节俭,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2)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1.赏析“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优,都到心头”。(4分)
12.结合全曲,分析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以鸟兽无法飞跃攀援来村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              。
(2)体现《登高》一诗主旨,表现作者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的句是              ,              。
(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释然的句子是              ,              。
(5)《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刘裕典故抒发壮志豪情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8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7~19题。
流沙河曾在诗坛              海内外,自1989年之后却有20余年不再写诗,转|而从事古文字研究,而且一下了就坚持了数十年。《白鱼解字》就是他几十年对古汉字研究心法与见解的精粹之作。全书可以堪称厚积薄发,展示了在文字方面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和作用。在书中,他              地向读者阐释汉字意趣的同时,也将《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书中出现的错误在千年后予以纠正,(        ).本书原名《流沙河认字》,曾先后由现代出版社与香港中华书局等出版。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本书未能将老先生对于古文字的想法原汁原味地             出来,给老先生与读者都留下了一个遗憾。这次出版的书稿将采用四色印刷老先生的手稿,既完整而准确地再现了老先生文字世界的             ,同时也再现了老先生书法的优美性。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饮誉    了如指掌   再现    丰富性
B.饮誉    如数家珍   表现    丰富性
C.美誉    如数家珍    再现    渊博性
D.美誉    了如指掌    表现    渊博性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全书可以堪称厚积薄发,展示了在文字方面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B.全书可以称作厚积薄发,展示了在文字方面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和作用
C.全书可以称作厚积薄发,展示了古中国在文字方面对世界的贡献
D.全书可以堪称厚积薄发,展示了古中国在文字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和作用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这本书有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B.这是这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C.这本书真正的价值就在这里
D.真正的价值表现在这本书里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利用植物吸收土壤中分散的金属元素,①       ,早在几十年前科家就做过类似的尝试。1934年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曾利用玉米根系能够吸收士壤中分散黃金的特点,从1000公斤玉米中提炼出十克左右的黄金。不仅是植物,②            。海洋中有些海藻和细菌在摄食时会把海水中微量的钒集中在体内,它们死后则变成了污泥。海参、海胆吞食这些污泥,就进一步集中了钒。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海洋生物冶炼钒。此外,科学家在蜜蜂的蜂蜜中发现了钽。钽是由紫云英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来。③      ,又进一步集中了钽,有人从76公斤蜂蜜中提取出了200克钽,提炼过的蜂蜜仍然能给人食用,这真是一举两得。
18.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语言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5分)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1)
(2)
(3)
(4)
(5)
19.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4分)
春天里,新汴河河水涨满,水天色,船行水中,如在天上。秋天里,屏山山色斑斓,美景如画,人游山中,尽情欣赏。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
20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4分)
本报讯   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英才中学举行。活动当天,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英才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一对师徒出外游学,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非常劳累。一天,走到一条河边,小徒弟看见水里逆流而上的鱼儿,就对师傅说:“那些鱼儿可真傻, 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师傅说:“你看见水面上的落叶了吗?只有没有生命的东西,才会过着随波逐流的安逸生活。鱼儿逆流而上,它们是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C   2.D   3.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1)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祖母对自己即将离世的悲伤,也表现了祖母在幻觉中和祖父重聚的欢愉。(2分)
(2)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祖父自觉愧对祖母,同时又放心不下瞎女人的心理。(2分)
5.①借老寿爷的话,补充交代了祖母不停包粽子的原因;②自然引出下文有关祖母和二胡的故事情节。(5分)
6.(6分)
①描绘出祖母痴情忠贞的形象。祖母将二胡高挂在头顶上,二胡成为祖父的象征;祖母思念丈夫,将自己的金锁放在二胡之中,以示自己与丈夫永远在一起。
②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既解释了前文“金锁失踪”之谜底,也呼应了祖母在二胡前的诸多异样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A    8.D    9.C(9分)
10.(10分)
(1)范仲淹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没有东西吃,以至于靠喝稀粥度日。别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他却从未感觉苦。
(2)范仲淹内心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的时候,后来,他虽然做了大官,如果不是家中来了客人,吃饭时也没有两个荤菜。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1.漂泊在外,夜雨难眠,诗人回想起与妻子度过的多年生活,仿佛看见江南的父母在为自己担心,人生的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此处用了侧面描写(对面落笔,想象,虚写),不写自己思家念亲,而是以年迈双亲的优思烘托更加浓烈的亲情。“都在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说还休,文尽而意未尽,动人心扉。
12.漂泊的孤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年迈父母的牵挂。(结合具体诗句)
(三)古代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语言文字运用(28分)
14.B   15.C    16.C(9分)
17.(6分)
(1)再用它来冶炼金属,
(2)动物也有吸收某些金属的本领,
(3)蜜蜂采集紫云英的花蜜
18.(5分)
(1)“莅临”改为“参加”
(2)“同仁”改为“学生”
(3)“忝列”改为“位列(身居”) 
(4)“不吝赐教”改为“不会吝惜”
(5)“惠赠”改为“赠送”
19.(4分)
秋色人在画中游
20.(4分)
“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英才中学举行。
四.作文(60分)
21.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