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复活》课时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复活》课时练(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复活[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①。叶子是黄褐色,变曲
试题预览
复活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①  。叶子是黄褐色,变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又记得小阳台上的黄昏,视线的尽处是一列古老的城墙。在暮色和秋色的双重苍凉里,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阵笛的苍凉。  ②  ,莫名所以地喜欢。小舅舅曾带着我一直走到城墙的旁边,那些斑驳的石头,蔓生的乱草,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长大了读辛稼轩的词,对于那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总觉得那样熟悉,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词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罢了。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反问、设问     B.比拟、夸张、反复
C.比喻、反问、反复   D.比喻、夸张、设问
C [“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是反复;“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是比喻;“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词呢”是反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且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的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被带进我的心里来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找出原文和修改后句子的区别,然后一一分析原文的表述好在什么地方。原文的小短句让句子更活泼;原文使用了反复的修辞,反复具有音韵美;原文后几个句子的主语都是“梧桐叶子”,换掉后则不连贯。这些都是原文表达效果的原因。
答案:①原文的修饰成分单独成句,又有强调作用,句式也更活泼;②原文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有韵律美;③原文让“梧桐叶子”作主语,更能体现表述对象和话题的一致。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前文有“迷乱”,后文则出现了“叶子”,所以横线上应有这两部分内容。②后面出现了“喜欢”,横线上应有“喜欢”一词,也应有主语“我”,前文有“苍凉”一词,连贯起来应是“我喜欢这种苍凉的美”之类的语句。
答案:①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②我喜欢这种凄清的美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美伊局势恶化,为了国际油价上涨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中国已大量紧急进口原油,②并加快缔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③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其中,从中东进口原油56%左右。④去年4月到10月,由于国际原油每桶价格超过美金50元以上,大陆成品油价曾两次调高,⑤从去年12月至今的大陆成品油价持续走高,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⑥一些石化企业产品也会随之波动,影响下游产业。⑦大陆航空公司部分航线的机票,也于昨天上涨。
序号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改为“为了防止国际油价上涨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②改“缔造”为“建造”;④改为:“超过”和“以上”留一个即可;⑤改为: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大陆成品油价持续走高(前后句逻辑顺序颠倒)。
5.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列夫•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因为归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文段中筛选出关键词即可。读后可知,文段写作家在写作品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作家、作品、兴趣、读者、社会责任感。
答案:作家、作品、兴趣(或意愿)、责任感。
6.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去监狱见玛丝洛娃时,他本来预料卡秋莎见到他,听到他认罪的话,知道他打算为她出力,就会高兴起来,受到感动,又变成原来那个卡秋莎了。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原来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只剩下玛丝洛娃了。这使得他又惊奇又恐惧。
请简述《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玛丝洛娃的举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简述在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玛丝洛娃的举动,回答这道题,一是熟知《复活》这篇名著;另外要把握好玛丝洛娃当时的处境和心理。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玛丝洛娃的孩子没了,她被姑妈赶了出来,最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所以,玛丝洛娃的悲剧命运与聂赫留朵夫有关,她不愿意提那些使她屈辱和苦难的旧事。她甚至把聂赫留朵夫当作可以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的烟酒钱以麻醉自己。依据这些可以简述出玛丝洛娃的举动。
答案: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看见聂赫留朵夫,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她冷冷地对待他,告诉他孩子死了,主人(姑妈)把她赶了出来。她不愿意提那些使她屈辱和苦难的旧事。最后她请求聂赫留朵夫给些钱。这让聂赫留朵夫感到陌生而失望。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穷 人
列夫•托尔斯泰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的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黎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大作家的小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它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打动着读者的心。
B.小说以女邻居西蒙的死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既赞颂了人世间美好的品质和行为,更控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
C.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写女主人公将孩子抱来家中后激烈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D.渔夫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收养邻居孩子问题上他跟妻子不谋而合,这一情节强化了小说的主旨。
B [B项,“更控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分析错误,选文赞美了渔夫及妻子桑娜的美好心灵,没有控诉社会的不平和罪恶。]
8.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选文开头段的景物描写,如“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外面又黑又冷”渲染气氛,这是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为人物的活动铺设背景。“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糟糕,真糟糕!……天气可真厉害!”“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感到心惊肉跳”,渔夫外出捕鱼一无所获是因为天气,桑娜担心丈夫也是因为天气,女邻居的死也与天气有关,这段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中间段对邻居西蒙的家的环境描写,如“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暗示邻居已经去世,推动情节发展。“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恶劣天气打不到鱼,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夫妇俩的选择依然是那么高尚,恶劣天气反而衬托了人物形象,更显示了渔夫夫妇的美好心灵和美好行为。
答案:①铺设背景,渲染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桑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夫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美好的心灵、善良的行为。
9.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小说以“穷人”作标题,有两重含义,表层含义:小说的主人公桑娜夫妇,还有邻居西蒙,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他们都是“穷人”,以此为题,切合人物身份。深层含义:桑娜终日劳作,渔夫深夜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鱼,生活艰难。当他们得知邻居去世时,首先想到不能让邻居的两个孩子醒来看见死去的母亲,在已有五个孩子的前提下,还是主动地把邻居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他们物质生活上是个“穷人”,精神上却很富有,他们有的是同情心和爱心,有的是在爱心支配下的美好行动,以此为题,更衬托出他们物质上虽然贫穷,精神上却非常富有。
答案:①小说写的是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渔夫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穷人,以“穷人”为题切合人物身份。②与经济上的贫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无比美好,以“穷人”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复活》随堂练习』  下一个『《复活》同步检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