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精品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精品练习(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答题时间:30分钟)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
试题预览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璧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是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当前国际信息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
B. 德国各方尽管对中国投资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但许多中国对德投资成功的案例,不仅扭转了德国企业原来的亏损状况,更赢得了德方的信任。
C. 临床试验的内涵很广,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而药物临床试验,就是一种评价某种药物的疗效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的科学研究。
D. 大数据运用有助于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应该进一步扩大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的应用研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洗耳恭听。
B. 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
C. 政府部门回复管辖单位:你校《关于增拨招生指标的请示》已经收到,内容完全晓得了。
D. 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

二、阅读能力提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并提。
②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作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③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4.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 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 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 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 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 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诗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 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 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8.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9.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B  解析:①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使用对象不当。②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使用正确。③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使用正确。④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不着边际。此处指的是文章,使用正确。⑤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感情色彩不当。⑥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不合句意。
2. 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保密性好”后面加“的优点”;B项,语序不当,可把“尽管”移到句首;D项,搭配不当,可把“扩大”改为“加强”。
3. D  解析:A项,洗耳恭听,专心地听。指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B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C项,“内容完全晓得了”口语。
4. A  解析: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5. C  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6. B  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7. A  解析:A项,选项中对诗人的情感态度分析有误,选项因为陶渊明“立志躬耕”就认定他否定孔子人生选择——“忧道不忧贫”,却忽略了第一句“先师有遗训”,可见陶渊明把孔子“忧道不忧贫”记在心里,只是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
8. 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9. 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  下一个『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之三十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