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同步作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同步作检测(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二单元第6课兼爱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攻之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B.必知疾之所自起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C.若使天下兼相爱视人之家若其家D.亏臣而自利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第一个“焉”,兼词,于是,如
试题预览
第二单元 
第6课  兼爱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焉能攻之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B.必知疾之所自起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C.若使天下兼相爱                 视人之家若其家
D.亏臣而自利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第一个“焉”,兼词,于是,如此;第二个“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B项,两个“所”均为动词前助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
C项,第一个“若”,如果;第二个“若”,像。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接,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故选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窃以为过矣
B.恶施不孝                       交相恶则乱
C.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D.不知乱之所自起                 起不相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第一个“窃”,偷窃,第二个“窃”,私下里。B项,第一个“恶”相当于“何”,“怎么”,第二个“恶”,厌恶。C项,第一个“攻”,治疗,第二个“攻”,攻击。D项,两个“起”都译为“起源”。故选D。
3.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疾:病
B.故亏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
C.盗爱其室                       室:家
D.天下之乱物                     乱物:杂乱的物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天下之乱物”意思是“天下的混乱之事”,“乱物”指纷乱之事,混乱之事。故选D。
4.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亏父而自利
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
B.故亏臣而自利
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C.虽父之不慈子
慈:形容词用作动词,疼爱
D.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B项,“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错误,“利”应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B错误。故选B。
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韩非子将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B.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C.“圣人”有多种解释,在“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圣人”指的是孔子。
D.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圣人’指的是孔子”错误,“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的“圣人”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故选C。
二、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兼爱
①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②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③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④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取材于《墨子•兼爱》,有删节)
6.对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贵必敖贱       敖:通“傲”,傲视
B.若君说之       说:通“悦”,喜欢
C.朝有黧黑之色   朝:读zhāo,早晨
D.人亦从而恶之   恶:读wù,憎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C项“朝有黧黑之色”,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故“朝”,读cháo,朝廷。故选C项。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仁者非之                 此何难之有焉
B.何以易之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D.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将各个选项中的文言虚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辨析前后两句意义用法是否相同。A项“之”,代词/助词,提宾标志;B项“以”,前后两个都是介词,用。C项“者”,表原因/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D项“而”,表修饰/表并列。故选B项。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看待别的国家如同看待自己的国家
B.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只是没有认识到它的好处、辨清它的道理
C.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所以楚灵王的大臣都为了节约而只吃一顿饭
D.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越王勾践亲自击鼓来激励他的武士奋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处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难度。C项“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此处“节”,应是“节制、节食”,所以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故选C项。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墨子”前一个“子”字,是对墨子的尊称,可译为“先生”。
B.墨家学派在先秦曾盛极一时,其核心学说有“兼爱”“非攻”等。
C.晋文公即《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课文出自《战国策》。
D.“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王勾践忍辱复国的故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故选C项。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答案】现在攻城打仗,为了名利牺牲自身,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以去做的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得分点:“若夫”,句首发语词,不译;“杀身”,牺牲自身、舍生;“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判断句;“所皆难”,所字结构。
1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
【答案】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句“越王勾践”,人名,在句中作主语;“教驯其臣”,动宾结构;“曰”,说的意思,此处一般要断开。
【参考译文】
①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
②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生产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③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故。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而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欢,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句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
④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宴衰。此辟儒之患。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赚啉,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生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官。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诸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诸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节选)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B.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C.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D.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者”“穷”“以”“虽”“亦”。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六部经典的统称,与文末的六艺同义,而文中的五经是六经中少了《乐经》。
B.三老五更,三老,乡官之名。战国时闾里及县,均有三老,汉初乡、县也有三老,由年在五十岁以上者担任。五更,年老致仕而有经验之乡间耆老。
C.选士大射,相传周代有选士的制度;大射,古射礼之一,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群臣射,屡中者方能参与祭祀。
D.纵横家,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战国时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管仲,苏秦,张仪。
【答案】D
【解析】识记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D管仲为春秋时法家代表人物。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诸子百家中,儒家特别注意仁义之间的事务,远宗尧舜的道统,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礼法。
B.法家的长处在于奖赏有信用,处罚必施行,而舍去仁爱,专用刑法,则是刻薄之人对他的扭曲。
C.墨家的长处在于注重节俭,主张兼爱崇尚贤人,不相信命运,崇尚同心同德。而眼光浅短的人实行墨家学术只看到节俭的好处,因此就反对礼节。
D.孔子认为,使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独当一面、应对进退的能力,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
【答案】D
【解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错。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
(2)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答案】(1)然后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
(2)孔子说:“读了诗经三百篇,派他出使到国外去,不能独当一面应对进退,虽然学了很多又有何用呢?”
【解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要”要点、“清虚”清静无为、“南面”面朝南引申为国君。(2)“使”出使、“专对”应对、“多”很多、“奚以为”又有何。
【参考译文】
儒家这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司徒官。他们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涵泳于六经的文章当中,特别注意仁义之间的事务,远宗尧舜的道统,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礼法,尊崇孔子为师表,加重他们言论的重要性,在各派道术当中最为崇高。孔子说:“如果对别人有所称赞,就一定先对他有所试验。”唐尧虞舜的兴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业,是已经经过试验而有成效的。但是迷惑的人已经失去了(儒家经典中)精深微妙的道理,而邪 僻的人又追随时俗任意曲解附会经书的道理,违背离开了圣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哗的言论博取尊宠。后的学者依循着去做,所以五经的道理就乖谬分离,儒学就逐渐的衰微的;这就是那些邪僻的儒着所留下的祸患啊。
道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他们连续记载成功失败、生存灭亡、灾祸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这想法) 符合于尧的能够谦让,易经上所说的谦虚,一种谦虚可以得到四种好处;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狂放无守的人实行道家学术,那么就断绝了礼仪,抛弃了仁义;认为只要用清静无为,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法家这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法官。他们奖赏很有信用处罚必然施行,辅助礼仪制度的推展。易经上说:“先王用很严明的刑罚整饬法律。”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刻薄的人实行法家的学术,那么就不要教化,舍去了仁爱,专门用刑法,而想要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至于残害了最亲近的人,伤害恩义刻薄了应该亲厚的人。
墨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宗庙的官职。他们住在茅草盖顶,以采木为椽的房子里,所以注重节俭;奉养年老更事致仕的人,所以主张兼爱;以大射礼选拔人才,所以崇尚贤人;尊崇鬼神尊敬祖先,所以崇敬鬼神;顺从四时做事,所以不相信命运;以孝道宣示天下,所以崇尚同心同德;这就是他们长处。等到眼光浅短的人实行墨家学术,只看到节俭的好处,因此就反对礼节;推广兼爱的旨意,却知道分别亲疏远近。
纵横家这个流派,大概是的出于古代的外交官。孔子说:“读了诗经三百篇,派他出使到国外去,不能独当一面应对进退,虽然学了很多又有何用呢?”孔子又称赞蘧伯玉的使者说:“使者呀!好使者呀!”说一个使者应该权衡事情的利害得失做适当的处置,只接受出使的命令而不接受应对的言辞,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邪恶的人实行从横家的学术,那么就崇尚欺诈,而背弃了应该遵守的诚信。
易经上说:“天下(学问)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归趋是相同的,思虑虽然很繁杂但是目标一致。”在各家的学者,各自推崇他们学说的长处,用尽了智慧和思虑,阐明他们学说的要旨。虽然各自有偏见短处,但是综合他们的主要归趋,发现他们也都是从六经分支出的。假使让他们遭遇到圣明的君王,能折中采用他们的主张,他们都可以成为辅佐的人才啊。孔子说过:“礼仪散失了要到乡野去寻找。”在距离圣人的时代很久远了,圣人的道术残缺废弃,没有地方再去加以追求了,采用他们各家的学术不是胜过去乡野找得好吗?如果能修明六经的学说,观察参考这各家言论,舍弃短处取用长处,就可以通达治理国家的各种方法了!
三、能力提升
16.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下,墨家的“兼爱”思想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请以此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文段。不超过250字。
【答案】示例:“兼爱”思想创造地转化自爱自利为相爱相利。“兼爱”的互利性、互助性、对等性以及爱人若己的方式,使人与人和睦相处、共存共荣、良性互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政治、文化的多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社会失序、人们的精神失守、道德失范、价值失衡,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学习墨子思想,借鉴其兼爱学说的精华,对于人类正确认识自身,认识外界,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微写作能力。作文要求以“兼爱”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文段。重点在于明晰墨家的“兼爱”思想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墨子的思想是现代急功近利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思想,与社会发展所倡导的价值观有共通之处。比如墨子的兼爱在很大程度上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凝聚剂,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而兼爱也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的意思是视人如己。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视人如己的“兼爱”思想,大家相互间就更容易消除隔阂,开展正常交往。在和睦相处的情况下去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安定有序,并维护人民大众的整体利益,最终形成一个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作文要着重分析“兼爱”思想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20-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同步作业』  下一个『江苏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百校联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