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保定三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到“民族
试题预览
保定三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总分 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到“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
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 “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
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 “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1.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夷狄”、“诸夏”之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
C.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D.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发扬,其历史作用具有二重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
B.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得“夷狄”、“诸夏”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
C.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颇为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了孔子民族意识的自觉。
D.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礼的权威性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B.周王朝时“夷狄”、“诸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夏”团结统一的考虑。
C.民族意识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族英雄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D.明夷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一主张。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52分)
(一)课内文言文选择4-9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才能不及中人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B.王好战,请以战喻     喻:做比喻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备:具备,完备
C.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故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得罪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迅速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君子不齿   不齿:不值得谈论
B.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辈,类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尝:曾经       吾从而师之       从:跟随(他)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乘:趁着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一般人
8.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艺经传,“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
B. “彼童子之师”中的“童子”,与明清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连衡”是秦国采取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D.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
9.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由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荀子,名况,春秋时期思想家,时人尊称为荀卿,《荀子》是其代表作,现存32篇。
B. 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与之相似的君主的自称还有“孤”和“不谷”。
C. 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商代的叫“序”,周代的叫“庠”。 在“谨庠序之教”中“庠序”指的是学校教育。
D. 阡陌,指田野上的小路,其中,“阡”指南北走向的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小路。“而倔起阡陌之中”的“阡陌”指“田野”。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而独孤及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寻登进士第。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之弊,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名之。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遣使迎凤翔法门寺塔内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愈素不喜佛,乃上表。疏奏,宪宗怒甚,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为之请命。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皇甫镈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终狂疏,可内移。”乃改袁州刺史。初,愈至潮阳,询吏民疾苦,知潮人有鳄患,乃往视之,为祝。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患乃除。袁州之俗,男女隶于人者,逾约则没入出钱之家。愈至,设法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仍削其俗法,不许隶人。寻复置学馆,授百生,自是袁州尚儒之风日盛。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旧唐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而独孤及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
B.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而独/孤及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
C.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而独孤及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
D.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而独/孤及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父兄,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称为从父兄(从父+兄的意思),即堂兄。
B.元和,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调、转、迁、授,全部表示官职的调动。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迁谪、右迁均指降级。
D.表,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读书刻苦。等到长大一点,就能够完整地理解《六经》、百家学等。后来考取了进士。
B.韩愈心怀百姓。即使是被贬为阳山令,依然关心百姓生活,当地人生了孩子很多都用韩愈的姓做名字。
C.韩愈耿直敢言。唐德宗派遣使者迎佛骨入宫,引发官民对佛教的无节制信奉,韩愈直言进谏,触怒德宗,被贬潮州。
D.韩愈性情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对方地位如何变化,态度都始终如一。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
                                                                                              
(2)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患乃除。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午 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C.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有诗:“无限风光在险峰”。李白笔下的蜀道不仅逶迤千里,更是风光奇险,既有                      的水石相激之气势,又有                  的山谷轰鸣之惊惧,真是风景无限。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得以提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4)白居易《琵琶行》中“                       ,                     ”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6)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好天气
【英】罗纳德·邓肯
天气冰冷,像僵硬的雪柜。东风抽打在脸上,脸像砂纸打磨过似的粗糙。靴子漏水,袜子和泥浆凝结在一起,空荡荡的小路似乎连个弯儿也没有。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脚步寻找走失的母牛,诅咒着自己这当农夫的命。当农夫还不够惨,命运还让我在一片长年累月都是冬天的土地上耕种。皱眉打量那片黑土地,四周树篱狰狞凌乱,我厌恶地瞪了一眼,觉得整个世界都丑陋无比。平坦无奇的耕地,光秃秃的树干,一个个泥潭映照出一片泥糊糊混浊的天空。浑身上下,唯一发热的是心头的火气。
“是个好天哪。”有人说了一声,那愉悦的语调令人生气。
“是吗?”我没好气地答道,两眼瞪着那个坐在农舍外的老头儿,“好在哪儿呢?”
“哪儿都好。”他平静地说,那老成持重的声音逼着我应战。
我争辩道:“哦,不,天不好。哪儿都不好;整个倒霉的乡村就像一座济贫院一样丑陋不堪。只有多愁善感的糊涂虫才敢念今天的好,或念一月份的任何一天的好,或者念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的任何好。念好的人无非是想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老掉牙的交谈。”
说完这些,我的火气消了一点儿。
那老头儿沉默了一会儿。我大获全胜,却并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特别骄傲。
过了一会儿,老头儿用手指着一排大榆树的上方,身子却没离开长凳。 “看到那些榆树了吗?”他问。
“那些树看起来像患了溃疡病。”我随口答了一句。
“你搞错了,往树的上方看。”他接着说, “看看那些剽悍的大白马,看看它们随风飘动的鬃毛,看看它们由雷电驱动的双翼。”
我顺着他那不能伸直的手指所指的方向望去。“没看见什么马。”我说。
他说:“你看的是地上。朝天上看,刮东风时,云总是像马群越过榆树林,不是吗?”
我又放眼望去。千真万确,一团白云盖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形成圆顶。那云团看起来的确像一匹矫健的马。我还发现马套在战车上;不,不是战车,那是一副由黄金般的光芒构成的犁铧,是它在灰暗的天空耕出了一道道金灿灿的犁沟。
“太阳肯定快要落山了。”那老汉说,“因为我女儿烧水准备沏茶时,太阳总是要落山了。”
“是她等着太阳,还是太阳等着她呢?”我问道。
“这无关紧要,”他回答说,“你得承认是个好天,对吗?”
“对,”我敷衍道,“前提是你得看得久,看得远。”
他指着小路旁的水沟继续说:“看看这儿。看见躺在下水管旁的那些枯叶了吗? 那可都是些山毛榉叶子啊,是从一英里外的树林里飘到这儿的,都是。难道你没发现每片叶子腐烂时露出的金黄色是多么好看吗? 擦亮的铜板与之相比黯然失色,而黄铜比起来又显得过分耀眼,每片叶子都凝聚着太阳全部的红光,我说的不对吗?”老头儿抬起头看着我。“你得承认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不有,无刻不在,就连一条臭水沟也不例外。”
我没有回答。他展示给我的排水口处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甚至几乎没有觉察到他女儿已走出农舍,并搀扶他站了起来。她把一根白色的棍子放到他老树皮一般的手里;这时我才发现他的两眼覆着一层白膜……
“怎么,您……”
“不,”他说,“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是一个农夫,由于母牛走失,不得不四处寻找,加之天气不好,道路泥泞难行,因而心情懊恼,觉得整个世界丑陋无比。
B.为了改变“我”看世界的眼光,老头儿主动与“我”搭讪,以天气为话题,循循善诱,让我认识到,美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一条臭水沟,也蕴藏着美。
C.老头在和“我”的对话中,从一开始就是在挑起事端,中间又屡次激起我的怒火,逼我回应他。
D.文章第5段反复强调“今天”“一月份的任何一天” “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等时间点,以此凸显“我”内心的怨愤情绪。
18.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19.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这句话的理解。(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牛刀小试 蒸蒸日上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蒸蒸日上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D.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23.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①                               改                                
②                               改                                  
③                               改                                  
④                               改                                  
⑤                               改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句话,读之令人警醒——“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我们的“敌人”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不知道。正如相机不知道敌人是手机,方便面不知道敌人是“饿了么”。
而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流浪地球》的热映再次引发了民众的热议与深思。该片放眼未来,充满忧患意识,可以说科幻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忧患。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领悟?请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谈你的看法,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

保定三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论述类阅读
1.C 【解析】文章第二段结尾和第三段表现的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是朦胧的“民族意识”,而不是“强烈的”,故错。
2.B 【解析】“杂处的局面使得‘夷狄’、‘诸夏’的矛盾”无中生有;“一直”表述不准确。
3.D 【解析】D项,“明夷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是错误的,其作用是双重性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
4.【答案】D
5.【答案】B,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为定语后置句
6.【答案】D【解析】D项 ,“罪”,归咎、归罪。“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7.【答案】A【解析】项,务,从事,致力于;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
8.【答案】B【解析】B项,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准备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9.【答案】A【解析】A项,表述错误,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10.A
11.C授,授予官职; “右迁”指的是升级。
12.C 【解析】应佛骨入宫的是唐宪宗。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便就事情本身为韩愈说情,于是(宪宗)将他贬为潮州刺史。(以、因、补充主语各一份,大意2分)
(2)祷告的当晚,暴风雷霆从潭中生起。几天后,潭水干涸。鳄鱼之患就得以解除。(状语后置、涸、乃各一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韩愈,表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氏。父名仲卿,无声名地位。韩愈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从不等人奖励(来诱导)。等到长大一点,就能够完整地理解《六经》、百家学等。大历贞元年间,文坛风气是比较崇尚古文,而独孤及被称为模仿的最好,知识分子的广泛尊崇他。韩愈和他们的拥趸们交往,刻苦钻研和模仿,打算在自己这一代重振古文。不久考中进士。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从不畏惧或回避什么,操行坚定纯正,却在处理世务上很笨拙。后来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上书批评宫市的弊端,德宗皇帝很生气,贬他到阳山做县令。他很关怀老百姓生活,当地人生了孩子很多都用韩愈的姓做名字。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皇帝派遣使者迎接凤翔法门寺塔内佛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疏文奏上,宪宗非常恼怒,将疏文出示给宰臣看,打算对韩愈处以极刑,裴度、崔群为他请求保全性命。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便就事情本身为韩愈说情,于是将他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达潮州之后,上书谢罪。宪宗看到奏章后,很感动懊悔,意欲重新起用韩愈。皇甫镈向来忌恨韩愈为人耿直,便回答说;“韩愈终究太狂放粗疏,可考虑调到别郡。”任命韩愈为袁州刺史。当初,韩愈到潮阳上任以后,向属吏询问百姓有何疾苦,知道潮州有鳄鱼之害。于是韩愈前去视察,为百姓祷告。祷告的当晚,暴风雷霆从潭中生起。几天后,潭水干涸。鳄鱼之患就得以解除。 袁州风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期末试卷


上一个『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