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双周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双周考语文试卷(高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各派思想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
试题预览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各派思想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而论及儒家思想的美学影响,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
中华美学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善的角度来看,儒家把“仁者爱人”看作最高的善。仁与礼分不开,礼也不能脱离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即离开了仁,礼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真诚博大的人道精神。培育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儒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民本主义有密切相联,最终目的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又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这种精神又与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说的美,不能脱离以上所说的与最高的善相关的“仁”。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使它符合“仁”的要求,直至如孔子所说的,使每一个人都以行“仁”为最大快乐。这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广义上的艺术以“乐”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这里所说的“乐”,不只指音乐(声乐和器乐),还包含诗(歌词)和舞,舞又同舞者的动作节奏和舞者的服装及其花纹色彩有关。所以,古代的“乐”实际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的表演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快,但目的又不仅仅在于引起审美愉快,而是要通过这种愉快去感发人们的“仁”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乐何”,即离开了“仁”,“乐”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荀子也曾说过,“乐”的作用是为了“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和荀子都指出了“乐”的美和以“仁”为本的善的实现分不开。而这种善的实现就是要使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谐共生,所以广义的艺术——“ 乐”的美必须是“和”的。
总之,“仁”的完满实现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同时又能通过艺术的表现而成为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两者既有区别,又完全能统一在一起。正因为这样,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乐”的创造既要“尽善”,又要“尽美”。“尽善”就是要使“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尽美”就是要把善表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的感性形式中,使“乐”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分离的舞蹈,听起来、看起来都有一种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采,就如孔子盛赞古代与尧治国的伟大业绩相连的“乐”那样,“焕乎,其有文章”。
——摘编自刘纲纪《成于“尽善尽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华美学精神中,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儒家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B.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已”的位置。
C.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都属于“乐”的内容,离开了“仁”就无法存在。
D.“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尽善”,“仁”就完满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 段阐释了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关系。
B.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进而把人道精神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
C.第三段中以“乐”为例,论述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
D.文章先提出话题,再从“仁”和“乐”来论述,得出中华美学精神成于尽善尽美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思想的道德境界和审美理念对中华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是超过其他各家学派的。
B.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道精神,与“治国平天下”有联系。
C.儒家思想中的“仁”要达到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还需要通过“乐”这类艺术来表现。
D.“尽善尽美”是“乐”所追求的境界,“乐”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善”就在其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菌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拥有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并迅速成功研发出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2017年,中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束了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5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28日)
材料二: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或者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区域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如SARS(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以及过去基本消灭或已被人类控制但由于抗药性或公共卫生措施的消弱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结核病、流感等等。其特点如下:第一,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中有3/4是人兽共患病,动物在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传播范围广。如西尼罗河出血热原发于非洲,鸟类是其储存宿主,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将该病毒带至世界各地。第三,传播速度快。各地以及国际间的密切往来是新发传染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第四,预防诊治困难。由于缺乏基线资料,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摘编自易彬樘等《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三:
2019年初,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十大健康威胁,其中与传染密切相关的疾病和行为占六个,与十多年前相比,目前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了。传染病与地球村的每个生命息息相关,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与另一个地方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只有一个机舱门相隔的距离。
2018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死灰复燃,全球多个地区暴发霍乱,登革热病例数居高不下,尼帕病毒病在印度闪现等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传染病工作者的心。8月,非洲猪瘟突然在中国多个地方出现,再次牵动全球特别是动物防疫部门的神经,传染病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回首2018年,传染病领域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以及多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登革热疫苗大范围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技术如果用到了正确的领域,则会造福全球。由于中国药物审批提速,2018年中国国内上市药物种类和质量都有所提升,部分药物对于低收入患者甚至可以免费。
(摘编自李硕等《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领域重要事件回顾》)
材料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加强疫情防控做出全面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表示,面对疫情,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坚信中国政府采取的有力举措,中国人民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和所有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必将让中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法国卫生部卫生总司卫生监督与安全司医学顾问让——马克•菲利普表示,法方高度赞赏中方积极有力应对疫情,并致力于防止疫情蔓延。中方采取的措施非常必要、有效,法方对中方抗击疫情的决心与勇气表示饮佩。
比利时前首相、瓦隆大区首席大臣迪吕波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国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措施,这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世界发展不会因为疫情的出现而陷入停滞。无论在经济贸易还是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与中方的关系都将更加密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也处于一流水平,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防控技术。
B.新发传染病具有人兽共患、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预防诊治困难等多个特点,因而它们不大容易为人类所控制,危险程度很高。
C.与十多年前相比,如今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重要事件既包括过去的病毒死灰复燃,也包括一些新问题。
D.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方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作努力,并表达对中国的支持和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防控H7N9禽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表现出领先国际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传染病防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依赖外国。
B.过去被基本消灭的或者被控制的传染病有可能重新出现在人群中,成为新发传染病,针对它们造成的危害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关注抗药性。
C.最新生物科技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大有可为,能够造福全球,但运用不当,也会引发争议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D.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源于中国政府果断有力的措施,同时,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克时艰,才能快速消除疫情。
6.以上四则材料是如何体现文本的客观性的?请分别简要概括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与瓦共舞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住上了洋楼。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遺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母亲的背。
(选自2019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到父亲频繁补瓦,既暗示了当时生活的贫困艰辛,又表现了父亲对家庭的付出。
B.引用李商隐的“一春梦雨常飘瓦”诗句,增添了文化气息,有利于下文表达作者对家乡瓦的感情。
C.以前我家用瓦来遮风挡雨,现在农夫用瓦建猪舍,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
D.文中多次描写自然环境,例如“天气转凉”“凛例的冬天”“风吹得更猛了”等,烘托了父亲形象。
8.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与瓦共舞”的丰富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海宁知县。擢吏科给事中,奏言:  “吏部铨注,遴才要矣,量地尤急。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请量地剧易以除官,量事繁简以注考。”吏部善其言,请令抚按举劾如自修议。历迁礼科都给事中。诚意伯刘世延不法,自修极论其奸。诏革任禁锢。未几,论夺尚书顾可学、徐可成,侍郎朱隆禧赠谥;以可成由黄冠,可学、隆禧俱以方药进也。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奏减均徭里甲银六万两,增筑雄、任丘二县堤,以御滹沱水患。入历大理卿,兵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史沈汝梁者,巡视下江,用馈遗为名,尽括所部赎锾,自修劾奏之。帝方欲惩贪吏,乃命逮治汝梁,而召自修为左都御史。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帝善其言,而政府不悦。有贪竞者十余辈,皆政府所厚,自修欲去之。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于是自修所欲斥者悉获免。已而御史张鸣冈等拾遗,首工部尚书何起鸣。起鸣故以督工与中官张诚厚,而雅不善自修,遂讦自修挟仇主使。御史高雏崧、赵卿、张鸣冈、左之宜不平,劾起鸣饰非诡辩。帝先入张诚言,颇疑自修。得疏益不悦。刑部主事王德新复疏争,帝下之诏狱,酷刑究主者。无所承,乃削其籍。自修不自安,亟引疾归。久之,起南京刑部尚书。复以工部尚书召。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肃敏。
(节选自《明史•辛自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
/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B.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C.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D.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吏科给事中,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查吏部事务。
B.里甲,明朝时期的社会基层组织,每一里为一百一十户,多推丁粮较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百户分为十甲。
C.南京,明代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对明代政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D.拾遗,文中指古代官职名,武则天时期始置,具有讽谏和举才的职能,对古代政治环境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辛自修为官尽责,献言献策。他认为要根据地方情况授予官职,考核官员要考虑到事情的繁简,吏部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就准许他照此施行。
B.辛自修心系百姓,防治水患。他担任右佥都御史辖治保定六府时,上奏减少了六万两的均徭和里甲役费;为防御滹沱河泛滥,增筑了堤防。
C.辛自修大义凛然,疾恶如仇。他极力揭露刘世延不守法行为,皇帝诏令将刘世延革职囚禁;他上奏弹劾沈汝梁搜刮钱财,最终使其被逮捕治罪。
D.辛自修不畏权贵,坚持己见。他曾不顾及当权者态度,上谏言陈述己见;有十多个为当权者看重的官员贪权争利,他想要解除这些人职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小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①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②伯时:指李公麟。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③野次:野外。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不加藻饰,却涉笔成趣,余味隽永。
B. 石、竹、牧童和牛,是苏轼这幅画的主要元素,个个意态如见。
C. 本诗前半写画,富有田园气息;后半写意,表达爱石爱竹之情。
D. 后四句由看画生发感想,采用递进方式表情达意,情意殷切。
15. 引言中的“戏咏”,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简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荀子《劝学》中,以螃蟹设喻,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于“用心躁也”,从反面论述要学习必须专注、持之以恒。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反问、比喻的手法形容长桥的形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运用反问、想象的手法描写通道的美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盆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国盆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________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经过长期创作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通过耳闻目睹,师传口授,在一定地域流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这种由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        )。经过一代又一代盆景艺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盆景艺术最终形成了五个艺术流派。
中国传统的盆景流派分为南北两大派,其中岭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岭南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岭南盆景艺人在不断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础上,________传统模式的束缚,使得岭南盆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岭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_________了岭南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有苍劲向上、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体体现在树种选择、技法特点等方面。选树种是盆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作者要_______地选取适当的材种,这是创作优秀盆景艺术作品的首要条件。岭南盆景材种丰富,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但更多的是选取岭南独有的树种,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岭南盆景在技巧上独具一格,强调蓄枝截干、浑然天成,擅长处理主脉和次脉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修剪和拉枝处理枝条,表现作品的疏与密,简与繁。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妙绝伦    打破    融入    苦心经营  
 B.异彩纷呈    冲破    融入    煞费苦心
C.异彩纷呈    冲破    融合    苦心经营  
 D.美妙绝伦    打破    融合    煞费苦心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B.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长期创作出的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C.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D.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他们长期创作出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B.一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
C.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从而形成艺术流派。
D.一旦形成艺术流派,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20.下面是芦河大桥施工现场的禁行通告,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禁行通告
芦河大桥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现已超过使用期限,桥梁基础结构及桥面破损厉害。按照市政府安排,要在2019年5月25日至2020年4月8日将旧桥拆掉重建,届时将对桥梁进行全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许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行,请过往车辆及市民绕行。本次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原谅。
特此通告。
芦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2019年5月2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科技大学学生申请学校奖学金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简洁、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6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些一篇文章(60分)
材料一: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材料二: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帕斯卡
材料三: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领导人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广大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党的十九大报告》)
材料四:
近年来,极个别年轻高学历人才自称“恨国党”,支持“港独”“台独”,侮辱祖国和人民,被国外反华势力标榜利用。
一位大学生生病住院,因为一点小事,和同病房的患者发生激烈争吵,陪床的母亲和主治医生劝阻遭其辱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二测5语文试卷』  下一个『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迎二测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