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精选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精选练习(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统编版上册第二单元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和蔼/雾霭 洋溢/谥号 兵痞/癖好B.够呛/呛声 抖擞/唆使 肺腑/拊掌C.渗出/掺和 过磅/滂沱 咽气/呜咽D.询问/徇情 亲昵/泥古 凌辱/棱角【答案】C【解析】C项,分别读shèn/chān,àng/pāng,y
试题预览
统编版上册第二单元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和蔼/雾霭 洋溢/谥号 兵痞/癖好
B.够呛/呛声 抖擞/唆使 肺腑/拊掌
C.渗出/掺和 过磅/滂沱 咽气/呜咽
D.询问/徇情 亲昵/泥古 凌辱/棱角
【答案】C
【解析】C项,分别读shèn/chān,bàng/pāng,yàn/yè。A项,分别读ǎi,yì/shì,pǐ;B项,分别读qiàng,sǒu/suō,fǔ;D项,分别读xún/xùn,nì,líng/lé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摹拟        簿膜        和颜悦色        熙熙攘攘
B.嗜好        谥号        全神贯注        吮痈舔痔
C.弹劾        隔阂        赅下之围        体贴入微
D.竣工        疏浚        全力以赴        座无虚席
【答案】D
【解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簿膜---薄膜;B吮痈舔痔---吮痈舐痔; C赅下之围---垓下之围。所以选D。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到星期天,农贸市场上便熙熙攘攘,买卖十分兴隆。
B.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
C.志愿者的使命感驱使他们殊途同归地遵守严格服务守则,绝不苟且。
D.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魔术师的精彩表演。
【答案】C
【解析】A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B体贴入微: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C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句中应用“不约而同”。D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组自听了张秉贵的事迹介绍之后,组员的服务意识大大增强了。
B.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过去资本家做买卖,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我们社会主义商店做买卖,首先要为人民服务好。
D.张秉贵将自己的柜台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台服务艺术》,并到各单位表演、讲课,听众达十多万人次。
【答案】D
【解析】A项,偷换主语;B项,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的”只能和“讨论”搭配,而不能和“思考”搭配。C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为了”。
5. 请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只填序号即可。
改革开放40年,北京各行各业涌现出不少榜样人物。在“历史巨变”展区“榜样的力量”互动项目中,贾立群、宋鱼水、张秉贵三位北京市民光荣入选。“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时代的楷模,他们身上传承着千年古都的古道热肠,更彰显着大国首都的道德风尚。那是一种________,时刻牢记“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那是一种________,尽职尽责为打赢改革发展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那是一种________,将奋斗融于岗位,融于人生,用心血和汗水追梦逐梦;那是一种________,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品格熔铸于真情小事。
①建设首都的使命担当 ②凡人善举的人间大爱 ③“拼搏为美”的精神品质 ④热爱国家、热爱首都的真挚情怀
【答案】④①③②
【解析】第一空“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是“热爱国家、热爱首都的真挚情怀”;第二空“尽职尽责”应是“担当”;第三空“用心血和汗水追梦逐梦”是“拼搏”;第四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是“人间大爱”。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象征。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屋脊上,筑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高度。建成青藏铁路这一壮举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青藏铁路精神将永远光耀神州大地。这种精神,                           。 
①是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③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对“这种精神”的诠释有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先有“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再有“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在此二者的基础上,才有了“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传承和升华”及“延伸和拓展”这两组词语本身,就透露出了句子间逻辑关系的信息。
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 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却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
C. 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的丈夫司徒乔》,以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
D.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答案】C
【解析】A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应改为“不敢苟同”。 B项“忝列门墙”:愧在师门。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D项“钧裁”:对上级裁决的敬称。改为“裁夺”。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材料一
北京人都把北京市百货大楼亲切地称为“大楼”。
北京人熟悉“大楼”。20世纪50年代“大楼”开业时曾经拍了一部纪录片,北京市百货大楼展现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北京人喜欢“大楼”,几代人对这里都有着关于时尚的美好回忆。不仅是北京人,在那个年代,外地人到了北京都会尽量挤出时间逛“大楼”。从辽宁一个小城来到北京工作的夏先生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他小时候,邻居叔叔从北京市百货大楼买回一双皮鞋,每逢有人注意到叔叔的皮鞋,这位叔叔都会大声地告诉别人,这是从北京市百货大楼里买的!如今夏先生已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高管,全家住到了北京。虽然北京的高档商场很多,但夏先生每年拿到年终奖后,依然会到北京市百货大楼来购物,在他看来,把钱花在“大楼”放心,开心。
材料二
在北京市百货大楼一层有一个很安静的空间,这里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张秉贵纪念馆”,在城市最中心的地段中的最繁华的商场内为一个售货员建纪念馆,这在全世界可能也是独一份的。当然,这里纪念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营业员,他曾经在这个商场里工作30多年,接待400万人左右。他不仅是全国劳模,而且做过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经是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人。
张秉贵17岁开始当学徒,1955年到北京市百货大楼当售货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柜台生涯中,他始终全神贯注为人民服务,像“一团火”那样去接待各式各样的顾客,使每一个接触到他的人都感受到无比温暖。他的“一抓准”“一口清”绝技,他创造的整套服务经验和服务艺术,至今为全国广大商业、服务业职工学习和称颂。
北京市百货大楼总经理周晴告诉记者,“一团火”精神已经成为王府井百货集团的企业精神,并在新的时代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人文购物、人性服务,从软件到硬件,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周晴说,张秉贵成为著名的全国劳模后,注重言传身教,还为企业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劳动模范。“张师傅前前后后一共收了10个徒弟,基本都成长为北京市级以上劳模,包括两个全国劳模。他们不定期地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23家王府井百货门店讲课、培训,传承‘一团火’精神,对提升王府井百货的整体服务水平效果显著。”
材料三
有人说,现在是实体零售行业的严冬时期,企业面对着无数问题与压力,北京市百货大楼也一样。王府井百货集团建立这个“张秉贵纪念馆”,是希望把“大楼”这把“火炬”接力下去,“一团火”精神的传承可以帮助企业度过严冬。
今天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在“新北京人”中已经有了年轻的“粉丝”,另外,北京市百货大楼还推出了微信支付,并且在做全渠道经营的筹划,“大楼”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大楼”这样的商场,和全球的零售企业一样,这些商场也在经历转型。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需要在新技术、新环境中进行各种创新与调整,需要与新时代融入和对接,而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有了不一样的底蕴,这样的企业才是时代的财富。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北京人把北京市百货大楼亲切地称为“大楼”,写出了北京人对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特殊情感,很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B.北京市百货大楼建立“张秉贵纪念馆”,强调其“一团火”精神,意在表明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突出当代服务意识的缺乏。
C.北京市百货大楼与时俱进,推出了微信支付,并且在做全渠道经营的筹划,表明了“大楼”在经营方面的创新意识。
D.三则材料都是以北京市百货大楼为中心来写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行业的思考。
【答案】B
【解析】意在表明的是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在一代代“大楼人”的心里。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楼”是“繁华”“时尚”“幸福生活”的标志,它见证了城市的繁华与时尚,人们在那里可以放心购物,憧憬未来幸福的生活。
B.“一团火”精神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它经历一代又一代员工的积淀,是企业的财富、灵魂。
C.北京市百货大楼是传统行业的见证者,它经历了繁华、问题和转型,并将浴火重生。
D.实体零售行业的不景气,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了“一团火”精神,现在重提“一团火”精神是为了帮助企业度过严冬。
【答案】D
【解析】D项,“实体零售行业的不景气”的原因错误,另外,重提“一团火”精神的意义错误。
10.传统行业如何走出现实的困境?请结合材料概括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
【答案】①在新技术、新环境中进行各种创新与调整。②与新时代融入和对接。③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
【解析】这道题的有效信息主要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通过归纳与概括不难得出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记者: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②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③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④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⑤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11. 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B. 用脑袋开门、关门就是学武艺
C. 二十年不可能堆起喜马拉雅山
D. 广泛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成功
12. 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青年时代喜爱音乐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
B. 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C. 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
D. 从小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E. 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13. 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1. A    12. DE    
13. 特点: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目的: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通过四个选项的对比分析,A项,最恰当,也符合王洛宾所要表达出的意思。B项,“就是”表述绝对化;C项,流于对故事浅层次的复述;D项,和故事内容无关。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分析可知,应是“从小爱唱歌,想报效祖国”。E项,“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错误。应是“早年没有去成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故选DE。
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的特点,结合内容分析。结合“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分析可知,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目的:通过比较,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练习』  下一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精选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