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每空1分,共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饿莩(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锲而不舍(qì)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跂而望矣(zhǐ)C.庠序(yáng
试题预览
语文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每空1分,共3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饿莩(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锲而不舍(qì)
B.中绳(zhòng)  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    跂而望矣(zhǐ)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絜大(duó)    官盛近谀(yú)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养生丧死(sānɡ)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颓圮  修葺  脍灸人口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B.寒喧  饿俘  铤而走险   揭竿而起
C.孝悌  犒赏  计日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赝品  挑衅  捉襟见肘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    ) (3分)
①风雨兴焉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用心一也   ④弃甲曳兵而走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③⑥⑦     D.④⑤⑧
4.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①⑤⑧/②/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C.①⑤/②/③⑥/④⑦/⑧        D.①⑤⑧/②/③/④⑥⑦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B.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D.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善假于物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⑦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⑧履至尊而制六合        ⑨不耻相师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 D.①⑥/②⑦/⑧⑨/③④⑤
7.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 、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8.名句默写(16分)
(1)《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述了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却耻于从师的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蜀道难》中,说明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了国家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锦瑟》中,诗人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惆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公正既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公正既是伦理的,又是政治的,还是法律的。古代人对“公正”与“正义”的痴迷,东西方相同。古代人的智力尚未发展到精密区分的程度,在抽象的一般意义上,“公正”与“正义”通用。
西方人对公正的学术表达,一般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公正是一种免于极端的中间状态,中国的翻译者也将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翻译为“中庸”,这也许是古代中西相通的一种表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称,“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极穷会觊觎他人的财产,易犯小罪,极富则恣意妄为,易犯大罪。唯有中产阶级才具有中庸的美德,是城邦最好的统治者。相似的表述同样存在于《论语》之中,“过犹不及”是最精练的提法,相似的,“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最佳的状态则是“中行”。年少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年老时,血气已衰。因此,要做个君子,就必须在不同时期要“三戒”:戒色、戒斗和戒得。
西方后世学者将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归结为两个基本范畴: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分配正义是讲一个人的所得应该与他的身份、财富、地位和才能成正比的关系。几个人合伙做生意,投钱多的人得到的回报就越高。分配正义是贵族政治下的正义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矫正正义是讲原本平等的人因为他种原因而不再平等,比如杀人与被杀,打人与被打,那么就需要矫正,将不当多得一方的所得矫正给不当所失的另外一方。矫正正义是平民政治下的正义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后世的法学家延续了这样的思路,当哈特把“法治”理解为“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时候,他对正义的看法也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前者类似于矫正正义,后者类似于分配正义。
优士丁尼在《法学阶梯》中开宗明义地说,法学就是关于正义的学说,正义就是给予每个人他的应得。法律的基本原理有三: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康德则把优士丁尼的三原则衍生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公式,第一,“正直的生活”,换言之,人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他人达成目的的手段。这是“我”的生活准则。第二,“不侵犯任何人”,这是社会交往的一般原则,涉及“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属于公法的范畴。第三,“把各人自己的东西归还给他自己”,这是指我自己与他人一起加入到生活的生活,涉及“我”与“特定他人”的关系,属于私法的范畴。这样,“我——特定他人——不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如果和谐一致了,就可以达成正义的法律秩序。
(选自徐爱国的《“法律与公正”的古今观念比较》,有删节)
9.下列关于“公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公正与人们多个生活领域相关,它既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B.古代东西方人们对“公正”与“正义”痴迷,他们眼中的“公正”与“正义”可以通用,是因为当时他们在智力上尚未发展到精密区分的程度。
C.极端的中间状态是古代中西方文化在“公正”上都在追求的,所以中国的翻译者将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翻译为“中庸”,是有道理的。
D.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唯有中产阶级才具有中庸的美德,是城邦最好的统治者”和《论语》中所说的“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都可理解为是对“公正是一种免于极端的中间状态”这一观点的表达。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都关注了“平等”这一话题,虽分属于贵族政治和平民政治两个范畴,但都体现了平等原则。
B.“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是哈特对“法治”的理解,前者类似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后者类似“分配正义”。
C.优士丁尼认识到法律与正义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他强调法学应当关注给予每个人他的应得这一观点。
D.康德提出的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公式建立在优士丁尼的三原则基础之上,二者都思考了个人、他人、外在世界这种三维关系。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提出想成为君子必须在不同时期要自我调整,做到“戒色、戒斗和戒得”,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行”才是君子应当有的最佳状态。
B.根据“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现行的分配形式中的“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原则都类似于“分配正义”。
C.在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根据康德的三个公式,我们如果构建了“我——特定他人——不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就能够达成正义的法律秩序。
D.在康德看来,在权利义务上法律应当既要认识到人是一个目的而不是别人达成目的的手段,也要关注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2)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1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过快,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极高,不少城市垃圾围城。
B.基于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思考,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C.焚烧垃圾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产生的有毒废气威胁居民生命健康,是发达国家的无奈选择。
D.在发达国家通行的垃圾分类法,出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并不能够很好地实施。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垃圾不同于传统垃圾,大多数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在自然界没有可以降解它们的微生物。
B.工业文明造成垃圾问题全面爆发,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或许可以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C.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把回收的垃圾经再循环处理系统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
D.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今公卿群寮皆政教所瞻,而父母之丧不得奔赴。夫仁义之行,自上而始;敦厚之俗,以应乎下。事失宜正,过勿惮改。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冬夏衣服,朝夕禀粮,耗费缣帛,空竭府藏,空赋不辜之民,以供无用之女。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一曰省财用,实府藏。二曰修礼制,绥眉寿。三曰宽役赋,安黎民。此诚国家之弘利,天人之大福也。”奏闻,即弃官去。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因从迁都长安。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亦与司徒王允及卓长史何颙等为内谋。会病薨,年六十三。
论曰:董卓当朝,申屠蟠、郑玄竟不屈以全其高。爽已黄发矣,独至焉,未十旬而取卿相。或疑其乖趣舍,余窃商其情,以为出处君子之大致①也,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②则濡迹③以匡时。观其逊言迁都之议,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也。
(节选自《后汉书•荀爽传》)
注:①大致:致,思想的趋归;大致,意即重大选择。②陵夷:衰颓,衰落。③濡迹:驻足,喻出仕。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B.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C.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D.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汇编,共20篇,与《孟子》《大学》《礼记》并称为“四书”。
B.孝廉:汉代察举制科目之一。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因古代君主祭祀“社稷”,后遂用“社稷”代表国家。除“社稷”外,“宗庙”也可用来代表国家。
D.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为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来指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即用此意。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苟爽勤奋好学。他十二岁时就能读懂《春秋》《论语》;遭党锢之锅后,隐居十几年,专心从事写作,终成一代大儒。
B.荀爽倡导孝道。他认为公卿百官应该做老百姓的榜样,应该改正父母去世时不回家居丧尽孝的错误,要带头施行仁义。
C.荀爽关心民生。他建议朝廷遣散过多的宫女,让她们结婚成家,认为这样做既可减省赋役,又能改善礼制,利国利民。
D.荀爽忧心国事。他虽受权臣董卓重用,却不与之同流合污,而是暗中谋划迁都长安之事,可惜因病去世,没能重振国运。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

五、古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注]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9.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六、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2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2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虽然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方针,而且惩治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无须讳言的是,腐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B.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到群众体育普及发展,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喜迎党的十九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C.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目前住房的满意率为38.24%。他们的住房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D. 年轻人对网络游戏的情有独钟,推动了网游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盈利方向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便抓住机会来赚钱。
24.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是(     )(3分)
(1)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2)卷烟厂车间门口:吸烟有害健康。
(3)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4)火葬厂门口: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5)医院门口:祝您早日康复。
(6)婚姻介绍所门口:为爱搭桥。
A. (2)、(3)、(5)    B. (1)、(4)、(6)
C. (2)、(5)、(6)    D. (3)、(5)、(6)

七、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种承受。承受了痛苦,就会变得坚强自信;承受了幸福,就不会被幸福淹没;承受了成功,才不会迷失方向。
人生,需要承受。承受孤独,会倍加珍惜亲情和友谊;承受责任,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
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详解
一、基础知识(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答案】D  【解析】A.锲 qiè;B.跂qǐ;C.庠xiáng。
2.【答案】D
【解析】A.脍炙人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寒暄 饿殍  C.计日程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答案】D
4.【答案】C
【解析】①⑤为宾语前置;②为定语后置;③⑥为被动句;④⑦为状语后置;⑧为判断句。
5.【答案】D
【解析】A项①名词“老师”;②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B项①表目的连词“来”,②介词“按照”;C项①使动用法“使之弱”,“削弱”,②形容词“弱小的”;D 项①②均为“借助,利用”。
6.【答案】A
【解析】①为名词作状语,分别为“向南、向西”;②为形容词作动词,分别为“变小、变弱”;③④⑤为使动用法,分别为“使之亡”“使之却”“使之愚”;⑥⑦⑧⑨为名词作动词,分别为“做帝王”“穿”“登上”“学习”。
7.【答案】A【解析】“贺知章”为“杜甫”:“白居易”为“贺知章”。
8.【答案】(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9.【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 项,原文意是追求“免于极端的中间状态”,而不是极端追求。
1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分配正义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1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 项,“构建了‘我——特定他人——不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表述错误,原文中为“三维关系的和谐一致”,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12.【答案】C
【解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双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月考(二)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