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二)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二)语文试卷(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试卷二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B.及时的反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民意得到良好的疏通。长此以往,民意与立法互动的渠道将更通畅,各种民意诉求的表达也将
试题预览
语文试卷二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B. 及时的反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民意得到良好的疏通。长此以往  , 民意与立法互动的渠道将更通畅,各种民意诉求的表达也将更趋理性。
C. 拥有千万财产的布莱恩•伯尼并不是世界首位弃商从善的富人,但像他这样对慈善事业抱有巨大热情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D. 在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中,丁俊晖和梁文冲不孚众望  , 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中国选手参加本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齐彭殇为妄作
A.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襟三江而带五湖            D. 屈贾谊于长沙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suō),岗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
B. 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xuàn)涡。
C. 在保留的钢架船坞(wù)中抽屉式插入了游船码头和公共服务设施,使旧结构作为荫棚和历史纪念物而存在。
D. 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ɡǔ)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畏的疱(bāo)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
B.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
D. 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  , 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5.下列选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生活按部就班  , 波澜不惊,有没有想过为生活按一下“暂停键”,放慢步伐,也认真审视自己走过的路。
B. 又见那老鸦有一阵刮刮的叫了几声,仿佛他不是号寒啼饥  , 却是为有言论自由的乐趣,来骄这曹州府百姓似的。
C. 接着作者形象而生动地从“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这三句话,条分缕析了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D. 这次的会议筹备工作纰漏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人员没有全局意识——这种目无全牛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
6.下列各组句子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项王军壁垓下           族庖月更刀                         B. 田父绐曰“左”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 期山东为三处          族秦者秦也                          D. 吾为若德                 函梁君臣之首
7.下列对《长亭送别》【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A. “夕阳”一句,看似容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 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 “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 “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8.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 夜缒而出 / 偏袒扼腕而进
C. 吾其还也,亦去之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 且为之奈何? / 何辞为?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

A. 鸡豚(tún)       泾流(jīng)          刖刑(yuè)      棺椁(guǒ)
B. 户牖(yǒu)       舂米(chōng)     车毂(gǔ)       万乘(chéng)
C. 坳堂(ào)         泠然(líng)         蓬蒿(gāo)      龟裂(jūn)
D. 刀俎(zǔ)         禅让(shàn)       怵然(shù)       自矜(jīn)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您约我明天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公司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只好改期再谈。          B. 令郎在这次数学奥数竞赛中获得满分,多亏老师您的精心指导,我们全家十分感激。
C.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          D. 拙作奉上,自己总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自、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____。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__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____。____。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元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的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⑤②④①③
12.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B.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                                D.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3.下列诗句反映的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③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④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①______靠了思想的能力,②______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③______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④______抵抗很漫长的寂寞。如果⑤______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⑥______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不论 可能 或许 居然 也
B 因为 但是 如果 可以 / 也许
C / 但是 可能 可以 竟然 也
D 因为 无论 / 足以 居然 也许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      ②多见其不知量也            B. ①人虽欲自绝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①偃之言是也          ②觉今是而昨非                  D. ①莫春者,春服既成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6.下列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赔话,救了他……②自从得了恩人救济,赍发小人……
③“大姐,这两人来得不尴尬。”
④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
⑤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
⑥只要提防他便了。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B. 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 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 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1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 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 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19.下列文字,依文意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      )
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           ,            ,            ,            , 其为我书其大概焉。
①吾亦不能言也            ②凡工之所不能画者
③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    ④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①②③
二、填空题(共5题;共5分)
20.读句子,解析词语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安然无恙:________    
21.选出全部表明官职提升的________。
①擢  ②夺  ③左迁  ④领  ⑤陟  ⑥徙  ⑦出  ⑧提
22.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________,________。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语言连贯,句式整齐,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伊索寓言》中,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充兽表示脚踏实地,①________;②________  , 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③________。
24.读《说“木叶”》,文章共有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主要举________;第二部分(4——6)说明________;第7自然段时课文小结。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3分)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严,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
四、翻译(共1题;共15分)
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以六月息者也。

(2)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含蓄即含而不其、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合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 “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 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
    降至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禎直承了严羽“得意忘言”的含蓄说。他盛贊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意忘言之妙”。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形中”,所以须“脱形写形”,说谢灵运诗就是“多取界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崇尚深情绵邀、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丁一股文学潮流,至今天不衰。
(摘编自《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含蓄表现在诗歌内容上是指诗人把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的旨意说得隐约模糊,让人捉摸不透,如李商隐的《无题》。
B.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读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
C.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这也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早在先秦诗歌中,含蓄手法就有运用,但“含蓄”一词真正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应该源于中唐时期的诗歌理论专著《诗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引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来证明”,在唐代营造“象外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风格已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B.司空图倡导在有限的“象”、“景”之外营造更大的空间,来传达“不尽之意”,这与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主张是相同的。
C.两宋时期,含蓄已经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到文学批评中了,这种评价诗文的标准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
D.严羽提出了“得鱼忘签”“羚羊挂角”等说法,可见他更强调诗歌深妙的义理,对于诗歌的语言表达则不必过于深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这也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B.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的朦胧之美,但这种手法的运用仍然是无意识、不自觉地。
C.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含蓄美是诸多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王士祯认为盛唐诗“意蕴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失环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六、默写(共1题;共5分)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3)《蜀相》中赞扬诸葛亮忠心和功业的诗句是“________。”    
七、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2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篠: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须“沧浪”?
B.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表现出诗人客居成都时的穷愁潦倒之态。
C.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D.《狂夫》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一面是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2)“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一联历来为人称妙,请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八、写作题(共1题;共4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争”与“不争”,“争什么”与“不争什么”,似乎都可以争论不休。对此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紧密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A   
7.【答案】 D   
8.【答案】 B   
9.【答案】 A   
10.【答案】 D   
11.【答案】 C   
12.【答案】 A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C   
16.【答案】 D   
17.【答案】 C   
18.【答案】 A   
19.【答案】 C   
二、填空题
20.【答案】很平安,没有什么灾害、疾病或事故。  
21.【答案】①③⑤
  
22.【答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3.【答案】 在兽类里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在平民百姓里他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   
24.【答案】 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称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两个特征。

三、语言表达
25.【答案】 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可以转变风气

四、翻译
26.【答案】 (1)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方.


(2)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3)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五、现代文阅读
27.【答案】 (1)C
(2)D
(3)B   
六、默写
28.【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两朝开济老臣心   
七、诗歌鉴赏
29.【答案】 (1)C
(2)①动词运用极妙。“含”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裛”通“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飘飞,使荷花出落得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  
②叠词妙用。“冉冉”、“娟娟”,平添音韵之美。③形容词精妙。“翠”与“红”二字相对,色彩明艳,画面感强烈,令人赏心悦目;“冉冉”和“娟娟”二字则凸显了翠篠与红蕖的柔美之态;“净”、“香”二字吟咏风雨,“净”字表现出了风中有雨,细雨过后万物清净,“香”字表现出了雨中有风,微风带来红蕖的清香。
八、写作题
30.【答案】 【参考例文】   
不争与争
    当代社会,不争与争早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人认为不争是软弱的表现,而争才是21世纪主流;也有人认为争来争去的行为则太过于激烈,我们应该更加从容、不争,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么,不争与争,到底该怎样去调节呢?
    在我看来,当不争,则不争;该争时,必得争!把握争与不争的度,是调控人生航向的关键。
    当不争,则不争。
    不争,是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与从容,是一种看破而不说破的大彻大悟。古有晋文公退避三舍,博得千古美名;又有蔺相如回避廉颇,传为百世佳话。此乃不争之道----以退为进,方为大进。
    今有大国激烈之争,在经济与政治的多重压力下,许多国家纷纷败下阵来,中国却仍然屹立全球,以其温和坚定的形象征服世人,“一带一路”风生水起,高铁奔驰于亚欧大陆,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不争”,让现代丝绸之路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延展至全世界----不争蝇头小利,才得以更深远的发展前景。
    然而,不争,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忍让,而是不斤斤计较,在整体上宏观把握;同时,我们必须坚持自己恒定的原则,在大事上不可退让。前者是怯懦的表现,后者才领略到了“不争”’的真正含义。
    所以,当争时,必须争!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众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却依然不敢愤然反抗。鲁迅先生曾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恨之叹,可见,“争”,何其重要!纵观历史长河,哪一次变革,不尽是争的结果?从茹毛饮血,到灿烂的文明世界,从视生命如草芥,到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转变,有多少英雄人物为了社会的一点点推进而壮烈牺牲?商鞅车裂而死,变法却流传下来;布鲁诺慷慨就义,终在鲜花广场上留下为真理而奋斗的身影;保尔终身为革命奔走,实现了他璀璨的人生价值……争,是勇气,是信念,是克服人性本懦的外在表现!面对契机,我们要争;面对原则,我们要争;面对科学真理,我们要争;面对国家大义,我们更要争!
    再看争与不争,我们会发现,争是不争的基础,不争是争的体现。因为有争,所以可以不争;因为不争,才会有下一次更加辉煌的争!把握好争与不争,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不争,像飘逸的云朵,从容而坚定;争,则像广阔的天空,让一切的云朵有了无限的可能。愿我们都能有足够多的云彩、足够大的天空,去编织人生美丽的彩虹!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