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联谊四校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联谊四校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Ⅰ、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一、(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今天的中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
试题预览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Ⅰ、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的中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翩翔,天堑变通途。这,不正是孙中山先生所期盼的“富强中国、安乐中国”?
(       ),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中国          和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           ,首届中国进博会各国客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不正是李大钊所向往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青春中国”?
今天的中国,走过改革开放40年奋进历程,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的至少70%以上,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在学校,在公园,在田间,在广场,人们            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这,不正是方志敏所渴求的“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的“可爱的中国”?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倡议    风生水起    云集    情不自禁
B. 提议    风生水起    云集    不由自主
C. 提议    蔚然成风    会集    情不自禁
D. 倡议    蔚然成风    会集    不由自主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天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B.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 今天的中国,辉煌的成就取决于2018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的至少70%以上,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B. 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的至少70%,建成了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C. 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D. 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成立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提议:指开会或商讨问题时提出供讨论的议案或意见,亦指所提出的建议,也泛指提出意见。倡议: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首先提出的,故选“倡议”。
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多指好人好事。“一带一路”是在搞经济建设,谈不上好人好事,故选“风生水起”。
云集:像云彩一样聚集,形容人多。会集:聚集。此处“各国客商”强调人多,故选“云集”。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欢歌”“笑脸”等词语强调人们是被幸福感激发而唱出歌曲,故选“情不自禁”。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A项,不宜作为总括句,因为本段谈的是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贡献,只谈经济,不谈世界不恰当。
C项,句式与第一段和第三段开头不呼应。
D项,虽然“2018”与下一句衔接紧密,但后文强调成就的取得是渐进的过程,“多年来”“日益”即在强调进步的长期过程,所以辉煌的成就并非只取决于“2018”。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成分赘余,“至少……以上”重复;
B项,成分残缺,应该改为“包括……在内”;
D项,搭配不当,“成立……体系”搭配不当。
故选C。
4.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以“微笑走向生活”开头,积极乐观充满肯定的语气,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调。
B. 诗的第2句——第5句虽然只运用拟人的修辞,但创设了强烈的抒情气氛,能够达到打动读者心灵的效果。
C. 诗中分别用了平坦、崎岖、幸福、不幸四个词语来概括人生的各种生活经历。
D. 诗的最后一句“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指的是积极向上、昂扬而又洒脱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诗的第2句——第5句虽然只运用拟人的修辞”错误。如“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的第2句——第5句不只运用拟人的修辞,还有比喻。
故选B。
二、(9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当代社会、网络时代的高点上,我们谈论传统文化,是在谈什么呢?
有人说“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这种观点可以说道尽了文化、传统的本质特征。因为,对于我们的传统来说也好,对文化来说也好,它们不过是世世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是一种生活方式。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谈我们的生活与头脑中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在谈你我他的日常生活,更谈我们的思路、我们的风度、我们的气派……
说到中华文化的玄妙处,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曲”。昆曲向以“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艺术品位著称,被看做是精妙高雅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曾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他大胆创新,并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创作了美到极致的画面和舞美,让一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剧具有了符合今天审美的时尚色彩,在演出时,人们感叹“太美了,美得惊心动魄,美得让人黯然神伤……”昆曲表演中的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可谓是对这种“玄妙”美的最好解释,“罕有其匹”。
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文化,它走自己的路,处处坚持自身特色,但如果要融入社会与时代的大潮,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要求新求异,从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体现时代精神。
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载体。近年来,故宫推出的一系列“萌系”文创产品迅速蹿红,比如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建筑彩绘“秘密皇宫”与“戒急用忍”等,“故宫淘宝”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微信小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有600年历史的故宫这一古老IP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一系列文化创意之举,改变了文物仿制品素来古典,肃穆但缺少新鲜生命力的形象,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同和赞扬。正是这种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个性超拔的努力,让古老的故宫走入当代生活,融入时代的文化之中。
这些年来,我们正努力寻找一个合理的方向和方式来对待传统文化,但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在割裂传统文化,有的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浅薄和轻浮的解构和颠覆,更有甚者,干脆采取一种商业化的态度,消费传统文化……事实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本就该是亘古常新的,这是其绵延五千年而不曾断裂的秘诀所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要让传统文化更深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内化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最好的传承之道。这也印证了文化和传统的生命力所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对于传统、对于文化,当代人应当谨慎地使自己的前进步伐不发生偏差,而不是轻蔑前人积累下来的庞大的精神遗产。文化是既向后看也向前看,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性包含着历史性,这蕴涵了双重意义;它既有高于历史的力量,又依赖于历史;它既决定历史,又为历史所决定。一个民族不能与历史、与传统割裂开来,我们需要进行好传统和现代的对接,这是时间给予我们的机会,也是历史要求我们担起的责任。
(节选自《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我们是在谈什么》)
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昆曲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形式是传统的,但她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味。
B. 传统文化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应体现出时代的精神。
C. 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他大胆创新,并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贴近了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
D. 文化传统具有既高于历史、又依赖于历史,既决定历史、又为历史所决定的特性。
6. 下列对文章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以设问引出“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的观点。
B. 第三段以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例,论述传统文化具有玄妙之美,而昆曲表演中的水袖和昆腔是对这种玄妙美的最好诠释。
C. 倒数第二段批评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不正确的方式,从反面论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D. 文章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层层深入。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不只存在于日常生活表面,更在于一种思路、风度、气派,是一种精神呈现。
B.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之举,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消费行为。
C. 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文物仿制,而是融入时尚元素,切合了人们的审美心理。
D. 只有将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进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
【答案】5. C    6. D    7. A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贴近了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错误。结合文本“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曾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他大胆创新,并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创作了美到极致的画面和舞美”分析,原文是“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所以选项中“贴近了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有误。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文章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从“是什么”“怎么样”两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层层深入。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B项,“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消费行为”错误。结合“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一系列文化创意之举,改变了文物仿制品素来古典,肃穆但缺少新鲜生命力的形象,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同和赞扬”“但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在割裂传统文化,有的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浅薄和轻浮的解构和颠覆,更有甚者,干脆采取一种商业化的态度,消费传统文化……”分析,作者否定“商业化的态度,消费传统文化”,但对故宫的文化创意系列是持赞扬态度的。
C项,“切合了人们的审美心理”错误。原句为“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
D项,“只有……才……”错误。原句为“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要让传统文化更深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内化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而非选项中所说的“只有……才”的条件关系。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五年,策薨,权统事。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分此二人,各置一方,大事可定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瑜往省之            省:探视
B. 欲假涂东归          涂:通“途”,道、路 
C. 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次:次序
D. 北方可图也          图:谋取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        失其所与,不知
C. 瑜乃诣京见权曰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D. 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指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祖父即父之伯叔,又叫“伯祖父”“叔祖父”。
B. 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也就是现在帅哥的意思,按照当时品评人物的标准,不单单要长得好看,还要有品格、有修养才行。同样被称作“郎”的还有孙策。
C. 公,是君主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号,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 薨,我国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在唐代,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到庶人则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B.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C.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D.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瑜英勇善战,助孙策占领横江、当利,破笮融、薛礼,击败刘繇后被孙权封为建威中郎将。
B. 周瑜慧眼识主,袁术想任用他做将领,他认为袁术终究成就不了大事,请求出任居巢长,借路返回江东,找寻孙策。
C. 周瑜善用计策,在赤壁大战中运用火攻之计,大败曹军。后又请求孙权用美人古玩等物来麻痹刘备,将关羽、张飞分开。
D. 周瑜精通音乐,即使 饮酒后,弹奏者有什么差错,他也听得出来,每听出来就会回头看看,当时有歌谣:“曲有误,周郎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2)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
(3)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答案】8. C    9. A    10. C    11. B    12. A    
13. (1)又预备小舟,将它们系在大船后面,于是就按照次序前进。(2)恰逢孙策将要东渡长江,到了历阳,派人快马送信告诉周瑜,周瑜率领军队来迎接孙策。(3)没过多久,曹营烟火弥漫天空,被烧死和落水淹死的曹军人马很多。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C项,“次”,后面“江北”为地名,应该译为驻扎。句意:曹操的军队便败退了,曹操带领军队驻扎在江北。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介词,被动。
B项,连,和;动,结交。
C项,连,于是;代,你的。
D项,连,表目的,来;连,相当于“而”,表并列。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是君主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号”文中无此义。“曹公”,指曹操。文中的公是敬词,对男子的尊称。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兴”是兴起、发起的意思,宾语为“义兵”,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
“舍”应该是作为……的屋舍,此处应该是作为孙策家的屋舍,结合句意内容分析,“舍策”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句意:当初,孙坚发起义兵讨伐董卓,孙坚搬家到舒城。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年,相互之间关系很好,周瑜推让道路南边的大宅来作为孙策家的屋舍,还拜见了孙策的母亲,两家的财物生活用品共用。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项,“被孙权封为建威中郎将”错误。结合“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分析,不是孙权册封,是孙策册封的。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豫备”,准备,预备,事先准备;“舸”,小船;“因”,连词,于是;“次”,次序;“前”,前进。(2)“会”,恰逢;“驰书”,快马飞驰送信;“将”,率领;“迎”,迎接。(3)“顷之”,是指不久,不一会;“人马烧溺死者”(定语后置句)。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当初,孙坚发起义兵讨伐董卓,孙坚搬家到舒城。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周瑜同年,相互之间关系很好,周瑜推让道路南边的大宅来作为孙策家的屋舍,还拜见了孙策的母亲,两家的财物生活用品共用。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杨太守,周瑜前往探视他。正赶上孙策带兵东渡,到达历阳后,孙策派人通知周瑜,周瑜就带领人马迎接孙策。孙策十分高兴:“我得到你的帮助,事情就能成功了!”周瑜跟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都顺利攻克。又渡江进攻秣陵,击溃笮融、薛礼,转头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逃走,而孙策的人马已有数万。不久,袁术派遣他的从弟袁胤代替周尚当太守,周瑜和周尚都回到了寿春。袁术想要周瑜当他的将领,周瑜发现袁术是不能成大事的人,于是请求当居巢的长官,想借路返回东吴,袁术听信了他。于是从居巢返回东吴。这一年是建安三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马上给他配置了两千士兵、五十骑。周瑜这一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天津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质量调查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