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各地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发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各地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发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文言文阅读专题硚口区六月学业质量监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①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大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
试题预览
文言文阅读专题
硚口区六月学业质量监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①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大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馀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莫:通“幕”。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亡:伤亡  B.赵王让李牧              让:指使
  C.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固:坚持  D.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具:准备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A.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B.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C.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D.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国将领李牧,常年驻扎在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收到的税款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
  B.李牧规定,匈奴每次入侵,士兵不准捕捉俘虏匈奴人,要立即进人营垒坚守。这样过了几年匈奴和士兵们都认为李牧胆小怕事。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大战匈奴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精心挑选战车、战马、士兵、弓箭手,进行训练。还利用计谋和奇特的战阵,最终击败了入侵者。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8.B(让:责备。)
  9.C(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
  10.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错。原文中,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可见,施行严守政策是李牧的命令。)
  11.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打不赢,把几千人丢下给了匈奴。(“小入”“佯北”“以”“委”各1分,句子通顺2分,共6分)
  文言译文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 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武昌区部分学校四月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陆贾以客从高祖①定天下,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②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印尉佗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魋结③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尉佗:“足下中国人,父母昆弟④坟在真定⑤。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⑥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
  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贾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陆贾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说,拜贾为太中大夫。
                                                         (选自《史记•陆贾列传》,有删改) 
  【注】①高祖:即汉高祖刘邦,后文“汉王”“天子”指的都是刘邦。②尉佗:赵佗为南越尉,所以称为“尉佗”。③魋(tuí)结:即束扎起一小撮像椎状的发髻。④昆弟:同“昆仲”,指兄和弟。⑤真定:古县名,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⑥屈强:同“倔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祸且及身矣              且:将要               B.可谓至          至:到达
C.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      乃:竟然             D.谢陆贾曰        谢:向……谢罪 
  9.下列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A.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B.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C.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D.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10.下列不属于陆贾用来劝说尉佗向高祖北面称臣的依据的一项是(       )
A.尉佗本来就是中国人,其父母、兄弟的坟墓都安葬在真定。
B.尉佗忘了自己的身份,丢弃帽子衣带,一反中国人的习俗。
C.高祖首先入关,占据咸阳,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天助之。
D.高祖体恤百姓刚经历战乱而暂且罢兵,欲封尉佗为南越王。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
   8.B(至:极,最,此处可理解为“强大无比”“无人能及”。)
9.D(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10.B(“尉佗忘了自己的身份,丢弃帽子衣带,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不是陆贾劝说尉佗向高祖北面称臣的理由。)
  11.共6分,“诚”“使”“将”“反覆手”各1分,假设语气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
  【答案示例1】汉果真得知您不肯臣服,挖开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手罢了。
  【答案示例2】大汉朝廷如果确实得知您不肯臣服,掘出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兵临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像翻手那么容易。
参考译文
陆贾以幕僚宾客的身份跟从高祖平定天下,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之时,中国刚刚平定。尉佗也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往册封。
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当地流行的锥子状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陆生。陆生就趁机进言劝说尉佗道:“您本是中国人,亲戚、兄弟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帽子衣带,想依靠弹丸之地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就要临头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起义,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最终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国境之内都平定了,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离乱,因此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竟然想依靠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大汉朝廷如果确实得知您不肯臣服,掘出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兵临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那么容易。”
  尉佗听罢,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得时间长了,所以太失礼了。”陆贾终于完成拜尉佗为南越王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武昌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调研
依据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课文,完成8-10题。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B.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D.援疑质理                   质:询问 
  9.下面文言句子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A.生命和道义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牺牲生命而取得道义了。
B.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拥有,舍弃生命因而就能获得道义。
C.如果生命和道义不能同时拥有,我就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
D.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兼得,就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的人。
  10.下面文言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灾祸也有我不躲避的。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饥饿的行人不愿接受;用脚踩踏后给别人,乞丐也会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翻译】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乡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为了让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
  11.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句子。(6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分析】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有误,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道歉。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句意为: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ABC.正确;
D.有误,句中重点词有:乡同“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为,为了。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同‘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为,(第二个),接受。句意: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
故选:D。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以,因为。足,足够。句意: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答案:
(1)A
(2)C
(3)D
(4)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点评】文言词语“谢”的用法:
1.道歉。如:长跪而谢之
2.辞别。如:乃谢客就车
3.拒绝。如:阿母谢媒人
4.告诉、告诫。如:多谢后世人
5.凋落。如:花之既谢
洪山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谿县。已而主太常寺簿。光宗受禅,除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奏言:“进退人才,当观其趣向之大体,不当责其行事之小节。趣向果正,虽小节可责,不失为君子;趣向不正,虽小节可喜,不失为小人。”马大同为户部,大中劾其用法峻。上欲易置他部,大中曰:“是尝为刑部,固以深刻称。”章三上不报。又论大理少卿宋之瑞,章四上,又不报。大中以言不行,求去,改吏部侍郎,辞不拜,乃除大中直宝谟阁,而大同、之瑞俱与郡。城南民田,潮溢不可种,大中捐公帑治石筑之,民不知役而蒙其利。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 及侂胄诛,即召见,落致仕,试吏部尚书。嘉定改元,兼太子宾客。是年六月卒,年七十有八,赠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谥正惠。 
节选自《宋史•林大中传》)
 
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抚州金谿县           知:担任
 B. 进退人才               进:提拔
C. 上欲易置他部           易:改换
 D. 固以深刻称            深刻:深入透彻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
A.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
B.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
C.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
 D.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大中在做殿中侍御史时,向皇上上奏,提拔退抑人才,应当观察他的志趣志向 ,不应当对他行为的小节求全责备。 
B. 林大中多次上奏章弹劾户部官员马大同和大理少卿宋之瑞,朝廷不予回应,他就要求辞官回家。  
C.城南百姓田地因潮水漫进无法耕种,林大中用公款购石料修筑田地,百姓没有服劳役就蒙受了惠利。
D. 林大中罢官还乡,退处十二年, 后来又复出做官,享年七十八岁,谥号正惠。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及侂胄诛,即召见,落致仕,试吏部尚书。
8.D  9.B  10.B 
11. 等到韩侂胄被杀,林大中立即被召见,特命复出任职,试任吏部尚书。
(“及”“ 即”“ 致仕”“ 试”一点1分,句意2分)
文言文翻译: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进入太学,绍兴三十年进士及第,为抚州金谿县知县。后来任太常寺主簿。光宗接受禅位,授为监察御史。调任为殿中侍御史。上奏说:“提拔退抑人才,应当观察他志趣志向的大体,不应当对他行为的小节求全责备。志趣志向确实端正,即使小节应该责备,也不失为君子;志趣志向不正派,即使小节可嘉,也还是小人。” 马大同掌管户部,林大中弹劾他执行法令太严苛。皇上打算改换他到其他部门,林大中说:“他曾管理刑部,本来就因严峻苛刻著称。”奏章三次递上去没有答复。又论列大理少卿宋之瑞,奏章四次递上去,又没有答复。林大中因进言不能实行,请求离职,改为吏部侍郎,辞谢不到任,于是任林大中直宝谟阁,而马大同、宋之瑞都担任郡守。城南百姓的田地因潮水漫进无法耕种,林大中拿出公款购石料修筑田地,百姓没有服劳役就蒙受了惠利。郡中谣言说夜间有妖怪,林大中认为这一定是狡黠的盗贼干的事,立刻捕获他施以黥刑(指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人心于是安定。林大中罢官还乡,退处十二年,未曾把得失放在心上,等到韩侂胄被杀,林大中立即被召见,特命复出任职,试任吏部尚书。嘉定改元,兼任太子宾客。这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追赠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谥号正惠。 

洪山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反。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即泣,请往迹寻,凡八九反。积数岁,遂迎父以归,时已三十年矣。其事吕如事父,吕没无嗣,为收葬行服。
  乙始以《颅囟方》著名,授翰林医学。皇子病瘈疭①,乙进黄土汤而愈。神宗召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广亲宗子病,诊之曰:“此可毋药而愈。”其幼在傍,指之曰:“是且暴疾惊人,后三日过午,可无恙。”其家恚,不答。明日,幼果发痫②甚急,召乙治之,三日愈。
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既而曰:“吾能移之使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以病免归,不复出。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末年挛痹浸剧,知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遂卒,年八十二。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一方技》,有删改)

① 瘈疭:指手足不由自主地时缩时伸,抽动不止的表现 。②痫:疾病名称,俗称羊癫疯、羊角风。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没无嗣     没:死亡         B. 擢太医丞     擢:晋升
C. 其幼在傍     傍:旁边         D. 以病免归     免:治愈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A.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B.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C.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D.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乙的父亲善长医术,嗜酒而喜欢出游,钱乙幼年时,他父亲往东海游学,三十年后才回来。  
B. 钱乙长大后,他姑姑教导他学医,他是因为《颅囟方》著名,朝廷授给他翰林医学的官职。
C. 钱乙治病有法,用黄土汤治愈皇子的惊风病,神宗高兴,提升他为太医丞。
D. 钱乙本来就有身体瘦弱的毛病,常常用心治疗自己,后来病重,他感觉自己大概要完了。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8、【答案解析】D(免:辞职。)
9、【答案解析】A.
10、【答案解析】A(钱乙三十岁他父亲回来的 )
11. 【评分标准】共6分,“博达   ”“ 窥”“ 固  ”“ 邃 ”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2分。 
【参考答案】钱乙开药方,广博通达,有关医书无不阅读,不固执地死守古法。特别精通《本草》等书,辨别纠正它错误的地方
【文言文参考译文】 
 钱乙字仲阳,他父亲钱颖善长医术,却嗜酒而喜欢出游,往东到海上去就没有回来。钱乙才三岁,母亲早死,他姑姑嫁给吕氏,吕氏怜悯并收养了他,长大以后,就教导他学医,并告诉他的家世。钱乙哭过之后,请求去寻找父亲,一共寻找了八九趟,很多年后,终于找回父亲,此时他已三十岁了。他侍奉吕氏如同父亲,吕氏死后没有后代,他就给吕氏收殓埋葬,穿孝衣守丧。
  钱乙最初是因《颅囟方》著名,授给他翰林医学的官职。皇子患惊风病,钱乙给他喝黄土汤而治好了他的病。神宗召见他询问黄土汤治病的情形,他回答:“因为土能克水,水平稳了,那么惊风自然就停止。”神宗高兴,提升他为太医丞。广亲的长子患病,钱乙诊他的病说:“这种病可以不用吃药而痊愈。”广亲的小儿子在旁边,钱乙指着他说:“这孩子将突然患病,使人惊恐,过了三天的午后,可无忧。”广亲家的人很生气,不答话。第二天,广亲的小儿子果然突发羊角风,十分危急,请钱乙给他诊治,三天就病愈。
  钱乙本来就有身体瘦弱的毛病,常常用心治疗自己,后来病重,他叹道:“这就是所说的浑身麻木疼痛的病。进入内脏者死,我大概要完了吧。”随后又说:“我能把病痛移到四肢末端。”于是,就自己制药,日夜喝它。左手、左脚突然蜷曲不能活动,他高兴地说:“可以啦!”他因病辞职回家,不再出来为官。钱乙开药方,广博通达,有关医书无不阅读,不固执地死守古法。特别精通《本草》等书,辨别纠正它错误的地方。晚年时,痉挛麻痹的病症逐渐严重,他知道不能治疗,就召来亲戚诀别,换上衣服等待死亡,于是去世,终年八十二岁。

洪山区四月诚信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吉为相,有驭吏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①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②耳。”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③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④案边长吏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汉书•丙吉传》
  【注释】①西曹主吏:相府中管理侍从的官。②茵:车垫。③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 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以指此类官署。④东曹:管理有关军吏任免的官吏。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不伐善        伐:夸耀                B.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白:报告 
C.宜可豫视        豫:预先           D.吉善其言                善: 好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A.未已/诏召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湖北省武汉市各地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发类汇编:写作专题』  下一个『江苏靖江市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