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百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百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年江苏省百校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愈演愈烈,不必说关于四大古典名著再一次改编的消息被炒的,就连《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大家的现当代文学名作,都被着急的改编者变为影视对象。其实,无论原创还是改编,
试题预览
2020年江苏省百校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愈演愈烈,不必说关于四大古典名著再一次改编的消息被炒的      ,就连《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大家     的现当代文学名作,都被着急的改编者变为影视对象。其实,无论原创还是改编,只要     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又认真对待时代大众的期望,就一定能够创作出出色的作品。
A. 纷纷扬扬    耳濡目染   秉持
B. 纷纷扬扬    耳熟能详   操持
C. 沸沸扬扬    耳濡目染   操持
D. 沸沸扬扬    耳熟能详   秉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能力层级为D级。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本题:
沸沸扬扬:像沸腾 水一样咆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纷纷扬扬:(中、花、叶等)觀洒得多而杂乱。
第一空:结合语境“消息被炒的”,使用对象是“消息”,应该选择“沸沸扬扬”;
耳熟能详:指听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第二空:结合语境“现当代文学名作”是大家所“熟知”的,所以应该选择“耳熟能详”;
秉持:主持,掌握。
操持:料理,处理,筹划,筹办。
第三空:结合语境与“对艺术负责的态度”相搭配的词语是“秉持”;
故选D。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根,北京文化的魂。          在这浓浓人情味的胡同范儿里咂摸出一缕醇厚朴实的北京味儿,从容淡定中蕴含着智慧和深刻,闲散温婉中透露出幽默和锋芒。
①胡同的地是土的,但天是蓝的。
②胡同的墙是灰暗的,但人的心是亮堂的
③胡同人的生活并不宽裕,却活得有滋有味儿
④一座气度雍容的城市,不能没有魂。
⑤浓浓的人情味冲淡了穷日子的苦味儿
⑥一座文脉绵长的城市,不能没有根儿。
A. ⑥④①②③⑤ B. ⑥①④②③⑤ C. ④⑥②①③⑤ D. 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容易出错的地方选项的排序,这个可根据所给的话题来选择。解答此类试题,需通读语段。
本题:
陈述对象是“胡同”,根据上文的语境“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根,北京文化的魂”来看,文段下文应该先说“根”,再说“魂”,所以首先选择⑥,再选择④,排除CD两项;再依据句间关系和语言环境可知,文段是按“地——天——墙——心”顺序行文的,⑤句中的“浓浓的人情味冲淡了穷日子的苦味儿”承接③句中的“有滋有味儿”,所以语句的排列顺序为:⑥④①②③⑤。
故选A。
【点睛】解答语句排序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但作为排序训练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掌握好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技巧。一般说来,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
3.下列诗句与描写的内容,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四十天气促相催,一夜熏风带暑来
③殿门促贺新幡胜,书馆年来事事嘉
④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A. ①夏②冬③春④秋 B. ①冬②春③秋④夏
C. ①秋②夏③春④冬 D. ①秋②夏③冬④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从而把握季节特点。
本题: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抓住主要意象“枫林”“霜叶”,可知诗句描写的是“秋季”, 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
②“四十天气促相催,一夜熏风带暑来”句中关键词“暑”,可知是“夏”;
③“殿门促贺新幡胜,书馆年来事事嘉”句中“幡胜”,中国民间风俗。一种用金银箔纸绢剪裁制作的装饰品,有的形似幡旗,故名幡胜。立春日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所以词句描写的是“春”季;
④“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意思是大雪纷飞,扑进了门帘,越过了粉墙。那漫天飞舞的雪花比柳絮还轻,堆积到地上,比寒霜还重。描写雪花纷飞的景象,所以描写的是“冬”季;
故选C。
4.阅读下图,对“中美人工智能期刊论文年度发表量对比”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美两国的年度论文发表量,整体稳步上升,有时也有相对回落。
B. 中美在年度论文发表的数量上,美国总体占优,中国也不甘落后。
C. 从2010到2015年左右的几年间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一直领先美国。
D. 从近十年中美两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两国都关注人工智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认真阅读图表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要死抠字眼。
本题:
C项“从2010到2015年左右的几年间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一直领先美国”中“一直领先”错误,从图表中看2010——2015年间,两条线有相交的时候,那就说明有相同的时候。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内阁学士张公墓志铭
姚鼐
故资政大夫,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桐城张公者,赠光禄大夫讳士维之曾孙,赠光禄大夫讳秉彝之孙,而太傅大学士文端公之子也。雍正元年,恩诏开会试科。是时文端公薨,公之兄太保文和公已为户部尚书充会试考官矣。公以举人倒避不与试。值特命官别试回避举人,于是公威进士,改庶吉士,投编修,迁左善右,历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今上即位,以公为工部右侍郎。
公在翰林,常充日讲起居注官。起居注索无条例。为者繁简任意,漏遗冗赘,不称史体。公精思为之,寒暑在馆,十余年,编在详瞻,上以为善于其职。于是,公以工部侍郎兼起居注官事,本朝官不为翰林而仍职注记着,独公为然。为工部侍郎数年,转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又二年,遵告归。
公为人诚朴笃谨,细微必慎。每当入朝,自书职名读之,曰:“某官张某”。又屈指计之曰几字,视纸上三四而后散出。奉使督江苏学政,遇试士日,公服竟日,燕处不脱。人问之,公曰:“取士,国重典也,敢忘共乎?”其为侍郎,谨奉法度而绝阿私。
既告归,则益以旧德笃行自守,所为丧祭礼制,多合于古,足为法式。其自奉甚陋,或人所不堪,虽其家人皆窃笑之;然至族党有缓急,出千百金不惜也。未尝私受人一钱。门生某为江西巡抚,过公居,奉数百金为寿,公曰:“吾幸足衣食,安用汝金为?”又有以人参寄公者,公曰:“吾生平无病,乌用参?”少为宰相子,久居京师冠矗之间,而终无世故态,遇人无贵贱,率意而言,必忠必信,是以天下之士,皆谓公长者。
公讳廷象,字桓臣,兄弟六人,其四皆贵。公之归也,礼部侍郎及太保前后皆告老,而公罹后没。上闻,顾谓左右曰:“张廷彖兄弟皆旧臣贤者,今尽矣!安可得也?”因叹息久之。
公卒于乾隆二十九年,年八十有四。夫人吴氏。子二:长若泌,举人;次若渠,副榜贡生。以乾隆三十八年某月日,合葬公夫人于桐城北投子山麓。
(选自《惜抱轩文集》卷12,有删节)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漏遗冗赘,不称史体              称:符合
B. 本朝官不为翰林而仍职注记着      职:职业
C. 遇试士日,公服竟日,燕处不脱    燕:安闲
D. 取士,国重典也,敢忘共乎        共:恭敬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阁学士张公世代显赫,从曾祖父到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大员,但仍对自己要求严格。
B. 张公参加考试时,因为自己的兄弟和自己都和考试有关联,因此就主动回避举人考试。
C. 张公做事特别细致谨慎,上朝时一定要亲自写上自己的官职名,并且读出“某官张某”。
D. 张公兄弟六人,四人地位很高,张公八十四岁去世,年纪最大,所以被天下人称为“长者”。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门生某为江西巡抚,过公居,奉数百金为寿,公曰:“吾幸足衣食,安用汝金为? 
(2)上闻,顾谓左右曰:“张廷彖兄弟皆旧臣贤者,今尽矣!安可得也?”因叹息久之。

8. 请简要概括张廷彖对待规章制度的态度。
【答案】5. B    6. D    
7. (1)有个做江西巡抚的门生,到张公的府上拜访,两手捧着几百金钱为张公祝寿。张公说:“我很幸运丰衣足食,怎么用得上你的金钱呢?”
(2)皇上听说了,看看四周对左右的人说:“张廷彖兄弟都是贤能的故旧大臣,而今都离开了,怎么能再有呢?”于是(因而)为此而长时间叹息。    
8. ①有规章制度就自觉遵守;②没有规章制度就身体力行成为榜样;③无论是为宫还是为民都遵守规章制度。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本题:
B项“本朝官不为翰林而仍职注记着”译为:本朝已经不在翰林院做官却仍然掌管注记的。职,掌管,动词。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D项“年纪最大,所以被天下人称为‘长者’”错误,结合原文“少为宰相子,久居京师冠矗之间,而终无世故态,遇人无贵贱,率意而言,必忠必信,是以天下之士,皆谓公长者”来看,意思是“他少年时是宰相之子,长期居于京城官宦之间,但始终没有世故之态,对人无论贵贱,都率意而言,始终做到忠信,因此天下的士人,都认为张公是位长者”,由此看来他被称为“长者”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年纪大。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1)门生某为江西巡抚,过公居,奉数百金为寿,公曰:“吾幸足衣食,安用汝金为? 翻译为:有个做江西巡抚的门生,到张公的府上拜访,两手捧着几百金钱为张公祝寿。张公说:“我很幸运丰衣足食,怎么用得上你的金钱呢?”翻译时注意得分点:为,动词,担任;过,动词,拜访;奉,两手捧着;寿,动词,祝寿;幸,幸运;安……为?固定句式,怎么能……呢?
  
(2)上闻,顾谓左右曰:“张廷彖兄弟皆旧臣贤者,今尽矣!安可得也?”因叹息久之。翻译为:皇上听说了,看看四周对左右的人说:“张廷彖兄弟都是贤能的故旧大臣,而今都离开了,怎么能再有呢?”于是(因而)为此而长时间叹息。翻译时注意得分点:闻,听说;顾,看看四周;左右,指左右的人;皆,全、都;旧臣贤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贤旧臣”即“贤能的故旧大臣”;尽,指离开;安,怎么;久之,很久,之,音节助词。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
本题:
答题区间范围在原文第三四两段,关键语句有“公为人诚朴笃谨,细微必慎”“其为侍郎,谨奉法度而绝阿私”意思是“张公为人诚实质朴宽厚谨慎,即使是细微之事也一定慎重对待”“ 他做侍郎,谨奉法度,杜绝偏私”,表明他担任官职时,有规章制度就自觉遵守;再如关键语句“既告归,则益以旧德笃行自守,所为丧祭礼制,多合于古,足为法式。其自奉甚陋,或人所不堪,虽其家人皆窃笑之;然至族党有缓急,出千百金不惜也”意思是“已经告老还乡之后,张公就更将昔日的德行善绩切实践行、自守,所主持的丧祭礼制,大多合乎古制,足以成为标准的范式。他自我养奉很简单,有些做法是大家所不能忍受的,即使连他的家人都暗自笑他;然而当同族中有急事时,他献出千百金也不吝惜”,表明他不担任官职时,没有规章制度就身体力行成为榜样;总得来说,就是无论是为宫还是为民都遵守规章制度。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参考译文:
已故的资政大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张公,是赠光禄大夫张士维的曾孙,赠光禄大夫张秉彝的孙子,太傅大学士张文端公的儿子。雍正元年,皇帝颁发降恩的诏书会试开考,这时文端公已经去世,张公的兄长太保张文和公已是户部尚书并担任会试考官了。张公凭借举人的身份回避没有参加考试,恰逢(朝廷)特地命官设置别试(别头试,唐宋科举制度中,因应试者与考官有亲故关系或其他原因,为避嫌疑而另设的考试。清叶名灃《桥西杂记‧回避》:“赵氏翼《陔餘丛考》引《通考》:唐开元二十四年,设别头试,為后世科场回避亲族之始。”亦省称“别头”、“别试”)给那些回避的举人,于是张公成为进士,改为庶吉士,授予编修之职,升为左赞善,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等到如今的皇上即位,任命张公为工部右侍郎。
张公在翰林院时,常充任日讲起居注官。起居注一向没有现成条例,记录者繁简任意,因此遗漏冗赘之处很多,不符合史书体例。张公精心思考记录,无论寒暑均在馆中,坚持十多年,编录记载详细丰富,皇上认为他擅长这一职位。于是,公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起居注官事。再本朝已经不在翰林院做官却仍然掌管注记的,只有张公。他担任工部侍郎数年,转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又过了二年,于是告老回乡。
张公为人诚实质朴宽厚谨慎,即使是细微之事也一定慎重对待。每当上朝,会自己书写官职名称读出来,说:“某官张某。”然后又屈指计算这里有几个字,看三四遍纸上内容后才敢出门。奉命视察江苏学政,遇上官府试士(古代为授予官职而考试士子)之日,张公一整天都穿着公服,闲处之时也不脱下。有人问他原因,张公说:“录取士子,是国家重大的庆典,难道敢忘记恭敬吗?”他做侍郎,谨奉法度,杜绝偏私。
已经告老还乡之后,张公就更将昔日的德行善绩切实践行、自守,所主持的丧祭礼制,大多合乎古制,足以成为标准的范式。他自我养奉很简单,有些做法是大家所不能忍受的,即使连他的家人都暗自笑他;然而当同族中有急事时,他献出千百金也不吝惜。从来不曾私下接受别人一文钱。有个做江西巡抚的学生,到张公府上拜访,两手捧着(献上)几百金为张公祝寿。张公说:“我很幸运地能丰衣足食,怎么能用你的金钱呢?”又有人寄人参给张公,张公说:“我素来无病,哪里用得上人参?”他少年时是宰相之子,长期居于京城官宦之间,但始终没有世故之态,对人无论贵贱,都率意而言,始终做到忠信,因此天下的士人,都认为张公是位长者。
张公名廷彖,字桓臣。兄弟六个,其中四个都很富贵。张公归乡时,礼部侍郎及太保(他的兄弟们)也都先后告老还乡,而张公最后离世。皇上听闻后,看看四周对左右的人说:“张廷彖兄弟都是贤能的故旧大臣,而今都离开了!怎么能再有呢?”于是(因而)为此叹息了很久。
张公在乾隆二十九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夫人吴氏。有两个儿子:长子张若泌,举人;次子张若渠,副榜贡生。在乾隆三十八年某月日,在桐城北投子山麓与夫人合葬。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怀钱塘旧游)
柴元彪
淡柳平芜,乱烟疏雨。雁声叫彻芦花渚。亭前落叶又西风,断送离怀无著处。
切切归期,盈盈尺素。断魂正在西兴渡。满船空载暮愁来,潮头一吼推将去。
【注】柴元彪(约公元1270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
9. 词的上阙是怎样运用景物表现旧游离别之意的?请简要分析。
10.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9. ①借淡柳、乱烟、疏雨营造旧游分别 凄惨迷离氛围;②用叫个不停的雁声衬托人物内心的不安和烦躁;③西风中落叶无著(着)处喻指别后将会漂泊不定,相逢难期。    
10. 重情重义,关心友人,乐观豁达。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要回顾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接着分析诗句意思,判断用到的手法。答题时注意先分析整首诗的手法,再分析具体诗句,按照由大到小的手法来分析。答题时先说术语,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分析效果。
本题:
前两句“淡柳平芜,乱烟疏雨”,描写了“淡柳”“乱烟”“疏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惨迷离”的氛围,此处“柳”即“留”之意,表达了与旧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雁声叫彻芦花渚”意思是“大雁在芦花渚叫个不停”,借用“大雁的叫声”以动衬静,生动表现了诗人与旧友离别时内心的“不安”和“烦躁”;上阙后两句“亭前落叶又西风,断送离怀无著处”,又借用了“落叶”“西风”等意象,描写了“西风中落叶无著(着)处”,运用比喻修辞,生动表现诗人与旧友别后将会“漂泊不定”“相逢难期”。
【10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翻译诗句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
本题:
前三句“切切归期,盈盈尺素。断魂正在西兴渡”,意思是“以书信传递真情,盼望着友人早日归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他的“重情重义”;“潮头一吼推将去”中,通过“吼”和“推”两个动作描写,把“满船空载的暮愁”推将出去,又生动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庄子•逍遥游》)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6)_______,隔离天日。(杜牧《阿房宫赋》)
(7)中通外直,_______。(周敦颐《爱连说》)
(8)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答案】    (1). 三军可夺帅也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翱翔蓬蒿之间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小学而大遗    (6). 覆压三百余里    (7). 不蔓不枝    (8). 忧劳可以兴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鳝”“翱”“蓬蒿”“栈”“钩连”“遗”“覆”“蔓”“忧”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在理发店里
契诃夫
早晨。还不到七点钟,玛卡尔•库兹米奇•勃列斯特金的理发店就已经开门了。店主人是个小伙子,年纪二十三岁上下,没有漱洗,肮里肮脏。他在这儿用抹布擦一下,在那儿用手指头挖一下,在另一处又找到个臭虫,把它从墙上拂落下来。
理发店又小又窄,有点不干净。墙壁是用圆木垒成的,上面糊着壁纸,象是马车夫褪色的衬衫。房门上方拴着小铃,被潮气侵蚀得颜色发绿,往往无缘无故,自己就颤抖起来,发出病态的玎玲玎玲声。一堵墙上挂着镜子,您照照那面镜子吧,它会用最无情的方式把您的相貌往四下里扯歪!
大家就是对着这面镜子理发和刮脸的。旁边有张小桌子,桌上放着各种东西,梳子啦,剪刀啦,剃刀啦,价钱便宜的扑粉啦,应有尽有。其实,整个理发店合起来,也不过值五枚三戈比铜币而已。
这时候,房门上方,病态的小铃发出尖叫声。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走进理发店里来,身上穿着熟皮的短皮袄,脚上登着毡靴。他头上和脖子.上围着一条女人的披巾。
这个人是艾拉斯特•伊凡内奇•亚果多夫,玛卡尔•库兹米奇的教父。“玛卡鲁希卡,你好,我的亲人!”他对专心打扫的玛卡尔•库兹米奇说。
“路好远啊!”他说,呼哧呼哧地喘气。“这是闹着玩的吗?
“我得过一场热病,心想我要死了,我就受了临终涂油礼。现在头发倒又长出来了。大夫叫我理发。与其去找别人,还不如找亲人的好。亲人又理得好,又不要钱。路略微远了点。这是实情,不过话说回来,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当出来遛个弯吧。”
“遵命。请!”
“我给您剪的光光的,准保露出头皮来!”他说。
“那个自然,要把我剪得像炮弹壳才好。那样头发才会长得密实些。”
“大妈近来可好?”
“还可以,马马虎虎。前些日子她给少校太太接过生。他们给了她一个卢布。”
“哦,一个卢布。”
“安娜•艾拉斯托芙娜近来可好?”
“我的女儿?挺好。上个星期,我们把她许配给谢金了。为什么你没有来?”
剪子的咔嚓咔嚓声停了下来。玛卡尔•库兹米奇放下胳膊,惊慌的问:“把谁许配给人家了?”
“安娜呀”
“这怎么可能?许配给谁了?”
“许配给谢金了,过一个月就要办喜事了。你要来啊,咱们喝上几蛊乐一乐。”
“可是怎么能这样呢,艾拉斯特•伊凡内奇?”玛卡尔•库兹米奇说,脸色苍白,神情惊讶,耸起肩膀。“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安娜•艾拉斯托芙娜……要知道我……要知道我对他有了情分,怎么能这样呢?”
玛卡尔•库兹米奇的脸上冒出冷汗来了,他把剪子放在桌上,举起拳头揉鼻子。
“我已经有了意……我……我爱上她,而且求过婚了,我素来敬重你们,简直就把你当成我的亲爹,……给你理发,素来没要过钱。您一向沾我的光不少,当初我爸爸去世,您拿走过一张沙发和十卢布,后来没还给我,您记得吗?”
“怎么不记得?记得的,不过你怎么配做新郎呢?玛卡尔?难道你也能做新郎?没有钱,没有地位,你这个手艺又没有什么出息……”“那么谢金有钱?”
“谢金在劳动组织里入了股,他放出去一千五的债都有抵押品。就是嘛,孩子。好,你理发吧!干吗这样闲站着呢?”
“我没法干活,他说现在我没法干活,我浑身没力气了,我是不幸的人啊!他也不幸!我们相亲相爱,彼此已经说定,可是现在给心肠的人毫不留情的拆散了。您走吧,艾拉斯特•伊凡内奇!我看见你就受不了。”
“那我明天再来,玛卡鲁希卡。明天你再理完我的头发。”
艾拉斯特伊凡内奇的半个头剪光头发露出头皮,像是苦役犯,这时候店里只剩下马卡阿尔库兹米奇一个人,它就坐下轻声继续轻声哭泣
第二天一大早,艾拉斯特•伊凡内奇又来了。
“您有什么贵干?”玛卡尔•库兹米奇冷冰冰地问他说。
“你把我的头发剪完吧,玛卡鲁希卡。还有半边头发没剪呢。”
“那就请您先付钱。我不能白理发好不拿钱。”
(有删节)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的景描写房门上拴着的小玲被潮气侵蚀的颜色发绿,暗示着理发店潮湿老旧。
B. 艾拉斯特伊凡内奇刚进门时就呼哧呼哧的喘气,可以看出他走的路很远,也急于想来占便宜。
C. 马卡尔看到艾拉斯特伊凡内奇来理发很热情,但文章结尾却是冷冰冰,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
D. 作者在小说中没有描写安娜谢金两位人物,但是他们两人在读者心目中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13. 请简要分析玛卡尔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14. 结合文末,简要分析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
【答案】12. D    13. ①从玛卡尔的外貌和擦桌子的动作,所以看出是个勤劳但不注重个人形象的理发师;②从玛卡尔听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等六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基地学校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