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铜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重庆市铜梁区铜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届高三(上)半期考试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试题预览
2020届高三(上)半期考试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不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且,真正自由的劳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于勤勉而高效的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造就美德。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之所以需要引起、调整和控制这种过程,在根本上,是因为人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精湛或有效,那么,随着人们所需生活资料越来越多,社会将越来越可能出现普遍的困。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好的劳动”,即技艺精湛的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认真地钻研、反复地练习,探索有效的途径,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发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工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意义。此时,如果他不选择积极的合作,不与他人保持团结,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作,不愿作出相应的奉献和适当的牺牲,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劳动不仅是人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也是实现人之为人自由本质的途径。
B. 高超、精湛的技艺不仅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美德。
C. 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
D. 涂尔干指出,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成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引用总书记的论述,揭示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心论点。
B. 文章从劳动者自身的技艺、劳动者与他人的合作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
C. 文章多处引述名人的言论或观点,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D. 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生活资料来满足自身生活要求,故需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物质变换过程。
B. 劳动者在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的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C.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劳动者只有与他人团结协作,作出一定的奉献牺牲,才可能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
D. 在现实的劳动要求驱使下,劳动者自觉参与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项,“高超、精湛的技艺”“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不正确。原文为“基本的技艺”。
C项,“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不正确,过于绝对化,原文为“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D项,“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理解不正确,原文为“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越来越感受到……”,说的只是劳动者个体的主观意识与感受。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不正确。文章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第一段总说“劳动……造就美德”,二三段论述在提升劳动技艺过程中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四至六段论述劳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培养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D项,“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不正确。原文为“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的美德品质”,说的只是一种可能。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袁隆平:农校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在童年袁隆平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是袁隆平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他在育种方法上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特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一看。
(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②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4.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B. 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把课讲好。
C. 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D. 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科技成果的创造,得益于教学、生产、科研的紧密结合。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凭借杂交水稻技术及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117),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B. 袁隆平最终能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与他从小就有的远大志向,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密不可分。
C. 袁隆平教学认真,他教各种学科都肯下苦功夫;他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大胆探索;他走出课堂,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些均为他后来攻克“杂交水稻”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 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没有大作为。
6. 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案】4. C    5. B    
6. (1)忧国忧民,具有博爱情怀。袁隆平不仅立志要使中国富强,还想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2)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勤奋进取。把孟德尔、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应用于教学与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
(3)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的研究小组发现的珍贵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C项,“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错误,依据第三段“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和“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可知,“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说法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A项,“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的原因于文无据;
C项,“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错误,第十段说的是“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故“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说法不准确;
D项,“没有大作为”错误,第十一段说的是“‘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故“没有大作为”说法不对。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然后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相关内容,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准确作答。
依据第二段“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和“相关链接”①“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的愿望,体现了袁隆平忧国忧民的品格以及非凡的博爱情怀;
依据第八段“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第十段“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可知,袁隆平勤奋进取,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依据第十二段“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体现了袁隆平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题 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里之思
张抗抗
春天去了周庄,仍是意犹未尽,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作同里的小镇。同里不去,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夏天的荷花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果然让我喜欢:周庄小镇上有闻名的双桥,而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连,似给人以三思而行的警示;周庄小镇有精美的私家花园沈厅、张厅,而同里镇上有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
何况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膩柔曼的温情。
何况,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做,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
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就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一座花园,以备晚年享用。不料园子尚未完工,慈禧让他去镇压捻军,他因不愿对捻军赶尽杀绝而触怒慈禧。眼看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好友左宗棠、彭玉麟的教导帮助下,对慈禧巧以应对,不作辩解,使慈禧有火难发。最后慈禧问他:今后怎么办?他答:退而思过,进而报国。慈禧默允,一场风波就此结束。任兰生总算免去性命之忧,罢职还乡。归家后,果真将花园取名为“退思园”,以此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
因是戴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做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
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柯”的喜庆,夏有“菰雨生凉”的悠闲;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三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岂不辜负了园内美景?任老前辈早有准备,在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国主请来了一批批嘉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园内的楼台亭阁上处处留有祈福求爵的痕迹,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若是有如此优裕的日子可过,退下来未必真能思过了;若是真的思出有过,这建园所收敛所耗费的钱财,想必是应“退”还凤阳去才是了。从“望月楼”袭来的凉气中,我无法得知任老先生在园中的那些岁月,究竟在“思”些什么?
任兰生在退思园安居两年后,因西北回民起义,经左宗棠力荐,如愿“平反”,被慈禧重新起用,后在镇压回民的起义战斗中死于沙场。当年的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的“退思”,却成为一个黑色的玩笑——退思后的任兰生,退至其退之前的位置,甚至更远。
好一个“退思园”。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啊。退思国确是发人深省。
相传“同里”的地名,早年为“富土”,只因太湖鱼米之乡,富甲一方,时有盗贼骚扰,遂将竖排的“富土”两字,重新分割组合,成为“同里”,倒也顺理成章。似乎只有如此富格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弯绕的心思。
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反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吗?
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所以,退思园仍是令人难忘的,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国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安逸俗艳的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去同里的愿望”比作“波浪中的小船”,突出作者心中对于同里的向往。
B. 文章写了同里的石桥、园林、湖水、舟船、居民,多角度表现了同里质朴、静谧、从容的独特气韵。
C. 文章开篇从同里质朴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写到从容悠闲的文化气质,层层推进,为下文写退思园蓄势。
D. 作者颇费笔墨写退思园,写建园缘起、庭院布局、退思生活,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做铺垫。
8. 作者认为“必须得去”同里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文章的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那些思考?
【答案】7. D    8. ①同里江河湖汊天水相连,质朴而秀美;②同里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③著名建筑“退思园”最为同里人骄傲,世人竞相传说,无数次进入影视,并且独一无二,具有无限魅力。    
9. ①退而思过强于退而拒思、顽固不化;②退而思过,不如进而检省;③含蓄绕弯、以退为进不失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智慧;④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从古至今,含蓄绕弯、以退为进的人不在少数。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作铺垫”错,“下文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可见并非在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无中生有。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开头第一段中“同里不去,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这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同里的神往之情。所以答案在下文中找。文中的二三四三段,用“何况”引出几个原因,如第二段重点写了同里的太平、吉利、长庆三桥和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表现了同里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第三段写了同里镇四周的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表现了同里江河湖汊天水相连,质朴而秀美。第四段写同里有最引为骄做,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这些自然和人文的原因,都促使作者“必须得去”同里。
【9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要点。题干问“文章的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那些思考?”根据题干要求,考生要回到原文寻找作者有关同里而产生思考的句子,然后进行整合和概括,分条写出。通读全文可知,作者的同里之思主要由退思园引发的,所以可以找一找有关退思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搜索区域有:十一段到十三段,相关语句有:“好一个退思园。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似乎只有如此富裕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弯绕的心思”“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尔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根据这些句子进行提取整合即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上一个『重庆沙坪坝区重庆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