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天津一中2019-2020-1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二月考质量调查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4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三峡,注定是一个不
试题预览
天津一中2019-2020-1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二月考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究竟)不会真正了解三峡。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缭绕。明早,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然后再缓缓(启航/起航)。没有告别,没有激动,没有吟唱。
——《文化苦旅•三峡》
再列举下去有点“吊书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兴趣的问题是,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
——《文化苦旅•寂寞天柱山》
选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词语选择,均无误的一项是(    )
A. 渊薮(sǒu)    承载(zài)    奔泻
B. 模样(mó)     船舷(xián)     终究
C. 起航     吊书袋     崇山峻岭
D. 赢得    气氛(fēn)    古刹(sh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常用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和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考生应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已经学过的课文选出答案,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误读的字形、词语,书写时注意标号音调,标准位置。一些易出错的形近字,结合词语含义确定字形结构,注意结合词语含义区分部首,做到正确规范书写。近义词语应结合语境分析。本题
B项,“模样(mó)”应改为“模样(mú)” ;
C项,“起航”应为“启航”,“吊书袋”应改为“掉书袋” ;
D项,“古刹(shà)”应改为“古刹(chà)”。
“终究”,最终,最后。“究竟”,结果,原委;到底。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人们最终不会真正了解三峡”,故应该选“终究”。
“启航”整装待发,马上准备出发。一般用来比喻一个人为了事业上的成功而开始着手准备一切的意思。有比喻义。“起航”则是指轮船、飞机日常的开始航行。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        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        ”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    )。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        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    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预设          质疑          荒唐          推演
B. 预期          置疑          荒唐          推演
C. 预期          质疑          荒诞          推算
D. 预设          置疑          荒诞          推算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B. 聚集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C. 为数众多的聚集的求知者是来自知识或科学的领域
D. 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
【答案】2. B    3. 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可作定语;“预设”指预先设计,多作谓语。第一空中用来修饰“效果”做定语,应该选“预期”。“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第二空属于用在否定句中,应该选“置疑”。“荒诞”形容离奇不符合实际或不近情理,用于事物。“荒唐”形容离奇古怪,错误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既可用于事物又可用于人物。第三空用来形容人的某种做法,应该用“荒唐”。“推演”,指推论演绎或推移演变;“推算”,指通过数值计算。第四空与数值无关,因此选“推演”。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下文语境为“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一词应与所填写的内容相关。补写部分出现在语段中间,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或句子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一词或其指代内容应放在补写句子的结尾,观察所给选项,只有“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符合要求。故选D。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员工不小心犯了错误,作为管理者,是应该对其进行批评,但要不为已甚,以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B. 易中天老师纵论三国天下大事时,善于将深奥的道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并自然地加入他个人的创见,给人一种述而不作的感觉。
C.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的褒奖和肯定,导演不赞一词,只是埋着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D. 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特长教育应运而生,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词语的应用不仅要掌握词语意思,还要掌握适用对象,根据所在语境做出选择,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本题,
A项,“不为已甚”,原意是不做太过分的事。后来泛指对人的责难批评,要适可而止。语境中强调批评要适度,使用正确。
B项,“述而不作”,指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也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该词与语境中易中天的做法相反,不合语境。
C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语境中指导演一言不发,使用正确。
D项,“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此处用来表达课外辅导班种类众多,使用正确。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传统藏式建筑用的木料多,救火也有一套老办法——如“砍柱子、掀房顶”等。为了“掀房顶”不费事,藏式建筑房梁和椽子不相互钉死。
B. 北京阅读季针对“没时间”这一现象,特设立“走进北京阅读季,马上读书吧”的宣传口号。借古人读书“三上”的典故(马上、枕上、厕上),提醒人们阅读不拖延、常读久受益。
C.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生活方式的创新和生活内涵的变化,决定着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方向;反过来,这些新产业和新产品又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支撑。
D. 今生我握过的手多得不计其数: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还有唐婉式的红酥手,但均不曾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复习中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考生可通过分析句子语气和辨析句子结构作答。本题,
A项,破折号和“如”重复;
B项,“‘三上’的典故(马上、枕上、厕上)”应改为“‘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的典故”,因为“马上、枕上、厕上”是对“三上”的解说,故应放在其后面;
D项,“不计其数”后面的冒号使用错误,应改为破折号。
故选C。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时下的网络文学在即时传播、大众阅读、市场适应性乃至类型多样化等方面确有优于传统文学之处,但在总体质量上还不足以与传统文学相媲美。
B.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C. 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
D. 体制内官员的语言和体态,眉宇间的神情,字正腔圆的怯懦,头上的汗滴,张颂文在电影里完整地复刻了出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常见的病句类型判断各项有无明显错误,然后通过语感或划分句子成分判断是否为正确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本题,
B项,“既要……也要……”两个分句的语序不当,应改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C项,“提高……力度”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大……力度”。
D项,“体制内官员的语言和体态……张颂文在电影里完整地复刻了出来”,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应改为“体制内官员的语言和体态……被张颂文在电影里完整地复刻了出来”。
故选A。
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完整地模仿了出来。
7.下列选项中对联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有误的一项是()
A. 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白居易
B.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孟浩然
C.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D.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学生要结合平时积累,同时要注意细节,逐项进行排除。本题,B项,根据“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可以找出关键词“诗史”“草堂”。根据积累,我们知道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由此可判断,该对联对应的不是孟浩然,而是杜甫。故选B。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形式上介于诗与文之间,语言大体整齐、押韵,但又经常夹杂着散文的句式,往往铺排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抒写情志。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说明赋这种文体在《诗经》中就有了它生命的因素,到了《楚辞》,这种因素又扩大了疆界。及至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作品,一方面吸收了《诗经》《楚辞》作品中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楚辞》作品中铺排的写法;同时,又融合进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并以“赋”名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文体——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指出了赋的文体形式由古诗衍化而成。刘歆在《艺文志》讲到诗歌发展时说,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布衣而能作诗,故有乐府民歌的兴盛;文人的创作,从荀子、宋玉起,则以赋的形式体物言情。荀子、宋玉之作与布衣之作虽在文体形式上有差别,却终属同源而分流。
《汉书•艺文志》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这里所说的“赋”,本指春秋时代贵族礼会之际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春秋之后,贵族不需要也没有机会用背诵诗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了。到了汉代,民间诗歌归乐府掌管,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几乎全都不依赖音乐歌咏,而靠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吟诵于唇吻。于是“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人们称这种“不歌而诵”的文体为“赋”。赋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是为了诵读,而不是为了配乐演唱。当然,后来有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那是诗与音乐逐渐分离的结果,不能由此而证明诗歌原始阶段具有歌唱的特征没有存在过。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在《诗经》中,“赋”和“比”“兴”都是一种艺术手法,“赋”指“直书其事”。到了《楚辞》,发展到对“其事”铺排开来叙写,为赋这种文体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铺采文”,铺,即铺叙、敷陈,言赋直陈其事,不取比兴。一方面是强调赋铺陈直叙的写作特点,另一方面是强调赋文辞华丽的语言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明确地提出了诗与赋的文体区别:“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流亮。”意思是说,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所以要绮丽细腻;赋是用来铺陈事物的,所以要清晰明朗。再说“体物写志”,志,一般指思想、志向,当然也包括感情。刘勰更是把“体物”,即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认定是赋“写志”的一种“载体”,道出了赋融体物写志为一体的本质属性。这样,赋的基本特征,就在“铺采文”的艺术形式与“体物写志”的思想内容相互统一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
8. 下列关于“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都可以找到它的生命因素,直到战国后期《赋篇》《风赋》的出现才形成赋的文体。
B.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不是诗歌,但是语言基本整齐、押韵;它也不是散文,但经常运用散文句式。
C. 春秋时期,贵族礼会之际往往在对话中背诵几句诗,这种形式可以称为“赋”,后来“不歌而诵”成了“赋”这种文体的流传特征。
D. 在《诗经》中,“赋”只是一种“直书其事”的艺术手法,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了只用华美的辞藻章句来描绘事物的一种文体。
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赋这种文学作品是写在竹简、绢帛之上或在口中吟诵的,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
B. 刘勰认为“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把赋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统一起来了,对赋的基本特征表述较为完整。
C. 陆机从文体角度对诗和赋进行了区别,他认为诗绮丽细腻,是为了抒发情感;赋清晰明朗,是为了铺陈事物。
D. 从荀子、宋玉起,文人创作出现了体物言志的赋,它与布衣所作的乐府民歌有了很大不同,但赋和乐府民歌都源于“古诗”。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在描绘事物风貌上具有铺陈直叙 特点,而铺陈描绘事物形态风貌是用以“写志”的“载体”,所以一篇好赋仅仅堆砌辞藻是远远不够的。
B. 即使吸收了《诗经》《楚辞》语言整齐、押韵的特点,发展了《楚辞》中铺排的写法,但如果没有纵横家参与创作,“赋”这种文体还是无法形成的。
C. 后世的一些诗也“不歌而诵”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诗歌原始阶段不具有歌唱的特征;而赋虽然讲究韵律,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配乐歌咏而生的。
D. 班固的《两都赋》、刘歆的《艺文志》、刘勰的《文心雕龙》分别对赋这种文体的流变或特点进行了诠释,使后人对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答案】8. D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本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解答时可将各选项文字通文本中关于“赋”的表述比较。D项错误在于,其中对“只用”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9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目,答题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其中,A项错误在于:“从流传特征的角度对赋进行了解释”和“不需要依赖音乐歌咏”不合原文意思。
【10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目,答题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B项“纵横家参与创作”错误,属于更改原文意思。原文强调“赋”融合了纵横家说辞问答、铺排议论的因素,而并非指纵横家直接参与了“赋”的创作。其它项均无错误。
三、(15分,每小题3分)
治学(节选)
【魏】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曚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
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备:具备
B. 视衮龙之文    文:花纹,彩色交错
C. 故君子心不苟愿    苟:随便
D.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    赡:供养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譬如宝在于玄室    乃设九宾礼于廷
B. 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志者,学之师也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 故君子必择师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3.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B.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C.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D.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14. 下列选项对加点词的文化常识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德:分别对应六种身份——“义”为君德,“忠”为臣德,“智”为夫德,“信”为妇德,“圣”为父德,“仁”为子德。
B. 六行:六行是西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行为标准——孝、友、睦、姻、任、恤。
C. 黄钟:亦作“黄鐘”。古之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其声音与“缶”“瓦釜”相近,所以有成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由来。
D. 玄黄:黑色与黄色。《周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后也用玄黄指天地。《千字文》第一句就写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刚出生是蒙昧无知的,有如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出,太阳的光辉照进去,各种东西就一目了然,而学习就是这太阳。
B. 作者认为资质与志向相比较,志向更重要。从古至今,求学的人不计其数,学有所成的人寥寥无几。
C. 作者认为,学习是君子能够成德立行的原因。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
D. 学习上要以博大要旨为首务,不能斤斤计较于训诂名物,寻章摘句,但如果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训诂名物,也会有很大 成就。
16.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2)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答案】11. D    12. A    13. A    14. C    15. D    
16. (1)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2)直到它破烂而黄黑不变,有谁知道它原来的纯白颜色呢?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 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D项,“学者不患才之不赡”中“赡:供养”,解释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在这里“赡” 应该解释为 “丰富,充足”。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其意义和用法。本题,
A项,“譬如宝在于玄室”和“乃设九宾礼于廷”中的“于”都是介词,解释为“在”。
B项,“而不闲舆,则不为良骏”中的“则”,连词,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的“则”,连词 ,却。
C项,“志者,学之师也”中“者”,助词, 与“也”构成判读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中“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项,“故君子必择师焉”中“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焉”,兼词,解释为“在那里”。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根据句式对称和虚词的用法特点,可知“如登山焉”和“如寤寐焉”、“动而益高”和“久而愈足”是对称句式,且“焉”字是虚词,放在句末,因此“高”“足”“焉”后应断开。这样可排除C、D两项;而后面“则”要放在句首,“然”字是形容词词尾,“杳然”不能断开,这样就排除了B项,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C项,“其声音与‘缶’‘瓦釜’相近,所以有成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由来”表述错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出自《楚辞•卜居》,意思是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黄钟的声音与缶、瓦釜的声音完全不同,选项曲解成语含义与出处。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D项,“但如果老师选得好,即使致力于训诂名物,也会有很大的成就”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矜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可知,致力于诂训名物,只会徒而无功,没有成就。此项误解了原文的意思。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1)判断句:所以,表凭借,是用来;上务,最为看重的事情。(2)敝,破旧;渝,改变;孰,谁;素:素色、白色。
【点睛】翻译句子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