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模式已经与传统经典创作时代,如何让看似的传统亲近生活、融入日常?将经典与当下潮流巧妙结合,无疑是很好的探索方向.而今音乐与诗词重逢,流行
试题预览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语文I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模式已经与传统经典创作时代         ,如何让看似          的传统亲近生活、融入日常?将经典与当下潮流巧妙结合,无疑是很好的探索方向.而今音乐与诗词重逢,流行与古典碰撞,人们因此对诗词歌賦有了更丰富、更亲近、 更深入的体验,从而带来传统文化的     升温。
A. 格格不入  鞭长莫及  连续
B. 大相径庭  遥不可及  持续
C. 大相径庭  鞭长莫及  持续
D. 格格不入  遥不可及  连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格格不入:意思是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语境主要讲“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模式已经与传统经典创作时代”已经大不相同的,选用“大相径庭”。
鞭长莫及:意思是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遥不可及:意思是非常遥远而不可到达,意指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修饰“传统”,选用“遥不可及”。
连续:一个接一个。持续:意思是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修饰“升温”,选用“持续”。
故选B。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荀子的文章有絮叨之嫌,恐谈不上精练。好在他是饱学之士,每论一个題目         ,         ,            ,           ,           ,           。 
①他的一串一串没完没了的比喻就是这样出来的
②真正是浮想联翩
③往往忘记了他为某个观点本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意思已用了太多的比喻了
④这是一个用种特别突出的优点来掩盖缺点的最好例子
⑤连类而及的联想就特别多
⑥我们惊异于他美妙贴切的比喻的同时
A. ②①⑤⑥③④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⑤②①⑥③④
D. ⑤⑥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⑤中的“联想就特别多”和②中的“浮想联翩”语意联系紧密,故这两句应相连,且是对前文“饱学”的解释,因此这两句应放在前两句;①中的“这样”指代前文的“联想”;“……的同时,往往……”为常见固定句式,因此⑥③相连;④是概括性评价,属于总结句,应放在最后。据此分析可得出答案为C。
故选C。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家母虽是北方人,却是个锡剧迷,她有一些锡剧问题向你垂询,还请你不吝赐教。
B. 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作,鄙人才疏识浅,兄长拜读之后,还请多加指正。
C. 来信收悉,贺大嫂弄璋之喜,小弟略备薄礼,不日快寄与兄,不成敬意,望笑纳。
D.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现场,亲聆在座诸位先贤的高论,实在获益匪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A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使用不得体。
B项,“拜读”,敬辞,指阅读别人的作品或书信。这里说请兄长读自己的作品,使用不得体。
C项,“弄璋”指生下男孩子(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使用得体。
D项,“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使用不得体。
故选C。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
A. 材料的选择与安排是写作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
B. 尽管材料大致相同,但不同作者有不同 选择与安排。
C. 材料的选择与安排,能显出创作艺术的锤炼。
D. 作者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造就了新鲜的作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结合“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等分析,语段主要讲材料的选择与安排,能够给作品形成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等,即能显出创作艺术的锤炼。综合分析,C项正确。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抗传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騎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令张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遵巡南岸御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拒胤;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肇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跟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讣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徵,可谓克构者哉!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领益州牧              领:兼任
B. 力侔则安者制危           侔 :弱小
C. 黎民未乂              乂:安定
D. 谦冲如常              冲:谦虚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抗具有他父亲的风范。他受到孙皓的赏识,被加授为镇军大将军。他优虑国事,上 疏劝谏,常夜不能寐。
B. 诸将都想急于攻打步阐,陆抗总是不答允。宜都太守雷谭要求极为恳切,将领们听从 他的命令去攻打一次,进攻果然不利。
C.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领军队向江陵进发。陆抗宁可放弃江陵,也要奔赴西陵,因为江陵 城固兵足,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D. 营都督俞赞逃跑投降杨肇,他深知陆抗军中的虚实底细。于是陆抗撤换了素质不高的 夷兵,给杨肇以出其不意的一击。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
(2)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
8. 文中陆抗认为能征服天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
【答案】5. B    6. B    
7. (1)而议论国事者所依恃的条件,只不过大江高山,这不过是守卫国家最次的条件,不是明智之人首要考虑的事情。
(2)陆抗于是攻占西陵城,诛杀步阐全家及其部下首要的将吏,自将军以下,请求赦免的人有几万。    
8. 高尚的品德,众多的百姓,强盛的国力,社会的安定。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B项,“侔”,结合句意国力相等,则安定之国制服混乱之国分析,“弱小”错误。应该译为相等,齐等。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宜都太守雷谭要求极为恳切,将领们听从他的命令去攻打一次”错误。结合“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分析,“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才“听任一攻”。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恃”,依恃;“徒”,只不过,只是;“此”,代词,这;“乃”,表判断,是;“之”,助词,的;“末事”,最次的条件;“智者”,明智之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遂”,连词,于是;“陷”,攻陷、攻占;“诛”,诛杀;“此”,代词,指将军;“赦”,赦免。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题干问的是“文中陆抗认为能征服天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立足文本第二节内容分析概括。结合“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分析,为臣听说君主德行相等,而民众多者胜过民众少者,国力相等,则安定之国制服混乱之国,这大概是六国所以被强秦兼并,西楚所以为汉高祖打败的原因罢。陆抗认为能征服天下的主要原因有高尚的品德,众多的百姓,强盛的国力,社会的安定。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陆抗传陆抗,字幼节,是孙策的外孙。陆逊死时,陆抗二十岁,被任命为建武校尉永安三年(260),被授假节职权。孙皓即位,加授陆抗镇军大将军,兼任益州牧。
陆抗听说朝廷政令多有失误之处,深为忧虑,于是上疏说:“为臣听说君主德行相等,而民众多者胜过民众少者,国力相等,则安定之国制服混乱之国,这大概是六国所以被强秦兼并,西楚所以为汉高祖打败的原因罢。如今敌国跨据四方,并非只有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只鸿沟以西的土地而已。我国外无盟国可援,内无西楚那样强大,政务缺乏生气,百姓不得安定,而议论国事者所依恃的条件,只不过大江高山,围隔着我国的疆域,这不过是守卫国家最次的条件,不是明智之人首要考虑的事情。臣下常常追忆战国各国存亡的迹象,近观刘汉王朝灭亡的征兆,考证典籍,应验实事,深夜抚枕不能入睡,面对饭菜忘记进餐。
凤凰元年(272),西陵督步阐占据城池发动叛乱,派人前往晋国投降。陆抗听到这一消息,当日部署各军,命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直接挺进西陵,下令各军军营再加修坚固的围墙,自赤溪到故市,对内则围困步阐,对外则防止敌军,陆抗日夜催促督责,如同敌军已经来到,全军将士甚感困苦。诸将都劝谏陆抗说:“现在以三军精锐,急速进攻步阐,等到晋军救援前来,步阐一定已被攻克。何必劳累修筑围墙,让士兵和百姓困苦不堪呢?”陆抗说:“这座城池城墙坚固地势险要,城内粮草充裕,而且所修缮的防御工事和配置的防御器械,都是我以前详细规划安排的。现在我们反过来去攻打,既不能很快攻克,且北方救兵一定要赶来,敌人来后我们没有防备,则里外受敌,以什么抵抗他们呢?”诸将都想急于攻打步阐,陆抗总是不答允。宜都太守雷谭要求极为恳切,陆抗为了使众将信服,便听任他们去攻打一次。进攻果然不利,防御围墙由是得以完工。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军前向江陵进发,诸将都认为陆抗不宜率军西上,陆抗说:“江陵城池坚固兵力充足,没有什么担忧的。假如敌人攻占江陵,也一定防守不住,我们所受损失很小。但如果让西陵与敌人联结起来,则南山诸族夷人都将骚动扰乱,则我忧虑的事情,就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我宁愿放弃江陵而奔赴西陵,何况江陵十分牢固!”当初,江陵地势平旷,道路通便,陆抗下令江陵督张咸修造一道大堰拦水,浸没平原中心,借以阻止敌人进攻和内部叛乱。羊祜想利用大堰蓄的水域,浮船运粮,扬言要毁掉大堰让步兵通行。陆抗听说,让张咸当即毁掉大堰羊祜至当阳,听说大堰已毁,乃改船运为车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晋国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前至建平,荆州刺史杨肇前至西陵。陆抗命令张咸固守江陵,公安督孙遵巡视长江南岸抵御羊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抵御徐胤,陆抗亲自统率三军,凭借军营围墙对抗杨肇。吴国将军朱齐、营都督俞赞逃跑投降杨肇。陆抗说:“俞赞是我军中的老办事人员,知道我方虚实底细的人,我常担心夷兵素不精练,如果敌人攻围,必定先从夷兵防守处下手。”当夜就撤换夷兵,全用吴军老将替代设防。次日,杨肇果然进攻原先夷兵的防守处,陆抗下令守军反击,箭石如雨下,杨肇兵卒死伤累累。杨肇到达西陵后一个多月,无计可施而连夜逃遁。陆抗打算追击他,又担心步阐积蓄全力伺机出兵进击吴军要害之处,兵力不够分配,于是告诫将士,只击鼓作出要追击的样子。杨肇的军队颇为恐惧,全都抛盔弃甲争相逃命,陆抗派轻装的部队随后追赶,杨肇被打得大败,羊祜等都率军撤走。陆抗于是攻占西陵城,诛杀步阐全家及其部下首要的将吏,自将军以下,请求赦免的人有几万。陆抗修治西陵城墙和防御工事,还军东归乐乡,脸上毫无骄矜之色,谦逊如常,所以深得将士衷心拥戴。
刘备称雄天下,为世人所害怕。陆逊年轻力壮,还没有什么威名,刘备想打败他,往往是不得志,不能够成功。世人奇于陆逊的谋略,又感叹孙权的识才之能,所以才能成大事。而陆逊忠心之至,担忧国家而为国殉身,是社稷之臣也。陆抗忠贞诚信有谋略才干,完全具有父辈的风范,世世代代称誉他,认为他具备父亲的才干而稍小而已,可说是能完成前辈事业的人啊!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酹江月和・乾坤能大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 作賦,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 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此词作于文天祥再次被囚北上,与因病滞留苏州天庆观就医的同乡好友分别之时。
9. 结合全词,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10. 简析下片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9. ①身遭囚禁,志向难展;②抗元事业失败;③飘零悲秋;④朱颜易变,壮志未酬;⑤归国无望。    
10. 运用典故,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自己死后犹眷故国的情感的抒发。与上文“只有丹心难灭”相照应。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结合注释“此词作于文天祥再次被囚北上,与因病滞留苏州天庆观就医的同乡好友分别之时”分析,文天祥身陷囚笼,志向难展。
文天祥借曹操英勇豪迈的气概,王粲雄图难展的苦闷,作者联而用之,自叹“万事空中雪”,表示事业、壮心都已失败,抒发了自己为挽救国族而历尽艰辛无限感慨。
“江流如此”,喻指抗敌复国事业像奔腾不息的江河流水,事业必有后人完成。飘零悲秋。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镜中的你我已两鬓白发,只是我们的英雄之心不会改变。文天祥到燕京后,元朝廷百般劝降,文天祥坚执不从,敌方“相顾动色,称为丈夫”。
“去去”三句,写他设想此去北国,在沙漠中依依回首中原的情景。收尾两句,更表达了词人的一腔忠愤:即使为国捐躯,也要化作杜鹃归来,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依故国,他把自己的赤子之心和满腔血泪都凝聚在这结句之中。归国无望之愁。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内容,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希望老朋友以后怀念我的时候,就听听树枝上杜鹃的悲啼吧!那是我的灵魂归来看望我的祖国。运用典故,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最后几句再次表白,即使以身殉国,他的魂魄也会变成杜鹃飞回南方,为故国的灭亡而哀啼泣血。作者写的《金陵驿》诗中,“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他表示以身殉国,为国而亡身,虽死而无憾!与上文“只有丹心难灭”相照应。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飞湍瀑流争喧陋, 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6)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__________  。(《孟子°离娄上》)
(7)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8)粗缙大布裹生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和董传留别》)
【答案】    (1). 辩乎荣辱之境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 砯崖转石万壑雷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扈江离与辟芷兮    (6).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7). 敏于事而慎于言    (8). 腹有诗书气自华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鉴”“壑”“唯”“扈”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节选)
路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勿勿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当他走到大马河桥上的时候,他一下子有气无力地伏在了桥栏杆上。桥下,清清的大马河在黎明前闪着青幽幽的波光,穿过桥洞,流向了看不见的远方。
他手抚着桥栏杆,想起第一次卖馍返回的时候,巧珍就是站在这里等他的;想起在这同一个地方,他不久前又曾狠心地和她断绝了关系。眼下他又在这里了,可是他现在还有什么呢?他幻想的工作和未来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破灭了,黄亚萍又退回到了他生活的远景上;亲爱的刘巧珍被他冷酷地抛弃,现在已和别人结了婚。这一切怨谁呢?他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
黎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静悄悄地来临了。城里已经又开始纷纷攘攘了。高加林望了一眼罩在蓝色雾霭中的县城,就回过头,穿过桥面,拐进了大马河川道。
他走在庄稼地中间的简易公路上,心里涌起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难受。他已经多少次从这条路上走来走去。从这条路上走到城市,又从这条路上走回农村。这短短的十华里土路,对他来说,是多么的漫长!这也象征着他已经走过的生活道路——短暂而曲折!他一边走一边想:他回到村里后,人们会怎样看他呢?他将怎样再开始在那里生活呢?可是现在……他忍不住一下子站在路上,痛不欲生地张开嘴,想大声嘶叫,又叫不出声来!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高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听见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___12___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
他不知道这是怎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