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一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论老实话朱自清①美国前国务卿贝尔纳斯退职后写了一本书,题为《老实话》。前不久笔者参加一个宴会,大家谈起这个书名,一个美国客人笑着说,“贝尔纳斯最不会说老实话!”大家也都一笑。贝尔纳斯自题这样一个书名,想来是表示他在做国务卿时有许多话不便“老实说”,
试题预览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2 分)
论老实话
朱自清
①美国前国务卿贝尔纳斯退职后写了一本书,题为《老实话》。前不久笔者参加一个宴会,大家谈起这个书名,一个美国客人笑着说,“贝尔纳斯最不会说老实话!”大家也都一笑。贝尔纳斯自题这样一个书名,想来是表示他在做国务卿时有许多话不便“老实说”,现在无官一身轻了,不妨“老实说”了。
②中外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可见“老实话”是不易听到的。常听人说“我们要明白事实的真相”,既说“事实”,又说“真相”,叠床架屋,正是强调的表现。说出事实的真相,就是“实话”。买东西叫卖的人说“实价”,问口供叫犯人“从实招来”,都是要求“实话”。
③人们为什么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底,关键是在利害的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争,往往是有你无我;因此各人都得藏着点儿,让人莫名其妙。于是乎勾心斗角,捉迷藏,大家在不安中猜疑着。向来有句老话,“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拋一片心”,这种处世的格言正是教人别说实话,少说实话,也正是暗示那利害的冲突。
④老实话自然是有的,人们没有相当限度的互信,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了。但是实话总还太少,谎话总还太多,社会的和谐恐怕还远得很罢。不过谎话虽然多,全然出于捏造的却也少,因为不容易使人信。麻烦的是谎话里掺实话,实话里掺谎话。日常的话多多少少是两掺的,人们的互信就建立在这种两掺的话上,人们的猜疑可也发生在这两掺的话上。即如贝尔纳斯自己标榜的“老实话”,与他同国的那位客人就怀疑他在用好名字骗人。谁能知道他的话老实或不老实到什么程度呢?
⑤人们在情感上要求真诚,要求真心真意,开诚相见。但是“心口如一”向来难得,“口是心非”时有不免。不看什么人就掏出自己的心肝来,人家也许还嫌血腥气呢!所谓“推心置腹”、“肺腑之谈”,总得是二三知己才成,若是泛泛之交,只能敷敷衍衍,客客气气,说一些不相干的门面话。这可也未必就是假的,虚伪的,他至少眼中有你。有些人一见面冷冰冰的,拉长了面孔,爱理人不理人的,可以算是“真”透了顶,可是那份儿过了火的“真”,有几个人受得住!本来彼此既不相知,或不深知,相干的话也无从说起,说了反容易出岔儿,乐得远远儿的,淡淡儿的,慢慢儿的。不过,就是彼此深知,像夫妇之间,也未必处处可以说真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总有些不愿意教别人知道的秘密,若是不顾忌着些,也会碰钉子的。真话之难,就在这里。
⑥毫无事实的空头宣传没人信,有事实可也掺点儿谎,就有信的人。因为有事实就有自信,有自信就能多多少少说出些真话,所以教人信,自然,事实越多越分明,信的人也就越多。不过正反错综,一般人眼花缭乱,不胜其烦,就索性一句话抹杀,说一切宣传都是谎!可是宣传果然都是谎,宣传也就不会存在了,所以还当分别而论。贝尔纳斯将他的书题为《老实话》,那本书总不能够全是谎罢?一个人也决不能够全靠撒谎而活下去,因为那样他就掉在虚无里了。
(选自《论雅俗共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很多人不肯说实话,是因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B. 人们不说实话的关键在于社会的分配不公平,人与人之间存在利害的冲突。
C. 生活中有老实话存在,人与人才能互信;老实话的多少,决定社会是否和谐。
D. 日常的话是实话和谎话两掺的,在两掺的话基础上建立起互信,也产生猜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贝尔纳斯题为《老实话》的书,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论题。
B. 第④段再以贝尔纳斯为例,揭露其用“老实话” 的好名字骗人的本质。
C. 结尾又以贝尔纳斯的书名,作为宣传若都是谎言就没法存在的佐证。
D. 三次引用贝尔纳斯的例子,既使例证的运用经济高效,又使文章连贯。
3. 作者为何说“心口如一向来难得,口是心非时有不免”?结合第段分析。
【答案】1. C    2. B    
3. 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只能对少数知己说;泛泛之交只能说些不相干的门面话;个人的秘密对最亲密的人也有所顾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老实话的多少,决定社会是否和谐”强加因果关系。原文说的是:“但是实话总还太少,谎话总还太多,社会的和谐恐怕还远得很罢”并不能“决定社会是否和谐”,故答案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B,揭露其用“老实话”的好名字骗人的本质。理解有误。再次引用是为了证明人们对两掺话的猜疑。故答案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本中去筛选和概括原文信息即可。根据对题干的把握和对文本的理解,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筛选:所谓“推心置腹”,“肺腑之谈”,总得是二三知己才成。若是泛泛之交,只能敷敷衍衍,客客气气,说一些不相干的门面话。像夫妇之间,也未必处处可以说真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总有些不愿意教别人知道的秘密,若是不顾忌着些,也会碰钉子的。真话之难,就在这里。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其其格姨
鲍尔吉.原野
①其其格姨是我妈的伯父的独生女。此姨年轻时漂亮得没有办法,是盟文工团的。我妈起初也是文工团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是了,我认为由于她不及我姨漂亮。那时候她穿一件浅灰色的大翻领西服、高高挺着胸脯,傲慢而美丽。在赤峰这样一个小城市,我姨是明星。赤峰虽然小,也有盟长和司令一类的长官,北京或内蒙来了更大的官,盟长或司令就请我姨到宾馆跳舞。她还拍过电影,是什么电影我就不知道了。
②后来,其其格姨到赤峰七小当音乐教师,这是使我心花怒放的一件事。我一年级,其其格姨进来上课,全体学生“哗啦”起立。我分视左右,他们为我姨起立,不亦快哉。坐下。我姨教我们唱歌。我们走──在大路上──,唱!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时,我唱的声最大,我要使劲唱!每个乐句,我都抢唱半拍,别人唱完了,我的延长音还在教室回荡不已,因为这是我姨教的。你们有姨吗?我坐在第一排,目睹其其格姨穿高跟鞋起伏踩踏风琴,双手飞掠键盘。她有时以眼神递我──倘若我声音过大或拖音太长──眼神中带着忍俊不禁的笑意和责备,这时我的歌喉愈响亮,因为我姨不仅是我姨,而且看我。那时我最爱上音乐课,铃响之后,我屏住呼吸等待其其格姨走进教室,她美丽矜持地扫视大家,目光最后必落在我身上。幸福呵!
③虽然只有一年级,但那一瞬间,心里像鲜花像爆竹一样迸然开放啦!况且我姨脸上总含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美丽的哈瓦那,唱!”多好。下课时,我对同学们说:“我姨要是不教你们,你们根本不会唱这个歌!”彼等无不诺诺。这是我姨,知道不?
④后来,我姨到了锡林郭勒盟。我在学校也只好陷于平庸。
⑤其其格姨聪明、好胜,但命并不好。离婚后,她在锡林郭勒与一位多子女的军队干部结婚。我这位姨夫名叫布和,厚道善良。为了拉扯他那么多的孩子,我姨大约吃了许多的苦。
……
⑥我姨和姨夫在锡盟离休后,迁至呼和浩特的部队干休所。前几年,我由宁丁舅舅陪着,去看望其其格姨。到了她家楼下,我锁住车往里走,宁丁舅舅拉住我说:“你姨在这儿呢。”我转身看,一个枯瘦的蒙古老太太,笑对着我。我真不敢信,其其格姨当年神采飞扬的样子哪里去了?她的骄傲、矜持和美丽全都被岁月淹没了。我真奇怪(我的奇怪不止一次了),那些蒙古妇女,无论当演员或官员,无论进北京或呼和浩特,到晚年无一不像牧区的从未走出过艾里(村子)一步的蒙古老太太。我感慨于岁月真是风刀霜剑,把一个美丽女人的汁水全都戕尽了。我其其格姨,眼窝的皱纹和脸上的皱纹密集太多,我想就是用鞭子抽用刀砍也不会使一个优雅丰腴的女人如此沧桑。而我又高出她一头多,竟不知所措了。二十年、也许是二十五年未见其其格姨。在她家楼前,我不禁失声痛哭。
⑦我一边流泪,一边走进她家的小楼。她家甚好,楼中有楼,归一家住。我坐在沙发上,只觉得需要大哭一洗襟怀,把什么东西哭出来,我姨静默着,略有不安。宁丁舅舅尊重地看着我哭。哭过,说了几句话,要走。我姨上楼取姨夫毛料裤子送我,收下了。出门骑车,回头看其其格姨瘦小身影,泪复下矣。
⑧又有好多年没见她了。
⑨这个岁月。
节选自《我妈的娘家亲戚》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第一段中,作者用盟长或司令邀请其其格姨到宾馆陪北京来的高级领导跳舞这个细节,侧面展现了她年轻时的惊人的美丽和风采。
B. 第六段中“我的奇怪不止一次了”这句话饶有深意,它暗示读者:其其格姨这种情况在蒙古妇女中并非个例,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
C. 看着我哭,其其格姨“略显不安”,显示她的善良;宁丁舅舅“尊重地看着我”显示出他良好的修养,看似闲笔却准确揭示出人物性格。
D. 在第六段和第七段中,作者不止一次流泪痛哭,他是为岁月无情、风霜催人而感慨落泪,更是为其其格姨半生 坎坷遭遇而伤心痛哭。
5. 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6. 作者在谈及其其格姨离婚再嫁这段经历时,用语俭省、一笔带过,这种写法带来了怎样的好处?
【答案】4. D    5. 含义:美丽的其其格姨老来却变得瘦小枯干、毫无风采。作用:(1)表达了我对其其格姨衰老的震惊;(2)“戕”字强调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无限感慨。(从比喻句“风霜刀剑”切入分析亦可。)    
6. (1)其其格姨的这段经历,作者并未亲见,只是耳闻,这样写更加真实可信;(2)对其其格姨离婚、再婚等复杂经历一语带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3)让读者意识到使其其格姨衰老的并非某个具体事件,而是无情的岁月,从而强化出了岁月催人老的主题。(4)突出了文章主要内容,详略得当;(5)使对比更加鲜明,突出了本文主旨。以上为结构角度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D项,“更是为其其格姨半生的坎坷遭遇而伤心痛哭”说法错误,作者落泪的主要原因是其其格姨的巨大变化让他产生了“岁月无情、风霜催人”的感伤情绪,其其格姨的不幸遭遇并非作者感伤的主要原因。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含义和把握句子作用能力。理解句子含义,要把句子放置于具体的语境之中,结合句子所在的语境,抓住句子中关键词语去理解其含义。句子的作用要根据句子所在的位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本题要求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划线句子在文章第六段中间位置,本段写“我”去看望其其格姨。到了其其格姨家楼下,“我”没有认出当初“骄傲、矜持和美丽”的其其格姨,还是陪“我”同去的宁丁舅舅拉住“我”,告诉“我”面前的枯瘦的蒙古老太太是其其格姨。看到其其格姨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奇怪“那些蒙古妇女,无论当演员或官员,无论进北京或呼和浩特,到晚年无一不像牧区的从未走出过艾里(村子)一步的蒙古老太太”,这是“我感慨于岁月真是风刀霜剑,把一个美丽女人的汁水全都戕尽了”,然后写其其格姨现在“眼窝的皱纹和脸上的皱纹密集太多”“我又高出她一头多”,“我”想象不出是用什么方式让一个曾经美丽、优雅而又骄傲的女人变成这样,“我竟不知所措了”,“在她家楼前,我不禁失声痛哭”。所以结合上下文可知“我感慨于岁月真是风刀霜剑,把一个美丽女人的汁水全都戕尽了”这句话把岁月比喻成风刀霜剑,说岁月是风刀霜剑,“把一个美丽女人的汁水全都戕尽”,也就是把一个曾经美丽女人变得瘦小枯干、毫无风采,突出了岁月的无情,表达了“我”对其其格姨由记忆中的美丽、优雅而又骄傲变成现在眼窝的皱纹和脸上的皱纹太多密集,瘦小枯干、毫无风采的震惊,同时强调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无限感慨。具体作答时,可以结合上下文内容,从比喻句“风霜刀剑”切入分析,也可从关键词“戕”字上上分析入手,指出该句含义,然后点明其既表达了“我”对其其格姨由曾经的美丽变成如今如此衰老的震惊;也字强调了“我”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无限感慨。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某一内容作用和作者创作意图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题干是“作者在谈及其其格姨离婚再嫁这段经历时,用语俭省、一笔带过,这种写法带来了怎样的好处”,是问学生简写其其格姨离婚再嫁这段经历有什么好处。然后后去文章中圈画出相关涉题信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作答。比如本题,写其其格姨离婚再嫁这段经历在文章第五段,前面写其其格姨先是在“我们”学校教音乐,“我”因其其格姨教自己音乐而感到骄傲自豪。后来其其格姨到了锡林郭勒盟,“我在学校也只好陷于平庸”。然后第五段写其其格姨聪明、好胜,但是命不好。离婚后,在锡林郭勒与一位多子女的军队干部结婚。“为了拉扯他那么多的孩子,我姨大约吃了许多的苦。”内容上:其其格姨到锡林郭勒这段经历是“我”听说的,不是“我”所亲见,因为是听说,具体细节自己并不明白,所以一笔带过,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也显得更真实可信。还有略写其其格姨离婚、再婚等复杂经历,也是在说明使曾经美丽、骄傲的其其格姨变成现在枯瘦“眼窝的皱纹和脸上的皱纹密集太多”样子不是具体的那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无情的岁月,凸显了岁月催人老的文章主题。结构上,略写其其格姨离婚、再婚等这段复杂经历,把其其格姨曾经的美丽、骄傲、矜持、神采飞扬和现在的枯瘦、“眼窝的皱纹和脸上的皱纹密集太多”和沧桑放在一起,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使对比更加鲜明,突出了本文岁月催人老主旨。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遵循“句不离篇” 原则,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是理解重要句子的钥匙。一般来说解答这类题目有如下几种方法:①抓关键词。有些句子,只要把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②分析句子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③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④关注句子位置。如果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⑤揣摩表达意图。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常带有鉴赏的性质。如弄清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在当天下午于国家会议中心(上海)举行的进博会分论坛“贸易与创新平行论坛”上微软公司创始人、泰拉能源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称,希望与中国的创新人才一起努力,以创新来减少全球贫困、战胜疾病、应对气候变化。
“我每次来到中国都很开心,第一次是将近25年前。中国这25年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市场开放能够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尔.盖茨首先盛赞中国脱贫成果,称中国可以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力量。“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第二次脱贫浪潮的例子其中,中国的极端贫困率从66%降到4%。现在,非洲等地区正在推行第三次脱贫浪潮,中国将成为第三波脱贫浪潮的催化剂。”盖茨认为,中国可以为非洲国家脱贫提供成功经验。
盖茨称,中国的很多创新成果不仅能服务中国,而且能服务世界。比如,盖茨基金会正与中国合作进行药物研究,帮助中国克服艾滋病、结核病、营养不良等疾病。他透露,本周晚些时候,他将前往北京为设在清华大学的药物研发机构揭牌,这一合作机构将主要研发针对发展中国家人群健康需要的新药,希望改变低收入人群无法购买药品的问题。
盖茨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在该领域已有合作基础。2017年3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盖茨基金会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在京启动。该机构关注全球健康问题,针对影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重大疾病研发新药,充分发挥中国研发各方面的优势,开展国际药物研发合作,加快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向临床药物的有效转化。
盖茨称,他们正尝试用人工智能抗击疟疾。“低收入人群往往无法购买所需药物,我们正在利用AI抗击疟疾,每年45万人被疟疾夺走生命。AI诊断和人类专家一样准确。”盖茨基金会还在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疫苗设备。相关设备在使用特殊冷却剂的基础上,不要电力和电池,只要冰就能完成药物的保存。在非洲缺电地区,这种冰桶式的设备大有用武之地。
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比尔.盖茨曹表示自己有三个理想:一是每人有一台电脑,都用上windows系统;二是消灭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每人有平等的医疗机会;三是让穷人都能够用上清洁经济的电。2006年,在评估了所有已在理论上被研究和讨论过的核反应堆类型后,比尔.盖茨选择了行波堆,并创立了泰拉能源公司来发展该项技术。在此次论坛上,盖茨以泰拉能源董事会主席的头衔参会。
盖茨认为,中国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探索对全球都有积极意义。“ 我相信核电的光明未来,但我们必须要解决成本、核废料和安全问题,这就是泰拉能源的使命,行波堆能解决上述问题。”盖茨说道。
近年来,比尔.盖茨造访中国的频率颇高,主要原因是来华推销其引以为做的第四代核能技术行波堆。目前,泰拉能源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并推动行波堆落地。“我们在中国有合作伙伴,希望用核电支持中国和其他国家高速发展需求。”
行波堆属于钠冷快中子反应堆,在设计上属于第四代核电技术。“行波堆”在形成核裂变后,推动中子往复燃烧,形成行波状,因此得名。天然铀中只有约0.7%的同位素能被直接利用,但是利用行波堆技术,铀资源的30% -40%,甚至60% -70%可以物尽其用。,
 (虞涵棋、杨漾(比尔.盖茨参加进博会》,《澎湃新闻)2018年11月5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论坛上,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表达了希望与中国的创新人才一起努力的愿望,以创新减少全球贫困、战胜疾病、应对气候变化。
B. 比尔.盖茨盛费中国脱贫成果,称中国可以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力量,中国已成为第三波脱贫浪潮的催化剂。
C. 比尔.盖茨相信核电有光明的未来,他认为,行波堆能解决成本、核废料和安全等问题。
D. 近年来,比尔.盖茨造访中国的频率颇高他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他希望用核电支持中国高速发展需求。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盖茨基金会正与中国合作进行药物研究,针对发展中国家人群健康需要研发新药,降低现有药品价格,改变低收人人群无法购买药品的问题。
B. 盖茨基金会正尝试用人工智能抗击疟疾,并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新设备,这种设备只要冰即可完成药物保存,在非洲缺电地区将大有作为。
C. 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但他的三个理想都高度关注普通人群,让普通人拥有电脑,拥有平等医疗机会,用上清洁经济的电。
D. 行波堆在设计上属于第四代核电技术。它推动中子往复燃烧,从而形成核裂变。利用这个技术,铀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大幅提高。
9. 材料集中体现了比尔.盖茨的哪些理念?请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C    
9. 创新理念,合作理念,人本理念,平等理念。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 项,未然当作了已然,“已成为”不正确,由原文“中国将成为第三波脱贫浪潮的催化剂”可知,应是“将成为”。故选B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A项,无中生有,“降低现有药品价格”文中无依据。B项,“只要冰” 不对,还需要“特殊冷却剂”。D项,“推动中子往复燃烧,从而形成核裂变”不正确,由原文可知,应是“形成核裂变后,推动中子往复燃烧。故选C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答出比尔•盖茨的理念,由文中“盖茨称,中国的很多创新成果不仅能服务中国,而且能服务世界”可概括出体现了比尔•盖茨的创新理念;由“盖茨基金会正与中国合作进行药物研究”,以及合作研究的具体情况的介绍,可概括出体现了比尔•盖茨的合作理念;由“希望改变低收入人群无法购买药品的问题”,“比尔.盖茨曾曹表示自己有三个理想:一是每人有一台电脑,都用上windows系统;二是消灭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每人有平等的医疗机会;三是让穷人都能够用上清洁经济的电”可概括出体现了比尔•盖茨的人本理念和平等理念。
【点睛】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梅圣俞墓志铭
欧阳修
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属路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 。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①恤其家。六月甲申,其孤增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
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②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
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
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
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
(选自《毗陵横山梅氏宗谱》,有删节)
注:①赙: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②询:梅询,梅圣俞的堂叔。
10.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属路不绝                 属:连接
B. 吾能得之,用以自矜       矜:夸耀
C. 未尝忤于物               忤:抵触
D. 余辄不报                 报:上报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