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临年四十以大理寺丞致仕,居吴兴城西。一日,浮屠晓容来谒,公欣然接之。是时,二子行中、久中秋赋不利,皆在侍下,公强使冠带而出。容一见行中,惊起贺曰:“后举状元也!老僧自此不复更阅人,往杭州六和寺求一小室寄迹,待科诏下,乃西游耳。”公初未之信。后三年春,久中偶至六和,容叩伯仲行期,久中告之,师曰:“某是日亦当离杭矣。” 是秋,二朱至京,舍开宝寺,容寓智海。相次行中预荐,明年省闱优等,唯殿试病作,不能执笔。是时,王氏之学①士人未多得,行中独记其《诗义》最详,因信笔写以答所问,极不如意。卷上,神宗爱之。行中日与同舍围棋,每拈子欲下,必骂曰:“贼秃!”盖恨容许之误也。未唱名前数日,有士人通谒,行中方棋,遽使人却之。须臾,又至,且曰:“愿见朱先辈。”行中叱其仆曰:“此必省下欲出关者耳!”同舍曰:“事不可知,何惜一见?”行中乃出,士人附耳而语曰:“某乃梁御药门客,御药令奉报足下,卷子上已置在魁等,他日幸相记。”行中唯唯而入,再执棋子,手颤不能自持。 行中念容,独往智海,道梁氏之事。师喜甚,为命酒留款,且曰:“吾奉许固有素,只一人未见尔,当邀来同饮。”烛至,师引寺廊一丐者入,相与饮酒斗余,不交一谈。师徐曰:“此子当唱第,先生能一留目否?”丐者曰:“尔云何?”师曰;“ 可冠多士否?”丐者摆头曰:“第二人。”师蹑行中足,使先起,密征其说,但曰:“偶数多。” 明日出门,遥见余行老亦入寺,师不觉拊髀惊叹,谓行中曰:“始吾见子以谓天下之美尽此矣不知乃有此人昨夕闻偶多之说今又睹此人兹事可知也。”及听胪传,行老果第一,行中次之。行中释褐了,往谢师,师劳之曰:“子诚福人,今日日辰,以法推之,魁天下者官不至侍从。”其后,行老止领郡而已。 (选自《泊宅编》,有删节) 【注】①王氏之学:王安石主持编著的《诗义》等书,因受皇帝信任,一度代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 10.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舍开宝寺 舍:住宿 B. 可冠多士否 冠:位居第一 C. 师蹑行中足 蹑:使……放轻 D. 子诚福人 诚:实在,的确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致仕:又作“致事”“致政”,即出仕为官。 B. 浮屠:又作“佛陀”,文中指和尚、出家人。 C. 伯仲:原指兄弟间排行的次第,文中指兄弟。 D.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旧时常作为交际用语。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始吾见子/以谓天下之美尽此矣/不知乃有此/人昨夕闻偶多之说/今又睹此人兹事/可知也 B. 始吾见子以谓天下之美/尽此矣/不知乃有此人/昨夕闻偶多之/说今又睹此人/兹事可知也 C. 始吾见子 以谓天下之美/尽此矣/不知乃有此/人昨夕闻偶多之/说今又睹此人兹事/可知也 D. 始吾见子/以谓天下之美尽此矣/不知乃有此人/昨夕闻偶多之说/今又睹此人/兹事可知也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有士人通谒,行中方棋,遽使人却之。 (2)师引寺廊一丐者入,相与饮酒斗余,不交一谈。 (3)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指南录后序》) 14. 从文章看,当时科考和官场有哪些不良现象?请结合全文分点概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卖花声•题 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此词作于北宋元丰六年被贬官郴州途中,途经岳阳楼时。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词以写景开篇,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濛的秋天景象,渲染了一种浩渺又凄清的意境,烘托了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心境。 B.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之典,两诗均通过设宴饯别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绵长的惜别之情。 C. 下片“醉袖”二字,以衣饰代人,前着一“醉”字,更易引起人们的想象,更易产生美感。结构上也与前面的“十分斟酒”呼应,体现诗歌运思绵密之妙。 D. 全词内容层次跳跃,但结构衔接自然。以写景始,以写景终,同时写景与抒情相得益彰,使情感表达深挚含蓄,悲壮凄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6. 词的下阕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龙葵,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生于田边地头、家前屋后,高秆大叶,叶片卵形,五、六月间在茎端叶际生出一束束蝎尾状花序,开小白花,五出黄蕊,花萼反折,也自有一份 之美。花谢后结成的正圆果实,黑得透亮,味道酸酸的,是可以吃的野果,只是不宜多食。( )。“老鸦眼睛”,简直 。 本草书中常说有两种龙葵,还有一种结红果,叫“龙珠”。其实,这种结红果的“龙 珠”是酸浆属的一种植物,两种草的入药 相仿,都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补益元气,对失眠有一定疗效。 关于龙葵的名字,明朝李时珍说“言其性滑如葵也”。龙葵的幼苗能作为野菜食用, 口感 。龙葵以茎、叶入菜,我们需要煠去其苦味,去除含有的龙葵素,才能食用,否则有毒。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致 活灵活现 功能 柔滑 B.风致 神气活现 功用 柔嫩 C.别致 活灵活现 功用 柔滑 D.别致 神气活现 功能 柔嫩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果实的模样,人们把龙葵叫作“老鸦眼睛草” B.人们把龙葵叫作“老鸦眼睛草”,表现果实的颜色 C.人们喜爱果实的模样,把龙葵叫作“老鸦眼睛草” D.龙葵因果实颜色独特,被人们称作“老鸦眼睛 草”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龙葵的茎、叶可入菜,我们需要煠去其苦味,去除含有的龙葵素,才能供人食用,否则有毒。 B.龙葵以茎、叶入菜,需要我们煠去其苦味,去除含有的龙葵素,才能食用,否则容易中毒。 C.龙葵以茎、叶入菜,我们需要煠去其苦味,去除含有的龙葵素,才能供人食用,否则有毒。 D.龙葵的茎、叶可入菜,我们需要煠去其苦味,去除含有的龙葵素,才能食用,否则容易中毒。 21.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A.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B.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C.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2.下列加横线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使予委骨于草莽 委:抛弃 B. 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 豫:安乐 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选择 D. 予不得爱身 爱:吝惜 2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封金挂印”的故事情节。
【答案】 1. A 2. C 3. B 【答案】4. D 5. C 6. 材料一:写改革开放四十年,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及原因探究; 材料二:职业新变迁彰显社会新发展及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写职业变迁带来的求新求变意识的崛起,也带来新的问题,并呼吁应对问题的应用态度。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D项,曲解文意,材料三末段“我们应迎接、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变化,鼓励、珍视创造性劳动,培养、储备更多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但不能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向着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目标”属无中生有。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筛选原文信息,认真比对选项意思,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指代词(如“它”“其”等)、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程度词 (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时间词(“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是否有说法绝对、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问题。C项,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二段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让职业分工愈加细化,职业结构出现内部分化”,但不能说这种经济体系为“为这种创新求变提供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在创新中将更加良性地发展进步”,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三则材料关注的侧重点”,回归原文,从每则材料立足的时间(历史、现实、未来)、思考的角度(经济、政治、文化等)、获益的对象(人民、学生、老人、国际关系等)、采取的措施(立法、转变思想、长信科技等)角度思考材料的侧重点。材料一:依据第一段“40年来……新的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第三段“在职业变迁的增减中,既有生产力提高、需求升级带来的传统职业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