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语文素养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语文素养测试(高一必修二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语文素养测试(120分钟·120分)一、阅读鉴赏(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
试题预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
语文素养测试
(120分钟·120分)
一、阅读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辩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重要的思想支撑点。
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展示了人在现实中进与退的矛盾冲突和精神层面的取舍与延宕。历代文人在对屈骚的解读中反观自我,在其所处的时代中找到自己。
由此可见,“诗骚传统”实际上就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历代能得此传统之真义的文人,才是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立足当下文学时代性、民族性缺乏的现状,借助于对诗骚传统形成历史的梳理及再阐释和再承续,我们便可以找回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找回那使人的信念清澈明晰的真理。
(摘编自《论“诗骚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典化是“诗骚传统”形成的重要环节,二者虽然并称,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
B.“诗骚传统”是《诗经》“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
C.《诗》《骚》内涵丰富,都涵盖了儒家的礼乐思想、处世原则、人生观念、优秀品质、价值系统等方面。
D.诗骚传统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先秦时期强调实际和辩证的理性思维特点。
【解析】选B。A项,“两种完全不同”表述错误,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共同之处的;C项,混淆了《诗》《骚》的内涵与“诗骚传统”的内涵两个概念,选项中所列出的是“诗骚传统”的内涵;D项,“体现了先秦时期强调实际和辩证的理性思维特点”表述错误,体现这一点的是“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
2.下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针对新时期当代文学缺少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问题,提出了发扬“诗骚传统”以解决该问题的观点。
B.文章通过《诗》《骚》不同内涵的对比,突出了《诗》中所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
C.文章从社会责任、重塑国民灵魂、价值引领三个方面阐述了发扬“诗骚传统”对于当代文学的重要意义。
D.文章通过“诗骚传统”的丰富蕴涵对历代文人产生重要影响的阐述,论证了当代文学发扬这一传统的必要性。
【解析】选B。“突出了《诗》中所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表述错误。文章开篇《诗》《骚》的不同内涵的作用是对“诗骚传统”进行界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代文学中,有些作品不关注现实人生,不传递社会理想,因而没有承担起文学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B.当代文人如果缺少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和刚毅自省等品质,就无法成为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
C.当代文学如果要成为承续中华文脉的载体,就需要在精神内涵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传承发扬“诗骚传统”。
D.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学应致力于“诗骚传统”当代意义的阐释与民族性的重构。
【解析】选C。文章并没有论述在“艺术形式”方面传承发扬“诗骚传统”。
(二)(2019·合肥一中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万 里 长 城
余光中
那天下午,心情本来平平静静。后来收到元月3 日的《时代周刊》,翻着翻着,忽然瞥见一张方方的图片,显示堪培拉和一票美国人站在万里长城上。像是给谁当胸捶了一拳,他定睛再看一遍。是长城。雉堞俨然,朴拙而宏美,那古老的建筑雄踞在万山脊上,蟠蟠蜿蜿,一直到天边。是长城,未随古代飞走的一条龙。
对区区一张照片,反应是那样剧烈,他自己也感到很惊讶。万里长城又不是他的,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生在江南,柔橹声中多水多桥的江南。他的脚底从未踏过江北的泥土,更别说见过长城。可是感觉里,长城是他的。几十年来,一直想抚摸想跪拜的一座遗产,忽然为一双陌生而自莽的脚捷足先登,他的愤怒里有妒恨,也有羞辱。
他有一股冲劲,要写封信慰问长城。一回头,太太的梳妆镜叫住了他。镜中出现了一个中年人,两个大陆的月色和一个岛上的云在他眼中,霜已经下下来,在耳边。大陆会认得这个人吗?二十年前告别大陆的,是一个黑发青睐的少年啊!
那位女职员接过信去,匆匆一瞥,然后忍住笑说:
“这怎么行?地名都没有。”
“那不是地名吗? ”他指指正面。
“万里长城?就这四个大字?”她的眉毛扬得更高了。“告诉你,不行!连区号都没有一个,怎么投递呢?何况,根本没有这个地名。”
其他的女职员全围过来看。大家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其中一位女职员忍不住念起来。
“万里长城:我爱你。哎呀,这算写得什么信嘛?笑死……这种情书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万里长城在哪里?”
“一封信,只有七个字。”另一位小姐说。“恐怕是世界上最短的信了吧?”
“才不!”他吼起来。“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信。可惜你们不懂!”
他从人丛中夺门逃出来,把众多的笑声留在邮局里。
“你们不懂!”他回过身去,挥拳一吼。
在冷冷的雨中,他梦游一般步行回家。他走过陆桥。他越过铁路。他在周末的人群中挤过。前后左右,都是年底大减价的广告,向汹涌的人潮和市声兜售大都市七十年代廉价的繁荣。人潮海啸而来,冲向这个公司那个餐厅,冲向车站和十字路口,只有他一人逆潮而泳,泳向万里长城。
顿然,他变成了一个幽灵,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孤魂野鬼。没有人看见他。他也看不见汽车和行人。真的。他什么也看不见了,行人、汽车、广告、门牌、灯。市声全部哑去。他站在十字路口,居然没有撞到任何东西!他一个人,站在一个空城的中央。
“万里长城万里长,”黑黝黝的巷底隐隐传来熟悉的歌声。“长城外面是……”
那声音低抑而且凄楚,分不清是从巷子底还是岁月的彼端传来。他谛听一会,脸颊像浸在薄薄的酸液里那样噬痛。直到那歌声绕过迷宫似的斜街和曲巷,终于消失在莫名的远方。
于是市声一下子又将他拍醒。一下子全回来了,行人、汽车、广告、门牌、灯。
终于回到家里。桌上,犹摊开着的杂志。他谛视那幅图片,迷幻一般,久久不动,不知不觉,他把焦点推得至深至远。雉堞俨然,朴拙而宏美,那古老的建筑雄踞在万山脊上,蟠蟠蜿蜿,一直到天边。未随古代飞走的一条龙啊万里长城万里长。
而令他更惊讶的是,堪培拉不见了,那一票美国人怎么全不见了?长城上更无人影。真的是全不见了。正如从古到今,人来人往,马嘶马蹶,月缺月圆,万里长城长在那里。李陵出去,苏武回来,孟姜女哭,堪培拉笑,万里长城长在那里。
1972年2月1日深夜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以“万里长城”为题,不仅因为它是行文的线索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使文章先声夺人,给人以厚重沧桑的文化气息。
B.把蜿蜒雄踞山脊的长城比喻为一条未随古代飞走的龙,意在强调长城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因而不容许外国人捷足先登。
C.“两个大陆的月色和一个岛上的云在他眼中,霜已经下下来”,作者用诗家语言含蓄交代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因。
D.“寄信”和“回家”两个片段中均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七十年代台湾民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乡愁的忽视。
【解析】选B。强加因果。
5.作者主张散文语言要有弹性,即对于各种句式、语气和语体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以典雅的书面语为主,夹杂方言、口语词汇。例如“一票”的使用。
②以诗入文,整散结合。
③陈述语气、反问语气、感叹语气兼用,运用反复等修辞以增强语气。
④创造性地使用句式。比如“未随古代飞走的一条龙啊万里长城万里长”。(每点2 分,3 点即可)
6.作者是怎样在虚实变换中展现“他”的流动起伏的情思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6分)
答:                                                                        

参考答案:①第一部分实中有虚,主要写“他”看到图片由平静转为愤怒、妒恨,中间穿插了“他”的经历背景。交代“他”对长城特殊的情感以及渴望登长城而不得的痛苦。
②第二部分实写“他”寄信的遭遇,表达了“他”因人们不了解长城、不懂“他”对长城情深而起的愤怒。
③第三部分先实写“他”步行回家,突然转为虚写“他”的内心感受,最后又回到现实世界。突出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心灵的孤寂和萦绕在心中的故土情结。
④第四部分先实写“他”回家再见图片,后虚写“他”联想和想象发生在长城的古今事件。赞美了中华文化的永恒,暗示了自己的坚守。(每点2 分,3 点即可)
(三)古代诗歌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0分)
上裴行军中丞
耿 湋①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②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③。
【注】①耿湋: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②骅骝:赤色的骏马。③卫将军:卫青,西汉名将。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首联与《雁门太守行》首联,都是通过描写边塞景物来渲染紧张气氛与危急的形势。
B.颔联上句写良马嘶叫、鼓角齐鸣,烘托了雄壮气氛;下句突出将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C.尾联卒章显志,运用名将卫青的典故,表达了对功勋卓著的裴行军中丞的赞美之情。
D.本诗虽是中唐诗人的作品,但其写景、气势,乃至境界,直追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解析】选A。两首诗虽然都写到了边塞的景物,但具体内容却不相同:《雁门太守行》首联写景也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的形势;而本诗首联写景蕴含的感情不一样,“定”表明了已经攻破强虏,肃清边患,并无紧张的气氛,也不是危急的形势。
8.颈联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简要分析。(7分)
答:                                                                        

参考答案:颈联意为:军中彩旗,四处飘舞,映照着萧瑟的山川;城中夜深之时,仍有千家万户响起丝竹管弦之声;(2分)该联上句既点明了时节,突出山的萧瑟,又突出场面的恢弘、军威之雄壮,下句表现和平安定的景象,而这是边关将士们竭力戍边换来的;(2分)该联从侧面表现了边关军威之强盛,将帅的雄才大略,士兵们英勇卫国的精神。(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10分)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①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②,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注】①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时任汝州叶县县尉。②束带:陶渊明任彭泽令时,属吏告诉他束带见督邮,他叹道“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县北县南”呈现了一个到处奔忙的诗人形象,“何日了”饱含对公务缠身的厌倦。
B.“解征鞍”“来新寨”交代诗人寄宿之地,而“又”字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C.诗人用陶渊明见督邮的典故,表达了对官场繁文缛节的反感以及对政治黑暗的不满。
D.故人多次询问诗人为何还不辞官,这句实际是诗人借故人之口传递自己内心呼声。 
【解析】选C。“对政治黑暗的不满”无依据。
10.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7分)
答:                                                                        

参考答案:①想象。想象江南长满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表达了对远离官场、隐逸山林的渴望。(3分)②象征。用“捎云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表现诗人对高尚志节的追求。(2分)③夸张。“捎云竹”,拂云的竹子,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写出竹的修长。(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面句中空缺部分。
(1)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代朱冀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2)《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夫孰异道而相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3)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二、语言运用(20分)
(2019·宜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薜荔”是古诗文中_________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_________,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袭,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_________,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________。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
B.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往
C.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
D.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
【解析】选B。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薜荔抒情。
D.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解析】选A。文中画线句子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B、D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仕途不顺”“仕途多困惑”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故选A。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B.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解析】选A。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A。
15.(2019·全国卷Ⅲ)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 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答:                                                                        
【解析】先整体把握文段基本内容:第55届世乒赛中国队战绩。然后逐句提取关键信息,注意抓住报道的重点。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4月21~28日;②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③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④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16.(2019·东北师大高一检测)仿照下面的示例,根据提供的信息,补出横线处的对联。(6分)
示例:
黄鹤楼:(关键词)崔颢 《黄鹤楼》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上联: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下联: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1)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关键词)《离骚》 《治安策》 文章
上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下联:__________,策可为史,__________。 
(2)岳阳楼:(关键词)《登岳阳楼》 杜甫
上联:戎马关山,____________; 
下联:江湖廊庙,瘁心忧国范希文。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知对联的一般常识,然后根据所给出的内容,选用正确的词语补出相应的上下联。本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已经给出了对联的关键词,根据这些关键词展开联想,补出上下联即可。上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是对屈原、贾谊两个人物精神的评价,下联给出了“《离骚》、《治安策》、文章”这些关键词,是围绕他们的文章来说的,可从赞扬他们文章的作用角度组织答案。“江湖廊庙,瘁心忧国范希文”这是根据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组织的对联,上联要求根据杜甫的《登岳阳楼》来写。首先要知道《登岳阳楼》的内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再根据“瘁心忧国”是精神的展现,可用“凭轩涕泗”来对应;“范希文”是用字来称人物,所以杜甫应用“杜子美”,最后可组织为“凭轩涕泗杜子美”。
答案(示例):(1)骚可为经 经天纬地大文章 (2)凭轩涕泗杜子美
三、写作表达(50分)
(一)微写作(10分)
1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是一首白居易于邯郸驿舍中思家的诗,但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想象家人如何思念自己。清代学者浦起龙评价这种诗歌手法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请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表达你自己某一种情感的文字。
要求:①有描写和抒情;②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生动;③不少于150字。
参考示例:似乎长大以后,再也没在下雪的时候去过那老人的家。四年级以前,每到冬天飘雪的时候,那老人总是带我出门,为我扫出一条干净的路,在那棵并不高大的树下堆雪人。我的脸上,那老人的脸上胡子上都挂着白白的冰晶。想必我离开后每年的飘雪时节,他还会缓缓扫出一条细窄的干净小路,自己踱过,一直踱到老树下,看着压着厚雪微垂的树干,看着曾和我堆雪人的一处空地,久久沉默不回。直到他先离去,我才真正意识到,思念大约是共通的吧,爷爷。
(二)大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丰衣足食,生活无忧;昔日,粗茶淡饭,其乐融融。现在,电动玩具,精致有趣;昔日,自制沙包,练手练脑。现在,医疗器械,准确诊断,科学治疗;昔日,乡村医生,望闻问切,治病疗心。现在,微信问候,电话关怀,快捷便利;昔日,书信往来,焦急等待,情深意切。
40年改革开放,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远去与消逝。社会的变迁,给你带来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写作提示】
本题为带有任务驱动特点的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取向和思辨能力。材料主要内容是将今昔生活资料、娱乐工具、医疗手段、通讯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提示语部分概括说我们在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远去与消逝,要求考生面对这种矛盾,谈自己的联想与思考。而这种联想与思考就要基于过去与现在、取与舍的矛盾对立辩证统一上,其中的逻辑就是过去物质生活贫乏、技术落后,因此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所以人们有其独特的快乐、真诚、人情味;今天物质的丰富、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足够幸福感的同时也使人们迷失了往昔的那份温馨,这是一种缺憾。那么,如何弥补这份缺憾呢?不妨辩证思考、理智对待、乐享今日繁盛的同时拾取过往的美好,如在锦衣玉食的同时不妨间以粗茶淡饭,运用医疗器械、准确诊断、科学治疗的同时不妨辅以望闻问切等,一切都可相辅相成。
立意:①乐享今朝繁盛,撷取往昔温馨。②追忆似水流年,珍爱美好今天。③拥抱现在,守住情怀。④今昔融合,如品香茗。⑤一路花开,且歌且行。
⑥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好续航有新篇。
【参考例文】
追忆似水流年,珍爱美好今天
《追忆似水流年》是普鲁斯特先生的著作,在这里用作题目并不是想高攀他,而是这个名字的确很好听,径直和我读到的作文材料对接了起来,我十分欢喜。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在这40个岁月轮回里,一些光阴像水一样,静悄悄地流着,流向远方,而有一些时光还在影响着我们。
我想念那段似水的年华。不过说实话,我从来没经历过。不过我听过,看过,读过。我听过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吃饺子》《逗你玩》,我听过刘兰芳的评书,这是那个时代不多的娱乐。我看过贾樟柯的《站台》,看着那里面人的穿着虽然破破烂烂,却抱着录音机,为一首成吉思汗舞曲摇头晃脑跳上好久。我读过王小波,在那个自由浪漫的时代,他想变成天空中半明半暗的云。
这段年华,真真切切的,似水一般,静谧,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可是太迟了,太迟了。我出生不久,这段时光就匆匆流走,只留它在老旧的相片里。罪魁祸首常被认为是互联网,网络裹挟着巨量的信息,一冲,就溃决了人们内心的堤坝。从此,许多东西流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人们在这几十年里吃饱了,穿暖了,却感到了快乐的流逝。
我也是如此,时代的脚步总是匆匆促促的。所以我有时候觉得我是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某一天会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后来我想明白一些事情,我觉得没必要如此。时代总是在变好的,只是我们看着之前那些缓缓流过的岁月,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却忘了现在的年岁,来得轰轰烈烈,来得浓墨重彩。
我们站在当下看过往,流年似水,却不知道未来的我们又会如何看现在,那一定也是段美好的光阴。
最近,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其中有英勇排雷的杜富国,见义勇为的吕保民,英雄机长刘传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上一个『南充十中2019—2020学年度上期中学部(高三)“期中考试”高2017级语文试卷』  下一个『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语文素养测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